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0-1岁  > 2个多月的婴儿吐粘稠奶

      pic of user:niuniu223

      niuniu223

      历史

      悬赏:10分

      回答:4

      2个多月的婴儿吐粘稠奶

      2个多月的婴儿吐粘稠奶,感觉像痰!
      而且是吃过奶 竖着拍或者抱了半个小时左右 放到床上睡觉 睡不了多久就醒 抱起来 就开始 嘴巴里面有痰 吐的是 一些被消化的奶瓣 还有 粘稠物 有时候是水样的东西
      向大家讨教

        avatar of 圣诞宝宝

        圣诞宝宝

        历史

         

        我的宝宝2个多月的时候也是吐奶,粘稠的,而且经常性的,特意去儿研所看了专家,是消化不良,本身宝宝的消化系统还不健全,大部分孩子都出现过这种情况,不要担心,吃些妈咪爱,条理一下,就会好的,不过平时也要注意一些,及时给孩子补充水,(在两顿牛奶中间),要按需喂养,宝宝爱吐,就少喂,多餐,这样就会好些,另外还要注意宝宝躺下是要右侧睡,避免呛奶,严重的回呛到肺里,吃完后竖着多抱抱.拍拍嗝,时间控制在15-20分钟左右.你可以试试看,我就是这样作的,现在我的宝宝4个多月了,也不怎么吐奶了,可壮实了.

