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2-3岁  > 家庭教育

      pic of user:kehong2007

      kehong2007

      历史

      悬赏:50分

      回答:4

      家庭教育

      2岁2个月的宝宝总爱打人怎么办?

        avatar of 小猪不好惹

        小猪不好惹

        历史

         

        叛逆期不一定在青少年,小宝宝也是会有的,以下资料仅供参考:)
        宝宝进入叛逆期怎么办
        2种做法要不得
        一、高压政策

        宝宝反抗的时候,你往往觉得自己的权威受到了挑战,因此实施高压政策,让他屈服。结果很有可能以宝宝的委屈哭闹和你的难受心情收场。高压政策会让宝宝失去良好的判断力,形成一种“奴性”人格,因为他屈从于自己所处的劣势而不是理性的思考,随之产生垃圾情绪,离开理性的排解,找不到合适的宣泄途径,会对他的心理健康造成难以修复的伤害。
        二、溺爱顺从
        现在的父母,往往认为传统的养育方式过于老套,大家从各种媒体中获得了很多的理论储备——这些理论都强调首先要尊重宝宝、热爱宝宝,但对于如何在权威与爱之间找到平衡点缺乏实战的经验。如果恰巧你是一个自我管理能力弱、执行力不够的人,在与宝宝的“博弈”中总是处于下风,那就应该反思自己是不是太过于溺爱顺从宝宝了。
        好方法值得尝试

        在宝宝的叛逆期,可以采用如下的几种方法来缓解亲子的冲突。
        一、多项选择法
        在亲子间发生对抗冲突的时候,你不必急于将自己的意见坚决执行。我们可以试试这样的方式:“宝宝,必须睡觉了,因为明天我们还要做很多事情。如果你现在还不想睡觉,可以选择再听一个故事或者玩十分钟,你选择哪一个?”这种多项选择法在与宝宝打交道的过程中十分有效,很多宝宝即使两个方案都不是他原来想要的,但是他喜欢自己拿主意、做决定的感觉,所以能接受,并且因为方案是自己选择的,所以执行起来十分利落。你不妨一试。
        二、约法三章法
        宝宝生来就是有秩序感的,可以利用这种心理和他共同商定日常的作息时间及对某些事情的处理方式——要共同商定,否则一个外在的规则会被宝宝视作异己加以排斥。一旦他参与了制定,他便会觉得这些规则很神圣,会努力遵守。你也要认真对待你宝宝的约定,在发生冲突的时候,你可以提醒他遵守约定。

        三、角色扮演法
        轻松的亲子游戏能让宝宝明白应该做什么。你可以装成一个做事拖沓又极不听话的孩子,让宝宝扮演妈妈的角色,看看他是如何来对待你的。有的宝宝会用你常用的方式对你,也有的宝宝会用他心目中期望的你对待他的方式对待你,你需要细心观察。通过角色扮演,亲子之间的对抗自会消弥不少哦!

        2009-07-11 10:14:58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avatar of mency520

          mency520

          历史

          打人是一种攻击性行为,往往是两岁左右的儿童,特别是男孩的常见行为,也可以说是这个年龄段儿童的特点。但是它并不能预测这个儿童未来的行为,比如早期爱打人的孩子,将来一定很凶残,暴虐。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为什么爱打人?原因是多方面的:

          * 自我意识开始萌发,事事都是“我”字当头。凡是不合我意的,我都不要,不干,于是动手“排除”我不要,我不喜欢的东西,这就是打。

          * 与小朋友交往的技能很差。想要个东西人家不给,他又不会“要”,于是就打人。

          * 语言表达能力差。自己的想法、要求说不清楚、别人没有照做,情绪不好,就打人。

          * 喜欢看别的小朋友被人打以后哭的样子,缺少同情心。

          * 看电影、电视上有大人的镜头,很好玩,于是就模仿。

          * 父母娇惯。开始打人的时候没有严厉制止,形成了习惯。

          * 寻求注意。在孩子做好事的时往往得不到足够的关注,而他有很希望被注意。得不到注意的时候,只好做一些比较强烈的“动作”:打,来引起注意。

          * 一些生理因素导致烦躁,比如在饿了,累了,生病,出牙不舒服等情况下,打人就比较多。

          * 生活变化大,不适应。比如,搬迁、换保姆、上幼儿园等。不知怎么回事,又不会表达,于是挥动手臂,无目的地乱打。

          专家的建议:有了打人的毛病必须重视,一旦形成习惯改起来就困难了,而且还会伤人。

          * 立规矩。这并不是一两天就有效的,但早立早好。告诉他打人不好,妈妈不喜欢打人的孩子,反复地讲,具体地讲,会有效果。

          * 避免自己出重拳,不要给他模仿的“榜样”。

          * 鼓励他说出打人的原因。也许他说不清楚,大人要帮助他表达清楚,然后帮他分析。比如:有的小朋友拿走他玩的积木,他要不回来,就打小朋友。这时打人可以和他一起有礼貌地向小朋友表示,请他还回来。

          * 关心他的病痛,疲倦,饥饿,尽量替他解决好。

          * 提高他的能力。由于能力差,做不好一件事,比如:拼图拼不上、踢球踢不准等。这时可以帮助他做好这些事情。并在以后着意训练。他能力强了,事情做好了,高兴了,自信心强了,也就不会去打人了。

          * 提高自信。经常注意表扬他好的行为,提高他的自信心,让他感到被爱,被注意,这就好了。



          以上内容转载自:http://ask.ci123.com/questions/show/54503



          「打人」是保护自己的本能反应

          两、三岁的孩子感到挫折或受到忽略时,紧张或愤怒的情绪就会油然而生。「这种紧张又不知如何适当宣泄的怒火,就是所谓的『发脾气』。」美国亲子教养专家珍妮波兰(Janet Poland)在《孩子难缠,怎么办?》(The Demanding Child,页155,新迪文化出版)书中指出:「孩子本来就不及成人成熟,比较不知道运用智慧及经验来应付紧张情绪,所以经常不当的表达愤怒。」打人,是孩子回应外在问题的最原始方法之一,也是保护自己的本能反应。

          了解「打人」的原因

          一、表达不当:

          精力充沛、体格强壮的孩子,和其他同伴玩球、溜滑梯时,常把别人压倒、撞倒或推倒,其他孩子认为这叫「打人」。其实,这是他「示好」的行为,他并不喜欢攻击别人,他还是喜欢和大家一起「玩」。

          二、不能自我控制:

          冲动易怒的孩子,疲倦、饥饿、想睡时,比较难以自我控制,需要爸爸、妈妈或其他成人从旁协助,及早安抚情绪,并再三提醒:「打人是很不好的行为」。

          三、遇到挫折,不知如何处置:

          坚持度较高的孩子遇到无法自我完成的事情时,常以打人表示其挫折感。例如:积木每次叠到第五块就垮下来,饮料罐怎么样也打不开,七巧板拼不回最后一片……,你必须在他失去耐心前帮助他。否则,孩子很容易因此发脾气。

          四、要对方服从:

          两、三岁的孩子与玩伴之间的游戏规则,常是「我懂我的玩法,不懂你的规则。想跟我玩,就要听我的。」双方一旦意见相左,就大打出手了。而打赢者,可以让对方「服从」,和他继续玩下去。手足之间几乎天天看到这类争执的画面。

          五、有样学样:

          「不快一点吃饭就打你喔!」「再哭,就打你。」孩子和玩偶的对话,也间接显示出生活中,成人与他的互动模式。要这孩子不打人,有点难喔!

          仔细观察孩子「打人」的原因,有时候是「表达不当」,有时候是「受到忽略,想吸引注意」、「遇到挫折,不知如何与人相处」,也有可能是「希望对方服从于他」,或者是「从生活中的成人身上学习而来」,所以为人父母,得多留意自己的言行啊!

          学习「克制脾气,不再打人」的技巧

          教导两、三岁的孩子克制脾气、不再打人是有技巧的,爸妈可以试试看:

          一、自言自语法:

          对两岁半以后的孩子而言,「自言自语」对理解讯息内容相当有帮助。你可以对孩子示范──用嘴巴说出来:「我很气维维,可是我不会对他大吼大叫,我不咬人,不踢人,也不打人。打人很痛,我最好不要这么做。」引导孩子学习健康的表达愤怒。

          二、危险动作绝不可以做:

          明白告诉孩子哪些是危险动作,例如:掐脖子、用力推撞、拿尖硬的东西戳人、砸人等,这些危险动作绝对不可以做,否则将受到严格处罚,如:禁止看卡通、几天不能玩玩具……。

          三、鼓励孩子认错:

