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育儿网问题  > 我家宝宝属与孤独症儿童吗?

      pic of user:ku0023

      ku0023

      历史

      悬赏:20分

      回答:3

      我家宝宝属与孤独症儿童吗?

      我家宝宝现在两岁了,CT显示脑发育不良.现在不会爬,不会站,不会说话.进行康复训练有一年时间了,智力评分仍是30多分,没有任何进步.现在有些医生说小孩是孤独症儿童,有些说不是.请问您有什么办法可以进行测试吗?我家小孩应怎么样合理进行训练???

        avatar of 小天使诗琪

        小天使诗琪

        历史

         

        孤独症患儿的情感发展存在很多障碍,表现在:①情感的强度存在异常:如正常儿童对父母会存在较强的依恋,但孤独症患儿对父母却没有明显的感情。②情感的指向存在问题:孤独症患儿对父母没有依恋,却对无生命的物体异常迷恋,不肯放手。③情感与周围环境不相协调:如有的患儿会莫名其妙地笑。④情感的表达处理存在问题: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孤独症患儿也有烦恼,也有高兴,但烦恼时他们是尖叫或自伤,高兴时会去拍打人,不会用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因而,尽可能用各种方式增进患儿的情感发展非常重要。怎样去做呢?
        首先是让孩子接纳你,当你走进了孩子的世界后,你就会对孩子的情感有所了解、产生共鸣,孩子也会较配合你的各种训练。在日常生活中,要多关心、爱护患儿,多用身体去拥抱患儿、抚摸患儿,使患儿逐渐体会到你对他的爱,同时也是用自身的行为给患儿做了示范。
        (2)可利用图片帮助患儿认识各种表情。如:哭、笑、愤怒、悲哀等。并利用小画书让患儿去观察有关情景下人的表情和情感,理解他人的感情。并教导患儿在别人悲伤难过时自己应该怎样做,应该怎样去安慰别人等。
        (3)帮助患儿学习如何主动关心他人,如天冷了,主动给父母添一件衣服;小朋友哭了,主动去抚慰一下,把自己喜爱的玩具给他等,并对这种行为及时给予鼓励。
        (4)在公众场合,患儿出现很不恰当的表情,如莫名其妙的痴笑时,要及时用简短的言语予以制止,如"不行、不可以",反复多次后,患儿会认识到在公众场合,这种痴笑是不合适的、被禁止的。
        (5)在孩子尖叫大发脾气等时,要仔细分析原因,针对原因予以帮助,从而消除烦恼,同时,也安教导孩子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如何去应付遇到的困难。如用实例或小画书教导患儿,别的小朋友遇到困难、有烦恼了,会去找父母或老师帮助他们,或者自己想办法克服,慢慢地,患儿就会懂得自己应该怎样去做了。
        (6)如果患儿对无生命的物体过度依恋,则让患儿多做一些建设性的活动予以改善,既消除了不正常的情感指向,又可使患儿将情感投入到正常的活动或人身上。

        [align=right][color=#000066][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3-23 19:28:05编辑过][/color][/align]
        --------------------------------------------------------------------------------

        儿童孤独症与营养 作者:真心云儿 时间:2007-3-23 19:21:00第 5 楼



        儿童孤独症过去被称为心理疾病,实际情况是患孤独症儿童的神经系统失去平衡,使神经受到严重损害所致。一般这些儿童的注意力变得完全内向,表现为自我专注,社会隔绝和极端孤立。还可能有言语错乱,理解力差以及发怒自毁和攻击行为等。
          孤独症的起因不一定都相同,但通常涉及有关键作用的营养因素。更确切地说,如果儿童缺乏某些特别的营养物,免疫系统往往会遭到破坏。这些儿童的身体方面都存在某些致病因素,如脂肪酸代谢和电解质平衡极度紊乱,红细胞和白细胞的产生没有规律,矿物质平衡有明显改变等。
          有孤独癖的儿童一般不是什么也不吃,就是吃些怪的东西,包括不适且食用的东西。这种成分十分有限、与众不同的饮食方式是造成营养不良的主要原因。电解质对细胞获取营养素起很大作用,如果电解质的不平衡得不到纠正,提供营养补充就毫无意义。电解质失去平衡后会影响脑对体内一些重要化学物质的调节功能。

          由于营养不良,血液检查的各项指标与正常的儿童相比有明显改变。如果红细胞计数很低,身体难以将足够的氧输送给各组织,包括脑组织。脑内的氧不足,可能形成孤僻的、混乱的、不活跃的品质。

          有孤独习性的儿童体内某些必须的脂肪酸含量低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因为内分泌系统及其激素,脑组织及其神经递质以及整个免疫系统的组成部分都来源于脂肪。

          根据血液检验的异常情况,可以精确地找出孤独症儿童体内缺少哪些营养因素,从而制定严格的营养计划,进行有针对性地治疗。

        [align=right][color=#000066][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3-23 19:29:41编辑过][/color][/align]
        --------------------------------------------------------------------------------

        幼儿偏食与孤独症 作者:真心云儿 时间:2007-3-23 19:22:00第 6 楼



        研究表明,我国幼儿孤独症患者已高达65万人。其典型表现为:性情孤僻,缺乏情感,行为迟钝,甚至语言发育障碍,胆怯恐惧,不与人交往。引起儿童孤独症的原因除封闭式住宅使儿童缺少与外界交流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酸性食物与该病密切相关。
          由于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中的高脂肪、高蛋白和高糖类营养品日渐增多,而蔬菜、杂粮、水果和白开水等日趋减少。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高脂肪、高蛋白和高糖类食物中所含的磷、硫、氯等在人体内表现为酸性,故被称为“酸性食物”。蔬菜、水果等,因其富含钾、钙、钠和镁等,在人体内表现为碱性,而被称为“碱性食物”。平时幼儿的血液呈弱碱性,若长期大量摄入肉类、高糖等酸性食物,血液会随之酸化,呈现酸性体质,使机体内环境平衡发生紊乱,从而影响幼儿的性格和心理发育。这种影响对身体正处于快速发育的幼儿尤为明显。轻者表现为手足发凉,易感冒,受惊哭闹,皮肤易过敏和出湿疹。重者则因机体缺乏钾、钙、镁、锌等元素,影响大脑的发育及功能,导致记忆力、思维能力减退,甚至思维紊乱,产生轻微精神异常表现。可见“酸性食物”对幼儿孤独症的发生、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预防幼儿孤独症,从饮食方面来讲应注意以下几点:
          1.从新生儿开始提倡母乳喂养。母乳是婴儿的最佳营养品,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更适宜于婴儿大脑生长发育。
          2.对2~4岁小孩,父母应纠正其偏食习惯,保持膳食营养平衡。
          3.让孩子多吃杂粮、新鲜蔬菜和水果,尤其是富含纤维素的食物(芹菜、菠菜、韭菜、笋等),这些蔬菜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和矿物质。
          另外,家长还应引导孩子与外界多交往和接触,让幼儿与同龄孩子一起玩耍、游戏、交谈和学习,使他们身心愉快,茁壮成长,以有效地预防幼儿孤独症。 [align=right][color=#000066][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3-23 19:30:47编辑过][/color][/align]
        --------------------------------------------------------------------------------

