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飘飘
问答历史
|
婴幼儿时期是一个人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2~3岁是小孩子掌握口语的基本阶
段。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2岁儿童语言障碍的发生率在9%~17%,明显高于智力障碍的发
生率。语言障碍不仅严重影响儿童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还将影响到儿童的社会适应能
力,并使注意力缺陷和学习困难等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率增加。听到自己的宝宝叫自
己“爸爸”或是“妈妈”,也许是为人父母最高兴不过的事情了,但是有很多家长反映,
自从宝宝会叫“爸爸”、“妈妈”后,学习其他的话似乎很慢,家长就是反复地说,宝宝
也还是不能学会。是不是宝宝不够聪明或是发育的缓慢?带着这个问题记者采访了吉林省
妇幼保健院儿保科倪锡莲主任。
语言环境须良好
倪主任介绍说,给宝宝创造一个良好语言学习环境非常重要。宝宝出生后,家长就经
常和宝宝说话。早期对孩子语言的刺激,可以让孩子尽快感知语言。宝宝在婴儿期主要是
感知语言阶段,刚出生的宝宝,就要从发音开始,不断地教宝宝发音,家长发音时要用慈
爱的目光注视着宝宝,同时也要注意和宝宝说话时的语调。再过几个月后,就是宝宝对语
言的了解阶段,家长可以根据宝宝这时语言发展规律,从“这是什么”开始,让孩子说出
所认识的事物,让宝宝经历“听——理解——模仿——表达”的过程。这时和宝宝说话,
就要告诉宝宝你说的是什么,教他说“球”,就可以拿着“球”,让他知道这个东西就叫
球,经过反复的学习后,孩子再看到球后,就会主动地叫出“球”。不要认为孩子不会理
解,说一些动词时家长可以作出动作,宝宝也会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学习会更快。倪主
任还提醒家长,在教孩子说话时,语调要夸张,语速宜较慢,发音须清晰。
模仿能力得利用
宝宝学习语言时,有很强的模仿能力。你说话时宝宝会很仔细地观察你的唇形,因此
说话时速度要慢,注意发音正确,尽量不要说方言。家长可以给宝宝买一些构图简单、色
彩鲜艳的卡片,在教宝宝时,一边翻看,一边指点画面上的图像,一边用清晰而缓慢的语
言告诉宝宝是什么,可反复讲。虽然在刚开始时宝宝不一定学会,但经过反复教授,宝宝
在看到卡片后,也会模仿家长的样子说出这个东西的名称。
发音纠正要重视
一般来说,宝宝在一岁左右就会说话,但是说话的早晚和宝宝大脑发育、后天的培养
有很大关系,因此即使有的宝宝说话时间稍微晚一些家长也不要过于着急。宝宝在开始发
音时只会说单音节词,有时也说一些单音节词的重叠,如看到一个苹果,宝宝就会说“果
果”,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语言环境的熏陶,孩子才会逐渐说多音节词。家长要及时纠正
宝宝喜欢将单音节词重叠的习惯,让宝宝明白正确的叫法。
口吃消除要及时
对于说话口吃的宝宝,如果不是先天因素引起,而是后天因素造成的,家长就要在了
解情况后及时帮助宝宝纠正。有的宝宝会因为情绪紧张而口吃,家长要及时帮助宝宝消除
紧张的情绪;也有孩子是模仿周围的人或从电视中学习到的,家长就要帮助宝宝远离口吃
环境,并进行正确发音的熏陶。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宝宝因受词汇量的限制,表达能力跟
不上思维的速度而导致口吃,这会随着孩子词汇量的增大而消除,家长不要过分担心。
最后,倪主任提醒各位家长,一定要对孩子有耐心和爱心。这样宝宝才能很快学会说
话,并成为一个“语言能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