言嫣
问答历史
|
婴儿湿疹为发生在2岁之内婴幼儿的湿疹,是婴儿常见、多发病。它可能是婴儿湿疹,也可能是异位性皮炎的婴儿期。在生后第2或第3个月开始发生,亦有报告生后第2或第3周发生者,然而此时诊断较难。皮损主要发生在两颊 、额、头皮,个别病例可发展至躯干、四肢。其皮疹特点主要可分两型, 渗出型及干燥型。
渗出型的湿疹多发生于肥胖有渗出性体质的婴儿。初起于两颊 ,发生红斑,境界不清,红斑上密集针尖大丘疹、丘疱疹、水疱和渗液。渗液干燥则形成黄色厚薄不一的痂皮,常因剧痒、搔抓、摩擦而致部分痂剥脱,显露有多量渗液的鲜红糜烂面。重者可累及整个面部及头皮。如有继发感染可见脓疱,并发局部淋巴结肿大,甚至发热等全身症状。少数患儿由于处理不当扩展至全身变为红皮病,并常伴有腹泻、营养不良、全身淋巴结肿大等。
干燥型的皮疹常见于瘦弱的婴儿,为淡红色的暗红色斑片、密集小丘疹而无水疱,皮肤干燥无明显渗出,表面附有灰白色糠状鳞屑。常累及面部、躯干和四肢。慢性时亦可轻度浸润肥厚、皲裂、抓痕或结血痂。
除上述两型外,有人还分出脂溢型,其特点为皮损发生在头皮、耳后等皮脂腺发达区,可产生黄色厚痂,但其基本特点和渗出型相似。
无论哪一型均有阵发剧烈瘙痒,引起婴儿哭闹和睡眠不安。病程慢性,在经过中时好时坏,一遇不良刺激或服用敏感的饮食,气候突变,穿着紧身的毛、丝绸衣服,感染或用肥皂清洗过勤等而使病情恶化。但总的趋势是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减轻。
因为婴儿较小,不能使用成人常规抗过敏药物,也不能使用外用激素类止痒药物,所以婴儿湿疹常规治疗比较困难。
敏易清OPC抗过敏粉剂经过40多年的临床及实际应用,没用发现一例副作用现象,是孕妇、婴幼儿治疗过敏的最佳产品,可以通过口服或母乳喂养形式治疗婴儿湿疹。
婴儿湿疹要注意:1.婴幼儿应接受母乳喂养。2.婴儿衣服应穿柔软的纯棉制品,必要时晚间睡觉时戴手套,防止搔抓。3.禁止服用常规抗过敏药物,以免影响婴儿生长发育。4.禁止使用外用药物,因为婴儿皮肤很嫩,容易形成死皮、疤痕。5、婴儿湿疹要保持婴儿皮肤干燥,避免用香皂洗湿疹部位。
婴儿湿疹的辨证论治
湿热型【证见】 皮疹表现为湿性(见上述脂溢型和渗出型),可伴有消化不良,大便于结,小便黄。舌质红,苔薄黄或黄腻。
【治法】 利湿清热,佐以祛风。
【方药】
1.主方消风导赤汤(吴谦等《医宗金鉴》)加减
处方:生地黄、金银花、土茯苓各9克,牛蒡子、白鲜皮、木通各5克,蝉蜕3克,生甘草2克,薄荷1—2克(后下),灯心3—5扎。水煎分3—4次服,每日1剂。
伴有消化不良者,酌加山楂肉3克、炒麦芽5克、炒谷芽9克。
2.单方验方
(1)清解片(上海中医学院《中医外科临床手册》)
处方:大黄、黄芩、黄柏、苍术各500克。共研细末,和匀轧片,每片含量0.3克。每次服1~2片,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可先用少量温开水溶化药片)。
(2)人造牛黄粉,每日2次,每次0.15克,温开水送服。(顾伯康《中医外科学》)
脾虚型【证见】 皮疹表现为干性(见上述干燥型),常伴有消化不良,吐乳,大便溏薄。舌质淡红,苔薄。
【治法】 健脾渗湿。
【方药】
主方参苓白术散(陈师文等《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减
处方:太子参9克,茯苓、白术、山药、炒扁豆、莲子肉、薏苡仁各6克,蝉蜕3克,生甘草1.5克,砂仁1.5克(后下)。水煎分3~4次服,每日1剂。
伴有消化不良者,酌加山楂肉3克、炒麦芽5克、炒谷芽9克。吐乳明显者,加姜汁炒竹茹6克。
婴儿湿疹的外治法
1.渗液多者,宜外洗及湿敷,可用:地榆、黄柏、金银花、马齿苋、千里光、黑面神、火炭母等,选2~4味各30克,水煎待温或冷后,外洗及湿敷;也可用绿茶叶水湿敷。
2.湿性者,经外洗及湿敷,渗液已很少或无渗液时,或湿敷之间歇期,可用青黛散或黄连粉、麻油调搽(粉与油之比为l:3~4),或用蛋黄油外搽。
3.干性者,用润肌膏外搽,也可酌情使用三黄洗剂或炉甘石洗剂外搽。
婴儿湿疹的其他疗法
1.饮食疗法
赤小豆粥:赤小豆10~15克,陈皮1.5克,粳米30克,加水适量煮粥,分数次食之。
玉米须水:玉米须适量煎水,代茶饮之。
2.预防调护
加强护理,调节哺乳时间,避免喂食过饱。 母亲忌食辛辣燥热等食物。 避免搔抓,不宜穿绒衫、毛衣及盖被过暖。 一般暂不作预防疫苗注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