        如何让孩子远离学习障碍 作者:真心云儿 时间:2007-3-23 19:22:00第 7 楼



        注意力不容易持久,爬、跑技巧差,串珠子、填色等动作慢……如果你的孩子在行为、动作、情感发展上总比其他孩子慢半拍,他就有可能患上学习障碍。“学习有障碍等于弱智吗?孩子这一生不就毁了吗?”“我家宝宝聪明可爱,绝不可能有学习障碍!”不少家长对于学习障碍一知半解,不是过分紧张,就是过分放心。
          专家提醒,学习障碍可以通过测试早发现、早治疗。家长应给学习障碍的孩子一个机会,相信他们能和同龄人一样健康成长。
          宝宝不好带 可能是有病

          在爸爸妈妈眼里,园园是个难带的孩子。她喜欢哭闹、不易安抚,还有睡眠障碍,经常睡了1、2小时就会惊醒一次。园园是个好动的孩子,刚学会走路时,就经常走东走西,但平衡性很差,经常跌倒。园园还总爱围着床或桌子漫无目的地一圈又一圈地跑。在幼儿园里,园园注意力不容易持久,经常东张西望,动作笨拙。老师教孩子跳绳,她总学不会;坐秋千或玩溜滑梯,也感到害怕;而且她在幼儿园还从来不肯睡午觉。
          上了小学一年级后,园园在听、说、读、写方面总比其他孩子差一点。跑、跳等大动作也会出现技巧困难,而着色、剪贴、写字等精细动作,她又会产生控制性困难,即使父母天天陪读也不见起色。“难道孩子智力有问题?”妈妈疑惑不解。经过儿保专业检查,医生诊断:“孩子在神经系统发育存在滞后现象,所以会出现学习障碍。”

          迟开口不等于学习障碍

          “反应慢、开口迟的孩子不一定有学习障碍。”瑞金医院青少年心理咨询室金武官教授告诉记者:“家长不要盲目断定孩子有学习障碍。学习障碍是指在孩子生长发育的各个节点上,动作、行为、情感发育方面没有达到同龄人应达到的平均水平。特别是在大动作、小动作发育上,落后于同龄人。比如:大动作指爬、跑、跳等动作;小动作指串珠子等动作。学习障碍的产生一般有两种原因:一是先天染色体缺陷;二是母亲在怀孕、分娩时患有高血压,大脑缺氧、损伤等高危儿都有可能患学习障碍。如果家长怀疑孩子可能有学习障碍,应带他到大型医院儿保科做专业检测。”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陈默告诉记者:“学龄前儿童神经系统发育滞后现象常被家长忽视。事实上,神经系统发育滞后的发生率为3%至5%,此类儿童将来肯定会产生学习障碍。如果母亲在生产时产程过长、钳产,孩子出现宫内缺氧、脐带绕颈等现象,妈妈就要特别关注孩子的生长发育,必要时接受专业检查。”

          运动干预“学障”宝宝

          “学习障碍儿童的治疗原则是,运动有益无害,学习有害无益。而家长的意识恰恰相反,结果导致孩子学习越来越差。”陈默告诉记者:“对于学习障碍儿童最好的治疗手段是早期‘运动干预’。家长们往往认为,加强学习就能让学习障碍的孩子弥补差距,事实上越让孩子学习,学习效果越差。家长应让孩子多参加运动,特别是大肌肉运动,如:跑、跳、爬、玩沙子等活动。这是有科学根据的,因为游泳、溜冰等运动有助于加强孩子神经感触,刺激深度知觉。年幼的孩子可以多练习往前爬、往后爬、打弯爬等动作;等孩子稍大时,家长可让孩子在专人指导下,适度地、有意识、有保护地练习从小凳子、小桌子上往下跳。”
          金武官教授告诉记者:“学习障碍的孩子先天不足,可以通过后天动作训练来弥补。经常把6看作9,或者是把p看作b的孩子,是眼耳配合发生问题、感觉统合失调,这也是学习障碍的一种。这类孩子可以通过专门的感觉统合训练来治疗。虽然由于神经系统的恢复比较困难,学习障碍的孩子最终能否恢复还很难说,但学习障碍儿童的可塑性很强,家长一定不能放弃治愈希望。”

        [align=right][color=#000066][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3-23 19:32:17编辑过][/color][/align]
        --------------------------------------------------------------------------------

        有关儿童孤独症的新情报 作者:真心云儿 时间:2007-3-23 19:23:00第 8 楼



        有关这一神秘的儿童大脑紊乱病症有很多传言很多。本文邀请了中美两国在该领域的专家为你介绍有关孤独症的最新发现。
          我坐在幼儿园的小桌子旁,看着面前那个面目清秀的三岁小男孩抓着我的钢笔,几乎是不假思索地在纸上飞快地画出一个立体的洗衣机,线条清晰,比例适当。画完之后,这个叫“铮铮”(化名)的孩子毫不理会旁边一群大人对他作品的赞叹,又接着画第二个、第三个……都是洗衣机,有一模一样的逼真的摁钮、机盖、出水口和水管。

