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育儿网问题  > 宝宝我的头上长了好多的皮

      pic of user:fhghgghg

      颇受欢迎

      历史

      悬赏:10分

      回答:4

      宝宝我的头上长了好多的皮

      宝宝头上有头皮,而且脸上还有红点,

        avatar of aiwo65136751

        aiwo65136751

        历史

         

        是乳痂吧,没事的

        2010-02-06 01:11:16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avatar of 汐汐妈咪

            汐汐妈咪

            历史

            是湿疹
            婴儿湿疹的护理方法

            婴儿湿疹是吃奶的孩子身上较常见的一种皮肤疹,也叫奶疹,此病一般是由过敏引起的,具体原因比较复杂,在吃牛奶的孩子身上更为多见,所以有人推测可能是由于对异性蛋白不适应而引起过敏的。

            典型的婴儿湿疹多发生在头、面、耳部周围。开始呈红色小米粒大小的疙瘩,,较密集,后出现黄色、半透明的粘稠渗出液,而后结痂。在双眉、头皮、耳垂周围黄痂较多。此疹也可发生在大腿根、液下、外阴部、颈部等处,常因磨擦而使皮肤红肿、,糜烂,形成鲜红色潮湿的伤面。患儿因剧痒而烦躁不安,用手抓患处,可引起出血,继发细菌感染,严重者可化脓发烧。患处附近的淋巴结肿大。

            对患湿疹的婴儿一般采用以下护理方法:

            给孩子洗脸洗澡时不要用肥皂刺激,如身体、四肢湿疹较重时,暂时不要盆浴,洗后要立即涂药。

            给孩子换上清洁柔软舒适的衣服,枕头要常换洗,衣服被褥均要用浅色的纯棉布制做,不要用化纤制品。

            不要使孩子着冷受热,要躲避冷风,夏季不要暴晒。

            乳母应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葱、蒜、酒等。

            喂孩子的牛奶应多煮些时间,用以破坏牛奶中的致敏物质。孩子患湿疹严重时要及时请皮科医生治疗,家长不要随便给孩子涂病,以免加重过敏。一般湿疹经治疗后容易好转,但敢容易复发,不过不用着急,一般停牛奶后(大约6个月)就会逐渐痊愈

            2010-02-06 08:00:47

              avatar of 笨妈开团啦

              笨妈开团啦

              历史

              三招预防新生宝宝出现乳痂,1.坚持洗头,宝宝出生后,妈妈要坚持给宝宝洗头,重点清洗易生乳痂的头顶部。乳痂的基底中心多半是囟门,只要动作轻柔,不会给宝宝带来伤害...
              Q:宝宝头上怎么会有乳痂?
              A:乳痂是宝宝新陈代谢的产物,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

              1.遗传:如果爸爸妈妈头皮屑特多,或曾患过脂溢性皮炎,宝宝就很容易长乳痂。

              2.生活习惯:中国传统习俗认为,新生宝宝不宜洗澡洗头,时间长了,就会使乳痂越积越厚。而西方的宝宝很少有较厚的乳痂,因为他们从新生儿开始,就经常洗澡洗头。

              3.饮食习惯:哺乳妈妈和宝宝的饮食中油脂含量高,就更容易长乳痂。
              Q:乳痂对宝宝的健康有什么影响?
              A:乳痂较硬,紧贴囟门,会限制囟门伸缩的缓冲功能,如果出现宝宝颅内压增高性脑病时,囟门就会丧失缓冲高压的作用。
              另外,乳痂覆盖在囟门上,掩盖了囟门,使医生不能及时发现脱水(囟门凹陷)、颅内压增高(囟门饱满膨出)等重要病征,以至影响诊治。
              乳痂内藏污垢,还会影响头部外伤处理,易导致感染。
              Q:除痂有没有轻松解决的办法?
              A:有两种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植物油泡洗法
              原料:可选用菜油、橄榄油、杏仁油
              跟我做:

              1.为保证清洁,先将植物油加热消毒,放凉,备用。

              2.清洗时,先将冷却的清洁植物油涂在头皮乳痂表面,滞留数小时或一天,不要立即冲洗,乳痂被植物油浸泡松软后,薄的一般会自然脱落,厚的则需多搽些植物油。

              3.当乳痂脱落时,妈妈用小梳子轻轻地梳一梳,乳痂很容易就脱落下来。最好选用齿软而钝的婴儿专用梳子。

              4.最后用儿童洗发液和温水洗净头部的油污。一次不彻底,重复几次。
              ◎洗发乳清洗法

              原料:洗发乳是含有乳化剂的油水混合物,它能使油变成微小的粒子,均匀地溶解在水中,使水和油混合。

              跟我做:

              1.给宝宝选用温和的婴儿洗发乳,将洗发乳倒在手心里,轻轻蘸湿宝宝长乳痂的头皮。

              2.妈妈用手掌或指腹轻轻地揉搓。

              3.两小时后,再用温水洗去。每天坚持一次,直至乳痂清除为止。
              三招预防新生宝宝出现乳痂
              1.坚持洗头
              宝宝出生后,妈妈要坚持给宝宝洗头,重点清洗易生乳痂的头顶部。
              乳痂的基底中心多半是囟门,只要动作轻柔,不会给宝宝带来伤害。
              妈妈可以用手心轻轻地揉洗,再用纱布和温水轻轻洗净。如果有少许乳痂,在洗澡前搽些婴儿油,如2%水杨酸花生油。
              爱心叮咛:洗头时注意动作轻柔,不要用指甲硬抠,更不要用梳子用力刮,以免损伤头皮引起感染。
              2.调整母婴饮食
              生物素即维生素H,有减轻乳痂生成和促进细胞再生的作用。人体可以在肠道内制造出生物素,如果宝宝肠道内正常菌群失调的话,可能会导致生物素缺乏。
              6个月以内的宝宝,妈妈可以将液态复合维生素B加入果汁,这是供给宝宝生物素的最好办法。
              哺乳妈妈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生物素的食物,如肝脏、坚果、肾脏、蛋黄、酿酒的酵母、豆类、鱼类等。
              3.修剪头发
              宝宝头发过长很容易导致乳痂堆积,不便清除,最好给宝宝剪短发,这样护理起来方便。

              湿疹是小儿最常见的皮肤疾病。

              我宝宝原先也有的,起初脸上是小红点,里面还有白头,后来变成干的,起皮屑,耳朵后面是湿的,渗水,头皮上也有,结痂了,去医院看了,诊断为湿疹。虽然临床上症状不同,但都属于湿疹。

              你需要先了解一下湿疹形成的根源。湿疹的根源是胃肠道系统的不完善,某些过敏性体质的小儿吃进去的过敏原易透过较薄的肠壁进入血液中,由于皮下毛细血管最丰富,所以湿疹就立刻表现在皮肤上。治疗湿疹的根本不是要从数不清的物质中测试出过敏原,去回避它,而是要完善宝宝的胃肠道系统。且现在医学上不提倡为了避免过敏,而使宝宝得不到应有的营养。因此平时可以吃一些妈咪爱或合生元等有益菌(有益菌不是药,可以常吃),改善宝宝的胃肠道系统,等宝宝胃肠道系统趋于完善,湿疹当会有所好转。我的宝宝小时也爱长湿疹,我给他吃了整整一年的妈咪爱,现在1岁多了,小脸光得不得了。

              需强调指出的是,湿疹是会反复发作的,用药初期可能会有所好转,但过不久又会复发,不建议长期用药,否则会使皮肤形成激素依赖症 。

              得了湿疹后,家长不要替宝宝乱涂成药。除了带宝宝看医生,使用药物治疗外,更需注意以下护理皮炎的一般方法。

              1、保持皮肤清洁干爽
              给宝宝洗澡的时候,宜用温水和不含碱性的沐浴剂来清洁宝宝的身体。患有间擦疹的宝宝,要特别注意清洗皮肤的皱褶间。洗澡时,沐浴剂必须冲净。洗完后,抹干宝宝身上的水分,再涂上非油性的润肤膏,以免妨碍皮肤的正常呼吸。宝宝的头发亦要每天清洗,若已经患上脂溢性皮炎,仔细清洗头部便可除去疮痂。如果疮痂已变硬粘住头部,则可先在患处涂上橄榄油,过一会再洗。

              2、避免受外界刺激
              家长要经常留意宝宝周围的冷热温度及湿度的变化。患接触性皮炎的宝宝,尤其要避免皮肤暴露在冷风或强烈日晒下。夏天,宝宝运动流汗后,应仔细为他抹干汗水;天冷干燥时,应替宝宝搽上防过敏的非油性润肤霜。除了注意天气变化外,家长不要让宝宝穿易刺激皮肤的衣服,如羊毛、丝、尼龙等 。

              3、修短指甲
              若患上剧痒的异位性皮炎或接触性皮炎,家长要经常修短宝宝的指甲,减少抓伤的机会。

              4、戒口
              除异位性皮炎外,其他湿疹都无须戒口。让宝宝少吃动物蛋白质,如牛奶、蛋,必须在医生或营养师的监督下进行。在没有明显证据时,最好不要随便禁食某类食品。不提倡为了避免过敏,而使宝宝得营养不足。

              2010-02-06 12:0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