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育儿网问题  > 我儿子现在四周岁,口吃现象越来越严重

      pic of user:qiuse75

      qiuse75

      历史

      悬赏:10分

      回答:8

      我儿子现在四周岁,口吃现象越来越严重

      我儿子现在四周岁,从开始会说话不久就发现有口吃现象,想着他会慢慢好起来,可现在感觉越发严重,每说一二个字就“这个..这个..这个..”的,我心里很着急该如何让他好起来?

        avatar of SCYX520

        SCYX520

        历史

         

        有调查显示:大约80%的2到6岁的孩子都会阶段性地出现口齿不清的问题。因为宝宝的语言能力,受大脑的控制,他说话的时候,小脑瓜在高速地运转:首先要把杂乱的感觉和体会经过大脑加工、整理,然后转换为词语,再说出来。而指挥这一切的大脑是逐渐成熟的。在还没有完全成熟时复杂的系统自然会有运转不太灵的时候。

        当然,大多数的家长遇到孩子总是说不清楚或者突然结巴的时候,会感到不安,但是没有必要马上去给孩子找个语言学校,强硬的帮孩子纠正。

        宝宝的语言发育要分年龄看,异常现象很可能是暂时的

        语言教育专家认为,有很多因素会最终导致语言障碍,而其中遗传因素占了70%到80%。同时男孩子携带结巴的遗传因子是女孩的两倍。所以大多数宝宝出现语言异常,通常是他所在年龄的暂时现象。如果家族中没有人有口吃,你就可以不必太担心。

        1~2岁:重要的学说话阶段

        宝宝开始学说话,即使不用你费心教,也会一天一个新词从他嘴里“蹦”出来。当然,有时候甚至连爸爸妈妈也听不懂他说的是什么,不过不用担心,这时候的口齿不清是很正常的。宝宝大脑中管理语言能力的智能中枢在和宝宝一起成长,也就是说,“说话”在这个阶段就像一个新生儿,也在慢慢适应周围的环境和不断的成长。

        爸爸妈妈需要注意:给宝宝一个准确、丰富的语言环境。如果你说话就不连贯或吐字不清楚,怎么能要求孩子做到很准确呢?另外,这个阶段的宝宝除了学说话,还要学习走路、自己吃饭等等许多技能,所以不要强求孩子同时做好两件事,比如在他学走路的时候不要要求他同时学会说话,宝宝的小脑袋可接受不了这么多信息。

        2~3岁:理解、整理自己的语言

        宝宝基本掌握“说”的能力,他开始对说出来的东西感兴趣。于是不断的在脑子里整理自己要表达的意思。当然他不能像成人那么控制自如,所以这个年龄的宝宝经常会出现断句、重复。如果你家里没有结巴或口齿不清的遗传,那就不用担心。

        爸爸妈妈需要注意:虽然口吃发生的几率只有1%,但是仍然要密切注意。定期带宝宝去体检,一旦宝宝有语言障碍医生会及时发现,并第一时间做出治疗方案。另外,宝宝口吃很多原因在心理,所以不要给宝宝太大压力,和他一起平静的度过这个阶段才是明智的举措。

        3~5岁:喜欢模仿大人说话的方式

        家里一下子多了一个会背三字经、会唱歌的小精灵,同时还多了一个什么都听的金耳朵和什么都学的小快嘴。比如《马大帅》中的“舅舅范德彪”、贺岁影片《天下无贼》中的“打劫的”……也许在你看来就是哈哈一笑,而在宝宝看来就是“大家都喜欢,所以我也得这么说话”。有调查显示:这个年龄的宝宝出现口吃,一半都是模仿得来。

        爸爸妈妈需要注意:如果发现宝宝有类似口吃、口齿不清的症状,最好带他到医院检查,因为这个年龄的宝宝已经不存在“学说话”时的问题,很可能是因为宝宝自身的生理原因让他的语言能力出了问题。而且如果宝宝经常模仿口吃的说话方式,很可能会演变成真正的口吃,所以最好咨询医生,找到最好的解决方法。