          铮铮刚刚做完被称为“21项大脑因子考察”的测试,结果初步判断他为“轻度孤独症”。

          与此同时,大洋那一边的美国妈妈南希-怀斯曼回忆了女儿被确诊为孤独症的过程。南希很早就有一种感觉,她女儿好像有点不对劲儿。萨拉半岁以前发育正常,但是从6个月起她不再咿呀地出声,到了10个月的时候她变得沉默无声。到了一岁半时,有人叫她的名字,她也不予理睬,而且她拒绝别人抱她、亲她,甚至是触摸她。“我觉得我在一天天地远离我的孩子,” 南希伤心欲绝。萨拉20个月的时候连一个单词也说不出来,甚至连接近于单词的音都发不出,这时身为学校心理辅导员的外祖母怀疑萨拉可能是个聋哑儿。然而,检查结果却表明萨拉患有孤独症。“诊断结果的确让我肝肠寸断,” 南希回忆说。“但是知道了症结所在也让我舒了一口气。”

          尽管孤独症的严重程度因人而异,但是许多患有这种神经紊乱症的孩子——通常见于三岁以前——都表现出语言障碍,与他人很难沟通,学习机能衰退以及无法与他人分享友爱等问题。自从孤独症在1943年被确诊之后,由于许多的患儿父母和爱心人士的不懈努力,公众对这种病症的认识逐渐加深,近年来它更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美国国会曾就这一问题举行过听证会。公共卫生机构花费了数百万美元研究该项病症。不计其数的大学竞相寻找它的病因及最理想的治疗方案。

          “目前还存在许多未解开的谜团,”美国国家卫生研究所孤独症研究专家Alice Kau坦陈。研究人员目前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以下就是其中的最新发现:

          1、 患病几率不断上升。

          据有关机构研究表明,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孤独症的出现几率高了近10倍。在美国,每千名儿童中有三人在不同程度上患有孤独症。而在中国,据“中国孤独症网”的报道,孤独症患儿也在呈增加趋势。例如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以前每月接诊仅一二例,现在则增长至五六例。而且,男女患病的比例比较悬殊,约为6:1到9:1之间。

          大多数专家把这种上升情况归于诊断技术的提高,病例上报机制的完善以及父母对这种病症的认知程度增加。

          孤独症的定义在近十年里也有所延伸,它包括了交流及社交障碍在内的一系列症状。专家指出,在十年以前,许多患有轻度孤独症的孩子没有被诊断出来。如今,医生有越来越多的研究项目可用于参考。然而,孤独症患病率上升的原因仍存在许多不明因素,研究人员正在调查从环境污染到病毒到食物过敏的各个环节以求寻找答案。

          2、 患儿确诊所需的时间缩短了。

          孤独症作为一种特殊的病症,并没有实验室或医疗测试方法来确诊孤独症。而且目前也没有大家公认的诊断准则。医生通常是通过观察孩子的行为表现,通过与同龄正常孩子进行比较来做出诊断。比如铮铮接受的这个“21项大脑因子考察”就是通过对孩子的动作频率、指令行使能力、秩序感、专注程度、异常思维等等共21指标通过一定时间的观察(通常观察期要持续3-5天),与同龄儿童的正常指标相比较来进行诊断的。

          与此同时,孤独症专家更加善于通过一些早期症状来确诊,如孩子不再咿呀学语等。巴尔的摩一家研究机构的专家Rebecca Landa说:“大多数患有孤独症的孩子会在他们一岁的时候表现出一些发育方面的问题。”目前医生可以在孩子两岁的时候做出可靠的判断,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的大脑仍在快速发育阶段。专家指出,如果能够在孩子的大脑相当不成熟的时候加以干预,就更容易帮助她改变行为。

          3、 孤独症是一种遗传性障碍。

          孤独症一度被认为是妊娠不当导致,如今研究人员却认为孤独症的病因在于基因,而不是生理上的原因。如果一对夫妻有一个患有孤独症的孩子,他们其他的孩子患有此症的几率是5%-10%。如果这个孩子有双胞胎手足的话,那另一个孩子患病的可能性是60%。重症孤独症患者很少结婚生子,但研究人员往往发现,这些患者某位亲戚出现轻度孤独症的症状。

          密歇根大学孤独症及交流障碍研究中心主任Catherine Lord博士说:“孤独症很可能是基因和环境双重作用导致的。”目前与孤独症有关的基因尚未得到确认,这方面的研究仍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之中。

          4、 科学研究尚未发现疫苗与孤独症之间有关联。

          当前普遍讨论的另一种可能性是疫苗或许与不断上升的孤独症患病率有关。一些孩子在注射了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MMR)疫苗之后不久开始出现孤独症症状,因此他们的父母更加确信疫苗是罪魁祸首,但是研究人员经过反复研究仍未找到说明二者之间有关联的科学依据。

          5、 大头是一个警报器。

          最新研究表明,孤独症患儿的大脑从早期就开始出现发育异常现象。研究人员发现,大多数日后被确诊为孤独症的婴儿刚出生时头围都较小,但是到了6至14个月时头部——包括大脑——都大于正常尺寸。有些孩子的头部在短短几个月内甚至增大了90%。研究发现,那些患有重度孤独症的孩子在婴儿时期大脑的成长速度快得惊人。

          儿科医生在给孩子进行例行体检时通常不测量头围,所以父母最好主动要求儿科医生进行此项检查。如果孩子头部的尺寸大于正常水平,父母也不要过于紧张,因为有些孩子就是大脑袋。专家明确指出,头部尺寸快速增大并不是诊断孤独症的标准,但是如果出现这种情况父母就需要密切注意孩子的行为举止,看他的发育进程是否正常。

          6、 早期治疗至关重要。

          尽管目前还没有治疗孤独症的良方,但是悉心的治疗能够帮助孩子学习各种技能,以及从交流眼神、拥抱和进行交谈这些与周围环境交流的方式。而且孩子接受治疗的时间越早就越有益。专家建议,孩子一旦被怀疑患有孤独症就应该每周接受25小时的治疗。由于孤独症患儿的行为和能力特别不同于他人,因此最有效的方法应考虑通过游戏帮助孩子健康发育,而不应该只注重于改变某些症状。治疗的方法有很多种,这完全取决于孩子——根据孩子的不同状况,可以让他上常规的学前班,或是在家长的陪同下做一些训练,也可以由经过专业培训的教师或专家直接进行治疗。

          由于早期介入治疗,一些孩子已经取得了明显的进步,有的甚至已经可以和正常孩子一起上幼儿园。最新研究表明,如今80%的孤独症患儿到9岁的时候可与他人进行一些言语交流,而在20年前这一比例仅为50%。过去的研究显示,大多数患儿的认知能力低于平均水平,但是近来研究表明,早期治疗能够把患儿的智商得分提高约20分。大多在刚学步的时候就开始接受治疗的孩子通常可以上普通的幼儿园。

          对孤独症,你了解多少?

