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育儿网问题  > 请教如何教育孩子,孩子的性格是否可以改变?

      pic of user:dandan_2004

      dandan_2004

      历史

      悬赏:10分

      回答:5

      请教如何教育孩子,孩子的性格是否可以改变?

      大家好,我的孩子6周了,性格内向,不与人主动打招呼,在班里也少与同学玩耍,你说他胆小吧,也不是,因为他敢与老师争吵,抢东西,不知哪位给一些指点,该如何教育孩子呢?先谢过各位了。

        avatar of 露儿的唯一

        露儿的唯一

        历史

         

        多和宝宝沟通讲道理,不要随意打骂,多带宝宝去人多的地方参加一些活动,比如亲子乐园什么的。小朋友的性格一时半会看不出来的,我们大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在中学,或者小学我们也许不太出色,也不怎么多说话,但是一到高中,或大学就大有改观,这和宝宝现在不说话是一样的道理。

        2011-01-14 09:15:40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avatar of liu16020219

          liu16020219

          历史

          有的孩子是天生的,大一点就好了,平时多和孩子沟通.多带孩子出去见识见识.

          2011-01-13 23:38:18

            avatar of 寶貝儿

            寶貝儿

            历史

            一、树立自信心

            我们做家长的大都有“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愿望。这一愿望符合人类的发展规律,符合时代前进的节奏,这一愿望如何才能实践?我认为让孩子相信自己是最聪明的孩子,相信学校,相信老师,相信社会一天比一天更美好。因为在我的朋友中,有一部分总是因孩子成绩不如别的孩子得了X X奖而自己的孩子没有得到而责备孩子。有一些诸如“你怎么这么笨呢?你看人家X X多棒,你怎么就这么差劲呢?”一类的话,这就在孩子的心中造成了一种:我就是比不上别人,别人是永远比我好的错误观点。使孩子总处于自卑当中,以致学习没有上进心,不思进取。鼓励孩子胜不骄败不馁。所有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但又难免会出现缺点与错误。因此,家长要把握好尺度,这对于孩子自信心的建立是非常重要的。

            二、确立学习目标

            一个人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目标,每一阶段目标的实现就是人生上了一个新台阶,近期目标与远期目标要相结合。有的孩子虽然确立了一个目标,但过于长远,短期内无法实现。而孩子往往心比较急,对于任何目标希望尽快实现,如果短期内自己看不到成效便会灰心丧气,这个确立的目标也就失败了。因此,要在远期目标的基础上加入若干个短期内就可实现的目标,这样既可以尽可能地实现远期目标,又可在一次次地小成功中获得自信。这样才能一步步地走向成功。

            三、让孩子独立完成各项任务或作业
            从小培养自我约束的能力,什么事情都要靠自己努力,今天的事情一定要今天完成,不要拖到明天。养成这样的良好习惯,学习上不欠债,发挥自身的特点,总是对新知识感兴趣,使爱学习的劲头十足。这对于孩子以后踏上社会与工作岗位很很需要。

            四、以身作则,家长要起表率作用
            做父母的本身既要努力工作,又要经常学习,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孩子。从小到大,孩子和家长在一起的时间是最长的,一天两天不算什么,但家长几年,十几年的习惯行为动作便会变成对孩子的一种心理暗示。使孩子在不知不觉中便会模仿家长的言行举止。如果家长有不良的习惯,便会在这一天天中给孩子以影响。有些家长明知自己的某些习惯不对,但又管不住,总对孩子说“别学我”但这已经给孩子的心中种下了一颗恶果,并不是自己几句“不许学”就可以抹杀掉的。所以家长的言行对孩子来说起着非常的作用。

            五、还孩子自尊心

            平时家长与孩子要相互尊敬,遇到困难时,要多一些鼓励,多一些引导。培养孩子的自尊心。我一直觉得家长和孩子应该是平等的,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把他当成一个平等的主体对待,家长不能用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

            六、培养孩子竞争意识与兴趣
            充满竞争和快节奏的现代社会,要求人们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适应本领,因而应从小培养孩子的“强者气质”。珍惜并鼓励每一个小小的进步,让孩子善于发挥自身优势,充分肯定与信心刺激相结合,进行“自我感觉良好”训练。 “一步一个脚印”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一位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认为当今孩子最需要培养的性格是:(1)自信心(2)热情(3)富有同情心(4)灵活性(5)希望:在黑暗中看到光明,敢于迎接挑战。除了要求孩子认真完成课本作业外,还应该着重培养兴趣爱好的知识面,如上兴趣班,或教他学习各种球类、棋类等,对其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

            七、家庭成员要有分工

            做父亲的要多承担一些思想政治工作,母亲在生活上要多关心一些,孩子的任务就是学习,只学习才有快乐可言,不要让孩子把学习看成是负担,让孩子感觉到学习就像父母一样在工作。家庭要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孩子常常感觉到家庭的温暖、常常能从内心深处树立起良好的学习氛围。

            八、良好的人际关系

            从小教育孩子尊重老师和同学,老师是全社会都尊敬的人,同学之间互相尊重、互相学习,可以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共同提高。外国有一句谚语“能力在孤独中培养,品格在社会中形成。”在培养孩子独立学习思考能力的同时还要教育孩子融入集体,团结友爱,热爱集体,处处有爱心,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这将使孩子终生收益。

