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育儿网问题  > 喜欢说谎的孩子

      pic of user:hahagaoxue

      hahagaoxue

      历史

      悬赏:10分

      回答:4

      喜欢说谎的孩子

      我的弟弟今年初三,学习一般.爱好游戏,和运动.他总是说谎周末不放假然后偷偷的去上网玩游戏,而且一种说谎的原因反复用,反复别揭穿还再用,一有时间就跑去游戏厅上网,马上中考了也不用功....哦,主要还有偷钱的习惯,谁的都偷拿,也不管多少钱,平时给他钱还不要!问他为什么?他会说很多很假的理由,继续偷

        avatar of 森林宝贝

        森林宝贝

        历史

         

        中学生说谎心理分析及对策

        作者:车相善 德育园地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438 更新时间:2005-10-31


        中学生说谎心理分析及对策
        有位心理学家曾说过:说谎是人的本能,说谎在现实生活中是相当普遍的,它并不是像人们所说的那样可怕,但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
        在我们的传统的正统教育中,我们强调要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品格。的确诚实守信是一种良好的品质。但我们不能强求学生不分场合一律要求诚实守信,我们应该对诚实守信与不说谎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笔者曾在不同类型的中学担任过近20年的教育工作,经过笔者仔细的观察,发现无论是重点中学的学生还是普通中学的学生在不同程度上都说过谎,中学生说谎是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但他们说谎心理是有很大区别的。因此,我们教师应该对中学生的说谎现象进行具体分析和研究,并根据他们不同的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
        总体而言,中学生的说谎心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自我满足的心理,这主要是满足学生的虚荣心理。中学生尤其是高中学生特别爱面子,绝大多数自尊心较强,男生特别喜欢在女生面前表现自己,而女生中则多数为怕羞,害怕其他同学嘲笑。有些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表现自己的优越感,表现自己在各方面的才能;也有的学生则在某一方面有特殊的才能,他们往往在这些方面显示自己的实力,把自己说得天花乱坠,从而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这类学生即使有时自己做错了事,他们往往也不敢承认自己的错误,即使承认也是轻描淡写,不当一回事。
        二是自我保护的心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竞争十分激烈,学生的学习任务也十分繁重,有些教师和家长的教育方法过于简单,中学生对社会和学业缺乏正确的认识,他们处理问题的方式又十分简单,而说谎是一种自我保护简单有效的方式。例如,有的学生对某一门学科缺乏兴趣,有些学生则更是极端采用逃课的方式,一旦教师发现问题后,有些学生说谎,编造理由以逃避教师的追究,来实现自我保护。再如,有些学生因害怕家长而涂改成绩册,这是学生自我保护的突出表现。
        三是习惯心理。在这类学生当中,有的学生往往自我表现欲极强,善于随机应变,这部分学生知识并不一定丰富,但表现得似乎无所不能;这类说谎者更多的是缺乏良好的教育,他们从小就学会了说谎,没有问题会说谎,遇到问题更会说谎,以蒙蔽教师、家长和同学。这些学生一旦发现谎言就要败露时,还会不断地继续说谎,以掩盖事实的真相,用谎言来支撑和巩固原有的谎言,这是一种典型的病态心理。虽然这一类学生只是少数,但危害极大。
        四是哥们义气心理。这一类说谎者大多是自己并没有犯错误,犯错误的是自己的好朋友,但自己又非常清楚这一事件的过程。或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好友,或是为了使自己不被同学嘲笑和孤立,他们撒谎为的就是哥们义气。
