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2-3岁  > 孩子说话晚

      pic of user:xuyan061123

      xuyan061123

      历史

      悬赏:40分

      回答:5

      孩子说话晚

      我家宝宝2岁1个月,只会说位数不多的词语,加起来不超过50个,动作模仿力比较强。我也看到了其他一些家长也有类似这样的问题,急寻这些家长你们的宝宝现在怎样了?想交流一下。

        avatar of 亚亚快乐

        亚亚快乐

        历史

         

        学习一下宝宝语言方面的知识:
        摘一摇篮:小儿语言的表达
        新生儿能模仿成人口形的运动,小婴儿天生有自发的无声唇舌运动,这些都是小孩学说话的基础。

        1 ~ 6个月:为发音阶段,开始只会发一些声母和韵母,4-6个月咿呀含糊不清’ 偶尔可以从中听到一些单字。

        7~11个月:为学语阶段,学会组合单词(无意识地),如重复唇音“dada”“mama”等,时而会发出一些含糊语声。

        1~3岁:为单词单句阶段,1岁开始有意识的说名词,1.5岁说动词,如“妈妈抱”等,约2岁会说短语。3岁词汇量增加,急于用语言表达思想,但常发音不够准确,句法不妥而出现口吃。语言表达的关键期在2-3岁。

        4~6岁:为成语阶段,6岁说话流利,语法正确。

        现在,有很多家长不懂得在小孩1岁左右时应该断奶瓶,有的小孩已满3、4岁还在用奶瓶吸吮奶类食物,且食物制作非常精细,这样很不利于小孩口腔和舌头的运动发育,口腔和舌头的协调性和灵活性都很差,重者还影响语言发育,这种小孩说话常常偏晚,吐词也含糊不清,家长应予与重视。

        有研究表明经常直接给婴儿讲话比只让他们经常听别人对话而不有意地给他们讲话的婴儿语言发育更好。训练小孩说话应使用规范语言,语速放慢,吐词清楚,口形稍夸张,以让小孩看清口形,便于模仿。此外,在小孩出生后不久还可经常读书给小孩听,这样对小孩的语言发育也非常有利。
        摘二摇篮:小儿对语言的理解
        小儿主要通过视觉和触觉等与听觉建立联系来理解语言,即通过字、词、句与对象(事物、动作)的联系来理解,生活中,每当小儿看见或触摸到什么物体和正在做什么动作时都会听到成人说出一些相关的词汇,如“车车”,“软的”,“给妈妈”等语声,这样反复多次发生,就会在大脑形成有关事物或动作与说话声之间的牢固联系,从而产生对语言的理解。

        6个月开始理解名词,如听到“妈妈”一词,会出现寻找妈妈的动作。

        9个月理解动词,如能理解“再见”。

        1岁左右理解短语,能听懂简单的吩咐。

        理解语言的关键期在7~24个月,在关键期缺乏语言环境刺激,过期训练则相当困难,要培养小孩的语言理解能力,最好从胎儿期,至少从胎龄7个月可以开始经常对小孩讲话以刺激胎儿的左脑发育。出生后,随时都应该注意有目的地给小孩创造丰富的语言环境,如在给小孩哺乳、喂饭、穿衣或与小孩玩耍的时候都应结合具体的情况用与情境相匹配的言语声给小孩创造理解语言的环境。
        摘三摇篮:宝宝什么时候学说话
        也许宝宝张口说出第一个有意义的字,要等到至少10个月以后了。可是你知道吗,宝宝学习说话,却是在他会听的时候就开始了。因此也就是说,从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最后几个月,宝宝就开始了语言的学习了。大约在出生3个月后,宝宝就能发出一些音节,6个月大时,宝宝已经能识别出母语,并且有意识地模仿一些语音了。
        摘四摇篮:儿童的言语障碍有哪些特点
        言语发展,与儿童神经系统发育、生活环境以及教育学习条件密切相关,儿童在语言发展过程中,有连续性和阶段性发育的特征。儿童由于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的发展,进一步促进思维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儿童临床上常见的言语障碍主要有以下几种:

        (1)缄默不语:原先具有正常的言语能力,由于精神障碍而表现沉默不语,对任何人的询问均不回答,不与别人交往谈话。常见于儿童精神分裂症和儿童孤独症、癔症性缄默。癔症性缄默往往是失声,多为一过性缄默,在学龄前儿童较少见。部分儿童可能是由于与家庭成员不和及对立情绪,虽生活相处,但闭口不与对方交谈,这种情况其本质不属于缄默症。