        一些游戏帮宝宝说话更清楚

        虽然越来越多的儿童医生也建议,父母只要耐心等一等,直到孩子的口吃现象消失。但是这个建议并不完美,因为:首先,孩子感觉到自己要独立面对结巴这个问题,因此有不安的感觉,这会给他带来更大的压力,口吃反而更严重了。其次,专家认为,对于语言障碍父母应该及时做出恰当的反应,因为拖延的时间长了,一方面会使孩子失去治疗的机会。另一方面,如果语言障碍没有消失,孩子会害怕说话,也会为阅读和拼写带来很大的问题。所以,与其每天为宝宝的语言能力担惊受怕,不如和他一起做些游戏,帮他度过这个难关。

        广播电台:家庭每个成员作为一个广播电台,如:奶奶广播电台、爸爸广播电台,孩子电台以他自己的名字命名。一位家长打电话,当拨到豆豆电台时,豆豆电台就播放歌曲、相声、讲新闻等节目。这样每天练习,可促使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高。(适合3岁以上的宝宝)

        传电报:成人在孩子耳边讲一些有趣的电报内容,如小猴在电灯泡里跳迪斯科;小老鼠打败了大老虎等。孩子听后传给第三个人,第三个人讲出电报内容,发电报人进行验证。如无第三个人 ,则要求孩子在成人耳边再复述一遍。(适合2岁以上的宝宝)

        咕噜咕噜:家长与孩子面对面站立,双手握空拳、两拳交错上下边绕圈边念“咕噜咕噜1(出示1个手指)”,家长说:“一头牛”。两个人再绕圈并念:“咕噜咕噜2(出示2个手指)”,孩子说:“两只鸟”。依次说数字组词到10,游戏结束。( 适合2岁以上的宝宝)

        小小营业员:准备孩子的玩具5~10件,围裙。将玩具逐一放好,家长先系上围裙当营业员,向孩子介绍商品。如指着玩具狗说:“这是只小狗,白白的毛,鼻子会闻气味,它有4条腿,有一条卷卷的尾巴,它会帮人们看门,你喜欢它吗?你想买它吗?”孩子听营业员讲得好,就将小狗“买”回去,然后由孩子当营业员介绍商品,游戏反复进行。 (适合3岁以上的宝宝)

        用音乐和宝宝说话:用音乐和宝宝说话,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家长都有让宝宝听音乐的习惯。但是家长们千万不要忽略口语音乐的重要。尤其在宝宝1岁之前,由家长口中自编自创出来的口语旋律及歌曲,是一般音乐所无法比拟的。家长们千万不要放弃这美好的,自然的歌声。用音乐和宝宝说话,对宝宝智能提升与性格稳定成熟也有很大的助益。(适合1岁的宝宝)

        如何辨别宝宝的语言障碍

          
        就像我们刚才所说的,有些口齿不清和结巴是成长中的伴随现象,过一段时间会自然消失,因此我们大可不必为每一个“S”、“SH”不分而惊慌失措。但是如果孩子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一直不正常,那就要相信自己的感觉,请教一下医生了,尽管大多数情况下,你会发现这只是虚惊一场。如果你真的不放心,可以看看孩子是否有以下情况,以辩明他是否口吃或口齿不清。

        可能的情况 可能出现的症状 你可以怎么做
        口吃 在孩子2到5岁的时候,有一段时间,他会在说话的时候将一个词或一个字重复几遍,是很正常的。但是如果出现以下这些现象,可能就是真的口吃了。
        将一个音节重复多次,比如B-B-B-B-爸爸;
        拖长音节,比如B-A-A-A-A-A-爸;
        说话卡壳,比如B-----------A;
        说话不流利的现象持续了6个月;
        3岁以上的宝宝说话很费劲,他每说一个词都使出了全身的气力,比如挤着眼睛、比画着双手。
        静静地等孩子说完,尽量让他放松下来,比如教他学会腹式呼吸。
        请不要打断或试图纠正孩子,也不要替孩子把那个吐不出口的词说出来或帮他把一个句子说完。
        也请不要给孩子诸如“慢慢说”或“从头再说一遍”这样的建议。这会给孩子带来压力,反而更糟糕。
        不要在孩子说话的时候将视线移开,而是应该用放松的眼神告诉孩子:“我对你所说的很感兴趣。”
        不要只想这孩子口吃这个问题,应该带孩子做它喜欢的或对他有好处的事情,例如运动、画画、唱歌、做手工等。这会大大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当孩子并没有意识到他说话不流利的时候,不要提醒他注意这一点。