        五是侥幸心理。这类学生绝大多数教师和家长往往很放心,在一般情况下不说谎,偶尔犯一次错误在教师在和家长面前说一次谎,很容易得到教师和家长的信任,从而达到蒙混这关的目的。当然,还有一小部分学生虽然经常犯错误,但也还会对某一件事情抱有侥幸心理。
        六是引人注意心理。有些学生长期得不到教师和家长的关心和重视,有些教师把注意力集中在所谓的好学生身上而忽视了所谓的“差生”,有些学生家长忙于工作而忽略对子女的关心和教育,因而导致了学生感到遭到冷落的感觉,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说谎。还有的学生性格比较内向,不善于交际,但为了排除自己的孤独,证明自己的存在,有时也会说起谎来。
        七是逗乐心理。有些学生有时会对好友说一些逗人的谎言,相互取乐。而有些学生心理空虚,感觉生活很无聊;也有的学生以说谎为幽默,经常在同学之间通过说谎来娱乐;也有一些学生由于学习压力较大,在课余时间里与其他同学通过说谎来调剂一下气氛,以减轻学习的压力达到放松的目的;还有一些同学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借助于西方某一特殊的节日(如西方的“愚人节”)在同学之间、师生之间进行说谎取乐。
        八是善良心理。说谎并不都是坏事,在特定的条件下需要人们去说谎,最常见的如医院里的医生对垂危的病人或得了不治之症的病人,他们往往把病情告知家属,而不是直接告诉病人本人,其目的则让病人能在心理上放松并能配合医生进行治疗。虽然学生不像医生那样,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尤其是一些思想品质较好的学生也会发出善良的谎言,如有些学生做好事不留名或为了帮助某一同学而采取不留名甚至于用假名的形式,所有这些都是善良的表现。
        九是从众心理。当学生中发生一件不好的事情的时候,老师追究这一事件的责任时,许多同学虽然知道,但不会向老师告发。这里有的是朋友的义气心理因素影响;有的是恐惧心理,害怕同学报复;还有不少的学生则是一种从众心理,大家不说我也不讲,反正与自己没有关系;如在一些普通中学中,有的学生破坏了学校的课桌、门窗等,如果没有被教师发现的话,学生往往都不会承认,这需要教师花很大的力气才能查出来。
        基于对上述说谎心理表现的分析,我们认为教师和家长对学生的说谎应作具体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教育。
        德国心理学家作过一个调查,在对“说谎是否是一种不好的行为”时,对459名孩子进行了询问,其中有159名孩子认为说谎不好,另外113名孩子认为,要把说谎这件事和时间、场合结合起来考虑。总而言之,认为说谎不坏的回答略多。
        具体分析之一:教师和家长不能对学生的说谎作简单的批评。事实上,学生的说谎有合理的一面,也有其不合理的一面,诚如日本心理学家相场均认为:“说谎是和人性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从本质上看说谎并不是坏行为。可是,说谎也确实往往给人们带来各种各样的不良后果……说谎既有愉快绝妙的一面,同时也有卑劣可怕的一面。”教师或家长对学生善良的说谎不但不能批评,相反还要给予积极的表扬和鼓励,只有不合理的说谎教师和家长才应该对学生进行教育疏导,以引导和培养学生的诚实品质。
        具体分析之二:教师和家长应该积极分析学生说谎的原因,是学生品德有问题,还是教师或家长的因素。如果是学校和教师的因素,那么这些因素是什么?是我们的教育方式过于简单粗暴或是我们忽略了他们的存在。如果是这样,我们则应该不断重新建立新的亲近的师生关系,并改进我们的教育方法。如果是学生的问题我们则需要对学生进行说服教育。
        具体分析之三,由于学生说谎心理是复杂多样的,我们对学生的教育也不能千篇一律,应因材施教。这不仅需要根据学生的说谎心理情况,而且也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教育。在教育过程中,我们教师应该给学生多一些爱心,多一份信心,多一份耐心和恒心,在必要时,教师也有必要进行合理的说谎,如教师为了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树立自信心,教师有时需要违背事实,需要用称赞的方式来激励学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赏识教育。通过对学生的赏识和引导以达到我们的教育目的。
        撰文:汤巧根



