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育儿网问题  > 睡眠不安

      pic of user:qq30302916ci32

      L J YQQ

      历史

      悬赏:10分

      回答:3

      睡眠不安

      我的宝宝快4个月了 睡觉总是不好 特别怕吵有一点声音都不行 我感觉她特别的烦躁 总是用手去擦脸和眼睛

        avatar of binbinkeai

        binbinkeai

        历史

         

        睡眠不安常见原因:
        睡眠质量的好坏,对宝宝的健康影响很大。如果宝宝睡得不踏实,似睡非睡,可能原因如下:
        1、饮食不当:睡前饱食、夜间频繁喂奶、新近添加辅食不适应、消化不良等。
        2、生理原因:出牙期、断奶期、预防接种后。
        3、宝宝疲劳过度:睡前玩得时间太长,兴奋过度;或白天受了惊吓,心情恐惧,情绪焦虑等,使得精神不能很好地被抑制下来,导致入睡困难,俗称“闹觉”,或进入浅睡眠阶段后很快又醒过来,很难进入深睡眠阶段。
        4、睡眠问题:长期睡眠不足、睡眠饮食排便时间安排不合理或无规律导致睡眠紊乱;随意更改睡眠时间,家长缺乏培养和建立孩子睡眠生物钟的意识。
        5、睡眠环境:如空气污浊、室温过高或过低、过于干燥;被褥太厚,穿棉衣睡觉等。
        6、患病:便秘、腹泻、湿疹、感染性疾病如中耳炎、鼻窦炎、佝偻病早期、蛲虫感染;孩子不舒适如发热、鼻塞、腹胀、疼痛、腹泻、便秘、呕吐、瘙痒等症状。
        7、日常生活变化:如由于出门,移往陌生的新屋,有新的保姆或亲戚照顾婴儿,以及担心父母出差分离等。

        原因很多,应该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外在因素
        1、饥饿
        多见于新生儿和三个月之内的宝宝。这时需要哺乳或喂奶来解决。稍大的宝宝如果睡前吃饱,可以排除这个因素。
        天气干燥的情况下,宝宝夜间可能会口渴,给他补充点水分可以让他安静。
        2、缺钙
        缺钙是导致小宝宝睡觉不安稳首要因素之一,大多数MM都会考虑到它。缺钙、血钙降低,引起大脑植物性神经兴奋性增高,导致宝宝夜醒、夜惊、夜间烦躁不安,睡不安稳。解决方案就是给宝宝补钙和维生素D并多晒太阳。
        A、补钙:每日元素钙300-500mg
        B、补VD:每日400-800IU
        3、太热
        现在的宝宝穿盖多半是偏热的。其实小宝宝凉一点没有关系,太热会使他不舒服,也容易生病。如果室温挺高,又穿着睡袋,再盖上小被子,宝宝自身散热能力差,会感到热而醒来。这时只要减少穿盖即可解决。
        4、腹胀
        1岁以内的婴儿都会出现这种情况。如果睡前吃得过饱,或喝奶后没有打嗝排气,小宝宝都会因腹胀而醒来。大点的婴儿多半是睡前几小时内吃了一些难以消化的东西。注意按摩、排气和调整饮食即可解决。积食的宝宝可用点小中药治疗。
        5、尿湿
        因尿裤太湿或勒得太紧,也会使宝宝不舒服。有的宝宝想尿尿时不愿轻易尿在尿裤上,也会翻来覆去不安稳。细心的MM观察一下.
        6、白天太兴奋或环境的变化
        稍大点的宝宝的睡眠不安也可与白天过度兴奋或紧张、日常生活的变化有关。如出门、睡眠规律改变、搬新屋、有新的保姆和陌生人来。比如老的保姆走了会引起婴儿晚上睡眠不安。经常更换抚养人也使孩子睡眠障碍的发生率明显升高。白天睡的太多也可影响晚上的睡眠。
        7、出牙或身体不适
        宝宝出牙期间往往会有睡不安稳的现象。有时几夜反复折腾之后妈妈才发现,宝宝的牙床冒出了白白的小牙。可见出牙还是有些疼痛的。其他疾病当然也会引起睡眠不安。生病或发烧前的夜晚往往是翻覆不宁的。这些都需要细心的观察和判断。
        二、内在因素
        小儿的内在因素对睡眠也有影响:大脑神经发育尚未成熟。孩子生理上尚未建立固定的作息时间表。宝宝生物时钟日夜规律的调整,要倚赖宝宝生理成熟度的配合。
        调查表明,神经系统兴奋性较高的宝宝,生理成熟度往往晚些,容易出现睡眠不安的情况。这种宝宝相对睡眠好的宝宝,性格可能更趋向活跃、外向、敏感。
        人的睡眠分为深度睡眠和浅度睡眠,夜间约3-4小时交替一次。婴儿和幼儿同样,可能深睡和浅睡的交替时间更短一些,约2-3小时交换一次。大人和许多睡整夜觉的宝宝,在浅度睡眠到来时,可以较好地自我调整,重新进入深度睡眠。而也有许多小宝宝甚至许多大人,无法自我调整入睡,所以就从浅度睡眠中醒来。
        排除掉渴饿冷热缺钙腹胀出牙兴奋等等外在因素之后,你的睡不好觉的宝宝,也许只是因为大脑皮层活跃,无法自我调整进入深睡状态。何必奢望自己的宝宝是能够自行完成调整的那一个?在断奶之后,或随着宝宝的成长,这些现象总归会解决的。