            九、交流沟通

            沟通是建立在一个平等的基础之上的,经常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做父母的要经常与孩子交流沟通,经常问孩子想一些什么问题,遇到困难和考试成绩不理想时,多给孩子一些激励话语,这样就不气馁。每次考试后让孩子多总结一些经验,找出问题的所在,争取下次取得好成绩。和孩子沟通有时是道难题,任何时候都不能走向偏颇。常常引导他把学校、班级的事告诉我们,高兴的事和烦恼的事,我们大家一起分享,做孩子的好参谋。作为父母,一方面要把自己的一些经验经过整理有条理地传递给孩子;另外还要考虑到孩子的天性、能力和选择。只有把这两者结合起来,才能达到完美的一个度。这可能是一种教育艺术,也是我们永远追求的一个境界。

            十、要做到正确配合

            家长还要和老师密切联系,和老师讨论孩子的教育问题,虚心听取老师对家庭配合教育问题的意见和要求,并在家庭中配合落实。平时,孩子在家里发生的问题,也要及时和老师取得联系,交换意见,以便学校、家庭配合教育。另外,家长配合教育要有信心和耐心。家长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学习和掌握一些教育孩子的理论和方法。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父母的希望。古人讲“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要培养孩子成才,学校和家庭都负有重大责任,只有家长重视和做好与学校配合教育孩子的工作,才能将孩子培养成对祖国有用的现代化人才。

            孩子的性格可以改变吗?

            很多父母都相信所谓的“天性使然”:“我的孩子生下来就胆子小。”“他从小就是个急脾气。”很多父母都这样安慰自己。

            可是,任由孩子个性自由发展是不正确的。在客观承认孩子天性的同时,任由孩子个性发展会成为孩子成长的障碍。

            无视孩子的个性或用大人的思维方式进行说教都是不对的。举个例子吧:生性散漫的孩子越是在人多的时候,越表现得顽皮固执,感到没面子的父母有时会发火,甚至动手打孩子。可这种强迫式的管教或者大发雷霆的方式是根本解决不了问题的。

            如果孩子因为性格原因表现得很活跃,父母首先要通过改变周围的环境,帮助他尽快安静下来,然后再告诉他对错也不迟。

            孩子生性胆小怎么办?

            对于小心谨慎、性格内向的孩子,母亲会担心他在与人交往方面出现问题。其实没有这个必要。孩子慢慢长大之后,会自然而然地离开父母的怀抱。他们会发现,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比和父母在一起更开心的事情,不用大人的督促,他们自己就会走向外面的世界。

            孩子暂时不愿离开妈妈,肯定有他的原因和困难。这时候,妈妈不要刻意和孩子保持距离,这样做反而会增加孩子的不安全感,孩子会更加缠着妈妈。那遇到这种情况时该怎么办呢?

            首先,要让孩子有安全感。当孩子小心翼翼躲到妈妈身后的时候,要注意观察孩子周围的环境,是有让他害怕的小朋友?还是经常吓唬他的叔叔来了?如果是这些情况,最好先带孩子暂时离开,这样能最大限度地保护孩子。只有母爱才可以帮助孩子获得足够的安全感。

            还有,很多胆小的孩子都在母子依恋关系方面存在问题,妈妈应该多想一想是否在爱的表达方式上存在不足。让孩子充分感受到父母的爱吧!

            孩子的行为过于活跃怎么办?

            有的孩子比较胆小,但有的孩子就“胆大”得过分,过于活跃、行为冲动。这样的孩子从来不知道害怕,喜欢爬高、大声喊叫、疯玩,经常做出各种让父母后怕的奇怪举动。

            有些妈妈认为,对待过于活跃的孩子,要像猫捉老鼠那样好好管教。可这样做就像让还不太会走路的孩子去跑步一样,而且发火、斥责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父母要尽最大的努力,帮助孩子在关爱中树立自信心。

            父母要理解孩子的心理。这样的孩子大多不适应较为复杂的外界环境。注意观察就会发现,孩子发生过激行为之后,自己会变得更加不安。这说明他们暂时还不具备控制情绪的能力。

            当孩子出现过激行为的时候,首先要判断周围是否存在刺激孩子的事物,有可能是更活跃的小朋友刺激到了他,也可能是其他危险物品激发了孩子的好奇心。如果存在这样的对象或环境,要着手改变周围的环境,把孩子和这些刺激要素分开来。当然,为保持孩子的情绪稳定,平时也应该尽量创造合适的环境条件。从预防的角度来说,在情况改善之前,应尽量避免带孩子去人多和新鲜事物较多的商场或餐厅。

            2011-01-13 23:43:18

              avatar of 马长贵

              马长贵

              历史

              你好!你自己做好榜样,给孩子最好的是榜样。多点给他鼓励。父母是孩子的起跑线。

              2011-01-14 12:03:41

                avatar of 冯晨

                冯晨

                历史

                平时你带宝宝出去时,见朋友你打招呼的同时也要宝宝叫他,鼓励他和小朋友玩你也陪同,慢慢让他喜欢和其他人玩。

                2011-01-14 13: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