        (2)持续言语:患儿持久地重复别人对他所讲的话。常见精神分裂症、脑器质性精神病。

        (3)模仿言语:象回声一样,患儿重复别人对他所讲的话。常见于精神分裂症、儿童孤独症或抽动一秽语综合征。

        (4)语音、语调特异变化:患儿原先言语正常,起病后语音语调或节律发生特异性变化,令人难以听懂,持续反复出现,并非调皮开玩笑的表现。常见于儿童精神分裂症和儿童孤独症。

        (5)言语不连贯:一般5-6岁儿童可以连贯地表述言语,连贯性言语的发展是思维逻辑发展的重要环节。言语不连贯l儿说话词句之间互不相关,缺乏意义上的联系,所说的内容!别人无法理解。常见于儿童精神分裂症和急性器质性脑病。

        (6)其他言语障碍:在儿童期还有语音不清、口吃、言语延迟、选择性缄默等常见的言语异常形式。
        摘五摇篮:婴儿期的语言发育特点是什么
        婴儿期是指0-3岁阶段。儿童的语言发展是以能说出第一批真正能被理解的词开始。这种词的出现约在l岁左右,而l岁前的乳儿期却为词语的说出和理解做了多方面的准备。5个月左右.儿童进入呀呀学语阶段,发出一些类似于成人语音中所使用的那些音节的重复,但这只是一种发音游戏,婴儿从中获得快感,但没有意义。8、9个月婴儿已经开始表现出能听懂成人的一些话,并做出相应的反应。这些能理解,但不能主动说出词语,我们称之为被动性语言。儿童从1-1.5岁左右开始说出有意义的单词,儿童以一个单词代表一种意思,表达自己的愿望。这种情况说出的单词称之为单词句。单词句往往意义不明确,词性也不确定。1.5-2岁左右出现双词或三词组成的语句,语义比单词句明确,但结构不完整,十分简短,仿佛电报文字,故称之为“电报句”。这种语句自1.5岁后发展很快,有人调查了2岁左右的儿童,这种语句的组成形式有2000句之多。2、3岁是儿童学习口头语言的关键时期,儿童3岁时词汇量已达到1000左右。其中大部分是动词、名词、形容词为主的实词,随后各种虚词才陆续出现。此外句子也逐渐转化为完整句。复合句的比例迅速增长,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四种句型相继出现,但句子结构不完整,句子成分残缺,次序颠倒还经常发生。这时儿童喜欢与成年人交谈,喜欢听成年人讲故事,并能理解其内容。言语表达多情境性,缺乏连贯性。

        2008-12-29 15:37:53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语:谢谢指点

          avatar of 雨果宝贝

          雨果宝贝

          历史

          我家宝宝一岁零七个月,一岁半的时候到医院做体检,医生说他语言能力差,需要多训练,也就是多跟他交流。我家宝宝也是模仿能力很强,边看他就边学,可逗了。

          2008-12-29 15:28:19

            avatar of 亚亚快乐

            亚亚快乐

            历史

            宝宝学说话,环境最重要


            儿童学说话是从听说话开始的。对于幼儿来说,应当随时提供给他听说话的环境。最简单的方法是:随时说着你正在做的事情,如孩子在吃苹果,你说:“孩子在吃苹果,好吃吗”等等。这种语言环境的作用在于开拓儿童的“听-说系统”。儿童与成人交往时,在最初自发发音的基础上和视、听、触的过程中,通过生活活动和游戏,就会模仿成人的语调,也就是学会了说话。
            在训练孩子听话能力的时候,父母可适时选用较慢、重复的话语对孩子说话,有助于孩子理解和模仿父母的话语,这对幼儿初期的语言发展很有好处。父母说话时务必做到发音准确、清楚,因为孩子从小养成的语言习惯和发音特点,以后是很难改正的,要让他们从小就规范化地使用语言,为将来的口语表达奠定基础。

            2008-12-29 15:37:09

              avatar of 一峰

              一峰

              历史

              因个体差异,有的小孩说话要稍晚一些,但这并无大碍,只要你每天多跟他说说话,每天放点音乐给他听,就好了。

              2008-12-29 15:44:17

                avatar of Chenchengsmom

                Chenchengsmom

                历史

                我家宝宝之前也是,动手能力不错,但说话字数不多,现在半年过去了,也上幼儿园了,老师说我的宝宝比其他宝宝会说话,但动手能力不象以前那样好了

                2008-12-30 14: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