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家庭教育  > 宝宝特霸道怎么办

      pic of user:zhangkehan0901

      康康宝贝0901

      历史

      悬赏:10分

      回答:4

      宝宝特霸道怎么办

      自从回到老家,宝宝的爷爷奶奶总是惯着孩子,说一声都不能让孩子哭对孩子说话不能声音大了,只要他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现在的宝宝只要不顺着他就哭一哭就能达到他的目的,还经常的打人,

        avatar of PAN201314

        PAN201314

        历史

         

        孩子对玩具的要求是永远满足不了的,我的建议是:1、我们家中投放的玩具一下子不要太多,一是会影响孩子以后注意力的发展,二是容易喜新厌旧。最好就玩一个。2、要跟孩子一起学会充分挖掘玩具的可玩。有趣。如一个可乐瓶,盖子是孩子最喜欢的,让他学会拧开玩,过两天可给多两个不同的盖子,让他探究那个更合适。当然还有其他的玩法,还可以在上面刷颜料。瓶子里加颜料,盖子里加不同的颜料让他学会辨色等。3、孩子不一定要买玩具,若我们抽空带孩子出去玩,自然界的东西孩子同样感兴趣的。我想我们这样慢慢引导孩子会对买玩具淡化些的。4、对孩子无原则的要求要学会拒绝,同时也可让孩子学会理财。


        有时候会遇到让家长焦头烂额的攻击性很强的孩子,家人想尽了办法却不能奏效。这种情况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也会经常遇到。

        案例:浩浩两岁半了,与小伙伴玩时,经常发生咬人、打人的现象。浩浩的奶奶就轻轻地打他一下说:“这孩子脾气跟她的妈妈一样,浑起来六亲不认,连我他都经常咬。”奶奶认为她打了浩浩就是教育了浩浩,可浩浩越来越爱咬人了,后来,浩浩的奶奶只好不让他跟小朋友一起玩了。

        一、心理原因:当孩子出现攻击性行为时,家长经常会很生气,并且使用一些暴力的手段来加以制止,如本案例中浩浩奶奶的做法。

        更多精彩文章:

        我教女儿学“打架” 孩子的屁股万万打不得 六岁小学生为何有暴力倾向?

        动画片里的“笑里藏刀” 别让孩子迷失在青春期 电视暴力是如何影响儿童成长的

        不良后果:这样做会给孩子造成这样一种认知——如果别人做的不对,就可以打他。孩子的模仿力是最强的,实际上孩子的很多不良行为和习惯都是从周围的生活环境如家长、同伴、电视等中模仿而来的。浩浩奶奶“以暴制暴”的做法只会加深孩子的错误认识,使孩子的不良行为变得越来越严重。

        心理专家建议:家长应该耐心地与孩子进行交流。一旦发现孩子的攻击行为时,首先应该问清楚事情的原委,然后教给孩子相应的正确的处理方法。很多时候孩子争吵的原因经常是为了争抢玩具,这时大人应该出面进行调解,如“先让弟弟玩一会,等一下我们再玩”。

        另外,在平时家长应该帮助孩子养成讲礼貌和谦让的好习惯,特别注意培养孩子的同情心和爱心。这可以利用在动物园观看小动物的机会进行;在生活中,家长也不要一味扮演“永远不会受伤的人”的角色,磕到碰到时,采取一些巧妙的方法让孩子来关心自己;爸爸妈妈之间的互相关心也可以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榜样;爸爸和妈妈还可以引导孩子来关心对方;家长还应注意不要在孩子面前有互相攻击的行为。这样一种温馨、安全的家庭氛围一定能够有效地减弱孩子的攻击倾向。

        二、心理原因:当孩子出现的问题看起来与其家长的性格遗传有关时,大人经常会将其归结为“遗传”的结果。

        不良后果:这样做实际上是替孩子的不良行为进行开脱,是一种“外归因”的做法,孩子会认为自己的错误是由别人造成的,与自己无关。长此以往,孩子就可能成为一个不负责任的人。另外,将问题的原因归咎于“遗传”,其潜台词就是这种行为是不可改变的,因而不利于矫正孩子的不良行为。第三,奶奶的说法还损害了妈妈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可能会使孩子形成一些不尊重父母的态度和行为。

