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育儿网问题  > 1岁宝宝身上起小疙瘩

      pic of user:tanglan12

      tanglan12

      历史

      悬赏:100分

      回答:4

      1岁宝宝身上起小疙瘩

      我家宝宝1岁3个月,前胸和后背起了一层小疙瘩,用手摸能感觉到,但肉眼却很难发现,小疙瘩的颜色跟皮肤一样。偶尔有一两个小疙瘩发红,中心却是一个白点,有点像蚊子咬的包(小疙瘩和白点均不突起)。宝宝每天都用手抓挠,我想一定很痒。时间有3、4个月了,开始以为天气热是痱子,每天洗澡都用“十滴水”,宝宝金水也用过,都没有用,去医院说不是痱子,医生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如果是过敏,也不应该持续这么久吧!请大家帮忙解决一下,多谢!

        avatar of ☆铭妈☆

        ☆铭妈☆

        历史

         

        荨麻疹是一种皮肤过敏的最常见表现型式,疹子是从皮肤表面稍微鼓起的红色斑块,大多会痒,可以长在全身的任何部位。外表看起来很像是蚊虫叮咬以后出现的疹子,但是荨麻疹会不停地改变形状,几乎每分钟都有变化。

        宝宝的常见皮疹大多具有传染性,也有非感染性皮疹,这些皮疹可以是疾病的主要或唯一症状,也可以是次要症状,一般常由病毒、细菌感染、药物或食物过敏以及虫咬等引起。皮疹的种类繁多,有斑丘疹、风团、水疱疹,甚至出血性皮疹。宝宝常见的皮疹性疾病有以下几种:

        幼儿急疹

        幼儿急疹又叫“婴儿玫瑰疹”,是一种病毒引起的婴幼儿时期常见的发疹性热病。

        患儿突然高热,体温在39到40摄氏度左右,持续不退,一般情况尚佳,可有轻微咳嗽或拉肚子,3~4天后体温下降,随之皮肤出现淡红色斑丘疹,见于头颈及躯干,很快波及全身,一般2~3天后消退。本病起病急,体高热,患儿精神胃口好,往往是热退出皮疹才能确诊,无并发症,妈妈不必着急。

        妈妈护理

        ●退热可用冷毛巾敷头额部或腹股沟处,必要时用泰诺林、百服宁或美林、安乃近等退热剂,以防孩子高热抽搐。如有抽搐应立即送医院。

        ●喝水适当给宝宝吃些营养且易消化的食物。宝宝出疹时哭闹,则可按医嘱口服非那根予以镇静。见到孩子浑身红色皮疹,妈妈不必紧张。

        风疹

        风疹俗称“风痧”,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托幼机构,小学的孩子都可传染,发热1~2天后即出皮疹,呈淡红色斑丘疹,先发自头脸部迅速及躯干和四肢,一日内出齐,手足心无皮疹。一般三天内皮疹消失,疹退后皮肤无色素沉着,出疹时有发热、厌食及呼吸道症状。伴有耳后、枕后淋巴结肿大。

        注意:怀孕早期的妇女一定不要与风疹小儿在一起,以免传染引起胎儿畸形。

        妈妈护理

        ●发热期间应多饮水,给孩子进食易消化的食物,并口服维生素等。

        ●配合治疗。对发热、咳嗽可按医嘱给孩子服用退热止咳药。

        麻疹

        麻疹俗称“痧子”,是麻疹病毒引起的传染性很强的呼吸道传染病。过去常见于5岁以下的小儿,但6个月以下婴儿发病极少。目前6个月以上及成人发病有增多。接触过麻疹患儿的孩子2~3周后开始发烧咳嗽,流涕,眼泪汪汪,3~4天后出皮疹,初为淡红色斑丘疹,后增多融合呈暗红色,皮疹从耳后颈部开始,渐头面部、全身,最后到手足心,3~4天出齐,慢慢消退并留下棕褐色的色素沉着。麻疹患儿可有胞类等并发症,必须住院治疗。现在我国8个月以上的小儿已普遍注射麻疹减毒活疫苗。由于这些年来孩子注射麻疹疫苗,因此目前轻型和不典型的病例增多,须予以注意。

        妈妈护理

        ●配合治疗

        孩子高热时应用小剂量退热剂,否则体温突然下降可使麻疹皮疹骤退而出现并发症。房间内保持安静,定期通风,患儿避免直接吹风,防止受凉,做到不封窗(室内每天通风几次),不忌嘴(恢复期可慢慢增加营养食品)。