        口齿不清 分不清平卷舌,例如“S-SH”、“C-CH”和“Z-ZH”。或只发韵母省略声母,如“渴了”说成“恶了”、“来”说成“埃”等。 如果这种语音障碍在5岁后并没有消失,就需要咨询医生了。另外,应该带孩子朗读,多练习平卷舌的发音,告诉他如何发平舌和卷舌音。



        如果有什么不正常,你可以……

        如果你觉得你的孩子在说话方面有不对头的地方,你可以从以下的专家那里得到建议:
        儿科医生:和他们谈谈孩子的问题,或者直接去语言咨询部门;
        耳、鼻、喉科医生:你可以从他们那里弄清楚孩子是否听力正常,尤其当孩子得过中耳炎或者经常感冒的孩子。
        牙医:有的时候牙齿或口腔内部畸形也会导致口齿不清。
        眼科医生:看得清楚对说话也很重要,因此要测试一下孩子的视力。

        2006-11-04 18:15:02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语:很受益

          avatar of 22ma

          22ma

          历史

          别着急,你越急孩子越紧张,口吃就更厉害,家长把心情放松一点,多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觉得自己很棒,平时和孩子一起读儿歌,让孩子练习讲故事,增加语言游戏,会有效的

          2006-11-04 19:32:47

            avatar of 轩坨的后娘

            轩坨的后娘

            历史

            应该鼓励他,不要让他觉得这是不好的事情

            2006-11-04 20:21:15

              avatar of 轩轩

              轩轩

              历史

              口吃又叫结巴,是一种发音突然中断和重复的现象,一般不是大脑的器质性病变。导致宝宝结巴的原因如下:

              1. 在宝宝2-3岁开始学说话时,如果经常模仿口吃儿童说话,久而久之,就会造成口吃。

              2. 有人发现,善于作用左手的宝宝,如强迫他改为使用右手时,常常会出现口吃现象。

              3. 有的父母对宝宝要求过急,周围的人对其说话方式加以嘲笑,致使宝宝说话时十分紧张,害怕说错,日久形成口吃。

              4. 也有的宝宝口吃是有家族遗传史。

              已经发现宝宝有口吃现象的,父母要及时予以纠正。纠正宝宝口吃的方法如下:

              1. 当宝宝说话结巴时,千万不要大声训斥他,应当循循善诱,不要操之过急,要有信心和耐心。

              2. 对宝宝进行语言训练。注意一定要在肌肉放松的情况下练习发音,让宝宝放慢说话速度,延长说话时间,反复进行训练。

              3. 应暂时与其他患有口吃的宝宝分开,以免相互影响。

              4. 对惯用左手的宝宝,不要强迫改用右手。

              2006-11-04 20:31:20

                  avatar of 子为妈妈

                  子为妈妈

                  历史

                  千万不要让孩子觉的这是个问题,让他有自信,多锻炼,千万不能让他有压力

                  2006-11-05 12:23:18

                    avatar of guoxiaoyu

                    guoxiaoyu

                    历史

                    纠正儿童口吃越早越好。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多让孩子听表达流畅、声音优美、简洁明确的语言。如儿童故事、幼儿诗歌等。父母可以神情自然地跟着孩子一起讲,一起念。

                    2、正确示范。父母耐心、细心地多与孩子谈话,多做示范,少做纠正,消除孩子的心理压力,让他在说的过程中从心理上轻松地进行自我调节和自我纠正。

                    3、与孩子说话的时候速度可以放慢一些。如果孩子一时没接上来,也不要急着提醒,父母可以自然而铸地继续往下说,使孩子沉浸在自然交谈的气氛中,不加强注意自己是否口吃的心理,久而久之,口吃带来的心理压力就会缓解甚至消除。相反,“你看,怎么又口吃了!你不能想清楚,把一句话一下子说完吗?”父母这样的纠正方法恰恰加强了孩子说话的心理压力。

                    4、帮助孩子确立纠正口吃的信心。设法让小伙伴们不要嘲笑他,对孩子表现出耐性和信心,不要急躁。

                    如果能做到以上几点,口吃基本上就能得到缓解和纠正。

                    2006-11-06 12:38:24

                      avatar of 琦琦妈妈

                      琦琦妈妈

                      历史

                      没关系的,说不定长大就好了,多让他练习读儿歌

                      2006-11-18 14:2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