        专家建议:孩子的可塑性非常强。因此,家长首先要了解遗传只是为孩子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基础,只要教育得当,孩子是能够形成起正确的行为习惯和良好的性格的。家长要多从孩子自身的角度和自己的教育方法上来进行分析,例如“孩子是什么时候开始这种行为的?”“孩子出现了这样的行为,是不是受到了家长的不良行为的影响?”“孩子的错误改不过来,是不是我的教育方法存在问题?”等等。只要家长多付出一点爱心和耐心,使用恰当的教育方法,为孩子作出好的榜样,为孩子营造良好的环境,就一定能使孩子健康成长。老人带孩子时要注意不要在孩子面前指责孩子的父母亲,而应该帮助父母维持在孩子心目中的良好形象。

        2011-06-06 16:34:24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

          avatar of 爱女可可

          爱女可可

          历史

          其实,你一定知道该怎么对待他。只是自己不忍心去做。教育孩子通常是两种方法,一个是哄,包括讲道理、讲故事、甚至善意的欺骗;另一个就是要硬行束缚,树立绝对服从。最好的方法是你自己现在管教好;不然,到了学校,还是会首很多罪。那时候,他会非常痛苦的。如果在学校还不能改变他,将来到社会上就会有更大的麻烦。要是到了那个程度,你可是害了他。有好多这样的孩子,最终都无法成就事业。他们自己很苦闷。

          2011-06-06 14:57:04

            avatar of 周熙伦

            周熙伦

            历史

            宝宝现在是已自我为中心,眼睛里只有自己。让宝贝多接触一下同龄的朋友,在和小朋友交往的过程中,慢慢的诱导他,让她学会和人相处!!!

            2011-06-06 15:27:59

              avatar of PAN201314

              PAN201314

              历史

              首先,你应该认真的考虑一下是不是你或者家人过往的教育方式有偏差,比如在大人面前孩子就出现过抢吃好吃的现象,而我们成人又过分谦让孩子,认为孩子就应该吃,久而久之孩子形成这样的习惯。如果这方面的教育没有问题,可能就是孩子无意识的出现了成长中的问题了,不需要太担忧,强化孩子对于这种正确行为的认可度,也会慢慢改变他的,如果孩子在之后一旦有改观,请你也要多留意孩子在家里的表现,多多鼓励,多方面的强化,一定会使孩子有所改变的

              在幼儿园里,经常会遇到些小朋友很霸道。经常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想要什么就非要到不可,否则吵闹不休,甚至动手打人,任凭你是好言相劝或是打骂训诫,都无效……
              孩子之所以霸道,可能是受到某种生活环境的影响。例如:在家里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其是百依百顺,过分的宠爱,孩子的气质就会随着环境而变成“霸道型”。就行为动机来讲,一个人的需要若能得到满足时,则不必做出偏激的行为;如果得不到满足,便会产生挫折感,而以侵略性、霸道的行为来表现,三岁到六岁这个阶段,一般孩子皆有这类的特质,随着年龄的增长,心态各方面逐渐平衡,就不至于再这么霸道、不讲理了。当然做父母及做老师的。也要以身作则。孩子就深受父母及老师的影响。比如:父母本身霸道,孩子发现父母这种行为往往能达到目的耳濡目染。他也会跟着模仿、学习。
              我们应在平日里注意培养跟孩子讲道理的习惯。当孩子霸道、哭闹不休时,则以温和的语气,坚决的行动。将他带到人群少点的地方,在不会令孩子太难堪的情形下,让孩子感受到那是处罚。一方面也让他有个转换情绪的面会。待到孩子情绪平静时,再好言相劝、讲道理,并要求孩子改正。这时要提供给孩子良好的教育环境,让孩子饲养些小动物:孩子从喂食、抚摸小动物的行为中,能培养爱怜弱小之心,学会照顾别人,考虑到别人的存在,进而逐渐减少霸气。以后在幼儿园里和伙伴相处时就不会霸道了。还要注意帮助孩子建立人际关系,孩子从与幼儿园里小玩伴的交往中,可以学习不过分的主观,多替别人着想,不要太受别人的支配,也不过分支配别人等做人的准则。如果孩子能抓住这些准则,则在道德与人格方面仍会有良好的发展。

              不知孩子在前期是否有被呻斥和打骂经历(因为有时孩子太调皮,确实很气人),如果有此经验,他会在小朋友身上偿试使用。另外,孩子在2-3岁以内出现攻击行为,是正常现象,但家长不可掉以轻心,视之为小孩的小把戏而不予理睬,或逗引小儿(如发笑),使之强化而成为习惯。你们很重视这个问题,是正确的。孩子出现打人行为,要严厉制止,但方法要得当,如讲道理和教小儿换位思维(自己做为被打的小朋友有什么感想),而且再次发生,要有一定惩罚(不许打骂或身体惩罚),例如一定时间内不理睬孩子,取消一次喜欢的活动,等等,总之,让孩子明白,这是不被允许的,不论在家里还是在参加活动时。

              孩子霸道怎么办

              霸道孩子的命令式语气常使父母忧虑,而父母亲对霸道孩子的反应,通常是既顺从又生气。但是如果孩子只会以命令别人的方式与他人相处,久而久之,他们会不受人欢迎,甚至会被“畏而远之。”

              面对霸道的孩子,父母该怎么办?