          知道不可以打人,可是还是打了,当孩子在公共场所因为抢玩具而打人,可是问是谁打谁,孩子却不承认动手打人,直说:「不是我!」这时候建议让孩子「先道歉」,再把孩子带离现场;并严正的告诫孩子:出手打人将使他不能再到公共场所和其他小朋友玩,除非他能控制自己的脾气与行为。

          另外,鼓励孩子认错。唯有认错,才有改错的可能。告诉孩子,即使他犯错,只要改正,永远是爸妈的好孩子,爸妈还是永远爱他。

          四、把「对不起」、「没关系」挂在嘴边:

          不管和谁玩游戏,只要发现自己碰撞到别人的身体,一定要马上说:「对不起」;别人不小心碰撞到自己,就说:「没关系」。记得:不可以「举起拳头来打人」。同时告诉孩子,如果爸爸、妈妈发脾气,做出打人的动作,你也要提醒爸爸、妈妈:「不可以举起拳头打人」,而且「生气容易变老喔!」

          五、当个微笑爸妈:

          和孩子在一起,是天底下最快乐的事。进家门前,先整理一下情绪,把工作杂事抛在门外,把心交给孩子,全心全意当孩子的「微笑爸妈」!

          六、以拥抱传递关怀:

          多给孩子拥抱,不论他是一岁或已经十岁。拥抱传递的关怀,永远受用!

          七、亲子共读聊心事:

          上床前,共读一段温馨的故事;合上书,聊聊一天的欢乐与不快。这是一天中心情最平静的时刻。想想,今天是不是比昨天少发了几次脾气?打人次数是不是越来越少了?先让孩子检视爸妈这一整天的「脾气」,再请孩子说说自己这一天为什么发脾气?下一次如何不生气、不打人?

          时时刻刻提醒自己鼓励孩子:不任意出手打人。叮咛再叮咛,或许三个礼拜,打人次数少一次,三个月少五次,改变虽慢,但是,孩子确实进步了,甚至三年后,根本忘了「打人」这行为。这是教养路上,亲子之间一把看不到,却永远约束言行的「尺」!

          孩子打人,是无意?还是有心?是习惯?还是模仿而来?还是得先了解孩子打人的动机,才能进一步有效的协助孩子克制脾气,改正动手的习惯,孩子打人的行为才会相对减少。

          2到3岁的宝宝发生咬人事件相当频繁,你的宝宝或许也被人咬过,或者你的宝宝也张口咬过别人。那么,宝宝是真的想攻击别人吗?他们真的野蛮吗?怎样的教育才能适当制止宝宝的咬人行为呢?

          美国明尼苏达州大学公共卫生系的教授朱迪恩·加勒德博士认为:2岁宝宝习惯用嘴去感觉事物,这是他们了解外部世界的一种途径,也是他们自我放松的一种方式。

          美国圣地亚哥市儿童医院的心理学家奥本·史达姆博士认为:“这个年龄的宝宝咬人并无恶意。”“这是刚刚学步的孩子还不懂得用语言表达他们的生活感受,所以常常喜欢通过咬人这种方式来表达他们的兴奋和激动。”

          原因分析:

          生理性原因

          1. 长牙发痒而引起的咬人行为。

          这个年龄段的宝宝处于生理发育的高峰期,这种快速增长的生理因素,有时会带来生理上的不适感,如关节痛、肌肉酸等。长牙时期会因为牙龈粘膜受到刺激而发生牙痒痒的现象,于是有不少孩子由于牙痒而咬人,他们有很强的咬东西的欲望而无法得到满足。

          对策:给宝宝一个可以满足咬的需要的替代品。

          如毛巾之类的软物。还可以采用让孩子吃磨干棒、五香豆、兰花豆和青苹果等方式,来缓解孩子们的这一特殊时期的特殊需要。同时应多给予一些纤维较丰富的新鲜蔬菜及水果,如白菜、菠菜、苹果、雪梨等,将这些蔬果切碎成丝或细粒状,也是让孩子有更多的咀嚼机会。

          2. 语言贫乏所致。

          2岁的宝宝在学会走路之后,随着他们活动能力的增强,活动范围的扩大,交往的需要快速的发展起来。但是,由于言语贫乏,又不懂得如何与人交往,所以他们常常用推、拉、咬等非常手段来引起同伴的注意,以此实现交往和表达意愿的目的。

