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育儿网问题  > 宝宝七个月不扎牙,牙龈旁有几颗小马牙

      pic of user:mfchunxiang

      mfchunxiang

      历史

      悬赏:60分

      回答:4

      宝宝七个月不扎牙,牙龈旁有几颗小马牙

      宝宝七个月整了,一直都没有要出牙的迹象,就是牙龈有白白的小点点,而且上牙龈旁边有几颗马牙,我也不敢给她弄,怎么办呢?听说马牙会自己脱落的,是不是马牙对扎牙不好呢?

        avatar of HHma

        HHma

        历史

         

        我宝宝也长了这些白点,起初我也吓一跳,查了资料才知道,不用去管这些白点的,会自己消失的。楼主别担心,也不要用手去扣,感染可就不好了。

        2008-09-29 10:41:54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 ★ ★ ★ ★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语:谢谢,放心了!

          avatar of baby85230121

          baby85230121

          历史



          牙齿的发育是骨骼成熟的一个粗略指标。从婴儿乳牙萌出速度和时间来看,也能反映出婴儿生长发育及营养好坏的状况。有人说牙齿是小儿健康的标志,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但乳牙萌出的早晚,与婴儿的体质、营养、性别、地区及其他因素有一定的关系,往往表现为个体差异比较大,早的4个月就开始出牙,晚的可到10个月,一般大多数婴儿多在6-7个月时开始出牙。
          按照不同月龄,婴儿应出多少颗牙呢?父母可采用下列公式简单地估算一下:出牙数(婴儿)=月龄-(4或6)。例如,10个月的婴儿,乳牙应为4颗或6颗;在1岁时多数已有6-8颗;2岁时乳牙应出齐,共为20颗。
          出牙基本上是按一定顺序进行的,一般是下颌先于上颌,由前至后的顺序。最先萌出的常是下面中间的门牙,然后是上面中间的门牙,以后挨着中间的门牙左右长出。
          婴儿出牙时常在不知不觉中自然萌出。在婴儿萌牙时期要注意供给各种营养素,特别是与骨骼发育有关的维生素D、钙、磷等必需的营养成分。为此,婴儿饮食应多样化,可给予蛋类、肉泥、鱼泥、菜泥、果泥以保证营养,同时注意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
          此外,有些婴儿在乳牙萌出前,可出现局部痒痒、流口水等现象,这是正常的,不需要处理。但此时可以有意识地给婴儿一些饼干之类的硬食物,让他磨磨牙,可促进乳牙的萌出。
          假如10个月仍未出牙,父母也不用过于担心,只要婴儿身体健康,没有什么疾病,到1岁时才出第一颗牙也不算什么大问题。但是,如果1岁以后仍未萌出第一颗牙或没有任何出牙的迹象,就要考虑是否营养素的供给缺乏或因佝偻病等疾病而影响乳牙萌出了。

          孩子出生时虽然一只乳牙也没有长出,但是牙胚已见于上下颌骨的齿槽内。所以在胎儿时期已经为乳牙的长出准备了条件。同样,乳牙出齐时,齿槽内已见有恒齿的牙胚槽,乳牙脱落后,恒牙长出。

          牙齿的发育需要蛋白质、维生素(如维生素A、D、C)及矿物质(如钙、磷、镁、氟)等营养素。钙、磷的沉积需要维生素D;缺乏维生素C可以造成牙齿发育不全、牙槽骨萎缩、牙龈容易出血、水肿等情况;缺乏维生素A时全身上皮细胞出现角化变性,牙齿生长延迟、牙齿发育不良,尤其对牙釉质的发育影响更大,使牙齿的颜色变成白垩色。体内缺氟时,牙齿容易蛀,发生龋齿多;但摄入过多氟时又会使牙齿的釉质出现棕褐色的斑纹,而且脆弱、易折断。

          为了孩子长好一口乳齿,并且为恒齿的正常生长打下良好的基础,孕妇在怀孕期间要注意营养。尤其在妊娠最后3个月,应增加含钙食品的摄入量和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孩子出生以后以及整个儿童时期也应重视营养。

          含钙、磷和维生素A、D、C丰富的食品,有乳类及乳制品、豆制品、肝、鱼、虾皮、蛋类、新鲜蔬菜、水果等。平时应让孩子经常参加户外活动,必要时每日补充一定量的维生素A、D(如口服鱼肝油滴剂),以保证让孩子长一口好牙齿。

          2008-09-29 10:14:33

            avatar of HHma

            HHma

            历史

            很多宝宝在新生儿阶段都有这种现象,宝宝牙痒痒有可能会咬乳头,把棉纱裹在手上沾着淡盐水,在牙床泛白的地方轻轻的搽搽。一定要是淡盐水,而且小心宝宝会咬你。

            2008-09-29 10:40:54

              avatar of ☆铭妈☆

              ☆铭妈☆

              历史


              怎样喂养7-8个月的宝宝


              宝宝长到7个月时,已开始萌出乳牙,有了咀嚼能力,同时舌头也有了搅拌食物的功能,对饮食也越来越多地显出了个人的爱好,喂养上也随之有了一定的要求。

              一、继续吃母乳和牛奶。但是因为母乳或牛奶中所含的营养成分,尤其是铁、维生素、钙等已不能满足宝宝生长发育的需要,乳类食品提供的热量与宝宝日益增多的运动量中所消耗的热量不相适应,不能满足宝宝的需要。因此,此时应该是宝宝进入离乳的中期了,奶量只保留在每天500毫升左右就可以了。