        ●保持五官清洁防止并发症

        ①保护眼睛。每天用湿盐水清洗两眼分泌物,涂金霉素眼膏,避免强光刺激。口服维生素A,以防角膜干燥继发感染角膜溃疡而致失明;

        ②保持鼻腔通畅。因流涕、咳嗽、分泌物多时易形成鼻痂。可用棉花沾湿盐水后轻拭鼻孔。再给少量石腊油以滑润鼻腔;

        ③防止眼泪流入耳道,细菌感染引起中耳炎;

        ④清洁口腔。补充维生素,防止口腔炎。

        ●饮食与水分的补充

        小孩因发热、不吃有时会呕吐或腹泻,使体内水分丧失。应少量多次喂水,给清淡饮食,少量多餐为宜,不要给孩子忌嘴,情况好转要渐渐增加营养。

        ●透疹法

        在出疹期间可用透疹散,到中药房去买以下中药(生麻黄、紫浮萍、西河柳各15-30克)用布袋包好置于锅内加水煎,让患儿坐在炉边吸入药味,以增加房间内温度,湿润患儿呼吸道,待煎药稍凉后用毛巾沾药汁湿擦患儿面部、四肢暴露部位,有助皮疹发透。如出现呼吸困难、高热惊跳、声音嘶哑、烦躁不安等并发症,应及时送医院治疗。

        药物性皮疹

        药物性皮疹是由于对某些药过敏而引起的皮疹。同一种药在不同小儿身上可表现出不同的皮疹,有红色斑丘疹,荨麻疹或固定红斑等多种多样皮疹。常见的药物有磺胺类、青霉素、解热镇痛药、抗癫痫类药等。在出皮疹的同时有发热、全身不适。

        妈妈护理

        ●孩子有用药史,主要内服、注射或外用均可引起药物性皮疹。妈妈配合医生仔细观察,停用一切引起皮疹的可疑药物,以后不要再用该药。

        ●按医嘱进行局部治疗。如急性无渗出者可用扑粉外用,1日数次。有糜烂者用硼酸软膏或外用新霉素油纱布敷贴创面。

        ●如发现孩子病情严重,形成大疱性表皮松懈症或剥脱性皮炎性药疹,一定带孩子住院治疗。

        猩红热

        猩红热是由一种链球菌引起的,6岁以上小儿发病多些,起病很急,发热高,诉头痛,恶心,喉咙痛,扁桃体红肿,起病1~2天内出皮疹,从颈部、上胸开始,很快蔓延全身,全身皮肤发红散布针尖大小密集红色丘疹。患儿身上很痒,用手抓,皮肤上留有抓痕。有的孩子舌质鲜红,舌乳头突起,叫做“杨梅舌”。几天后体温下降,疹子退后身上有蜕皮。病后几周有的孩子可并发急性肾类或风温热等。

        妈妈护理

        ●呼吸道隔离在家卧床休息,呼吸道隔离直至体温正常及症状消失、皮疹消退,再去医院作咽试纸培养,待培养无链球菌生长后方可去幼儿园或上学。

        ●对症处理高热出疹后应给降温。皮肤很痒应告知患儿不要抓皮肤,可口服扑尔敏或仙特敏,或涂炉甘石洗剂止痒。疹子退后手指有脱皮,告诉患儿不要用手去剥皮屑,以免引起继发感染。

        荨麻疹

        荨麻疹又叫“风疹块”,是由各种因素引起的一种血管瓜性皮疹。患儿皮肤痒,出现红色风团,大小形态不一,也可融成一片。有的孩子会反复发作,成批发生,哭闹不安。可因食物(鱼、虾、蟹、贝壳类、食用菌类等)、虫咬、花粉或化学粉尘吸入,或因各种细菌、病毒、寄生虫感染而引起,有时家长和医生也很难找出原因。

        妈妈护理

        ●去除可疑的病因。如发现与进食某些食物,接触某些花草,或服用某些药物有关,应加以禁用、禁食。

        ●按医嘱,给孩子口服非特异性抗过敏的药物,如息斯敏、赛庚啶,严重者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或糖皮质激素。

        ●按医嘱,孩子皮肤瘙痒难耐时,可外用樟脑或薄荷炉甘石洗剂。

        水痘

        水痘多见于6个月至6岁的小儿,新生儿也可得病,传染性很强。起病急,发热、全身不适常与皮疹同时出现。皮疹特点:开始为红色小斑疹和丘疹,几小时或1日后变成圆形疱疹,大水不一,开始几天皮疹陆续分批出现,水疱浆液清亮,若有细菌感染,则疱内有混浊浓液,水疱很容易破,破后结痂,所以在孩子身上同时可看到丘疹、水痘疹。在头面部及躯干较多,四肢少,在口腔、肛门及外阴处亦可看到皮疹。