        2009-05-12 17:10:50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语:谢谢啊

              avatar of 汐汐妈咪

              汐汐妈咪

              历史

              首先要弄清楚宝宝是吐奶、还是溢奶,这两者的含意不同,原因和处理方法也不一样。吐奶的量比较多,可发生在喂奶后不久,或半小时以后,吐奶前孩子有张口伸脖、痛苦难受的表情。溢奶则量少,多发生在刚吃完奶时,一般吐出一、两口即止。
              吐奶是婴儿常见的现象,有两方面的原因所致:一是全身性或胃肠道疾病时的一个症状;二是婴儿胃肠首的解剖生理特点容易发生吐奶。总的来看,由于第二种原因引起的吐奶比较常见。
              由口腔吃进去的奶,先经过一条管道叫食管,然后进入胃内。胃有两个门,一个是与食管相连接的叫贲门,即胃的入口,另一个是与肠道相接的叫幽门,即胃的出口。婴幼儿食管肌肉的张力较低,容易引起扩张,同时蠕动比较慢,故而食物容易淤积。贲门比较松弛,关闭不紧,易被食物冲开。当胃内食物稍多时,可以冲开贲门而倒流回食管。幽门关闭较紧,容易受食物的刺激而发生痉挛,使出口阻力更大,食物通过缓慢或难以通过,食物则由幽门处反流到贲门处,破门而出。
              另外,婴儿的胃不像大孩子和成人那样垂向下方,而是呈水平位。这样可使胃的容量变小,存放食物少,同时也容易返回到贲门处。由于上述种种因素的存在,即使在正常情况下,因进食过多,吃奶后立即平卧,乳汁也容易冲开贲门,经食管返至口腔,造成吐奶。孩子偶尔吐一次奶,精神也很好,不一定是有病。如连续吐几次,每次喂奶时均吐,应注意孩子是否有发热,大便情况如何,精神有无改变等等。可能胃肠道本身有问题,也可能其他系统有病变存在,应带孩子去医院检查。
              漾奶多半是由于婴儿在吃奶时吸进了空气。空气进入胃后,因气体较液体轻而位于上方,容易冲开贲门而出,同时也会带出一些乳汁,这样就引起漾奶。所以,在喂奶时,要让孩子的嘴裹住整个奶头,不要留有空隙,以防空气乘虚而入。用奶瓶喂时,还应让奶汁完全充满奶头,不要怕奶太冲而只到奶头的一半,这样就容易吸进空气。喂完奶后,最好让孩子趴在大人肩上,用手轻拍孩子背部,可使吸进去的空气跑出来。喂完奶后,抱起和放下孩子时动作要轻,活动度要小些。摇晃太厉害,就容易漾奶或吐奶。漾奶时的量一般较少,对孩子生长发育不会有多大影响。随着月龄的增长,自然就好了。
              调整喂养方式减少吐奶
              喂养不当所致的呕吐,经过改善喂养方式,避免以上所述的一些影响因素后会好转,有胃食道返流的新生儿在喂奶后应抬高头部30度俯卧位或60度仰卧位,少量多餐喂以较厚的奶方,吗丁啉、西沙比利目前作为治疗胃食道返流的药物应用于临床,有一定的疗效。
              呕吐、溢奶是新生儿时期很常见的症状之一。
              新生儿的胃容量较小,食管较松弛,胃呈水平位,幽门括约肌发育较好而贲门括约肌发育较差,肠道蠕动的神经调节功能和内分泌胃酸及蛋白分解酶的功能较差,以上种种生理特点是引起新生儿易呕吐的原因。
              新生儿的呕吐可以是生理性的,如正常新生儿一天可有1-2次呕吐;也可能是消化功能紊乱或消化道梗阻的主要表现。喂奶过快、喂奶量过多或不足,频繁更换奶方,过早添加辅食,喂奶前较长时间的哭闹,喂奶同时吞入大量的空气,吃奶后末竖起拍背或喂奶后体位变动过大如换尿布等均可引起呕吐。但呕吐频繁,或同时伴有腹胀、腹泻、发热等症状,要考虑存在病理情况。较常见的有胃食道返流、感染、幽门痉挛等,而呕吐物中有黄色胆汁样物质要考虑外科情况。
              喂养不当所致的呕吐,经过改善喂养方式,避免以上所述的一些影响因素后会好转,有胃食道返流的新生儿在喂奶后应抬高头部30度俯卧位或60度仰卧位,少量多餐喂以较厚的奶方,吗丁啉、西沙比利目前作为治疗胃食道返流的药物应用于临床,有一定的疗效。但呕吐频繁,呕吐物中带有胆汁、血液或粪便,或同时伴有腹胀、发热等症状应送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治疗。
              中医食疗法及外治法
              1.枸杞陈皮粥:本粥清肝和胃润肺。
              旧广陈皮2克、枸杞菜叶20片、蜜枣2个,煲粥。
              2.茨实陈皮粥:本粥化气健脾和胃。
              旧广陈皮2克、茨实10克,煲粥。食用时加麦芽糖些许以和胃润肠。
              3.如见口烂,可用饭汤水加少许真珠粉(真珠层粉易可)调均匀涂口腔。
              4.乳母注意饮食,不可偏寒偏热。哺乳后适宜轻拍婴儿背部,千万不要逗玩太过。
              减少宝宝吐奶的7大守则
              1. 适量喂食,切勿过多。
              2. 少量多餐,以减少胃部所承受的压力。
              3. 每次喂奶中及喂奶后,让宝宝竖直趴在大人肩上,轻拍宝宝背部,这个动作可将吞入胃中的空气排出,以减少胃的压力。
              4. 喂奶时不要太急、太快,中间应暂停片刻,以便宝宝的呼吸更顺畅。
              5. 奶瓶开孔要适中,开孔太小则需要大力吸吮,空气容易由嘴角处吸入口腔再进入胃中;开孔太大则容易被奶水淹住咽喉,阻碍呼吸气管的通路。
              6. 在喂食完毕后,不要让宝宝马上平躺,先把上半身挺直坐一会儿,并轻拍其背部。在躺下时,也应将宝宝上半身垫高一些,最好是右侧卧,这样胃中的食物不易流出。
              7. 在喂食之后,不要让宝宝有激动的情绪,也不要随意摇动或晃动宝宝。
              正确区别宝宝的溢奶与呕吐
              吐奶
              溢奶是新生儿比较常见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正常新生儿出生后几周内常会有溢奶,一般表现为喂奶后的一种强烈的、无压力的、非喷射性地从口边流出少量奶汁。每天可溢奶一次或多次,但不影响生长,婴儿亦无其它不适或异常情况。新生儿溢奶一般不需要治疗,随着婴儿成长,溢奶逐渐减少,约在6月至8月时可完全消失。
              病理性呕吐与生理性溢奶则不一样,它是新生儿疾病的一种临床表现。引起新生儿呕吐的疾病众多,有一些是严重的先天性消化道畸性,需要及时做手术治疗。因此,要正确区别新生儿生理性溢奶和病理性呕吐。
              一般来说,先天性消化道畸形所致的病理性呕吐情况较严重,次数频繁,呕吐量大,常呈喷射状,呕吐物中除进食的奶汁外,还会含有胆汁,或呕吐物为粪样液。如果婴儿出生后唾液较多,初次进食,吞1、2口奶后即有呕吐、呛咳、青紫甚至窒息,多为食管闭锁所致;出生后不排胎便或量少,1-2天后会出现肠梗阻症状:频繁呕吐,呕吐物中含有胆汁或呕吐物为粪样液,腹胀明显,腹壁发亮,有扩张静脉,经直肠指检或灌肠后排出大量大便,多为先天性巨结肠;出生后无症状,吃奶及大小便均正常,2-3周后出现呕吐,逐渐加重,直至每次喂奶后立即呕吐或不久即呕吐、常呈喷射状,则多为先天性幽门肥厚狭窄。先天性畸形一般需手术治疗,药物治疗无效。
              小儿内科性疾病所致的呕吐常常发病症状明显,呕吐一般不甚严重或间歇性发作,如新生儿窒息所致的脑水肿和颅内出血除呕吐症状外,常有呻吟、发绀、抽搐等症状;新生儿上呼吸道感染常有发热、流涕、鼻塞、咳嗽等症状;败血症和脑膜炎常有反应差、精神萎靡、拒食、不动、黄疸等症状;肺炎常有发热、呼吸急促、口吐泡沫、发绀等症状。
              总之,婴儿出现了吐奶症状,如果呕吐严重或除了呕吐症状外还有上述的其它症状,则要考虑并非正常的生理性溢奶,而是病理性呕吐,要及时去看医生,以免耽误治疗或错过手术机会。

              2009-05-12 19: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