              父母亲不要过分处罚孩子或指使孩子。父母亲在纠正孩子的不当行为时,也不能让孩子感觉自己整天活在父母的权威之下。

              不要凡事顺从孩子。当孩子无礼地指使父母亲做某事的时候,可以不理睬他。

              父母亲在教导孩子说话时把声音放柔,并教导他们怎样才是最好的表达方式。经过多次练习,孩子就会明白什么样的声调才是合适的声调。父母亲还要反复叮咛孩子常常说“请”字。

              让孩子多找几个伙伴。当其他孩子无法忍受他高傲的命令方式时,他就会明白,要维系友谊,必须改变态度。不要让他只跟年幼或年长的孩子在一起玩,因为只跟年幼的孩子在一起容易养成支配别人的习惯;只跟年长的孩子在一起,又容易被支配。

              父母亲要给孩子亲情、关心和自由。让孩子在父母的拥抱和关爱中,体会到他们是被珍爱的,这样可以增长他们探究周围事物的勇气。
              幼儿大都会出现一个特别依恋亲人的阶段,并表现得非常任性霸道。
              幼儿在1岁前由于缺乏“客体永久性”概念,会误以为事物消失了就是不存在了,看到父母离开就以为再也见不到了,因此表现出非常焦虑。
              此外,受“自我中心”心理的影响,学龄前幼儿往往倾向于从自己的需要和立场考虑问题,常体会不到他人的需要,往往表现得非常任性。
              幼儿的任性、不通情达理和家长的抚养方式有很大的关系。过分娇惯、迁就孩子,往往会强化幼儿的利己心理,从而难以形成理解他人、为他人着想的习惯。
              每个孩子都会经历从“自我中心”到“去自我中心”的心理历程。学龄前阶段的宝宝,往往表现出“自私”、“任性”和“不讲理”。
              任性心理作为宝宝心理发展的一个必经阶段,家长应给予充分尊重和理解。如3岁宝宝非要有和别的小朋友一样的玩具,离开妈妈会哭闹,都是宝宝心理发展中“自我中心”和“依恋”心理所决定的。因此,家长在此阶段不应简单地否定、批评宝宝。
              日常生活中,家长可借助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让宝宝明白,每个大人都有自己非常重要的事情需要去完成,当这些事情和宝宝的需要有冲突时,宝宝应当学会谅解。
              宝宝经常会提出一些在大人看来不合情理的要求,如果宝宝的要求是合理的,家长应履行职责,满足宝宝的需要。如果宝宝提出的要求不太合理,家长可暂时采取“冷处理”,大多数宝宝最终会放弃要求。
              有的家长认为宝宝太小不懂事,对宝宝的要求总是百依百顺,从来不愿说“不”,有的家长经常会在孩子的哭闹之下,放弃自己的立场,结果更加助长了宝宝的任性。
              因此,家长在拒绝宝宝要求的时候,应耐心告诉宝宝自己的想法,并让他理解,爸爸妈妈很不喜欢宝宝用哭闹的方式解决问题,使宝宝逐渐学会讲道理。