        注意:家中老年人患带状疱疹时,小儿易得水痘。因此老年人患带状疱疹必须与孩子隔离开,以免传染。

        妈妈护理

        ●休息患儿应卧床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温度适量。被褥不宜过厚,不要穿化纤或绒布衣服,否则会增加患儿皮肤发痒,乱抓而致感染细菌致化脓。

        ●保持清洁患儿手指甲应剪短,幼儿双手可戴布手套,避免抓破水痘疱疹而致继发细菌感染,要常清洗更换手套。

        ●止痒水疱未破时,可按医嘱涂搽炉甘石洗剂帮助止痒,口服朴尔敏、仙特敏等止痒。如水疱有继发感染时要再去医院就诊,要用抗生素口服。

        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症

        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症在日本首先发现,又叫“川崎病”。病因不清楚,国内近来也不断报告病例,婴幼儿多见。临床上开始发热,眼结膜充血发红,唇有破裂,口腔粘膜发红,手指脚趾有硬性水肿,发热2~3天后全身可见到红色斑丘疹或充血性红疹,可能误为“麻疹”或“猩红热”。恢复期体温下降,皮疹消退,指(趾)端皮肤有脱皮。肛门周围和臀部亦有片状脱皮,本病有部分小儿影响心脏,引起冠状动脉扩张或动脉瘤,需引起重视。

        妈妈护理

        ●这种病需要引起重视,避免让孩子剧烈运动。

        ●一般发高热在五天到十天之内即明确诊断者,应带孩子马上住院治疗。

        宝宝皮肤出现皮疹时,一定要去医院请医生诊治,千万不要随便给孩子涂药。爸爸妈妈带孩子去医院时,必须向医生提供详细的病史,出现皮疹的时间、部位、皮疹与发热的关系,有无任何症状及其他表现,有无疾病(尤其传染病)接触史或药物过敏史等,以便让医生判断,或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

        哪些皮疹应该隔离

        幼儿急疹本病一般均为婴儿发病,可在婴幼儿中传染,因此患儿应在家进行休息隔离,直到身上皮疹消退方可接触其他宝宝。

        水痘传染性很强,应在家隔离到皮疹全部结痂为止,避免与其他邻居小朋友接触。

        风疹患儿应在家卧床休息,隔离至出疹后5日方可去托儿所、幼儿园或学校。患儿不应与早期孕妇接触,以免影响胎儿产生畸形。

        麻疹无并发症的孩子,在家隔离至出疹后5天才可与其他小朋友接触。

        猩红热患儿应在家卧床休息,进行呼吸道隔离直至体温正常及症状消失、皮疹消退,再去医院作咽试纸培养,待培养无链球菌生长后方可去幼儿园或上学。


        引起荨麻疹这种过敏性疾病的原因很多,包括各种食物、药物、感染、接触的化学物质、物理因素、其他全身系统性疾病等。治疗与预防只要是找出并避免过敏原,但是有一些荨麻疹无法厘清过敏原为何;如果是感染等疾病所引起的荨麻疹,当疾病康复的时候,荨麻疹就会消失。荨麻疹发作的急性期大多只需要使用对抗过敏反应的抗组织胺治疗,大部分的荨麻疹会在四十八小时以内缓解。少数的荨麻疹会反覆发作,当其疹子持续发作超过六星期的时候,就称为慢性荨麻疹,这种情形常常需要类固醇治疗。



        丘疹状荨麻疹是儿童常见皮肤病,成年人也可见到,在春秋季节反复出现,本病是一个以症状特点而命名的疾病,实际上本病部分患者即为虫咬症。尤其以节肢动物类叮咬而引起的外因性过敏反应,是一种迟发性反应需10天左右,再受叮咬则促使皮疹发生,反复叮咬后产生脱敏作用。



        皮疹为纺锤形的红色似花生粒大小的风团样损害,可散发可群集,可有伪足、水疱,搔后皮疹呈风团样肿大,新旧皮疹常同时存在,1~2周消退,留下暂时色素沉着。常复发,瘙痒极剧,但无全身症状,局部淋巴结肿大。



