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育儿网问题  > 宝宝得了气管炎怎么办?

      pic of user:ziyulu

      ziyulu

      历史

      悬赏:0分

      回答:3

      宝宝得了气管炎怎么办?

      宝宝两个月,得了气管炎,治疗六天出院.之后,连续感冒不停,时间已经快一个月了.急呀,医生说又有点痰了,先吃点药.可是吃西药拉肚子,这两天改吃中药,还是鼻塞,咳嗽,未见好转.怎么办?各位快帮忙出出主意,我都快受不了了!

        avatar of love-tyl

        love-tyl

        历史

         

        我宝宝是4个月的时候得的气管炎。
        去省妇幼看的,医生给开的是:
        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盐酸伐昔洛韦分散片、舒喘灵片 、醋酸泼尼松(强的松片)、华芬愈美颗粒

        以及中成药——婴儿保肺散
        我宝宝吃了4天好了。
        希望你宝宝早日康复

        2008-04-30 17:00:55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语:谢谢

          avatar of 小天使诗琪

          小天使诗琪

          历史

          支气管炎在小儿时期很常见,大都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之后。在发病开始时,先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如鼻塞、流涕,以后逐渐出现断续的干咳。病初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咳嗽有痰,初为粘痰,很快变成脓痰,经过5—10天后,痰液变稀,咳嗽逐渐消失。发病时可无热或发热38.5℃左右,热度经2—4天退去。

          在婴幼儿时期,有一种特殊类型的支气管炎,称喘息型支气管炎,多见于2岁以下虚胖小儿,往往有湿疹及过敏病史。起病不久就出现哮喘症状,可反复发作,一般到入学年龄时症状消失,仅有少数至年长后发展成为支气管哮喘,其发病原因可能为患儿对感染过敏而表现为支气管痉挛,引起喘息。

          患支气管炎的患儿要注意休息,保持卧室的空气流通,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给予易消化的食物,多饮开水。供给复合维生素B和维生素C,每次各1片,每日3次。对慢性和多次发病患儿,应供给维生素AD,每次1片,每日2—3次。年幼体弱病孩,轻症可口服磺胺类药物或青霉素类药物,并配用一定的化痰止咳药,起协同治疗作用。磺胺类药可选用复方新诺明,每日每千克体重20毫克,分2次口服。由于磺胺类药物排泄较慢,易在肾脏中引起结晶沉淀,故用药期间要供给充分水分,以利排泄。有的孩子对磺胺类药物有过敏。用后发生皮疹、剥脱性皮炎等,若遇有过敏史的不能用。青霉素类药物可选用阿莫西林,每日每千克体重40—80毫克,分3—4次饭后口服。口服青霉素类药物也要注意有无青霉素过敏史,对有青霉素过敏的小儿要慎用,对特异性体质,以及容易引起过敏应的小儿甚至要禁用。这类患儿可改用头孢菌素类药物头孢拉定,每日每千克体重25—50毫克,分3—4次服用。化痰止咳药可选用化痰片,每次1/2一l片,每日3次。

          对于因各种原因引起的过敏性咳嗽,通过血象检查可发现嗜伊红计数增高,此类咳嗽往往病程较长,可增加抗过敏的药物赛庚啶,每日每千克体重0。25毫克,分3次口服。对反复患支气管炎的小儿,应让他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注意气候冷暖变化,避免穿衣过多或过少。如果支气管炎反复不愈,应到医院仔细检查是否患有支气管先天畸形、支气管扩张、低蛋白血症、结核以及慢性鼻窦炎、扁桃体炎等疾病。

          小儿支气管炎还可用中医辨证施治:
          (1)风寒型:咳嗽、喉痒、痰稀色白、鼻塞、涕清、身疼、脉浮紧、苔薄白,方用杏苏散加味:苏叶3克,陈皮3克,半夏4.5克,获苓9克,甘草3克,枳壳4.5克,薄荷3克,肺风草9克,白芷3克,前胡4。5克,水煎服,每日2次。