          许多年轻父母喜欢安静,不爱哭闹,会自己玩,不依赖父母的婴儿,认为这样的孩子很好带,省心。可是,为一般人所不知的是,这样的婴儿往往很容易患婴儿孤独症。它是一种脑功能障碍引起的严重的长期发展障碍的综合征

          婴儿孤独症的主要表现有四个方面;

          1、极度孤独:从小对亲人不产生依恋,当父母给他喂奶时,不表示迎接,当伸手要抱他时,没有高兴活跃的表情。对外界无好奇心,一旦会自己走路,就不停地自己随心所欲地走,跑,不理会父母的召唤和斥责,随年龄增长,症状加重。

          2、语言发育迟缓,2岁时仍不会说话,以后会说话了,语言也是刻板,贫乏的,常在使用代名词时颠倒,即使到了成人,语言发育也较欠缺。

          3、对事物的变化具有强烈的抵触倾向;有一种保持同一状态的欲望,坚持环境的摆放格式不能变化,如果别人去变动就会出现强烈的焦虑反映或大哭大闹。

          4、对某些无生命的东西,如玩具表现持续的依恋。

          警惕孤独症

          如果孩子出现下列症状,请及时带他进行检查:

          一岁时仍未开始咿呀学语。

          一岁时仍不会做手势,如招手、抓握、指点等。

          16个月时还不会说单词。

          两岁时不会主动说两个字的短语(跟着别人重复不算)。

          在任何年龄段出现语言及社交能力丧失的情况。

        [align=right][color=#000066][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3-23 19:33:06编辑过][/color][/align]
        --------------------------------------------------------------------------------

        孤独症儿童非语言的交流 作者:真心云儿 时间:2007-3-23 19:24:00第 9 楼



        非语言交流是指用手势、姿势、面部表情来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研究发现,儿童在获得语言之前,已能用非语言的方式交流,成人常用姿势来和儿童进行交流,例如用指着一个物体的动作来引起8~9个月婴儿的注意,随后不久,婴儿也能用指点和姿势作为早期交流方式。到1岁时,婴儿不仅用指点。姿势说明物体的存在和"请求"得到某物体,同时还能检查自己的姿势能否引起成人对该物体的注意。如用力拉着父母的手或衣服并再指着物体表示自己的要求。这种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于某一点并吸引社交伙伴注意的能力是社交的重要方式之一。2岁后,有了初步的语言能力,单词和姿势结合成为有效的交流方式。同时还能运用面部表情来表示自己的好恶。
        孤独症患儿非语言交流能力也受损,他们常不能理解别人的姿势。面部表情的意义,有的即使懂得别人姿势的含义,也不会使用姿势、表情与他人进行交往。他们缺乏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于某一点并吸引社交伙伴注意的能力,不会自己注视某物体井吸引他人的注意。与人说话时,无社交性的面部表情,如微笑、注视别人等,说话时无点头摇头的动作,很少用手势、姿势来表达自己的意愿。当他们有某种意愿时,常采取吵闹、哭叫的方式来表达,需要父母拼命去理解他们哭吵的原因。 [align=right][color=#000066][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3-23 19:35:48编辑过][/color][/align]
        --------------------------------------------------------------------------------

        家庭训练无语言的孩子 作者:真心云儿 时间:2007-3-23 19:24:00第 10 楼



        孤独症儿童的一个重要症状之一是语言障碍,而在语言障碍中又分为几种情况,有的是语不情景,有的是鹦鹉学舌,但最明显的还是发音障碍,这种障碍可能会发生在各个环节上,有发音困难、异常、到语言学习障碍。孤独症的小孩几乎没有听的意识,也是很难找出发声器官的障碍,其失语的原因不是简单的器官损伤,而是因为他们不知道用功能语言来进行社会的交往,不知道语言是一种工具,用来表达自己的意愿和需求。  在对这一类孤独症的儿童的训练中也是特别的复杂,需要的是长期的训练过程,可以说是时时刻刻都要训练,除了在学校训练以外,家庭训练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那么,在家庭训练中,家长怎么做呢?  一、口腔按摩  一些小孩总是偏食,只是吃上些流质的食物,如一天到晚就是喝牛奶、或是喝粥,要不就是吃面条等,造成脸部的两边下鄂得不到运动,舌头不灵活。从而阻碍了气流通道。于是,针对这一问题,家长可以根据口腔按摩来改善此种情况.  二、发音训练  语音是语言发展的前提。任何孩子都需要获得声音,所以要进行发音练习。  发音训练的目的就是让孤独症的孩子感受多种形式的发音动作,帮助他们掌握发音技巧,促使孤独症孩子的发音器官功能的完善与作用。  发音训练包括:1、呼吸训练。在家里,家长可以和孩子通过吹蜡烛、纸条、或是用吸管吹杯子里的水、吹口哨、吹喇叭等吹气之类的练习。凡是可以吹气的都可以用来训练。2、舌部训练。家长在一些比较宽松的气氛中,把孩子的舌头伸出、缩回,并抖动发出“啦啦”的声音来吸引孩子,使孩子模仿。3、口部训练。家长可利用夸张的嘴形,把嘴巴张得大大的,或是把嘴巴圆起来发“喔喔”的声音,引起孩子的注意,以便孩子的模仿。4、进行四声练习。利用六个元音A、O、E、I、U、V反复训练,并用手势辅助表示。  孤独症孩子的语言训练、矫治属临床病理语言学的范畴,是一个非常专业化的过程,包括运气、发声、模仿意识的建立等许多环节和技术,特别要注意的是:不能强迫孩子说话,因为强迫的结果只能是促使孩子产生恐惧、反感和抗拒的心理,增加了孩子在学习语言的负担。  三、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语言氛围  孤独症的孩子在进行语言训练时,家长应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体验学习的乐趣。于是,在通过各种亲子游戏中既可以加深了孩子与父母的情感,也达到了训练的目的.  最后,在训练的过程中,家长要注意的问题是:一要不断的对小孩增加语言的刺激,也就是说多跟孩子说话,使孩子的大脑得到了大量的语言信息。当然,我们的一些家长也是比较心急,总是急迫让孩子马上可以说话.结果老是发现什么也没有进步。以至最后也没有耐心了,放弃了努力,认为孩子是不懂了,说不出,就不再进行训练了。二是要运用正确的刺激方式。多跟孩子说话,并不等于不停地说,也不根据内容说,而是要根据孩子的情况,选择简单、通俗易懂的话题,适合孩子的心理和年龄发展的话题.做到“精确、提高、效率、简短”等原则。  总的来说,训练无语音的孤独症孩子。要遵循量变到质变的原则,孩子的进步,家庭训练也是训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align=right][color=#000066][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3-23 19:36:52编辑过][/color][/align]
        --------------------------------------------------------------------------------

