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育儿网问题  > 恒牙不出

      pic of user:lindamum

      lindamum

      历史

      悬赏:200分

      回答:4

      恒牙不出

      女儿六岁半了,已经换了下面中间的两颗牙齿,在一个月前上面中间的一颗牙齿掉了,但是至今未长出恒牙,而且今天又有另一颗牙掉了,是否不太正常?

        avatar of wuyuhao

        wuyuhao

        历史

         

        正常情况下儿童从6岁左右开始换牙,乳牙开始生理性脱落,替换乳牙的恒牙相继萌出,到12—13岁时,全部乳牙为恒牙所代替。这便是儿童换牙期。


        儿童换牙期间的顺序是:儿童6岁左右紧靠最后一个乳磨牙的后方长出第一个恒磨牙,也叫六龄磨牙;比下中切牙的长出稍早或同时,6岁左右乳下中切牙脱落,恒下中切牙长出,7—8岁时乳上中切牙脱落,恒上中切牙长出,乳下侧切牙脱落,恒下侧切牙长出;8—9岁乳上侧切牙脱落,恒上侧切牙长出;9—12岁第一、二乳磨牙脱落,第一、二双尖牙长出;10—12岁乳尖牙脱落,恒尖牙长出。

        在整个换牙期间,是儿童保护牙齿的重要时期。

        首先,最早萌出的第一个恒磨牙,即六龄磨牙对孩子颌面部的生长有定位、定高的作用,对其他牙齿萌出,排列整齐与否都有影响,保护好它可终生受益。

        其次,换牙期间要注意矫正儿童的各种不良习惯。在长达6—7年的换牙期间,儿童通常易出现的不良习惯,如咬指甲,咬唇、咬舌、伸舌、舔牙等,可直接影响牙列不整齐美观,面部发育不对称,从而留下容貌上的终身遗憾。还有的恒牙虽已萌出,但个别乳牙仍不脱落,应到口腔科拔除。对于个别顽固的、自己不能改正的不良习惯,应尽早到口腔科就诊,配戴矫治器以协助纠正。


        其三,注意预防和治疗乳磨牙龋病。换牙期乳磨牙易患龋病,如龋齿引起根尖病,可影响继发恒牙的生长萌出,因此要注意乳磨牙龄病的及时治疗和预防,决不能有乳牙迟早要换,坏了也不必治的错误观念。医生忠告:应当尽量使乳牙保留到恒牙萌出,如乳牙过早缺失,常导致继发恒牙萌出间隙不足而引起牙列不齐,甚至导致恒牙埋而不出。

        其四,要对出恒牙定期观察矫治。换牙时前恒牙以乳牙的下方或内侧萌出,萌出的恒牙即为成人牙齿的大小,出现轻度拥挤、扭转或间隙是正常的,可随邻牙的萌出和颌骨的生长发育而自行调整排齐,只要不是反牙(即地包天),一般不必矫治,但要做定期观察,最长不应超过半年。如在乳牙完全替换后仍排列不齐,应及时就诊,以免因延误治疗,造成矫正困难。

        其五,教育换牙期的孩子特别注意牙齿保健。换牙期由于牙齿排列不齐,恒牙萌出,乳牙滞留,引起的双排牙,此时如多食含蔗糖食物及不注意口腔卫生,引起牙齿清洁不良,食物滞留,易导致乳、恒牙发生龋齿。
        因此,这一时间应注意教育孩子认真刷牙,多吃含纤维食物,有助于牙龄自洁,促进颌骨及颌面部的生长发育。

        2006-11-12 11:49:06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avatar of wuyuhao

          wuyuhao

          历史

          恒牙长不出来。这样的情况现在很常见。分析其原因,儿童牙科医生认为,可能与吃得太精细有很大关系。

            省口腔医院儿童牙科主任宋光泰教授介绍,临床中发现不少这样的小孩,一问平时的饮食习惯,家长反映:硬一点的东西就不吃,吃苹果都是削成薄片送到嘴里。宋教授说,平时不食粗粮、不咀坚果,牙颌骨、牙列、牙肌肉、牙齿都得不到锻炼。这样不仅牙齿不坚固,牙胚也得不到应有的刺激,新牙长不出来,乳牙没有驱动力,当然掉不了。生命在于运动,牙齿也应当适当咀嚼,才更健康。

