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家庭教育  > 怎么办

      pic of user:GYXJE

      宇旋

      历史

      悬赏:50分

      回答:5

      怎么办

      他老是离不开妈妈和奶奶,如果其中一个人不在的话,就会大哭大闹,我要怎么做呢?

        avatar of ZYC001

        ZYC001

        历史

         

        孩子对妈妈依赖性强,是母子联结(mothes-child loud)紧密的表示。这并没有什么不好,但是,只是缠住母亲,而拒绝父亲和家中其他的人,就不好了。 爱缠住你的情况,你可以自己分析一下: 1、 是否在你有家时,孩子的起居饮食完全由你一个人照看? 2、 当爸爸要照看孩子的时候你拒绝、不给机会,或者对爸爸所做的一切都表示不满的态度? 3、 总是不相信孩子爸爸能照看好孩子的能力,有时当着孩子的面会表示出来。 4、 只要你在家,孩子的要求就会完全得到满足,而你离开了,就没有人关心他的要求了。所以说到底,孩子老缠住你,不要别人,是你有意无意间造成的。 缠人,或跟脚,只是一个短时期的现象,应该抱着宽畅的心情去满足孩子的愿望。 有人说:“老跟脚会影响孩子的自立观念。”这是不全面的。孩子的自立心是从认为“自己为母亲所接受”这一自信心上萌生的,如果孩子想依存母亲,而常常为母亲所拒绝(不管是什么原因,真正忙也好,故意不接受也好),那么他就会认 为自己不为母亲所接受,没有这种自信心,也就没有自立心了。 为了更好地渡过这一短暂的、只依恋母亲一个人的阶段,可以这样做: 1、从思想上认为孩子依恋自己没有什么问题,不必为了怕影响孩子自己而躲闪。 2、在家时,要和孩子爸爸一同担当抚养任务,让孩子知道爸爸也爱自己,也应该接受爸爸。 3、树立爸爸的威信。给爸爸和孩子一起玩、一起去公园或游乐场的机会,只要爸爸做了一点对孩子有益的事情,就尽是在孩子面前表扬爸爸。 4、当孩子的面要和孩子的爸爸在养育方式上尽量保持一致,不要有矛盾。如果有什么不同意见,一定在孩子不在场时来谈。 5、在要短期离开孩子(如出差)时,分离的几分钟一定要心情平静,和孩子微笑再见。绝不要表示太多的依恋,让他认为你走了,一切都不好了。 6、在你离家以前要对家人做好安排,孩子的生活常规、假日娱乐、游戏阅读,最好和她在家时,基本一样,让他有安全感、有延续性。 7、你出差回来时,要当孩子的面,夸奖爸爸和其他家人对孩子的照顾多么多么好,你多么多么感谢他们。孩子会因为你的夸奖对他们也产生信任、尊敬和爱。这样,他就不会老缠住你一个人了。

        2009-07-16 17:46:40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avatar of zhangweiyidemama

