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2-3岁  > 男孩两岁八个月胆子小怎么办?

      pic of user:yansnake

      阿燕

      历史

      悬赏:10分

      回答:3

      男孩两岁八个月胆子小怎么办?

      我家宝宝两岁八个月了,从小胆子就小。我每天都带他出去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胆子还是没有变大一点,可愁死我了。比如和别的小朋友玩滑梯,别的孩子跑的快,来来回回上去又滑下来,我儿子听到人家在后面他就让开,从来不敢去和小朋友去抢,抢着先滑下来,偶尔有时候他在前面先滑下来也是急匆匆的,下来就躲到一边去,怎么办啊,谁有什么好办法吗?

        avatar of sos0514

        sos0514

        历史

         

        介绍一下我的做法。

        我宝宝现3岁,也曾有你说的这种问题

        1、出门不敢还手:为了他上幼儿园不受欺负,我先在家和他对打,我打他一下,他打我一下,我家宝宝爱闹爱疯,这样既陪他玩了,又让他学习了还手打人,她非常高兴。——这一教育方式早已见成效,据老师说她在班里有时还主动去“动”别人。 说实话,我非常“得意”(假的)。

        2、胆子小:建议,多鼓励她,经常让她自己动手去做件事,做完再表扬,先建立她的自信心,比方说让她一个人到另一间房去拿点东西什么的。
        如果是我,当她独立做过一件好事,在家又出现害怕黑暗什么的,我就会对她说:“宝宝多棒呀,刚才都帮妈妈拿东西来着,是不是?(先让她觉得自己了不起,长大了),其实这就是我们自己的家,你看,这是宝宝的照片,这是表,这是……,是不是,我们白天都看见来着,没什么别的可怕的东西,爸爸妈妈都在家呢,(为她解释,让她安心),这么能干的宝宝,都能自己到房间帮妈妈拿东西了,多棒呀,是不是都长大了呀,(东拉西扯,转移点注意力),是不是都变的比以前能干了、勇敢了?!(再赞一下) …… 对了,所以不要害怕,来,妈妈带你去摸一摸我们屋那些东西,(这觉得最后这步是最关键的,只有了解的东西才不会去怕它),……!” 我曾用这一招治好了我家宝贝,费口水,费时间,但自我感觉挺见成效。

        说到这我想到一件事,楼主应该是宝宝的父或母吧?白天需不需要上班?是否祖父母看孩子?如果这样,你家宝宝可能是缺乏安全感,因她不知道妈妈早上上班走后还会回来,总要面对早上的“失去”,怕妈妈不要她了,这样的宝宝最容易胆小。如果是我,我会一直告诉宝宝:妈妈是爱你的,妈妈是要宝宝的,爸爸妈妈祖父母大家都爱宝宝,都要宝宝,妈妈白天是出去工作,但是晚上还会回来呀,宝宝在家等妈妈,中午按时睡觉,睡醒觉以后吃点水果,出去玩一会,再回来和奶奶一起做饭,饭做好妈妈就会回来的,妈妈知道宝宝在家想妈妈,所以妈妈会尽快回来陪宝宝的,我们约定好,等晚饭做好了,妈妈就回来(如果做不到这条,千万别骗她,宝宝聪明的很,被骗一次就会记住)……。 总之就是让她知道妈妈不是因不要她才每天都出门的。

        再一种情况就是:看护人对孩子照顾太周到,也非常容易弄的孩子胆小。看护人怕摔、怕碰、怕让宝宝干活、怕车、怕坏人……,我的自身感觉,大人的这些怕,最后都会转到宝宝身上,让宝宝也怕这怕那。想当初我家宝宝才会跳,出门时我就教给她让她爬水泥台往下跳(为了锻炼她的胆子)、走路边石练平衡,现在我的宝宝可爱活动蹦蹦跳跳了,我觉得这种孩子长大的性格应该比较开朗,活的会比那些淑女式的孩子开心的多、有人缘的多。
        我家宝宝从七个月就上亲子课,一直比同上课的孩子提前一个月进入下一阶段,一直提前,就因为她的大运动发展的好,别人会跑了她就已经学会了跳,直到现在都是,永远是班里最小的一个,去年上幼儿园也是比别人小一个月而提前进入了下一个大孩子的班级。就因为大运动好。在家从才会走就帮干家务,现在在幼儿园表现可棒了,是老师的半个小助手,全班孩子的带头的棒样!