        祝健康快乐

        2011-05-10 10:13:43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avatar of PAN201314

          PAN201314

          历史

          生理性夜汗属于正常情况。婴幼儿的汗腺和神经系统发育都还不完善,同时,新陈代谢旺盛,皮肤微血管分布多,含水量大。这些生理特点就是婴幼儿夜间出汗的主要原因。

          1、有些活泼好动的孩子,白天运动量大,产生的热量多,机体没有能力将多余的热量通过出汗散发出去,热量积聚在宝宝体内,宝宝晚间体温可达38℃左右。宝宝入睡后,产生的热量减少,交感神经敏感性减弱,身体便通过出汗散发多余热量,以维持机体正常体温。

          2、夏天天气闷热,卧室通风不良,宝宝更容易出汗。

          以上这种出汗在医学上称“生理性出汗”,一般都发生在上半夜刚入睡时,深睡后汗液便逐渐消退。对于生理性出汗,家长不必过于担心,这只是宝宝生长过程中一种生理现象,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这种现象会逐渐减少。

          对策: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出汗多的宝宝应适当减少白天、尤其是临睡前的活动量,不要给他们吃大量的热食和热饮料,被褥随季节增减,不要太厚。

          病理性夜汗要警惕。少数孩子夜间出汗是由于疾病所致。

          1、比较常见的是佝偻病。患这种病的孩子,由于营养不足、缺少阳光照射等原因,体内缺乏维生素D,血钙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促使汗腺分泌增多。病儿吃奶或睡觉时头部多汗。

          2、还有睡眠不安、烦燥、惊跳及不同程度的骨骼改变等。

          3、急性或慢性感染也可引起小儿夜间出汗。

          下半夜出汗又称盗汗,是身体能量因感染消耗过大、天亮前血糖浓度降低引起的虚汗。这种小儿常有与肺结核病人(家人或邻居等)密切接触史。除盗汗症状外,还有发热、消瘦、咳嗽等症状,化验血液,血沉值增大。

          对策:发现孩子出汗,可用干毛巾及时擦干,或更换内衣,注意防止着凉感冒。平时经常洗澡。被褥或睡袋经常晒晒太阳,保持干燥,同时进行杀菌消毒。 对于疑为病理性出汗的孩子,应注意观察伴随症状,及时到医院检查,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佝偻病患儿,应在医生指导下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感染性疾病应抗感染治疗。疾病治愈后,夜汗症状也就消失了。

          宝宝在晚上睡眠时,出现间歇哭闹或抽泣,这就是夜啼。孩子一般不会无缘无故地哭,如果他哭个不停,一定是不舒服的原因。经常出现夜啼不仅会使孩子睡眠不足影响其生长发育,也十分影响父母的休息。所以,防止孩子夜啼并不是小事。

          引起夜啼的原因很多,父母应该细心地寻找一下,如果怀疑是疾病所致,就要带孩子到医院检查一下,只要找到了原因,及时加以去除,小宝贝一定会甜甜美美地入睡的。

          1、缺钙

          缺钙的孩子夜间往往哭闹。过去,人们由于缺乏医学知识,认为孩子夜啼,在外面贴上一张“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个夜哭郎……”的字条,孩子就会好转。这种方法显然是不会有效的。

          不少孩子白天好好的,可是一到晚上就烦躁不安,哭闹不止,人们习惯上将这些孩子称为“夜啼郎”。这是婴儿时期常见的睡眠障碍。

          一般不外乎以下几种情况。

          ●生理性哭闹 孩子的尿布湿了或者裹得太紧、饥饿、口渴、室内温度不合适、被褥太厚等,都会使小儿感觉不舒服而哭闹。对于这种情况,父母只要及时消除不良刺激,孩子很快就会安静入睡。此外,有的孩子每到夜间要睡觉时就会哭闹不止,这时父母若能耐心哄其睡觉,孩子很快就会安然入睡。