          zhangweiyidemama

          历史

          我们通常把婴幼儿对父母寻求接近、并在父母身边感到安全的现象称为依恋。据观察,所有婴儿到1岁时都依恋母亲,依恋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是安全依恋型:婴儿只要母亲在身旁,便能自在地玩玩具,友善地对待陌生人;而当母亲离开时,他们表现出明显的不安和苦恼,以目光寻找母亲,并大哭大闹。当母亲返回后,婴儿立即趋向母亲,被母亲抱起后,他们就能平静下来,并继续玩。大约有65%的婴儿属于这一类型的依恋。第二类是不安全依恋型:这类婴儿当母亲在身旁时,很少注意母亲,而当母亲离开时,似乎也不哭吵,即使有哭吵,也很容易被陌生人安慰,就像对待母亲的安慰一样。当母亲返回后,婴儿不予理睬,或者犹犹豫豫地去靠近母亲,但扭着身体或眼睛看着别处。大约25%的婴儿是这一类型的依恋。第三类是反抗依恋型:婴儿对陌生环境感到不适,总是紧紧地依偎在母亲身边,母亲一离开就显得焦虑,非常不安。而当母亲返回时,婴儿的表现又似乎很矛盾,既寻求又反抗与母亲身体的接触,例如他们可能哭着要母亲抱,接着又生气地挣扎着要下来;他们不再玩玩具,只是两眼盯着母亲。约10%的婴儿是这一类型的依恋。不同的育儿方式会使婴儿产生不同的依恋类型。母亲对婴儿的需求感觉敏锐,积极应答,给予温暖的爱抚和周到的照顾,大多数婴儿就会形成第一类安全的依恋。如果婴儿在出生后的第一年,母亲对孩子的感觉迟钝或反应迟缓,照顾和关爱不够,则会使孩子产生第二类或第三类的不良依恋。这些母亲往往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情绪对待孩子,想抱抱孩子时,便会对孩子要求关注的哭声有所应答,但在其他时候,都置之不理。不安全依恋型的母亲对孩子往往不太关心,甚至忽视孩子;而那些反抗依恋型的母亲既对孩子的应答迟缓,又缺乏与孩子的情感交流。依恋不仅是发生在孩子与母亲之间,而且也发生在孩子与父亲之间,这种与父亲的依恋常在孩子15个月左右时才出现,这就是为什么小婴儿通常当母亲离开时比父亲离开时表现出更强烈反应的缘故。不过,这种差异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而变小。一般来说,父亲与孩子在一起的时候,大多是做游戏和玩乐,能给予孩子快乐和兴奋。比起母亲,父亲更易与孩子进行活泼而激烈的身体游戏。如果让孩子选择家庭中的游戏伙伴,18个月的孩子选择父亲的多于选择母亲。但是,当孩子受到挫折时,通常寻求母亲的帮助。这就是孩子对父母依恋的不同表现。家长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帮助宝宝逐步克服对妈妈的依赖。 1、保护宝宝处在萌芽状态的独立性。周岁左右的宝宝,有了动作发展的基础,在行动中,常会表现出一种独立活动的愿望。父母应当爱护这种独立意向,及时给予引导和鼓励,如用话语、表情、动作等表现出对宝宝独立性的赞许,搂搂宝宝,夸赞宝宝等。 2、重视独立性的培养。在日常生活中,成人要重视帮助宝宝进行力所能及的活动,以巩固发展其独立性。周岁左右的宝宝,正处在独立与依赖心理并存的时期,成人要多为孩子创造和提供独立活动的机会,引导其向独立性的方向发展,逐步克服孩子对母亲的依赖。 3、强化孩子的独立能力。周岁左右的宝宝,认识能力有初步发展,对丰富多彩的客观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在日常生活中创造条件,提供机会,使宝宝多与外界接触。如常带宝宝走亲访友,常带他到小朋友活动的场所玩,引导其跟别的孩子一块玩等,使宝宝开扩眼界,积极、主动地感受多种外界刺激,丰富其生活经验,增强其独立性,逐步投身到社会生活中去,从而进一步克服对母亲的依赖。

          2009-07-16 16:36:52

            avatar of haiyi1618

            haiyi1618

            历史

            不能让孩子有太多的依赖性。

            2009-07-16 16:47:09

              avatar of mency520

              mency520

              历史

              孩子的这种情况可能有以下两方面原因:一是主要由母亲承担养育任务,孩子与家庭其他成员接触较少,所以对母亲很依恋;二是家庭环境较单调,没有同龄伙伴,也很少有感兴趣的玩具、活动等。要解决这一问题,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是平时有意让孩子多与家庭其他成员(如父亲等)接触,培养孩子与他们的感情,这样可减少对母亲的过分依恋;

              二是发现和培养孩子对某一事物的浓厚兴趣,使孩子的注意力放在他所感兴趣的事物上,从而会忽略是否有父母的陪伴。这种感兴趣的事物可以是有益的玩具、图书或与同龄孩子的游戏等。因为如果没有更有趣的活动吸引儿童,会更加强他会母亲的依赖。

              三是循序渐进地增加分离的时间和次数,逐渐增强孩子的承受力。孩子独立性差,母亲一离开就哭闹,这使得母亲会不忍心丢下孩子,最后只得妥协。这样无助于独立性的培养,反而会加巨孩子“缠人”的习惯。比较好的办法是循序渐进,逐渐提高承受能力。

              2009-07-16 17:59:29

                avatar of 牛子

                牛子

                历史

                好像没有安全感一样,应该带他多出去,见得多了,性格就开朗了,这样会好点

                2009-07-16 21:5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