          对策:应让宝宝学会使用语言。

          当你的宝宝因为心理不满而咬人时,要让你的宝宝明白,当他生气和不安时,有比咬人更好的表达方式。他可以说,“我不要。”如果,他不能把自己的意见表达清楚的话,可以向你求助。比如宝宝有时候咬人,其实是因为他很喜欢对方,想要和他做朋友而不知道如何表达,这时家长就要告诉他:“我很喜欢你,我们做朋友好吗?”并且可以和宝宝一起进行演示,这样宝宝就学会了用语言和别人交流,而不是用嘴和牙齿去和别人交流。

          心理性原因

          1. 咬人是一种发泄。

          2岁的宝宝往往表现出强烈的自我中心,当他的心理感到不满时,就要通过咬人来发泄出来。比如,有时父母外出,没有带宝宝一起出去,他就有一种不满的情绪要发泄。于是,当父母回家之后,他会用咬人来向爸爸妈妈宣泄。

          对策:让宝宝多玩安静的游戏,或者尽可能保证孩子睡眠的充分。

          研究证明:强度刺激是引起咬人的最常见的因素之一,一个拥有安静的睡眠,并且睡眠充足的宝宝一般较少用牙齿咬人。让宝宝玩安静的游戏,保证他充足的睡眠可以平静宝宝的情绪,当他们心理有不满时,也不至于极端地采取咬人行为。而且当宝宝出现不满情绪时,也可以用安静的游戏进行转移,让他们可以尽快忘记刚才的不快。

          2.出于好奇的模仿。

          有时候宝宝咬人是一种社会性模仿。宝宝的好奇心总是特别强烈,当他们看到其他小朋友咬人时,会觉得是件很新奇的事,于是自己也会尝试着去咬人。由于这阶段的宝宝模仿能力特别强,就会导致群体中的咬人事件频繁发生。

          对策:

          明确地告诉宝宝,咬是不好的行为。宝宝缺乏一定的是非观念,而由着自己的好奇心随意模仿,这时候就需要家长的帮助,明确告诉你的宝宝:咬人是一种很不好的行为,爸爸妈妈,老师和同伴都不喜欢,还会伤害到别人,不是一个好宝宝的行为,应该对宝宝反复强调这种思想。当看到宝宝有咬人的倾向时,就要用话语或眼神严厉地制止,让他明白,爸爸妈妈不希望他这样做。

          特别注意:

          如果是由于品德上的某些原因而引起的咬人,如小气、霸道、过强的表现欲等,就要引起特别的关注,以免影响宝宝的性格形成。

          如果发现宝宝习惯性咬人,还是请儿科医生加以诊断为好。有的幼儿是由于药物治疗引起情绪不稳,可以通过调整药物进行改善。

          你的态度:

          1. 反思,先预防。

          如果你家的宝宝遭遇被咬,不要以为只是因为小孩子之间发生的小争执所引起的,而忽略了此事,应当立即对他进行认真教育。根据宝宝的切身感受和体验来分析,让他知道咬人是一种错误行为,咬人会伤害别人,带给别人疼痛,不应该去模仿。这样就可以达到预防的目的。

          2. 耐心,重教育。

          宝宝发生咬人事件后,也不要过于担忧而去责怪孩子,应该认识到宝宝咬人大多是属于婴幼儿生理和心理发展上的阶段性问题,还不属于攻击性行为。家长要耐心对待,帮助宝宝分析原因,然后进行认真的教育,以免向不良的行为习惯转化。如果有可能,要带着他去向被咬的小朋友道歉,创造一个直观的氛围让他了解咬人带来的后果。

          3. 缓解,多关心。

          防止宝宝咬人的措施要在日常生活中做起。平时给宝宝吃些面麺、饼干之类,以满足他的咀嚼欲的需要。还可以给宝宝吃甘蔗之类的水果,让他缓解牙痒的需要。宝宝在牙痒时,还可以咬咬其它织物。平时缓解了宝宝在特殊时期的特殊需要,咬人行为就会减少。