        孤独症儿童怎么样才能上学? 作者:真心云儿 时间:2007-3-23 19:25:00第 11 楼



        每一个孤独症儿童都会长大,都要步入学龄。对于孤独症儿童的家长来说,在看着孩子一天天长高的同时,心情也随之一天天变得沉重。别人家的孩子按部就班地从学前班到一年级,从小学到中学,走上他们的就学之路。而对于患有孤独症的孩子,有多少学校的大门是为他们敞开着呢?
          因为社会交往及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的障碍,孤独症儿童在学龄时往往不具备正常儿童的能力,学校也因为难以适应孤独症儿童而无法接纳他们。为了缩小孤独症儿童与学校环境之间的差距,早期干预及学前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学前训练可以帮助孤独症儿童获得基本的社会生活技巧,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为他们进入学校打下必备的基础。由于孤独症儿童的障碍程度不同,进入学校时遇到的困难也不同。有的儿童已基本达到学校的要求,只需稍加辅助,便能随正常班就读;有的儿童则需要很多来自家庭、学校及专家的辅助,方能在正常学校的班级中坚持学习;但对于大多数孤独症儿童来说,进入正常学校上学是非常困难的。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都需为孤独症儿童及智力障碍儿童提供特殊的学校,或在正常学校中提供特殊的班级及教师。所以,孤独症儿童能否上学,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①孤独症儿童自身的障碍程度。②该儿童学前训练的程度。③该儿童居住地有无特教学校,以及该类学校对孤独症儿童的了解程度。④正常学校对特殊儿童接纳的能力,如教师条件等。⑤该儿童的家庭能否寻找到专业人士的帮助。⑥该儿童所在国家及地区对特殊(残障)儿童提供的法律保障条件。
          总之,由于地区不同,孤独症儿童入学的状况也不尽相同。在发达程度不同的国家,在城市与农村都有很大的差异。当今,“义务教育”已在越来越多的国家被写进宪法,“接受教育”也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地区和人民认可为人的基本权利之一。因此,为孤独症儿童及所有有障碍的儿童争取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也同时成为社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2008-05-09 16:03:40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avatar of 小天使诗琪

          小天使诗琪

          历史

          儿童孤独症又被人们称为儿童自闭症,是一类以严重孤独,缺乏情感反应,语言发育障碍,刻板重复动作和对环境奇特的反应为特征的精神疾病。最初称为婴儿孤独症,现今又统称孤独性障碍。它属于普遍性发育障碍。无论在成因、发展方式和治疗手段和成年人的孤独症都有很大区别,它是一种严重的婴幼儿发育障碍。以社会相互作用、语言动作和行为交往三方面的异常,及以三岁前起病为特征。
          通常发生于3岁之前,一般在3岁以前就会表现出来,从婴儿期开始出现,一直延续到终身,是一种严重情绪错乱的疾病。
          孤独症无种族、社会、宗教之分,与家庭收入、生活方式、教育程度无关。据欧美各国统计,约每1万名儿童中有2-13例。目前,估计在我国约有50万左右孤独症患儿。本症多见于男孩,男女比例为2.6-5.7:1。北医大精神卫生研究所1989-1992年统计60例中,男∶女为7.5∶1,我院1995年-1997年儿童心理门诊统计19例中,男∶女为6.3∶1。1984年6月至1986年5月南京儿童心理卫生研究中心收住来自全国很多地区的精神病患儿l70名,其中诊断孤独症15例,占8.82%,这数字只代表已患精神障碍的儿童中检出率。

          [病因]
          已从遗传因素、神经生物学因素、社会心理因素方面作了大量研究,然而迄今为止,仍未能阐明儿童孤独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但至少把它看成是多种生物学原因引起的广泛性发育障碍所致的异常行为综合征。

          [历史]
          1943年Kanner最初加以描述。并称之为"情感接触孤独障碍"。当时他报告的11例均在婴儿出生后就起病,故称为婴儿早期孤独症。以后,他和其他学者观察更多病例后,发见有些患儿开始一、二年发育尚正常,以后才起病。现今一般人将起病年龄定为30月以内。
          由于孤独症起病如此之早,征状奇特和预后严重,故引起学者的广泛兴趣及社会的关注。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设有孤独症专门学会、办有专门杂志,并且从社会、心理、神经生理、生化、遗传等多方面作了深入探讨,写了不少专著和文章。