          (2)风热型:咳嗽痰黄、不易咳出、口渴、发热、汗出、脉数、苔黄质红,方用温胆汤加味:麻黄2克,苦杏3克,苏子6克,桑白9克,竹茹15克,鱼腥草15克,桔梗6克,胆星3克,黄芩6克,水煎服,每日2次。

          2008-04-30 18:38:41

            avatar of 小天使诗琪

            小天使诗琪

            历史

            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家庭护理 急性支气管炎,是小儿常见的一种呼吸道疾病。本病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之后,也常为肺炎的早期表现。也有的是小儿急性传染病如麻疹、百日咳、伤寒、猩红热等疾病的早期症状或并发症。 急性支气管炎,由各种病毒和细菌或二者混合感染所引起。另外,小儿年龄小,体格弱,气温变化冷热不均,公共场所或居室空气污浊,都可诱发本病。 疾病开始时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发热、流鼻涕、咳嗽,咳嗽逐渐加重并且有痰,起初是白色粘痰,几天后变为黄色脓痰。有的小儿嗓子呼嗜呼喀作响,早晚咳嗽较重,经常因咳嗽将食物吐出。还常伴有头痛、食欲不振、疲乏无力、睡眠不安、腹泻等症状。 另外有一种特殊型的支气管炎,称为急性毛细支气管炎也叫哮喘性支气管炎。主要表现为下呼吸道梗阻症状,似支气管哮喘样发作,病儿鼻翼扇动。呈喘憋状呼吸,很快出现呼吸困难,缺氧发钳。这种类型多见于2岁以内虚胖小儿,往往有湿疹或其他过敏史。 家庭护理要点 1.发热时要注意卧床休息,选用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参考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护理)。 2.室内保持空气新鲜,适当通风换气,但避免对流风,以免病儿再次受凉。 3.须经常协助病儿变换体位,轻轻拍打背部,使痰液易于排出。

            哮喘性支气管炎是指婴幼儿时期有哮喘表现的下呼吸道感染,是一种发作性的过敏性疾病。多在幼儿期(3岁以下)起病,常由各种不同的过敏源(如:花粉、灰尘、兽毛、螨虫、细菌等)引起,气候变化、情绪激动也能诱发。

            哮喘性支气管炎多发于冬春季节,起病迅急,主要表现为:患儿呼吸困难,喘憋、鼻扇、发出阵阵哭闹;患儿张口呼吸,不能平卧,被迫坐起或跪在床上,两上肢前撑,两肩耸起,前额出冷汗。发作的时间不定,可由数分钟至数小时。

            当孩子患病时,家长要注意呼吸道隔离,减少继发细菌感染的机会,经常变换体位,多饮水,以便于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在饮食上,宜清淡,勿食过咸、过甜食物。室内空气要保持新鲜,适当通风,但不要有对流风避免患儿再次受凉。病愈后,要尽量少带孩子去公共场所,要注意加强防寒保暖,避免因外界气候变化再次引发哮喘。