          ●环境不适应 有些孩子对自然环境不适应,黑夜白天颠倒。父母白天上班他睡觉,父母晚上休息他“工作”。若将孩子抱起和他玩,哭闹即止。对于这类孩子,可用些镇静剂把休息睡眠时间调整过来,必要时需请儿童保健医生作些指导。

          ●白天运动不足 有的孩子白天运动不足,夜间不肯入睡,哭闹不止。这些孩子白天应增加活动量,孩子累了,晚上就能安静入睡。

          ●午睡时间安排不当 有的孩子早晨起不来,到了午后2~3点才睡午觉,或者午睡时间过早,以至晚上提前入睡,半夜睡醒,没有人陪着玩就哭闹。这些孩子早晨可以早些唤醒,午睡时间作适当调整,使孩子晚上有了睡意,就能安安稳稳地睡到天明。

          ●疾病影响 某些疾病也会影响孩子夜间的睡眠,对此,要从原发疾病入手,积极防治。

          患佝偻病的婴儿夜间常常烦躁不安,家长哄也无用。有的婴儿半夜三更会突然惊醒,哭闹不安,表情异常紧张,这大多是白天过于兴奋或受到刺激,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此外,患蛲虫病的孩子,夜晚蛲虫会爬到肛门口产卵,引起皮肤奇痒,孩子也会烦躁不安,啼哭不停。

          缺钙的孩子除有夜啼外,还会有相应的表现,比如孩子会有多汗、枕秃、方颅、囟门闭合晚、肋骨串珠等等。为孩子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并让孩子多晒太阳,孩子会好的。

          2、惊吓

          孩子受到惊吓后,晚上常会从睡梦中惊醒并啼哭,孩子哭的时候常常伴有恐惧表现,在生活中,不难找到是什么原因让孩子受了惊吓。解决的方法是安慰孩子,告诉孩子没什么可害怕的,并暂时不要让孩子直接接触使他害怕的物体或人,慢慢孩子会安稳入睡的。

          3、患病

          许多疾病,譬如感冒及各种急性传染性疾病的患病期间,孩子都会在睡后哭闹。一些慢性疾病,如贫血、结核等,也会使孩子因为难受而在睡中哭闹。此外,孩子鼻子不通气、患了蛲虫病等,也常常使孩子夜间啼哭。由于疾病引起的,只要治好了原发病,孩子就会安然入睡。

          4、衣被因素

          孩子盖得太厚,会使孩子因热而烦躁,出现啼哭;被子盖得太少,冷的刺激也会使孩子啼哭。褥子铺得不平,小衣服过紧或衣服的系带硌了孩子,会使孩子哭闹。此外,还应该查查床上有什么东西硌着或扎着孩子,只要找到原因,孩子感到舒服了,啼哭就会停止。

          5、饥饿

          比较定时的哭闹同孩子饥饿有关。母乳喂养者,母亲不必拘泥喂奶的间隔时间,当孩子饿时就让孩子吃,孩子吃奶中睡着了,可以弹弹孩子的小脚心让孩子吃饱再睡。人工喂养的孩子,应考虑适当增加喂奶量,并查一下奶的质量,是否加水过多等。

          6、尿憋

          大一些的孩子经训练,已知控制小便,但在夜里他还不会自己起来尿尿,有时孩子会说尿尿,但很多时间,孩子是用哭来表示自己要尿尿的。父母只要摸到这个规律,为孩子把过尿后,孩子便会继续入睡。如果父母不明白孩子哭的含意,孩子就可能尿床。

          7、昼夜颠倒

          有些孩子白天睡得多,夜里便精神十足,当父母因疲倦不理他时,孩子就会用哭抗议。纠正的方法是白天减少孩子的睡眠时间,多逗孩子,晚上孩子睡眠会有所改善。经过一段时间后,孩子的生活有了规律,就会白天兴奋晚上安眠的。

          8、需要爱抚

          有些孩子哭闹是在撒娇,他是想用哭来吸引父母的注意力,让父母抱抱自己或给予爱抚。这些孩子的父母常常是工作过忙,照顾孩子时间少,或片面强调了对孩子的“自立”培养,使孩子出现“皮肤饥饿”。只要父母给孩子多一些爱抚,孩子的需满足了,就不再哭闹了。

          对于总是夜啼的孩子,父母为其按摩,可收到一定的效果。方法为:家长用大拇指从孩子的拇指指尖处沿拇指外侧推向孩子的掌根处,做50-100次;由无名指指尖沿掌面推向掌根处,做50-100次;沿前臂掌面正中,从腕关节推向肘关节,20-30次;从腕关节沿前臂大拇指掌侧面向肘关节推30次,掐掐孩子手掌面与腕的横纹中点;掐掐孩子手指尖的十宣穴;揉孩子头顶百会穴20-50次;自下而上为孩子捏脊3遍