          临床表现和诊断
          儿童孤独症的表现(症状)
          主要症状就是不与别人交往和建立正常的社会关系。患儿沉静在自己的世界里,无法用语言、表情、动作跟别人甚至自己的父母进行沟通、交流。有的孩子在开始时会被误认为是弱智或性格内向,还有的孩子在一两岁时看起来很正常,到3岁左右才发现有异类表现。孤独症患者学习正常人的语言会很困难,与人交流及与外界沟通也很困难,他们可能会重复几种动作(拍手、摇摆)。当日常生活中出现变化,他们会强烈抵制。孤独症对行为的影响,除了语言和社交困难外,还会有父母、家人面前表现得极为亢奋或沮丧。
          具体:
          1.早期表现,极度孤独,不会对亲人微笑。喂奶时,患儿不将身子紧贴大人。伸手去抱时,患儿无迎接姿势,不会伸手做被抱的准备,不会将身子贴近母亲,眼睛也不看抱他的人。
          2.社交困难,特别孤独,与人缺乏交往,缺乏感情联系,即使对父母也毫不依恋,如同陌生人。但与陌生人相处,又不感到畏缩。正常儿童常以凝视对方表达自己的感情与要求,而患儿缺乏与人眼对眼的凝视,不会以这种方式表达感情与要求。不爱玩,不爱做游戏。患儿到5岁左右,常还无朋友,很少与小朋友一起玩耍,缺乏情感反应,常常说出或做出一些不合社交的事情来。
          3.语言发育迟缓或障碍。患儿通常缄默,或说话呈模仿语言,象鹦鹉学舌似地模仿别人的语言。对语言的理解表达能力低下,无法理解稍微复杂一点的句子,不会用手势表示“再见”。不会理解和运用面部表情、动作、姿态及音调等与人交往。缺乏想象力和社会性模拟,不能像正常儿童一样去用玩具“做饭”、“开火车”、“造房子”。有的患儿语言刻板,代词错用,如“我要”说成“你要”,或将自己称为他。与外界交流困难,不能将生词与其含义相联,用手势而不是语言与人交流。
          4.仪式性和强迫性行为。由于缺乏变化与想象力,患儿常常坚持重复刻板的游戏模式,重复一些身体工作,重复相同的生活,如反复给玩具排队,总要玩弄自己的脚趾,穿衣顺序相同,坚持某些物件的摆置形式,不能变动。一旦有所变化,他们会极为沮丧,别人变动,患儿便大吵大闹。对自己房间的任何变化也都会表示反对和不安,加家具的移位、装饰品的变化等。
          5、脑部智力大多低于正常人,只有20%的人智商高于正常人或与正常人相当。
          6、对某些物件,如一只杯子、一块砖,表示出特殊兴趣,甚至产生依恋,而对亲人却不产生依恋。
          此外,有的患儿还可能有感知障碍,对视、听、触等多种感觉迟钝或过敏。有的存在认知障碍,智力低下,抽象思维能力很差,少数患儿可能伴有癫痫发作。患孤独症的孩子有时会聋,对声音没反应。正常孩子会被声音例如狗叫惊吓,而孤独症小孩会无动于衷。他们对疼痛、冷热也不太敏感,不爱交朋友,宁肯独自一人,很少会接触别人的眼睛或笑。

          对于孤独症患儿来讲,只有早发现、早干预、进行行为矫治,才能帮他们缩短与正常社会的差距,让他们早日融入社会。如何才能发现孩子在早期的孤独症倾向呢?
          以下的18种行为就是孤独症的早期表现,如果发现孩子同时具备以下7种行为,就应该怀疑他有孤独症倾向了。
          1.对声音没有反应
          2.难于介入同龄人
          3.拒绝接受变化
          4.对环境冷漠
          5.鹦鹉学舌
          6.喜欢旋转物品
          7.莫名其妙地发笑
          8.抵抗正常学习方法
          9.奇怪的玩耍方式
          10.动作发展不平衡
          11.对疼痛不敏感
          12.缺乏目光对视
          13.特别依赖某一物品
          14.不明原因的哭闹
          15.特别好动或不动
          16.拒绝拥抱
          17.对真正的危险不惧怕
          18.用动作表达需求

          [鉴别诊断]
          1、脑部迟钝:大多脑部迟钝的人在技能上也不会有所发展,而孤独症患者在良好指导下脑部会有所发展,可掌握一些技能。

          儿童孤独症的病因
          儿童孤独症的起因尚不太清楚,病因尚无定论。最近调查认为,孤独症与脑部生理结构或神经病学有关,是几种“原因”的结果。与遗传因素、器质性因素以及环境因素有关。
          (1)遗传因素:患儿的同胞发生本病的同病率较其他人为高,单卵双生子的同病率较高,41%患儿为长y染色体。他们的父亲和兄北也发现有长y染色体,从而提示与遗传因素有关。
          (2)器质性因素:如脑损伤、母孕期风疹感染,生下后患过脑膜炎、脑炎等。近年来,研究发现本症患儿脑室左颞角扩大较多见,提示颞叶内侧结构的病变,可能是由于脑组织的变态反应所致。最近的研究证明,患幼年孤独症的儿童,其免疫系统可能将一个基本的脑蛋白误为异体,而被吞噬掉。因此导致脑损伤,可能是造成此病的特征。此病同时出现情绪、智力和交际的缺陷,亦是与脑病变有关。
          (3)环境因素:过去有人认为早年生活环境中冷淡的和过分理智化的抚育方法,缺乏丰富和适当的刺激,没有教以社会行为,是发病的重要因素。长期处在单调环境中的儿童,会用重复动作来进行自我刺激,对外界环境就不发生兴趣。本症患儿的父母大多是专业技术人员,受过高等教育,比较聪明,但做事刻板,并有强迫倾向,对孩子冷淡和固执,家庭缺乏温暖。现在,否定了这种看法。经研究证实,是由于某种脑病变的关系,其发生原因,是病毒,还是代谢失调,目前尚无定论。

          儿童孤独症的治疗
          孤独症患者病情从温和到严重有许多类型。由于发病原因不明确,仍不太清楚孤独症对人的影响以及怎样同孤独症患者有效沟通,尤其在配合治疗方面会有很大难度,至今还无法找到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是一种终生的慢性疾病,影响正常脑功能,不能正确理解他们所见所闻所感。治愈,难以有可能终身不治。
          1943年首次提出这一症状以来,孤独症的治疗已有了很大发展。有些患者随着年龄增长症状会减轻。研究者目前也在积极寻求方法。他们认为在正确知道下孤独症症状可得以改善。有特殊训练的老师,特殊的教育方法,孤独症患者可逐渐适应正常生活。
          本症预后大多不良,往往残留行为障碍,以致适应困难,不能独立生活,仅少数人年长后,能适应社会生活。预后与智力水平有关,智力障碍严重者预后差。