            据北京友谊医院预防保健科李大夫介绍,哮喘性支气管炎常有反复发作但一般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少、痊愈,少数病例在数年后可发展为支气管哮喘。目前,对于患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病的2岁以上儿童,可以预防接种肺炎球菌疫苗,这样既可减轻患者的痛苦,又节约了医疗开支,效果不错。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呼吸系统疾病,如未得到及时合理的治疗,小儿病例,往往发展为成人哮喘;或发展为肺气肿、肺心病,甚至导致死亡。近十几年来,由于对本病发病机制的正确认识,新的更为有效的平喘药物的不断问世,本病的治疗起了根本的变化,使支气管哮喘的预后大为改观。小儿支气管哮喘经过积极合理的治疗,绝大多数可以得到根治。
            (一) 轻度支气管哮喘的治疗
            1.临床特征
            ①间歇性短暂发作的喘息、咳嗽、呼吸困难、胸闷等,每周发作<2次;
            ②发作间歇期无症状;
            ③活动时可有短暂(半小时)的症状(喘息、咳嗽、呼吸困难);
            ④夜间喘息每月<2次;
            ⑤只表现为慢性过敏性咳嗽持续1月以上;
            ⑥最大呼气流速(PEF)或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l)>80%预计值,PEF变异率(PEFR)<20%。
            2.治疗目的
            无症状者,主要是预防发作。发作时,其治疗目的为:
            ① 控制症状;
            ② 保持正常生活活动;
            ③ 避免夜间发作;
            ④ 减少PEFR的变化率;
            ⑤ 保持正常肺功能;
            ⑥ 减轻或消除气道炎症,降低气道高反应性。
            3.治疗措施
            (1) 无哮喘发作或表现为慢性过敏性持续性咳嗽及FEV:在80%预计值以上
            ① 局部糖皮质激素
            每日清晨喷100ug(不论年龄),如用必可酮(becotide)气雾剂,则为2揿(每揿含必可酮50ug);小于5岁,通过储雾罐(spacer)吸入;大于5岁,可直接用揿压定量吸入剂(metudoseinhaler,MDl)吸入。或用碟式干粉吸入器,如用必酮碟(becodisk),每泡囊含二丙酸倍氯松100ug或200ug,小儿一般用lOOp.g的剂型,每日1泡。吸入糖皮质激素气雾剂后,应用清水漱口,以免引起真菌性口炎。
            ② 细胞膜稳定剂,如用酮替芬(ketotifen,zaditen),每次用0.5~lmg(3岁以下用0.5mg,3岁以上用lmg),每12小时用药1次。
            ③ 在运动、接触变应原或其他刺激物前吸入β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如用喘乐宁气雾剂(ventolin inhaler),每次1揿,每揿含沙丁胺醇(salbutamol)lOOug;或用碟式干粉吸入器(diskhaler),如用喘宁碟(ventodisk),每泡囊含沙丁胺醇200ug或400ug 2种,小儿一般用200ug的剂型,每次用1泡囊。
            ④ 色甘酸钠气雾剂 1揿(每揿含色甘酸钠3.5~5mg),吸入方法同上。
            以上①、④两项中可任选1项。
            (2) 哮喘发作时及PEF变异率在20%以上
            ① 局部糖皮质激素,如用必可酮气雾刑,每日4~6揿(200~300ug),早晨1次吸入。小于5岁,通过储雾罐吸入;大于5岁,可直接MDI吸入。或用碟式干粉吸入器,如用必酮碟,则用100ug的剂型,每日2~3次,每次1药泡,吸入糖皮质激素气雾剂后,应用清水漱口。
            ② 口服或吸入氏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如用喘乐宁气雾剂,每次1揿,一般每12小时揿入1次,吸入方法同上。或用碟式干粉吸入器,如喘宁碟,用200ug的剂型,每日1~2次,每次用1药泡。根据需要可每4~6小时重复给药1次。如有夜间发作,可在睡前服用舒喘灵控释片--全特宁(volmax)4mg。
            ③ 茶碱类药物,如服用茶喘平(theovent),则为每日18~24mg/kg,分为每12小时1次。
            ④ 细胞膜稳定剂,如用酮替芬,每次用0.5~lmg(3岁以下用0.5mg,3岁以上用lmg),每12小时用药1次。如按上述方案治疗无效,则按中度支气管哮喘处理。
            如在医院中治疗,亦可用0.5%喘乐宁(ventolin)以氧气或压缩空气作动力雾化吸入,每次用0.5%ventolin 0.0l~0.03ml/kg。最大量为每次lml,用2~3ml生理盐水稀释,氧气或压缩空气的气流量>6L/min,每4~6小时吸入1次。