              二、增加半固体性的代乳食品,用谷类中的米或面来代替两次乳类品。在每日奶量不低于500毫升的前提下,减少两次奶量,用两次代乳食品来代替。

              三、代乳食品的选择。应选择馒头、饼干、肝末、动物血、豆腐等。

              四、该月龄宝宝的食谱安排可参照如下标准制定。
              早晨7点:牛奶200毫升
              上午9-10点:牛奶200毫升,蒸鸡蛋1个,饼干2块
              中午12点:肝末(或鱼末)粥一小碗
              下午4点:牛奶150毫升,馒头1片
              晚上8点:面条(加碎菜、动物血少许)
              晚上10点:牛奶150毫升
              婴7月生长发育


              宝宝的小脊背已经挺得直直的,吃饭时可以把他(她)放在童车里喂饭。宝宝特别喜欢吃手指头、脚趾头。妈妈们常常担心宝宝会把细菌吃到肚子里,急于制止宝宝的行为,但是这个纠正的过程要循序渐进,只能诱导宝宝的正确习惯。妈妈恢复工作后,要随时注意宝宝的生理及心理的变化,并及时调整宝宝的生活习惯。

              宝宝现在爬得很有章法了,两只小手在前面撑着,小腿在后面使劲蹬,而且还能用胳膊做支点转圈或后退。当你拉他站起来时,他(她)会自己用力,平衡能力也越来越强,现在宝宝逐渐能独自坐稳了,他(她)可以从趴着的姿势转变成坐姿。有时,他(她)会趴着转圈,找自己的脚。

              这时宝宝还是用手掌拿东西,但也开始会用手指的前半部分和拇指去捡起较小的东西了,并集中所有的精力去关注手里拿着的东西。宝宝基本上掌握了简单玩具的功能,并能按要求去做。他(她)可以用双手握取东西,并将手中的物体对敲。

              从总体发育速度来讲,宝宝的身体发育与刚出生时相比已经趋于平缓,现在男孩的平均体重为8.69公斤,女孩的平均体重为8.07公斤。如果男孩的体重在6.77公斤以下,女孩的体重在6.25公斤以下时,需要去做体检,检查一下瘦的原因是由于生病还是喂养不合理。现在宝宝的身长男孩平均为69.9厘米,女孩为68.3厘米。一些宝宝已经长出1-3颗牙齿。

              牙齿的发育是骨骼成熟的一个粗略指标。从婴儿乳牙萌出速度和时间来看,也能反映出婴儿生长发育及营养好坏的状况。有人说牙齿是小儿健康的标志,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但乳牙萌出的早晚,与婴儿的体质、营养、性别、地区及其他因素有一定的关系,往往表现为个体差异比较大,早
              的4个月就开始出牙,晚的可到10个月,一般大多数婴儿多在6-7个月时开始出牙。
              按照不同月龄,婴儿应出多少颗牙呢?父母可采用下列公式简单地估算一下:出牙数(婴儿)=月龄-(4或6)。例如,10个月的婴儿,乳牙应为4颗或6颗;在1岁时多数已有6-8颗;2岁时乳牙应出齐,共为20颗。
              出牙基本上是按一定顺序进行的,一般是下颌先于上颌,由前至后的顺序。最先萌出的常是下面中间的门牙,然后是上面中间的门牙,以后挨着中间的门牙左右长出。
              婴儿出牙时常在不知不觉中自然萌出。在婴儿萌牙时期要注意供给各种营养素,特别是与骨骼发育有关的维生素D、钙、磷等必需的营养成分。为此,婴儿饮食应多样化,可给予蛋类、肉泥、鱼泥、菜泥、果泥以保证营养,同时注意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
              此外,有些婴儿在乳牙萌出前,可出现局部痒痒、流口水等现象,这是正常的,不需要处理。但此时可以有意识地给婴儿一些饼干之类的硬食物,让他磨磨牙,可促进乳牙的萌出。
              假如10个月仍未出牙,父母也不用过于担心,只要婴儿身体健康,没有什么疾病,到1岁时才出第一颗牙也不算什么大问题。但是,如果1岁以后仍未萌出第一颗牙或没有任何出牙的迹象,就要考虑是否营养素的供给缺乏或因佝偻病等疾病而影响乳牙萌出了。

              孩子出生时虽然一只乳牙也没有长出,但是牙胚已见于上下颌骨的齿槽内。所以在胎儿时期已经为乳牙的长出准备了条件。同样,乳牙出齐时,齿槽内已见有恒齿的牙胚槽,乳牙脱落后,恒牙长出。

              牙齿的发育需要蛋白质、维生素(如维生素A、D、C)及矿物质(如钙、磷、镁、氟)等营养素。钙、磷的沉积需要维生素D;缺乏维生素C可以造成牙齿发育不全、牙槽骨萎缩、牙龈容易出血、水肿等情况;缺乏维生素A时全身上皮细胞出现角化变性,牙齿生长延迟、牙齿发育不良,尤其对牙釉质的发育影响更大,使牙齿的颜色变成白垩色。体内缺氟时,牙齿容易蛀,发生龋齿多;但摄入过多氟时又会使牙齿的釉质出现棕褐色的斑纹,而且脆弱、易折断。

              为了孩子长好一口乳齿,并且为恒齿的正常生长打下良好的基础,孕妇在怀孕期间要注意营养。尤其在妊娠最后3个月,应增加含钙食品的摄入量和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孩子出生以后以及整个儿童时期也应重视营养。

              含钙、磷和维生素A、D、C丰富的食品,有乳类及乳制品、豆制品、肝、鱼、虾皮、蛋类、新鲜蔬菜、水果等。平时应让孩子经常参加户外活动,必要时每日补充一定量的维生素A、D(如口服鱼肝油滴剂),以保证让孩子长一口好牙齿。

              2008-09-29 14:2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