          对儿童孤独症要采用综合性的治疗方法。
          治疗上最重要的是教育和行为治疗,目的是促进对患儿正常行为的教育,特别是社会性行为的矫正,纠正异常行为,如刻板支作等,消除睡眠障碍、发脾气、多动等继发性症状等。患儿的家庭成员也要注意克服焦虑、自责、急躁情绪,方能对患儿的治疗产生良好的效果。
          父母要改变养育方式,多接近,多关心患儿,给小孩以温暖。此病预后大多不良,往往残留行为障碍,以致适应困难,不能独立生活。少数病人年长后能适应社会生活。智能好的患儿比智能差的患儿预后好。
          药物治疗仅对个别症状可能有效,如短期严重失眠,可用安定,有攻击行为,可用奋乃静,促进脑功能的药物可选用脑复新、脑复康,或γ-酷氨酸,此外,利他林对治疗孤独和语言障碍有效。近年来,有人报告,服用芬氟拉明(fenfluramine)治疗孤独症获得疗效,该药是苯丙胺的衍生物,服用后可使中枢神经系统血清素水平降低,减轻多动及刻板动作,改善注意力,对有些病例尚可提高智商。氟哌啶醇可改善儿童的孤僻、退缩及某些刻板的行为,药物的选择要取决于儿童的年龄、疾病的严重程度及病程的长短,剂量也应根据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从最小剂量开始,逐渐缓慢加量,直至出现适当的疗效或副反应为止。
          虽然许多家长都信服分泌素,但研究人员星期二报告说,分泌素不是治疗孩子们孤独症的有效药物。分泌素引起人们广泛关注的原因,是NBC去年关于一名叫帕克的儿童的报道。帕克接受了内窥镜检查,什么也没查出来,又吃了一些分泌素,于是孩子睡觉和说话都恢复了。家长于是认为这种只吃一次的消化不良的诊断药,与孩子不说话的孤独症的好转有关。几家主要报纸刊登了帕克的新闻,于是,三、四千名患有孤独症的儿童,吃了至少一次分泌素。孤独症研究学会收集了一千多名儿童的反映,发现相当一批孩子表现出明显的好转。但是,当科学家们再次认真地分析分泌素的效果时,发现一剂分泌素对付孤独症是无效的。
          患孤独症的儿童,一般病程都比较长,所以用药治疗的时间也相对长一些。家长应注意治疗时药物的副作用,如锥体外系反应、肝功能及心血管以及血象的异常,因此,对患儿定期复查是必要的。
          上述药物对孤独症的患儿确定具有重要的治疗作用,可使某些症状减轻,有利于行为及心理治疗的进行,但目前还达不到根治的效果。药物本身还不能提高孩子的学习认识能力,也不能建立正常的行为,但有效的药物可使儿童对环境和管理更为适应。通过药物、特殊训练和行为矫治等综合措施,患儿的症状能够得到较理想的改善。
          研究者正积极寻求各种治疗的方法来帮助孤独症患者,包括语言疗法、感官综合、视觉疗法、音乐疗法、听觉疗法等。
          实验证明,在良好的方法下患者病情会有所控制和好转。一种好方法应包括一些交流治疗,社会技能发展,感官损害治疗等。专家认为,通常病情越重效果越好,并提倡一个老师针对一个患者的专门治疗。孤独症患者需要整个社会的支持、帮助、不仅是家人、老师。

          社会康复
          儿童孤独症患者一般可做重复性强的工作。像艺术家、调琴师、画家、办公室人员、洗碟子人员、流水线工人等。
          通常喜爱音乐、游泳、打猎、猜谜等。
          成年后需要职业训练,就业机会,监督部门等。



          参考资料:
          临床特点
          孤独症的基本临床特征为"Kanner"三联征。
          (一)社会交往障碍社会缺陷是孤独症的核心,有的患儿在婴儿期就可表现症状,可拒绝别人的拥抱,对父母无依恋感,而当父母回来时也没有愉快的表示。当感到不愉快或受到伤害时也不会去寻找母亲的安抚和父母易于分离,有时跟随陌生人和跟他们父母一样,有时亲人呼唤他们的名字,常常不理会,无反应,表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缺乏眼与眼的对视往往被看成是孤独症的特殊表现。
          (二)言语发育障碍孤独症的语言障碍是一种质的全面损害,以此症状来就医占大多数。 1.沉默不语或较少使用语言。 2.言语运用能力的损害,表现在不会主动与人交谈,不会提出语题或维持语题,他们常是自言自语,但讲什么内容,别人听不懂;他们常有自己的小天地,以此为乐。而毫不注意周围的环境。有的患儿还不会用代词或代词运用颠倒;以致他们的言语变得毫无意义或不知所云。 3.刻板重复的言语或模仿言语。 4.言语音调,节奏的障碍。 5.出于自我刺激的使用言语:有时尖叫,或发出别人不能听清或不可理解的"话",常称"自我中心语言"。 6.非语言性交流的损害
          (三)兴趣范围狭窄以及刻极、僵硬的行为方式。 1.对环境倾向于要求固定不变或不正常反应。 2.不寻常的兴趣和非同一般的游戏方式:表现对某些物件或活动的特殊迷恋。 3.刻板、重复的行为和特殊的动作姿势。 4.对物体的非主要特性的兴趣,以及特殊的接触方式。
          (四)感知常见的异常。
          (五)智力和认知缺陷。
          张庆松
          张庆松脑瘫癫痫网

          儿童孤独症的小常识 儿童孤独症又称儿童自闭症,与儿童感知、语言和思维、情感、动作以及社交等多个领域的心理活动有关,属于发育障碍。很多国家对儿童孤独症的患病率进行调查,加拿大为万分之十,美国为万分之四,日本为万分之七。我国尚未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从有关临床病例的统计中发现: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比例大约为5.1左右。调查研究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儿童孤独症患者的父母具有较高的社会经济地位;在孪生子女中,单卵孪生子中若有1个患孤独症,另一个的患病率高达36%左右,而双卵孪生子中却没有这种现象。这说明孤独症的发生与遗传有一定的关系。
          最新医学研究发现,儿童患者脑中鸦片素含量过多,故常出现孤独、麻木症状和感情交流障碍等。到目前为止当前有多种病因学说,但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儿童孤独症,尚未明确。
          儿童孤独症常见以下行为特征:
          (1)与周围人的情感交流受限,孤独症患儿不同程度地分不清亲人或陌生人,在与人交往过程中,不望对方的脸,回避眼光的接触。喜欢独处,一人玩反而自在,缺乏同情心。
          (2)保持固定生活模式:对生活环境要求刻板,家具的移动,以至饮食起居的改变都会引起他们情绪变化,比如:发怒或恐慌,有些患儿严重得甚至连吃饭时坐的位置、碗和筷放在什么地方,甚至上厕所用哪个便池都不能改变。
          (3)言语障碍,儿童孤独症患者多言,但领会能力低,常用词不当。发音不正,发出怪腔怪调。
          (4)孤独症患儿常坐不住,活动过度,以脚尖走路。他们的注意力分散,习惯东张西望,或作伸颈、装相等怪异姿势。
          一般来说,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就可诊断为儿童孤独症:
          (1)对人普遍缺乏情感反应,严重影响社会性相互作用;
          (2)语词性和非语词性交往和想象性活动严重减少;
          (3)刻板、重复或仪式性行为,严重约束生活活动。通过治疗,可减少行为症状、促进发育,常见的治疗方法有:游戏、拥抱、家庭、药物疗法等。
          如需进一步了解,请查阅《医学心理学》与《心理保健》。