            (二) 中度支气管哮喘的治疗
            1.临床特征
            ① 每周哮喘发作>2次;
            ② 哮喘发作持续数天;
            ③ 偶需急诊处理;
            ④ FEVl 60%,80%,PEF变异率20%,30%。
            2.治疗目的
            ① 缓解症状;
            ② 保持平日的最佳肺功能;
            ③ 减少PEF变异率变化;
            ④ 保持正常活动;
            ⑤ 减少夜间发作;
            ⑥ 减少使用p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的次数;
            ⑦ 减少急性发作;
            ⑧ 避免急诊处理。
            3.治疗措施
            (1)糖皮质激素
            ①局部糖皮质激素:如用必可酮气雾剂,每日6~12揿(300~600ug),早晨1次应用,通过储雾罐吸入。或用碟式干粉吸入器,如用必酮碟,可用200ug的剂型,每日清晨吸入1~3药泡,吸入糖皮质激素气雾剂后,应用清水漱口。如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则在停用局部激素后应用。
            ②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由于吸入糖皮质激素气雾剂后,至少要1周才能有效地降低气道反应性,缓解临床症状,故如症状持续,亦可在开始时,应用泼尼松1周左右,每日剂量为1~1.5mg/kg,1次或分次服用。1周后逐渐减量,以至停用口服制剂,以吸入糖皮质激素气雾剂维持。
            (2)β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
            ① 吸入治疗:如用喘乐宁气雾剂,每次1~2揿(100~200ug),每4~6小时吸入1次。吸入方法同上。或用碟式干粉吸入器,如用喘宁碟,则用200ug的剂型,每日3~4次,每次1药泡。如在医院中治疗、亦可用0.5%ventolin以氧气或压缩空气做动力雾化吸入,每次用o.5%ventolin 0.01~o.03mi儿g。最大量为每次lml,用2~3mi生理盐水稀释,氧气或压缩空气的气流量>6L/min,每2~4小时吸入1次。
            (一)中医治疗
            1.汤药
            (1)风寒咳嗽型:咳嗽声重较急,痰白清稀,鼻塞流涕,恶寒无汗,咽痒,发热或不发热,头痛,苔薄白,脉浮。用杏仁、半夏、荆芥各6克,前胡、苏叶各10克,麻黄3克,生姜3片。水煎沮服,每日2次,每日1剂。
            (2)风热咳嗽型:咳痰不爽,痰黄稠粘,口渴咽痛,鼻流浊涕,发热头痛,有汗,舌苔微黄,脉浮数。用桑叶、菊花、连翘、枇杷叶各10克,杏仁、前胡、桔梗、黄芩各6克。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3)热痰壅肺型:咳嗽痰多,稠粘难咯出,发热面赤,目赤唇红,烦躁不安,小便黄少,大便干燥,苔黄,脉滑数。用麻黄3克,生石膏15—20克,杏仁、黄芩、前胡、苏子各6克,川贝母、瓜萎仁各10克,莱菔于5克。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必要时可每日2剂。
            (4)痰饮咳嗽型:咳嗽,痰多色白而粘,容易咳出,胸脘痞闷,食欲不振,苔白腻,脉滑或濡滑。用半夏、橘红、杏仁、白术、茯苓、太子参各10克,苏孑6克,白芥子、细辛各1.5克,生姜3片,大枣3枚。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5)阴虚燥咳型:咳嗽日久,干咳无痰或少痰,口渴咽干,或潮热盗汗,手足心热,舌质稍红,苔少或无苔,脉细数。用百部、沙参、知母、杏仁、枇杷叶、前胡各10克,紫菀、乌梅各6克,青黛3克。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2.中成药
            (1)桑菊感冒片,或银翘解毒片,每日2次,每次3片,周岁内儿酌减。
            (2)川贝枇杷糖浆,每日2次,每次5毫升。或养阴清肺膏,每日2次,每次5—10毫升。周岁内儿酌减。
            (3)银黄口服液,每日2—3次,每次5毫升。

            (二)西医治疗
            1.咳嗽:复方甘草合剂,每岁每次1毫升,每日3次。剧咳:咳必清5岁以上每次6.25—12.5毫克。
            2.咳痰不畅:氯化铵每日每公斤20—60毫克,分4次,口服。
            3.高烧不退:新诺明干糖浆,2—5岁一次1/2包,6—12岁一次1~2包,一日3次口服。或乙酰螺旋霉素片,每日每公斤体重20—30毫克,分4次口服。

            2008-04-30 18:3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