        荨麻疹系多种不同原因所致的一种常见皮肤、粘膜血管反应性疾病,临床上以皮肤、粘膜的局限性、暂时性、瘙痒性潮红斑和风团为特征。其发病机理可以是免疫性和非免疫性的。荨麻疹常见的病因有:(1)食物及添加剂;(2)药物;(3)感染;(4)动物、植物及吸入物;(5)物理因素;(6)内脏疾病;(7)精神因素;(8)遗传因素。按病因分类有许多特殊类型。



        1.皮疹为风团、潮红斑,大小不等,形状各异。常突然发生,成批出现,数小时后又迅速消退,消退后不留痕迹。但可反复发作; 2.自觉瘙痒,可伴有腹痛、恶心、呕吐和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少数有发热、关节肿胀、低血压、休克、喉头水肿窒息症状等; 3.病程长短不一,急性荨麻疹病程在1个月以内;超过1个月为慢性; 4.皮肤划痕试验部分病例呈阳性反应; 5.临床的特殊类型: (1)蛋白湅荨麻疹是蛋白湅直接通过肠粘膜吸收所致的抗原-抗体反应; (2)寒冷性荨麻疹又可分为家族性寒冷性荨麻疹和获得性寒冷性荨麻疹,是由寒冷所致的物理性荨麻疹; (3)热性荨麻疹又可分为获得性和遗传性两种,接触热水后在接触部位出现风团; (4)胆碱能性荨麻疹,在热、精神紧张和运动后诱发,多见于躯干和四肢近端,皮疹为1-2毫米大小的风团,周围有红晕; (5)日光性荨麻疹,女性发病较多,暴露日光后发病,皮疹局限于暴露部位; (6)压迫性荨麻疹,在较重和较久压迫4-6小时后发病,受压部位出现弥漫性、水肿性、疼痛性斑块; (7)水源性荨麻疹,在接触水和汗水后于毛孔周围引起细小剧痒风团; (8)血清病性荨麻疹,其病因为接触异体血清、疫苗、药物等,引起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反应,临床表现为发热、皮疹、关节炎和淋巴结病; (9)自身免疫性黄体酮性荨麻疹,发生于月经前期和中期,是由黄体酮所致。



        1.尽可能去除或避免一切可疑原因;



        2.内服抗组胺药物,有全身症状者可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或对症治疗;



        3.对检查变应原试验阳性的变应原进行脱敏治疗;



        4.有感染者可采用抗菌素治疗;



        5.慢性病例可试用封闭疗法、自血疗法、针刺疗法、氧气疗法、组织疗法;



        6.外用安抚止痒剂。



        一般急性荨麻疹不需做检查; 慢性荨麻疹作变态反应原检测



        荨麻疹病因复杂,致敏源广泛。明确病因是避免复发的关键,对无法避免的致敏源可给予脱敏治疗或预防性服药。根据不同的类型选用不同的治疗方案。急性荨麻疹尤其是伴有全身症状者应及时就诊,慢性患者可使用多联疗法或长期用药逐渐减量,尽量使用最小维持量。



        以下是一些小诀窍~可以试试看~



        吃过荨麻疹的苦的人,一定能体会那种皮肤越抓越痒,而且只要抓过的地方就会浮出一道道的浮肿,当然,你可以涂抹止痒药膏来获得暂时的缓解,但却会反覆的发作。



        一般都是从四肢开始慢慢蔓延到身体,通常不会超过24小时,就算你不做任何处理它也会自然消失,很多人常常是睡一觉起来后发现前一天皮肤肿块完全不著痕迹,但它也会断断续续的发作,经常让人摸不著头绪。



        「荨麻疹」简单的说就是一种皮肤过敏,属於一种过敏性疾病,不会传染,他的原因很复杂,有可能是接触性的化学物质、空气中的尘蹒、蚊虫叮咬、食物、药物气温、情绪、压力、疲劳、甚至是荷尔蒙都有关联,每个人的情况会有些不同,不一定都属於过敏体质,不一定每个人都对海鲜或是蛋、奶过敏,也不一定都会有抗生素类药物的过敏反应,这完全是因人而异的。验,是可以帮您找出过敏原,但过程相当繁复,并且大多数的人即使做减敏试验后仍然找不到答案,所以最终还是要靠自己从生活的经验中一点一滴的去慢慢观察,找出发病的时机与频率,与生活中的某个细节相近,并且避免去接触它,从经验法则中去去除过敏原。



        口服抗组织胺药物是最简便的治疗法



        当荨麻疹一出现时立即就皮肤科,医生通常都会给予含有类固醇类的药膏来局部止痒,并且配合抗组织胺类的口服药物,予以控制过敏反应。



        用药的技巧:



        在服药时你必须特别注意,要完全依照医生的处方与剂量,不可以因为今天不痒就不吃,明天痒了又拿起来继续吃,这样不但无法根治还会拖成慢性的荨麻疹。持续连续服药一段时间后,医生会根据病人的情况予以慢慢调降剂量(可能从天天吃变成隔天吃),直到完全好了才可停药,在急性期用药最少需进行1个月。在服药期间千万不可自行停药或是调降药剂,以免前功尽弃。如果中间自行停药,使得过敏反应再发,这样的服药方式又得要重新开始了。



        某些抗组织胺的药物会有嗜睡的副作用,若是不利於白天工作时间,可与医师沟通换成较不易引起嗜睡反应的。



        如果在急性期没有立刻根治,会变成慢性荨麻疹,也就是在一个月内断断续续的发作,并且持续超过半年以上者。有些人甚至持续好几年以上,慢性并非不能根治,只是需要有耐心,依照上面的服药方式,需要服用较久的时间。



        当皮肤出现荨麻疹的症状时哪些方法可以让你获得暂时的缓解



        冷敷:针对痒的部位做局部冰敷是对抗皮肤痒最好的方法,不但可以使局部血管收缩,也可以减低痒觉,但这也只是针对止痒而已。



        止痒的药膏:含有抗生素与类固醇成分的止痒软膏。



        日常生活有哪些禁忌:



        不要去抓:一般人对於皮肤痒的直觉反应都是赶紧用手去抓,可是你可能不知道,这个动作不但不能止痒,还可能越抓越痒,主要是因为当你对局部抓痒时,反而让局部的温度提高,使血液释出更多的组织胺(过敏原),反而会更恶化。



        不要热敷:有些人痒到会想用热敷,虽然热可以使局部的痒觉暂时不那么敏感,但其实反而是另一种刺激,因为热会使血管扩张,释出更多的过敏原,例如浸泡在过热的温泉或是澡盆中,或是包在厚重的棉被里保暖过渡都很有可能引发荨麻疹。



        避免吃含有人工添加物的食品,多吃新鲜蔬果。油煎、油炸或是辛辣类的食物较易引发体内的热性反应的食物少吃。



        荨麻疹因为是体质性的问题,根治不易,过去也有许多人因为对药物治疗的反应不好,持续的复发,只好放任它,不管如何,有荨麻疹体质的人都应该学习如何与它共处,才是根本之道,除了避免接触过敏原之外,日常的调养也要注意几个原则:



        多吃含有丰富维他命的新鲜蔬果或是服用维他命C与B群,或是B群中的 B 6。



        多吃碱性食物如:葡萄、绿茶、海带、蕃茄、芝麻、黄瓜、胡萝卜、香蕉、苹果、橘子、萝卜、绿豆、意仁等。



        多休息,勿疲累,适度的运动。



        以上这些都有助於体内自然产生对抗过敏原的机制。



        平时可以做的应急措施



        1.冷敷



        2.涂抹碱性物质如氧化镁乳液,



        可有些许效果



        3.用药用植物



        4.最好事先预防,避免接触可能引起荨麻疹的药品、食物、植物或昆虫咬伤的可能

        丘疹性荨麻疹!

        又称荨麻疹样苔藓。该病是儿童时期常见的一种过敏性皮肤病。



        [病因与发病机理>



        现今几乎都认为丘疹性荨麻疹发病与昆虫叮咬有关,可以说是由节肢动物类叮咬止起的外因性变态反应。当患者被节肢动物,如臭虫、跳蚤、蚊子、蠕类等叮咬时,该昆虫唾液可注入皮肤内,若此人具有过敏素质倾向,那么,通过几天数次叮咬之后则可致病。多数看法是属于迟发性变态反应。持以上观点的理由有:其一、用上述昆虫制成抗原进行皮肤试验,90%患者呈阳性反应;其二、本病好发月份同昆虫爱叮咬人的季节相一致;其三、患者脱离致病时的环境,避免再与这类昆虫接触,结果常使患者病情霍然痊愈;其四、倘若病人长期反复受叮咬则可发生脱敏作用,故本病自儿童7岁后,随年龄增加其发病率也逐渐降低,直至中年人基本上不得此病。