        嫉妒之火,让它远离孩子
        田淑琴
        事件回放——
        事件一:
        河南信阳一位高中女生,半夜把一杯硫酸泼到同学的脸上。是怎样的仇恨才使她做出如此歇斯底里的举动?答案让见多识广的办案人员大吃一惊——作案者的动机仅仅是“她比我学习好”。
        事件二:
        江苏南通一个姐姐,自认为妹妹处处比自己强,比自己更多得到母亲的欢心,失落、嫉妒之余,把硫酸泼向母亲和妹妹。
        事件背后——
        不能容忍别人比我强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嫉妒是人在交往过程中,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待遇等方面不如别人,进而产生的失落、羞愧、愤怒、怨恨等组成的复杂的情绪状态,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发展现象。然而,这种心理现象亟需关注、疏导——尤其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一旦失去控制,任嫉妒心理泛滥,就会形成不良性格,乃至因嫉妒心理的过度膨胀酿成恶性爆发。前文提到的信阳中学的泼硫酸事件,就是一个因嫉妒心理恶性膨胀的典型。
        我们的教育少了什么?
        两起惨案犹如一声警钟,让我们在为当事人痛惜之余,不得不做亡羊补牢的思考——我们的教育有何缺失?孩子因何染上嫉妒恶疾?
        我们的教育少了什么?当我们急功近利于孩子的成绩、孩子的技能时,我们忽视了、淡漠了品德和心理素质的培养。一位中学老师对此感慨良多:现在孩子的嫉妒心太强了。他执教的班里有两个学生唱歌都很好。在一次学校组织的文艺活动中,因为一个孩子的演唱获得的掌声多,从此,那个被比下去的孩子就不肯理自己的“对手”了。这都是刚刚十二三岁的孩子呀!
        看,嫉妒就是这么伤害着孩子的心灵——使孩子既不能面对他人的成功,也不能面对自己的失败。于是孩子整天生活在不快中,怨别人抢了自己的风头,被“我不如人”的痛苦包围。说到底是极端个人主义和极端利己主义在作怪。嫉妒之初是失落、自怨;发展下去便旬仇视、伤害他人。
        让孩子远离嫉妒心疾
        正确地疏导孩子这种负面情绪,正确地对待竞争,都是家长、教师、学校、社会急需关注,必须对面的问题。
        提醒一:对孩子的要求或者说期望值不能过高。要做到只求尽力,不求最好,从根本上给孩子减压。
        提醒二:当孩子遭遇失败时,要注意孩子,使之认识到挫折就是来自生活的挑战,人应该具有承受挫折、迎接挑战的能力。
        提醒三:面对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环境,应使孩子正确地认识竞争。要明白对手不是仇人,嫉妒也不是要强,进而使孩子学会欣赏他人的成功,分享他人的快乐。
        提醒四:要让孩子懂得,人生最重要的不是一时一事的得失,而是积极的参与和快乐的心境。
        提醒五:关注孩子的心理和情绪。当发现孩子有了一定的心理压力时,应及时帮助并进行心理疏导甚至必要时求助心理医生。只有让孩子的负面情绪得到及时有效的宣泄,都会让心理的重压与痛苦远离孩子。要认识到,孩子健康的标准首先是健康的心态。
        总之,全社会都要来关注孩子的思想品德、心理卫生的教育,才能让所有的孩子拥有健康的成长环境。

        2007-01-29 13:21:56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avatar of 琦琦妈妈