              两岁的宝宝是一个特殊的时期,这阶段宝宝自我意识增长很快,表现是爱说“不”,“很不听话”。
              其实如果宝宝以前比较懂道理的话,这时就要耐心一些,对他讲点策略,平时他爱说“不”,那你就让他做什么事时,让他选择你认为可以的几种中的一种,这样他就不能说“不”了,还有平时也可以正话反说,以达到你的目的。平时多和他讲道理。
              小孩要有限制,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限制的小孩是不幸福的。什么事你如果说了不行,就是不行,不管他怎么闹怎么哭,都不行。几次以后他知道闹没用也就不闹了。
              对于在大街上哭,那是他认为你没办法,为了面子等会依他。下次碰到这种情况,他想要东西哭闹,你如果能抱动他,就硬抱起来就走,同时告诉他,闹也没用。如果他让你抱你不抱哭闹,你认为不是累是故意闹(要确定,因为有时小孩真的是累),那你就在附近坐下,告诉他“说不抱就不抱,因为你不累,只是想要抱,妈妈抱不动,你不走,我也不走,那咱们就坐下来休息,反正不抱,什么时候你认为我们可以走了再走”。在外面管理小孩,千万不能觉得不好意思,没什么不好意思的,你说是你小孩讲理幸福重要,还是让不认识的人不看笑话重要?
              对于小孩要永远和气,态度要坚决,什么事都心平气和的说,他不该做什么事,什么事不对,都需要告诉他。因为他们在没告诉之前是不知道的。要“告诉”,不是“训”,不是“骂”,也不是“打”。要有规矩,哪些规矩犯了结果怎样要事先讲好,然后大人小孩都按规矩办,不是大人惩罚小孩,是大人协助小孩强化按规矩办事,小孩自己要承担他选择做措施的后果,要对自己行为负责。
              两岁的宝宝是一个特殊的时期,这阶段宝宝自我意识增长很快,表现是爱说“不”,“很不听话”。
              其实如果宝宝以前比较懂道理的话,这时就要耐心一些,对他讲点策略,平时他爱说“不”,那你就让他做什么事时,让他选择你认为可以的几种中的一种,这样他就不能说“不”了,还有平时也可以正话反说,以达到你的目的。平时多和他讲道理。
              小孩要有限制,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限制的小孩是不幸福的。什么事你如果说了不行,就是不行,不管他怎么闹怎么哭,都不行。几次以后他知道闹没用也就不闹了。
              对于在大街上哭,那是他认为你没办法,为了面子等会依他。下次碰到这种情况,他想要东西哭闹,你如果能抱动他,就硬抱起来就走,同时告诉他,闹也没用。如果他让你抱你不抱哭闹,你认为不是累是故意闹(要确定,因为有时小孩真的是累),那你就在附近坐下,告诉他“说不抱就不抱,因为你不累,只是想要抱,妈妈抱不动,你不走,我也不走,那咱们就坐下来休息,反正不抱,什么时候你认为我们可以走了再走”。在外面管理小孩,千万不能觉得不好意思,没什么不好意思的,你说是你小孩讲理幸福重要,还是让不认识的人不看笑话重要?
              对于小孩要永远和气,态度要坚决,什么事都心平气和的说,他不该做什么事,什么事不对,都需要告诉他。因为他们在没告诉之前是不知道的。要“告诉”,不是“训”,不是“骂”,也不是“打”。要有规矩,哪些规矩犯了结果怎样要事先讲好,然后大人小孩都按规矩办,不是大人惩罚小孩,是大人协助小孩强化按规矩办事,小孩自己要承担他选择做措施的后果,要对自己行为负责。
              我家小孩就讲理,因为已放假,这几天就上网很多,前天我跟他们说每天只能两小时在计算机上,(上学的时候平时不能上的,只能周五晚和周末各一小时),晚上我让我儿子停的时候,他说我没说从什么时候开始,今天就饶他一天吧,我说好的从明天开始,不然就一周不能用计算机。现在他们就每天上两个小时,想上也不能多上,因为他们知道如果多上了,那么他们就惨了,一周都不能上,因为我说到做到。我们有个习惯,他们小时侯什么事说好了都说“你要答应”,如果他们说了“我答应”,他们就会讲信用遵守诺言。

              随着宝宝一天天长大,她探索周围环境的欲望越来越强烈,也因此越来越有主张,一个任性的宝宝就此成长起来。不管能不能动的物件,能不能做的事情,宝宝都想去尝试尝试。她可能学会了扔汤勺,扔吃饭的小碗,如果妈妈帮他捡起来,她全然不顾妈妈的警告,依旧不厌其烦地尝试扔东西的快乐。妈妈说了不能动的东西,她偏要去动一动,即便弄得家里一塌糊涂,或者因此给妈妈惹来太多的麻烦,但是这个任性的小家伙依然故我。妈妈的警告显得那么软弱无力。更有的时候,宝宝还会发脾气,无论怎么哄,她都无法让自己平静下来。直到父母失去耐心,她的小屁股上被印上红红的巴掌印。对于父母来说,任性的宝宝几乎总是最令人头痛最难以驾驭的“小魔王”。