        另外,还有部分学者提出,有少数的病人可能对某些食物,尤其是蛋白质的过敏而引起。



        [临床表现>



        丘疹性荨麻疹常在春夏秋暖和季节发病,主要发生于1岁以上的儿童及青少年,尤以学令期前更为多见。本病往往好发在躯干、四肢伸侧,但头面部较少被波及。皮损表现为风团丘疹或风团水疱。典型损害,其风团状似纺锤形,中央有小丘疹或水疱。还可以在四肢远侧端和掌跖部位出现张力性水疱。皮疹可群集或散在分布,但一般不对称。患儿多有剧痒,以夜间尤甚。常因搔抓而继发脓疱疮等化脓性皮肤病,但通常无全身症状,局部浅淋巴结也不肿大。病程约1~2周,损害消退后,可遗留暂时性色素沉着斑,但易复发。然而,本病可随着年龄增加或复发次数增多而病情逐渐缓解,直至不再发病。



        [诊断与鉴别>



        主要根据临床表现特点,则可做出诊断。



        丘疹性荨麻疹需与水痘鉴别,后者好发躯干,四肢近侧及头面部,口腔粘膜常常被累及,损害未见风团样皮疹,更无张力性水疱发生。自觉不痒或轻痒,但患者往往有低烧等全身症状。



        丘疹性荨麻疹与荨麻疹鉴别,前者不是单纯风团,而是混合性损害,即风团丘疹或风团水疱。



        [治疗>



        一、内用疗法



        (一)抗组胺类药:可做为常规应用,一般多采用既有抗组胺作用,又有镇静效果的苯海拉明、非那根、扑尔敏、赛庚定等内服。



        (二)钙剂:乳酸钙或葡萄糖酸钙片口服有一定疗效。常常与抗组胺类药伍用。



        (三)维生素类:往往使用维生素C或B12与抗组胺类药联合治疗,可望获得较好效果。



        (四)中医治疗;本病治以祛风清热为主,但编者经验、本病应用四物汤(当归、生地、白芍、川芎)或五苓散(泽泻、茯苓、猪苓、桂枝、白术)煎服、每日一付,效果颇著,值得一试。



        二、外用疗法



        对症处置,根据皮损表现可选择具有止痒、消炎作用的洗剂或乳剂外搽,但如有继发感染,应先控制感染为宜。



        [预防>



        一、搞好环境、居室和个人卫生,以杜绝引起本病的昆虫滋生。



        二、住所处室内外可喷洒杀虫剂,以消灭臭虫、跳蚤、蚊子等有害的节肢动

        2008-09-11 22:53:28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avatar of HHma

          HHma

          历史

          医生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是不是疹子呢?

          2008-09-11 17:05:57

              avatar of BaoBaoLeYao

              BaoBaoLeYao

              历史

              小宝宝的肌肤美好,娇柔细嫩。可宝宝在成长过程中,也会遇到许多出疹子的情况,让妈妈看在眼里,又是担心又是心痛。

              宝宝的常见皮疹大多具有传染性,也有非感染性皮疹,这些皮疹可以是疾病的主要或唯一症状,也可以是次要症状,一般常由病毒、细菌感染、药物或食物过敏以及虫咬等引起。皮疹的种类繁多,有斑丘疹、风团、水疱疹,甚至出血性皮疹。宝宝常见的皮疹性疾病有以下几种:

              幼儿急疹

              幼儿急疹又叫“婴儿玫瑰疹”,是一种病毒引起的婴幼儿时期常见的发疹性热病。

              患儿突然高热,体温在39到40摄氏度左右,持续不退,一般情况尚佳,可有轻微咳嗽或拉肚子,3~4天后体温下降,随之皮肤出现淡红色斑丘疹,见于头颈及躯干,很快波及全身,一般2~3天后消退。本病起病急,体高热,患儿精神胃口好,往往是热退出皮疹才能确诊,无并发症,妈妈不必着急。

              妈妈护理

              ●退热可用冷毛巾敷头额部或腹股沟处,必要时用泰诺林、百服宁或美林、安乃近等退热剂,以防孩子高热抽搐。如有抽搐应立即送医院。

              ●喝水适当给宝宝吃些营养且易消化的食物。宝宝出疹时哭闹,则可按医嘱口服非那根予以镇静。见到孩子浑身红色皮疹,妈妈不必紧张。

              风疹

              风疹俗称“风痧”,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托幼机构,小学的孩子都可传染,发热1~2天后即出皮疹,呈淡红色斑丘疹,先发自头脸部迅速及躯干和四肢,一日内出齐,手足心无皮疹。一般三天内皮疹消失,疹退后皮肤无色素沉着,出疹时有发热、厌食及呼吸道症状。伴有耳后、枕后淋巴结肿大。