          琦琦妈妈

          历史

          家长要了解为什么,是孩子零用钱不够,是受人指使或胁迫,是物欲诱惑,还是有恶癖?其中最本质的问题是,这种情形是偶然发生的还是已形成习惯?而在事情发生后,他又是如何对待自己的错误?如果家长只会大吼:“你偷东西了—别的我什么也不想知道!”那这就是最蠢的家长了。
          有一个相当流行的观点,“偷窃”是特殊的过错,要求家长严厉体罚。而教育学家却有大量数据表明:事实正好相反,孩子由于害怕和屈辱,变得不敢吐露真言,更加趋向于不诚实。
          教育学方面有这样的建议:“应当从儿童的需求做起,如果孩子的要求对于他这个年龄来说是合理自然的,那么家里就应当尽可能给予满足。应让孩子觉得成人在关心他们,尊重他们的愿望,这样,他就不会通过拿别人的东西这种途径来满足自己的愿望了。
          孩子被吸纳参与家庭经济活动
          孩子被吸纳参与家庭的经济活动乃至预算,这是家教中对孩子进行金钱教育的最好方式,可以让孩子从中了解金钱的意义、金钱在生活中的地位和使用方法。孩子会因此感到自己是家庭的主人,并学习合理地使用金钱。
          =========================================
          原因:孩子偷钱为了什么
          上网玩游戏,买零食吃,买喜欢的文具、玩具,买想看的书,给同学送生日礼物,跟同学出去玩等等,当这些需要不能以正当方式从家长那里要到钱时,只好“私拿”。家长应控制过激反应情绪,冷静分析一下孩子为什么要偷钱,分析出真正原因才有利于解决因其他坏习惯和不良行为而产生的偷钱后果。
          一般的孩子偷钱只是偶尔行为,带有父母不会发现的侥幸心理。记者在采访调查中发现,很多孩子都曾有过偷拿家长钱的行为,有的家长还向记者承认他们小时候也有过偷拿父母钱的经历,与“学坏”、“犯罪”无必然联系。三毛在她的《倾城》专辑里收录的《胆小鬼》一文,就是记叙她小时候偷钱的一段往事。“说着说着,发觉姐姐弟弟们在笑,原来都偷过钱,也都感觉不好过,这一段往事,就过去了。”
          有的孩子花钱大手大脚和偷钱成恶性循环,形成坏习惯后,就需要家长耐心地说教,采取适当的方法纠正孩子的行为偏差。
          有的孩子明明自己有零花钱,但是还是喜欢去偷,不偷就觉得不舒服,成了一种“癖”,中南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罗学荣教授称,偷窃成瘾的孩子患的是品行障碍。这时家长一定不要讳疾忌医,应带孩子到正规的心理诊室进行治疗。
          建议:尊重孩子,正确引导
          记者采访长沙市未成年人心理发展咨询指导中心和中南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儿童心理问题研究有关专家时,他们建议对孩子拿家里钱的行为,轻易不要用“偷”这个字,在心理上对孩子压力小些,有利于教育。
          首先,家长发现问题后,不要怒不可遏,连打带骂,而应尽量控制自己。把孩子叫来,坐下来认真交谈。让孩子谈是怎么样想的,花钱买了什么东西,怎么处理的。根据实情,给孩子重点分析两方面问题:一是是非问题。联系实际,给孩子讲清如何对待钱会反映一个人的品质,小的毛病发展下去,会铸成大错。二是想花钱应该怎么办。告诉孩子,想买什么跟家长说,家长给钱或不给钱是经过思考的,要钱就给对孩子成长没有好处。如果家长平时忽视了孩子的某些合理需要,应该向孩子做自我检讨,让孩子服气。
          其次,家长做好理财榜样。有的孩子偷拿家里的钱是发现家长对自己的钱没有清楚概念,以为自己拿了家长也不知道,让孩子钻了空子。专家认为,家长有必要当着孩子的面对家庭收入支出,做比较详细的记录。一方面,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理财习惯,另一方面,让孩子知道自家的经济情况,培养合理用钱意识。还有,应该给孩子适度的零花钱。给零花钱多少要从实际出发,看家庭经济条件和孩子实际需要,而且要指导孩子怎样花钱。
          最后专家建议,改变孩子拿家里钱的行为,出发点首先是尊重孩子的人格,切不可一下子把孩子看扁了,而且切忌不要当着外人的面来处理这件事,更不要把孩子曾经偷钱的事情挂在嘴边,时不时“揭孩子的短”,随意惩治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2007-01-29 12:08:25

            avatar of gary

            gary

            历史

            孩子的说谎可分为无意说谎和有意说谎两类。

              无意说谎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年幼的孩子分不清自己的想像与现实之间的界线,企图用言语描述某种幻想的东西。孩子会把他自己想像的东西当做事实加以描绘,形成无特殊目的的谎言。这种"谎言",实质上是孩子想像的反映。有时,孩子的软弱和退缩,导致他们一时冲动,编造了谎言。这种谎言属于防御性的。