          儿童孤独症是一种什么病 2001年1月11日16:54:4北大精神卫生研究所杨晓玲
          儿童孤独症是一种发生在儿童早期的全面性精神发育障碍性疾病,主要有以下表现:
          (1)孤独离群,不会与人建立正常的联系。即是缺乏与人交往。交流的倾向,有的患儿从婴儿时期起就表现这一特征,如从小就和父母亲不亲,也不喜欢要人抱,当人要抱起他时不伸手表现期待要抱起的姿势,不主动找小孩玩,别人找他玩时表现躲避,对呼唤没有反应,总喜欢自己单独活动,自己玩。有的患儿虽然表现不拒绝别人,但不会与小朋友进行交往,即缺乏社会交往技巧,如找小朋友时不是突然拍人一下,就是揪人一下或突然过去搂人一下,然后自己就走了,好像拍人、揪人不是为了找人联系而只是一个动作,或者说只存在一个接触的形式,而无接触人的内容和目的。他们的孤独还表现在对周围的事不关心,似乎是听而不闻,视而不见,自己愿意怎样做就怎样做,毫无顾忌,旁若无人,周围发生什么事似乎都与他无关,很难引起他的兴趣和注意,目光经常变化,不易停留在别人要求他注意的事情上面,他们似乎生活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另外他们的目光不注视对方甚至回避对方的目光,平时活动时目光也游移不定,看人时常眯着眼,斜视或余光等,很少正视也很少表现微笑,也从不会和人打招呼。
          (2)言语障碍十分突出。大多数患儿言语很少,严重的病例几乎终生不语,会说会用的词汇有限,并且即使有的患儿会说,也常常不愿说话而宁可以手势代替。有的会说话,但声音很小,很低或自言自语重复一些单调的话。有的患儿只会模仿别人说过的话,而不会用自己的语言来进行交谈。不少患儿不会提问或回答问题,只是重复别人的问话。语言的交流上还常常表现在代词运用的混淆颠倒,如常用“你”和“他”来代替他自己。还有不少孤独症儿童时常出现尖叫,这种情况有时能持续至5~6岁或更久。
          (3)兴趣狭窄,行为刻板重复,强烈要求环境维持不变,孤独症儿童常常在较长时间里专注于某种或几种游戏或活动,如着迷于旋转锅盖,单调地摆放积木块,热衷于观看电视广告和天气预报,面对通常儿童们喜欢的动画片,儿童电视,电影则毫无兴趣,一些患儿天天要吃同样的饭菜,出门要走相同的路线,排便要求一样的便器,如有变动则大哭大闹表现明显的焦虑反应,不肯改变其原来形成的习惯和行为方式,难以适应新环境,多数患儿同时还表现无目的活动,活动过度,单调重复地蹦跳、拍手、挥手、奔跑旋转,也有的甚至出现自伤自残,如反复挖鼻孔、抠嘴、咬唇、吸吮等动作。
          (4)大多智力发育落后及不均衡。多数智力发育比同龄儿迟钝,少数患儿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但其在智力活动的某一方面有的又出奇地好,令人不可思议,有不少患儿的机械记忆能力很强,尤其对文字符号的记忆能力。如有位3、4岁患儿特别喜欢认字,见字就主动问念什么,并且只问一次就记住,为此他能毫不费力地流利地阅读儿童故事书,说明他掌握不少词汇,但当他要用词来表达自己的意思时则存在明显的困难,说明他们存在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能力方面的损害。
          儿童孤独症主要症状
          (2001-09-2612:59:03)
          儿童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发育障碍性疾病。该病男女发病率差异显著,在我国男女患病率比例为6—9:1。其主要症状为:
          1、社会交流障碍一般表现为缺乏与他人的交流或交流技巧,与父母亲之间缺乏安全依恋关系等。
          2、语言交流障碍语言发育落后,或者在正常语言发育后出现语言倒退,或语言缺乏交流性质。
          3、重复刻板行为。
          4、智力异常70%左右的孤独症儿童智力落后,但这些儿童可能在某些方面具有较强能力,20%智力在正常范围,约10%智力超常,多数患儿记忆力较好,尤其是在机械记忆方面。
          5、感觉异常表现为痛觉迟钝、对某些声音或图像特别的恐惧或喜好等。
          6、其他常见行为包括多动、注意力分散、发脾气、攻击、自伤等。这类行为可能与父母教育中较多使用打骂或惩罚有一定关系。

          婴儿孤独症会影响小儿智力发育吗?
          婴儿孤独症是一种年幼时起病的精神障碍,与先天性风疹有关,常伴有癫痫。孤独症患儿大多智力落后,但可在音乐、记数字方面有特殊的才能。
          关于婴儿孤独症病因的意见目前还不统一,多数研究者认为此类行为异常是由于器质病变。患儿往往有较多的体格异常及脑电图变化。
          本病的表现常见有言语困难和社会交往困难。出生后2个月还不出现笑,4个月在母亲拥抱之下不感快慰,不能与人有眼对眼的注视。不能与周围人保持良好的社会交往,遇环境改变不能很好适应,多有刻板动作,智力落后占75%以上,仅1/3的病儿可勉强独立自主,有些伴有癫痫或其他神经系统显著异常。
          本病的治疗仍处于探索阶段,语言训练、行为矫正和心理指导,是较重要的治疗手段,较常用药物有氟哌啶醇、舒必利、氟苯丙胺等。
          因此当家长发现小儿出生后2个月还不会笑,对周围事物反应差,要密切观察小儿成长情况,如不愿与小朋友一起玩耍,不愿参加集体游戏,不喜欢模仿大人的动作,语言单调,经常说重复语言、刻板语言或自造词句,社交活动中面部表情、身体姿势或手势运用不当,要高度怀疑本病,送医院治疗。同时加强语言训练,矫正异常行为。

          2008-05-09 16:00:48

            avatar of fdy061010

            fdy061010

            历史

            可以换一家医院检查,进行治疗啊!

            2008-05-09 16: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