              注意:怀孕早期的妇女一定不要与风疹小儿在一起,以免传染引起胎儿畸形。

              妈妈护理

              ●发热期间应多饮水,给孩子进食易消化的食物,并口服维生素等。

              ●配合治疗。对发热、咳嗽可按医嘱给孩子服用退热止咳药。

              麻疹

              麻疹俗称“痧子”,是麻疹病毒引起的传染性很强的呼吸道传染病。过去常见于5岁以下的小儿,但6个月以下婴儿发病极少。目前6个月以上及成人发病有增多。接触过麻疹患儿的孩子2~3周后开始发烧咳嗽,流涕,眼泪汪汪,3~4天后出皮疹,初为淡红色斑丘疹,后增多融合呈暗红色,皮疹从耳后颈部开始,渐头面部、全身,最后到手足心,3~4天出齐,慢慢消退并留下棕褐色的色素沉着。麻疹患儿可有胞类等并发症,必须住院治疗。现在我国8个月以上的小儿已普遍注射麻疹减毒活疫苗。由于这些年来孩子注射麻疹疫苗,因此目前轻型和不典型的病例增多,须予以注意。

              妈妈护理

              ●配合治疗

              孩子高热时应用小剂量退热剂,否则体温突然下降可使麻疹皮疹骤退而出现并发症。房间内保持安静,定期通风,患儿避免直接吹风,防止受凉,做到不封窗(室内每天通风几次),不忌嘴(恢复期可慢慢增加营养食品)。

              ●保持五官清洁防止并发症

              ①保护眼睛。每天用湿盐水清洗两眼分泌物,涂金霉素眼膏,避免强光刺激。口服维生素A,以防角膜干燥继发感染角膜溃疡而致失明;

              ②保持鼻腔通畅。因流涕、咳嗽、分泌物多时易形成鼻痂。可用棉花沾湿盐水后轻拭鼻孔。再给少量石腊油以滑润鼻腔;

              ③防止眼泪流入耳道,细菌感染引起中耳炎;

              ④清洁口腔。补充维生素,防止口腔炎。

              ●饮食与水分的补充

              小孩因发热、不吃有时会呕吐或腹泻,使体内水分丧失。应少量多次喂水,给清淡饮食,少量多餐为宜,不要给孩子忌嘴,情况好转要渐渐增加营养。

              ●透疹法

              在出疹期间可用透疹散,到中药房去买以下中药(生麻黄、紫浮萍、西河柳各15-30克)用布袋包好置于锅内加水煎,让患儿坐在炉边吸入药味,以增加房间内温度,湿润患儿呼吸道,待煎药稍凉后用毛巾沾药汁湿擦患儿面部、四肢暴露部位,有助皮疹发透。如出现呼吸困难、高热惊跳、声音嘶哑、烦躁不安等并发症,应及时送医院治疗。

              药物性皮疹

              药物性皮疹是由于对某些药过敏而引起的皮疹。同一种药在不同小儿身上可表现出不同的皮疹,有红色斑丘疹,荨麻疹或固定红斑等多种多样皮疹。常见的药物有磺胺类、青霉素、解热镇痛药、抗癫痫类药等。在出皮疹的同时有发热、全身不适。

              妈妈护理

              ●孩子有用药史,主要内服、注射或外用均可引起药物性皮疹。妈妈配合医生仔细观察,停用一切引起皮疹的可疑药物,以后不要再用该药。

              ●按医嘱进行局部治疗。如急性无渗出者可用扑粉外用,1日数次。有糜烂者用硼酸软膏或外用新霉素油纱布敷贴创面。

              ●如发现孩子病情严重,形成大疱性表皮松懈症或剥脱性皮炎性药疹,一定带孩子住院治疗。

              猩红热

              猩红热是由一种链球菌引起的,6岁以上小儿发病多些,起病很急,发热高,诉头痛,恶心,喉咙痛,扁桃体红肿,起病1~2天内出皮疹,从颈部、上胸开始,很快蔓延全身,全身皮肤发红散布针尖大小密集红色丘疹。患儿身上很痒,用手抓,皮肤上留有抓痕。有的孩子舌质鲜红,舌乳头突起,叫做“杨梅舌”。几天后体温下降,疹子退后身上有蜕皮。病后几周有的孩子可并发急性肾类或风温热等。