              有意说谎通常带有明显的欺骗目的。有时,孩子说谎是他们推理的产物,如,当他们知道一旦讲出事实真相将要受到惩罚时,就可能用谎言来掩盖事实。或者,当孩子意识到不隐瞒事实将得不到社会承认或家长表扬时,也可能采用说谎的手法。有意说谎容易变成一种习惯行为。

              对于孩子的无意说谎,家长不必过于追究,因为随着孩子认识能力的提高,这种现象会慢慢消失。而对于有意说谎,则要严肃对待。首先,家长要在家庭中形成宽容的氛围,不要过于苛求和责难孩子,更不能用体罚来对待孩子的过错,不要让孩子形成恐惧感,是防止孩子说谎的重要条件。对于孩子的有意说谎,要进行认真的调查和分析,用事实真相来点穿谎言,让孩子懂得说谎是要受批评的,从一开始就堵住孩子说谎的企图。此外,要着重从正面教育孩子从小做老实人,讲老实话,办老实事,让他们懂得不说谎的人才能心里平静,精神愉快。

              蒙台梭利说过,说谎是心理畸变中最严重的缺点之一。为了防止孩子说谎,成人首先要诚实、坦然、正直,真诚地对待孩子,不要为了成人自己而牺牲孩子的需要。

            2007-01-29 12:59:42

              avatar of 宝贝MM

              宝贝MM

              历史

              处于发育阶段的中小学生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所难免,那么,孩子出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家长应怎样对待、处理、解决?综合读者近期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记者采访了河南省儿童心理健康医学会副主任委员、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心理科主任孔德荣和河南省行为医学会委员、郑大一附院精神心理科主任医师李淑英。
                □记者胡炳俊通讯员马慧文记者李文波图
                案例:霸气十足太张扬性情暴躁打同学
                今年10岁的小军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在家里他是一个小霸王,入学后他上课不认真听讲,下课也不老实,常常起哄,甚至发展到打架。由于他多次打伤同学,同学没人跟他玩,老师让他转学,家长多次体罚,小军成了一个不受欢迎的“问题学生”。
                探因:过分溺爱生娇惯家庭环境受影响
                孔德荣认为,孩子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性格缺陷和家庭环境所致,也不排除遗传因素。通常情况下,过分受溺爱的孩子个人意识都比较强,以自我为中心,喜欢控制别人,受限制时就容易出现攻击行为。科学证明,父母性急、控制能力差,对孩子形成神经系统活动类型的“不可抑制性”具有遗传影响。脾气、性格暴躁的父母以及放纵型、专制型家教常常造就攻击型孩子。
                支招:家庭和谐是法宝因势利导最重要
                孔德荣认为,要改变性情暴躁、喜欢攻击他人的孩子,首先要创造和谐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学会关心、尊敬他人。当孩子出现问题时,不要总用消极的眼光看待孩子、用贬义的词语评价孩子,要因势利导,尝试把孩子好斗的性格转变成学习上的好胜;当孩子出现好的表现和行为时,要及时给予表扬以及各种形式的奖励;当孩子出现习惯性的凌弱行为时,要及时制止,做到奖惩分明。
                案例:家里丢失100元孩子拿了该咋办
                某初中一年级男生小勇生活在一个单亲家庭。一天他放学回家后看到桌子上放有1000元钱,喜爱上网的他看妈妈不在,就拿了100元。妈妈发现后,非常严厉地谴责、指责小勇,并指出这是偷盗行为。小勇感到事态严重,死活不承认钱是自己拿的。可妈妈并没有就此罢休,总趁小勇不在的时候翻看他的书包。终于,有一天,妈妈翻书包的行为被小勇看到了,他对自己和妈妈都失去了信任和信心,开始吸烟、酗酒,和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混到了一起。