          不少孩子白天好好的,可是一到晚上就烦躁不安,哭闹不止,人们习惯上将这些孩子称为“夜啼郎”。这是婴儿时期常见的睡眠障碍。

          一般不外乎以下几种情况。

          ●生理性哭闹 孩子的尿布湿了或者裹得太紧、饥饿、口渴、室内温度不合适、被褥太厚等,都会使小儿感觉不舒服而哭闹。对于这种情况,父母只要及时消除不良刺激,孩子很快就会安静入睡。此外,有的孩子每到夜间要睡觉时就会哭闹不止,这时父母若能耐心哄其睡觉,孩子很快就会安然入睡。

          ●环境不适应 有些孩子对自然环境不适应,黑夜白天颠倒。父母白天上班他睡觉,父母晚上休息他“工作”。若将孩子抱起和他玩,哭闹即止。对于这类孩子,可用些镇静剂把休息睡眠时间调整过来,必要时需请儿童保健医生作些指导。

          ●白天运动不足 有的孩子白天运动不足,夜间不肯入睡,哭闹不止。这些孩子白天应增加活动量,孩子累了,晚上就能安静入睡。

          ●午睡时间安排不当 有的孩子早晨起不来,到了午后2~3点才睡午觉,或者午睡时间过早,以至晚上提前入睡,半夜睡醒,没有人陪着玩就哭闹。这些孩子早晨可以早些唤醒,午睡时间作适当调整,使孩子晚上有了睡意,就能安安稳稳地睡到天明。

          ●疾病影响 某些疾病也会影响孩子夜间的睡眠,对此,要从原发疾病入手,积极防治。

          患佝偻病的婴儿夜间常常烦躁不安,家长哄也无用。有的婴儿半夜三更会突然惊醒,哭闹不安,表情异常紧张,这大多是白天过于兴奋或受到刺激,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此外,患蛲虫病的孩子,夜晚蛲虫会爬到肛门口产卵,引起皮肤奇痒,孩子也会烦躁不安,啼哭不停。

          2011-05-10 10:12:49

            avatar of PAN201314

            PAN201314

            历史

            小儿睡觉不安是婴儿时期常见的睡眠障碍,一般不外乎以下几种情况。

            一、生理性哭闹 孩子尿布湿了或裹得太紧、饥饿、口渴、室内温度不合适、被褥太厚等,都会使小儿感觉不舒服而哭闹。对于这种情况,父母只要及时消除不良刺激,孩子很快就会安静入睡。

            二、环境不适应 有些孩子对自然环境不适应,黑夜白天颠倒。若将孩子抱起和他玩,哭闹即止。对于这类孩子,可用些镇静剂把休息睡眠时间调整过来,必要时需请儿童保健医生作些指导。

            三、白天运动不足 有的孩子白天运动不足,夜间不肯入睡,哭闹不止。这些孩子白天应增加活动量,孩子累了,晚上就能安静入睡。

            四、午睡时间安排不当 有的孩子早晨起不来,到了午后2~3点才睡午觉,或者午睡时间过早,以至晚上提前入睡,半夜睡醒。这些孩子早晨可以早些唤醒,午睡时间作适当调整,使孩子晚上有了睡意,就能安安稳稳地睡到天明。

            五、疾病影响 某些疾病也会影响孩子夜间的睡眠,对此,要从原发疾病入手,积极防治。 患佝偻病的婴儿夜间常常烦躁不安,家长哄也无用。有的婴儿半夜三更会突然惊醒,哭闹不安,表情异常紧张,这大多是白天过于兴奋或受到刺激,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此外,患蛲虫病的孩子,夜晚蛲虫会爬到肛门口产卵,引起皮肤奇痒,孩子也会烦躁不安,啼哭不停。

            而小儿出汗本身是一种调节体温、散热的一种方式,出汗一定要分出来是生理性出汗还是病理性出汗。

            病理性出汗的原因总体概括起来就是一种中枢神经功能失调的表现。有自汗、盗汗、头汗、半身汗、手足心汗等,最常见的还是自汗和盗汗。所谓自汗就是无缘无故、不自主地出汗,一般都是在白天并不炎热也没有运动的环境下。盗汗医学上认为就是在夜间睡着了时候出汗,而睡醒了后汗就止了。通常引起盗汗的原因有结核病,其它原因还有小孩缺钙(佝偻病),盗汗是要就诊的。如果孩子出汗严重,还是建议你到正规医院去检查一下,听听医生怎么说吧!

            2011-05-10 1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