              两岁多的宝宝往往是父母的“小捣蛋”。他们似乎能够明白一些道理,但是在大多数的情况下仍表现出任性的特点。如果在这个时期引导不当,则可能让孩子形成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因此,父母注意到了孩子行为习惯的培养问题是很正确的。

              宝宝任性通常有以下原因:

              1.环境带来的挫折感

              年幼的宝宝因为还不能有效地驾驭环境或者适应环境,于是她不可避免地面临很多凭自己能力无法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给予她很多打击,很容易导致宝宝经历强烈的挫折感。这种挫折感来自父母的养育方式也来自他自我探索的活动中。比如,宝宝想拿柜子上的某个玩具,尝试了几次都够不到,于是,那种来自他内心深处的愤怒和挫折的感情就变得无法抵抗。

              2.身体状况欠佳

              当宝宝身体感觉疲倦、感到饥饿或有其他不适时,就很容易变得不讲道理。一般下午三、四点钟,宝宝会感觉比较疲倦,如果这时遇上比较强烈的情绪冲突,她就会失去控制,变得超乎寻常的任性。另外,在宝宝旅行、度假或者家里突然来了很多客人时,由于作息时间被打乱,给予宝宝的刺激过多,都会让宝宝感觉比较疲惫,宝宝也会因此变得比较任性。

              3.父母恶劣的态度

              任性的宝宝在发脾气时,无论在情绪上还是身体上都无法有效地控制自己。如果父母这个时候对宝宝大喊大叫,或用与宝宝的行为方式相对应的方式来对待他的反应,不仅于事无补,还会进一步激化宝宝的恶劣情绪,变得更加任性。实际上,任性与发脾气是宝宝学习应付生活中失望和挫折的技巧。

              4.父母不恰当的处理方式

              宝宝有什么样的行为,往往与父母对待宝宝的方式密切相关。宝宝是父母的镜子。宝宝之所以习惯于用哭闹、在地上打滚的方式来达成自己的愿望,是因为她在与父母交往的过程中发现哭闹、在地上打滚是控制父母的有效手段。比如,有的父母虽然对宝宝的不合理要求试图予以约束,但是一旦宝宝采取动不动就哭、在地上打滚等任性行为来应对,父母往往会就此投降,于是,宝宝聪明地发现只有通过这种手段才可以有效地控制父母。还有的父母在宝宝哭闹时,尽管也不停的讲道理,试图让宝宝改变自己的行为,放弃不合理的要求,但是总不能奏效,在僵持一段时间后,最终父母还是会无可奈何地满足宝宝的要求,从而更进一步强化了宝宝的任性行为。

              解决策略

              1.疏导宝宝的情绪

              当宝宝因任性而哭闹时,如果父母用平静轻柔的声调承认宝宝的感情,并帮助他们消除顾虑,宝宝就可以重新获得控制。因此,一旦发现宝宝表现出任性行为,父母可以平静地对宝宝说:“我知道你现在很生气。但是尖叫乱踢不管用,如果你尖叫,乱踢,我没法帮助你。现在我们不闹了,我们来想想办法,看怎样让你感觉舒服点。”

              2.消除宝宝任性的苗头

              父母要学会客观地评估宝宝的要求是否合理,如果合理,就要及时满足宝宝的需求,并且不附带任何条件,千万不要拖延到宝宝哭闹后才满足他。这样就会助长宝宝靠哭闹来控制父母的习惯。如果宝宝的要求不合理,父母一定要语气和缓、坚定且简明扼要地告诉宝宝这个要求不对,不能满足。对宝宝的要求只需拒绝1次,说理也只说1次,决不重复、唠叨。这样可以让宝宝感觉到父母态度很坚决,没有回旋的余地。

              3.撤销对宝宝的注意

              如果宝宝按他惯常的策略哭闹,父母可以在保证其安全的情况下,故意忽略他,既不要试图分散他的注意力,也无需给他讲道理、或训斥宝宝,更不要心疼地劝说宝宝。事实上,宝宝哭闹的时候根本听不进任何劝解,相反,父母对宝宝的任何形式的注意只会变相地鼓励宝宝的任性行为。

              4.不要迁就宝宝

              当宝宝逐渐趋于平静时,父母可为刚刚哭闹过的宝宝进行简单的清洗,然后温和地引导他做他该做的事情。这时宝宝尚未完全平静,因此父母不要急于给宝宝讲道理,更不要急于向宝宝表达心疼之意,更不要流露出歉疚的情绪或者因为心疼宝宝而迁就宝宝的行为,否则父母的努力就会前功尽弃。