                探因:孩子逆反属正常处理不当生反感
                李淑英认为,孩子进入中学阶段以后,逆反心理明显增强。家长发现孩子犯错后,稍微处理不当,就会引起孩子反感,严重者甚至会导致孩子误入歧途。小勇和妈妈就属于这种情况。父母忙于工作或与子女沟通少的家庭,这种问题尤其普遍。
                支招:家长孩子多沟通问题宜疏不宜堵
                李淑英说,对于此种情况家长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首先信任孩子,发现问题后不要盲目下结论,找孩子“说事”,更不要以成年人的行为准则上纲上线。最好在孩子心情比较好的时候,和孩子坐下来好好谈谈。比如,问问孩子最近需要什么、家长什么地方做得不妥等。有的孩子愿意当面承认错误,有的孩子爱面子,家长也不要刨根问底、威逼利诱,给孩子留个面子,并不等于放纵孩子的行为。
                李淑英还指出,现在是信息时代,电脑有很多正面作用。有条件的可以给孩子买一台电脑,并有目的和针对性地引导孩子用电脑,给孩子限定用电脑的时间和频率。没有条件或不愿给孩子买电脑的家长,可把孩子的兴趣引导到打篮球、踢足球等其他爱好上。对孩子不管不问、听之任之往往会引发很多问题。
                案例:孩子平时爱撒谎越是管教越严重
                小强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平时总爱向同学吹嘘自己有什么好玩的、好吃的,父母带他到某地玩过等。一旦小朋友揭穿他的谎话,他就会跟小朋友发生争执,甚至打架。父母也发现孩子经常撒谎,有作业说没作业,随便拿同学的东西说是同学送的。父母感觉到问题的严重性,要么严厉批评,要么打一顿,但均不奏效,问题越来越多,开始发展到在校打架、上课不认真听讲、逃学等。
                探因:认识能力不完善撒谎遇压被强化
                低年级学生由于认识能力及思维能力发育尚不完善,撒谎多是为了满足自己幻想中的某种欲望。这时期孩子的说谎大多是无意的,过分严厉的家庭教育方式会给孩子造成强大的压力,孩子为逃避惩罚或为取得父母欢心而继续说谎。说谎一旦成功、达到某种目的,说谎行为会得到进一步强化。
                支招:家长诚实做榜样孩子撒谎要宽容
                孔德荣说,通常情况下,大人是孩子的影子。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则,为孩子做到诚实的榜样,孩子说谎时及时制止。管教过严的家庭里,孩子说谎大多为逃避惩罚,这样的家长要注意改变态度,尊重孩子,给他们改正错误的机会和时间,并从自己身上也找找原因。
                案例:同学课本经常丢原是同桌有意偷
                玲玲是某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最近她同桌的课本、练习本陆续丢失,刚开始同桌以为是带回了家,几次事情发生后,同桌感到很奇怪,就问玲玲是否看见她丢的书,玲玲矢口否认。但后来同桌发现玲玲手中的书是自己的,就告诉了老师。在老师的追问下,玲玲终于承认同桌丢的课本和练习本都是自己偷拿的。老师对此百思不解,玲玲并不缺这些东西,她是不是心理有什么障碍?
                探因:小小矛盾结私怨惧怕挨批硬隐瞒
                孔德荣认为,玲玲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缺乏与同伴融洽相处的经验所致。玲玲和同桌应该发生过小矛盾,所以才会有“收藏”同桌书本的行为。这种行为表面上看,也是一种“复仇”行为,应该及时发现、引导。
                支招:孩子犯错忌扣帽家长孩子多交流
                孔德荣说,孩子出现问题后家长一定要耐心听他们解释,体会他们的感受,并给予必要理解,切不可随意“扣帽子”。要引导孩子平等待友、宽容大度,不恃强凌弱、不谦卑怯懦,不存非分之心、不取不义之财。孩子放学回家后,家长要主动和孩子好好沟通、交流。而孩子回答家长的过程又是他对事物重新认识的过程,是共享快乐或发泄情绪的过程,也是学习怎样待人处世的过程。

              2007-01-29 18:4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