            乳牙不掉也与一些口腔疾病有关。如龋齿,龋坏的牙齿有慢性炎症,根尖周发生黏连,致乳牙下沉、黏连,该掉时不掉。龋齿有时候还会导致乳牙早年掉、恒牙不出。当乳牙因为龋坏过早地脱落后,日常咀嚼使牙肉黏膜过度角化,恒牙无法萌出。这种情况需要手术切开牙龈帮助恒牙萌出。

          2006-11-12 11:38:20

            avatar of wuyuhao

            wuyuhao

            历史

            在我们儿保门诊中,经常有家长询问,孩子7、8岁了不换牙,就是换过的牙有的也歪斜不齐,有的六龄齿迟迟不出。根据这些疑问,我们简单谈谈引起恒牙不齐的几个原因,以供孩子家长参考。
              一、小儿新出的恒牙为何歪斜不齐 小儿约自5个月起乳牙开始萌出,一般两岁半乳牙全部出齐,刚萌出的乳牙大都很整齐。随着乳牙的萌出,咀嚼功能明显提高,同时颌骨增长,原本整齐的乳牙间会逐渐出现间隙,该间隙将为体积较大的恒牙的萌出和排列做准备。学龄期儿童正处于牙齿正常替换时期,可能出现暂时性的新替换的门牙歪斜不齐。这属于正常现象,一般不需特别治疗。
              二、引起恒牙不齐几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如果到恒牙调整最后时机(即10-12岁)时,牙齿拥挤现象仍然不能改善,甚至拥挤情况更严重。主要应该考虑经下几个因素:
              1、小儿患龋齿未及时治疗: 小儿口腔清洁能力差,容易发生龋齿,但家长往往错误地认为乳牙会替换,而没能引起足够的重视。殊不知,儿童时期乳牙龋将造成乳牙体积变小,邻近牙齿向烂牙缺损处移动,会影响整个牙列的长度和高度。严重时,乳牙龋坏还会继发牙髓根尖周组织疾病,从而影响乳牙根的正常吸收,继而阻止或延迟乳牙的替换和恒牙的萌出,甚至还会影响到颌面部以及全身的生长发育。因此,家长应该重视儿童的龋齿,出现问题应及时到医院治疗。
              2、饮食习惯: 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食物越来越精细,对咀嚼功能要求越来越低。特别是现在的独生子女,易养成偏食、挑食的习惯,需要较多咀嚼的粗粮不肯吃,这样的饮食习惯容易造成营养不良影响身体发育,同时又由于咀嚼功能不足,进一步影响颌骨的发育,以后出现牙齿生长不齐的机会就较高。
              3、牙齿发育异常: 最常见的是多生牙和乳牙滞留。多生牙可能与遗传和发育缺陷有关,多见于上前牙区,可以在口腔内萌出,也可以埋伏在颌骨内不能萌出,其形状与正常牙齿差别较大,往往会影响恒牙的发育和萌出。如果家长发现小孩出现上述情况,应带其到医院就诊,及时拔除多生牙,以利恒牙顺利萌出,减少恒牙错位。乳牙滞留是指恒牙已经萌出乳牙还未脱落,常常造成恒牙萌出受阻或异位萌出,应及时拔除。
              4、口腔不良习惯: 在婴幼儿时期,婴幼儿可能形成吮手指、吸嘴唇等不良习惯,这些都会引起口腔肌肉、面颌骨以及牙齿功能和发育异常。
              5、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决定了一个人面容形态,进而影响其牙齿的形态大小以及颌骨的形态。

            2006-11-12 11:4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