          2009-07-09 15:56:08

            avatar of zhangweiyidemama

            zhangweiyidemama

            历史

            小宝宝好打人,无论出自何种原因,成人都应引起高度重视。既不能认为宝宝还小,打人也不会造成什么后果,就不予制止,也不能一看到宝宝打人,就一味训斥、打骂,使其在成人的放纵或适得其反的教育下,越变越坏,养成恶习,最后变成一个专门欺侮弱小、蛮不讲理、只用拳头说话的人。
            那么,为了宝宝能尽快改掉好打人的毛病,我们该怎么做呢?
            1、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对宝宝所产生的影响,并注意为宝宝选择品行好的小伙伴在一起玩耍和游戏,以消除不利因素对宝宝潜移默化的影响。
            2、注意利用故事、儿歌及其他形式向宝宝灌输道理行为标准。使宝宝慢慢知道,什么叫好,什么叫不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3、看到宝宝动手打人,不要着急,要保持冷静。先严厉地告诉宝宝“不许这样做。”再耐心细致地向宝宝讲明道理:“有事可以找老师或爸爸妈妈帮助解决,打是没有用的,打人不是好孩子。”然后领宝宝一起向被打人先表示歉意和慰问。再让宝宝主动承认错误,保证以后不再打人。
            4、如果宝宝好打人的毛病通过教育一时还难以改正,还可以采取短时间地剥夺其游戏权利或将好吃的食品、好玩的玩具暂时没收的方法,使宝宝认识到打人对自己对别人都是不好的,大家不喜欢,只有不打人了,小朋友们才乐意和他玩,以帮助他改正缺点。
            5、对于宝宝行为转变过程中的点滴进步,成人都应及时给予鼓励,使宝宝明白打人不是好孩子,大人不喜欢,有错就改大人才喜欢。
            有句话说得好:没有不好的娃娃,只有不好的教育方法。只要成人坚持正确的教育方法并不怕繁琐,相信宝宝就一定会改掉好打人的毛病,重新成为一个好宝宝。

            2009-07-09 16:28:47

              avatar of 小猪不好惹

              小猪不好惹

              历史

              这是问题发生的初期你们没有采取果断措施加以制止所造成的后果,现在是下决心纠正的时候了。下面是一些成功的经验,供您参考:(1)让孩子“闭门思过”:用轻柔的语气,但态度要坚决,要求他经一个无人的房间去反省,尽管有的孩子对此表现得不在乎,但这种方式的作用是大的。要给他讲道理,告诉他胡闹会有什麽结果,遇到他发脾气,可以数三下,而数过后的结果平时就告诉他了(即闭门思过),他也有这个概念。数数的时侯不能间断,更不要犹豫,孩子能够察言观色,知道你是不是真的生气最好看也不看他,连着数三下,往往在数到第二下时已经改正了。(2)想让孩子听话懂事绝非一日之功,而且,过分听话的孩子也不足取。最关键的是一定要尊重孩子,让孩子有自由的成长空间,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好奇心。遇到孩子无理取闹的时侯,一定要冷静,不要屈服,也先不要和他伦理,冷处理几分钟,并且要在适当的时侯给他台阶下。父母既要让孩子感到安全感和被疼爱,又要让他明白规矩是不能被破坏的。(4)孩子犯错误时如果有多人在场,可先不严厉地指出他的错误,而是给他一个脸色,或当看到他有犯错误的苗头时,先主动说:“你很乖,不会……”。(5)自己发怒时是不可能理智地处理问题的,最好先离开一下,等自己平静下来后再来解决问题。(6)当孩子要做的事您认为不可以是,不要直接告诉他不可以,而是给他一个可以做的建议,如不能在厨房内搭积木,可建议到客厅内搭。(7)让孩子尝尝直接行为的苦头,如孩子要玩而不吃饭时,而在孩子饿了要求吃饭时告诉他:“你自己不吃,现在没有了!”(8)可孩子谈谈,彼此各退一步,例如,天色已晚,孩子还不愿意离开游乐场,可以和孩子商量再玩三次滑梯就回家。(9)让孩子有选择的机会,觉得自己的意见得到大人的尊重:例如问他“你你想先刷牙还是先洗澡?”(10)用有趣的手段说服孩子,例如:孩子不肯刷牙是,可以说:“我们来试试一种好玩的方法,我刷你的牙齿,你刷我的牙齿好不好?”(11)在实际情景中给他们讲道理,例如,孩子抢小朋友的玩具,问问他:“如果别人抢你的玩具,你会不会不高兴?,让他明白自己的行为会如何影响别人。

              2009-07-11 10: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