              妈妈护理

              ●呼吸道隔离在家卧床休息,呼吸道隔离直至体温正常及症状消失、皮疹消退,再去医院作咽试纸培养,待培养无链球菌生长后方可去幼儿园或上学。

              ●对症处理高热出疹后应给降温。皮肤很痒应告知患儿不要抓皮肤,可口服扑尔敏或仙特敏,或涂炉甘石洗剂止痒。疹子退后手指有脱皮,告诉患儿不要用手去剥皮屑,以免引起继发感染。

              荨麻疹

              荨麻疹又叫“风疹块”,是由各种因素引起的一种血管瓜性皮疹。患儿皮肤痒,出现红色风团,大小形态不一,也可融成一片。有的孩子会反复发作,成批发生,哭闹不安。可因食物(鱼、虾、蟹、贝壳类、食用菌类等)、虫咬、花粉或化学粉尘吸入,或因各种细菌、病毒、寄生虫感染而引起,有时家长和医生也很难找出原因。

              妈妈护理

              ●去除可疑的病因。如发现与进食某些食物,接触某些花草,或服用某些药物有关,应加以禁用、禁食。

              ●按医嘱,给孩子口服非特异性抗过敏的药物,如息斯敏、赛庚啶,严重者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或糖皮质激素。

              ●按医嘱,孩子皮肤瘙痒难耐时,可外用樟脑或薄荷炉甘石洗剂。

              水痘

              水痘多见于6个月至6岁的小儿,新生儿也可得病,传染性很强。起病急,发热、全身不适常与皮疹同时出现。皮疹特点:开始为红色小斑疹和丘疹,几小时或1日后变成圆形疱疹,大水不一,开始几天皮疹陆续分批出现,水疱浆液清亮,若有细菌感染,则疱内有混浊浓液,水疱很容易破,破后结痂,所以在孩子身上同时可看到丘疹、水痘疹。在头面部及躯干较多,四肢少,在口腔、肛门及外阴处亦可看到皮疹。

              注意:家中老年人患带状疱疹时,小儿易得水痘。因此老年人患带状疱疹必须与孩子隔离开,以免传染。

              妈妈护理

              ●休息患儿应卧床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温度适量。被褥不宜过厚,不要穿化纤或绒布衣服,否则会增加患儿皮肤发痒,乱抓而致感染细菌致化脓。

              ●保持清洁患儿手指甲应剪短,幼儿双手可戴布手套,避免抓破水痘疱疹而致继发细菌感染,要常清洗更换手套。

              ●止痒水疱未破时,可按医嘱涂搽炉甘石洗剂帮助止痒,口服朴尔敏、仙特敏等止痒。如水疱有继发感染时要再去医院就诊,要用抗生素口服。

              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症

              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症在日本首先发现,又叫“川崎病”。病因不清楚,国内近来也不断报告病例,婴幼儿多见。临床上开始发热,眼结膜充血发红,唇有破裂,口腔粘膜发红,手指脚趾有硬性水肿,发热2~3天后全身可见到红色斑丘疹或充血性红疹,可能误为“麻疹”或“猩红热”。恢复期体温下降,皮疹消退,指(趾)端皮肤有脱皮。肛门周围和臀部亦有片状脱皮,本病有部分小儿影响心脏,引起冠状动脉扩张或动脉瘤,需引起重视。

              妈妈护理

              ●这种病需要引起重视,避免让孩子剧烈运动。

              ●一般发高热在五天到十天之内即明确诊断者,应带孩子马上住院治疗。

              宝宝皮肤出现皮疹时,一定要去医院请医生诊治,千万不要随便给孩子涂药。爸爸妈妈带孩子去医院时,必须向医生提供详细的病史,出现皮疹的时间、部位、皮疹与发热的关系,有无任何症状及其他表现,有无疾病(尤其传染病)接触史或药物过敏史等,以便让医生判断,或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

              哪些皮疹应该隔离

              幼儿急疹本病一般均为婴儿发病,可在婴幼儿中传染,因此患儿应在家进行休息隔离,直到身上皮疹消退方可接触其他宝宝。

              水痘传染性很强,应在家隔离到皮疹全部结痂为止,避免与其他邻居小朋友接触。

              风疹患儿应在家卧床休息,隔离至出疹后5日方可去托儿所、幼儿园或学校。患儿不应与早期孕妇接触,以免影响胎儿产生畸形。

              麻疹无并发症的孩子,在家隔离至出疹后5天才可与其他小朋友接触。

              猩红热患儿应在家卧床休息,进行呼吸道隔离直至体温正常及症状消失、皮疹消退,再去医院作咽试纸培养,待培养无链球菌生长后方可去幼儿园或上学。

              2008-09-17 21: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