              5.掌握讲道理的时机

              等宝宝完全平静后,父母可以心平气和地和宝宝讨论所发生的事,明确地告诉宝宝为什么不能答应他的要求,并且让宝宝明白,无论如何,父母都不会答应他的不合理要求,也不喜欢宝宝的任性。如果宝宝有什么要求一定要好好地说,需要引起父母注意时要采取合适的方式。

              6.转移宝宝注意力

              当宝宝正在任性地吵闹时,大声责骂或者讲道理都无济于事。此时,父母可以采取转移注意力的方法,用别的有趣的事情或者玩具来吸引宝宝,终止宝宝的任性行为。

              7.防止宝宝产生挫折感

              为了防止宝宝的任性行为,父母可以为宝宝提供一些有趣的玩具或组织一些很有意思的游戏与活动,让宝宝在游戏与活动中获得一些愉快的情绪体验,防止宝宝产生不必要的挫折感。

              需要注意的是,宝宝任性行为的纠正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更不可能一次见效,因此,父母一定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持之以恒地坚持自己的原则,帮助宝宝逐渐克服他的任性行为。
              儿童任性心理得不到纠正的话,会妨碍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心理的正常发展。因为任性会导致无法正确认识和判断事物,个性固执不明事理,妨碍生活能力的发展,不善与人交往,难以适应环境,不被别人接受而陷入孤独,经不起生活的考验和挫折,对孩子健康成长不利。严重的还会由于易冲动而犯罪。

              由于孩子任性的表现千差万别,因此解决任性的方法也要根据孩子的具体表现加以实施,宗旨在于给孩子提供适当的约束,增加其心理自控能力,基本上有以下几种方法:

              1、 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比较短,父母可以利用这一特点想办法转移他的注意力,改变孩子的任性行为。如一个跟着母亲购物的儿童,在商场里玩得很上瘾。母亲急着赶回家,可他就是不愿意走。如果母亲说,“我们回家吧。”他可能坚持要在商场玩;如果母亲说,“走,妈妈带你去坐汽车。”他可能愉快地答应了。然后妈妈领着他坐公共汽车回家。

              2、 在情绪上表示理解,但在行为上要坚持对他的约束。如吃饭的时候,孩子忽然想起爱吃的菜今天没有,就生气地拒绝吃饭。即使冰箱里有原料,母亲也不应该迁就孩子给他做,应明确表示饭菜准备好了,就不应该随便更换。如果孩子继续闹,可以让他饿一顿,等他感到饥饿时,自然会找食物吃。

              3、 有时可以采用暂时回避的方法。有些孩子的不合理要求没有得到满足就纠缠不休,这时,家长可以暂时不去理他,让他感到哭闹的方法是无效的,他就会停止。事后可以与他坦诚地交流,让他说明原因。

              当然,解决孩子任性的方法还很多,关键在于培养孩子认识和判断事物的能力。


              孩子的任性使家长万分头痛。面对着任性的孩子,家长们往往按捺不住自己的冲动,劈头盖脑地一顿打骂,简单处理这令人尴尬的局面。但是过了几天,孩子的任性依然如故。那么,孩子任性该怎么办呢?

              根据国外的一些行为科学家的研究,我们提出如下一些方法供家长选用。

              1.强制休息片刻

              对于又蹦又跳的孩子,作为惩罚,可采取把孩子带进另一间小屋,让他脱离使之兴奋的环境,两眼冷静地审视他,强制他休息片刻。

              2.转移注意力

              如果孩子爱在客人面前扔东西,不妨在屋里门上设一只尼龙靶盘,当客人来时,征得客人的同意,大家一起投掷,看谁扔得准。这样既满足了小孩的表现欲,又使孩子从游戏规则中学会约束自己,使无序的乱动迁移成有序的竞赛。

              3.给孩子一个轻柔的暗示

              如果孩子正在拨弄电视机音量,你千万不要大声叫骂,不妨在他眼前做一个轻轻走动的动作,再问他:“你知道,妈妈最喜欢怎样看电视?”然后引导他把音量放小,问他:“为什么妈妈喜欢这样做?”

              4.培养自我管理的意识

              任性的最根本原因之一是孩子缺乏自我控制、自我管理的能力。平时注意培养孩子自我管理的意识,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让孩子把玩完的玩具放进柜里,睡觉起床后把小枕巾盖在枕头上,久而久之,他会学会约束控制自己,形成良好的自我管理的习惯。


              2011-06-06 16:2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