        说了这么多希望别嫌太罗嗦,这些都是个人的育儿心得,希望对你家宝宝有用,每家宝宝情况都不一样,关键是活学活用。

        参考资料:育儿心得

        2009-09-01 17:05:26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 ★ ★ ★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语:谢谢!

          avatar of 金色小壮壮

          金色小壮壮

          历史

          可以带着孩子多去参加一些活动,不要把孩子丢在前边,让他自己处理,建议你多跟孩子一起参与活动,有时候孩子很没有安全感的,还有,孩子在成长的时候,尽量不要让他一个人面对事情,因为他现在还没有认知,很多东西都是陌生的,多对他进行心理辅导,让他对外界的事物更有兴趣,而且,他现在2岁8个月了,应该去上托儿所了,建议不要放弃这样的时机,因为在托儿所,孩子的个性成长,才会体现出来,如果总是在父母身边,他总是没有很多的机会去接触新事物!
          不要着急,这需要慢慢来的!

          2009-09-01 17:07:05

            avatar of 汐汐妈咪

            汐汐妈咪

            历史

            我认为宝宝胆小是缺乏自信心的表现,所以自信心的培养十分重要。

            首先,为宝宝多创造一些交往和沟通的条件和机会。现在的独生子女,父母总是呵护有加,孩子势必少了与人交往的经验,也就缺乏交往的自信,甚至不知道该如何与小朋友相处,显得比较被动。父母要带着孩子多串串门,多参加一些聚会,孩子会在观察父母与别人交往的过程中学到不少东西。同时,在熟悉的环境中孩子会比较放松,胆子会大起来,逐步产生自信。

            其次,宝宝自己的交往圈子也很重要。父母在适当的时候放手,让他单独和不同年龄的小朋友一起玩。跟大孩子玩,能学会遵守规则;跟小孩子玩,可以学会照顾别人。待他交到几个好朋友之后,胆子自然就大了。当然,年幼的孩子之间往往会发生一些出乎意料的小“纠纷”,最好试着先让他们自己解决,实在解决不了了,大人再出面。

            通过适当的体能锻炼,让宝宝掌握一定的运动技巧也是不错的,不但可以发展宝宝肢体的协调能力,促进大脑思维发育,更可以直接增强宝宝的自信心。
            在家里,父母有意识地让宝宝自己在另外的房间玩耍。你要时不时地和他说几句话,让他放心。和宝宝一起玩的时候,有意识地给宝宝设计一些情境,比如让他单独去另一个房间给你取书或是他的玩具,锻炼宝宝的胆量。

            宝宝胆量大小的原因大体可以分为先天和后天两种。就先天因素来说,我的感受特别深。我儿子对鞭炮声就表现出特别的恐惧,每每周边放爆竹他就大哭,甚至全身发抖。此外,他也不像邻居家的孩子那样,很高的台阶都敢跳,他对高度敏感性特别强。像这类的胆小,只能给孩子时间,慢慢适应。

            从后天因素来看,我认为与成长的家庭环境关系很大。长辈对孩子的过度呵护、做错事时不当的指责,都可能导致孩子胆小。但我想这方面归根到底由父母的举止言行决定,胆小怕事的双亲必然养出胆小怕事的孩子。

            能否解决宝宝胆小的问题关键在于父母,而且基本上是顺其自然的事情。当然,要缩短孩子适应环境的时间,主观努力也有一定的作用。

            关于胆小,我想做一个简单划分:

            一类胆小属于本能反应。所有人面对未知危险、“强大”对手时都会表现出胆怯、恐惧、退缩、无所适从。这类情况不能定性为胆小,不一定会成为日后性格发展中的问题。

            另一类胆小属于相对固定的行为方式,通常是在孩子先天气质的基础上,再加上成长中多次遇到“威胁”刺激,而逐渐形成了一种反射性的行为。比如说:被厉害的小朋友欺负时不能采取适当的反应方式来保护自己。如此“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于是孩子的行为呈现出固定化模式。

            后一种胆小是需要父母关注的,其道理是:

            ·孩子最初采取的对应行为多是自然反应,如果不加以干预,就会成为行为习惯。

            ·一个刺激下的反应有可能泛化到其他情景中。假如一个孩子在外面对其他小朋友“抢玩具”的行为听之任之,那么在家中也会对前来串门的“霸道”小客人一让再让。

            ·即便是天性懦弱的孩子,也可以在教育下尝试新的应对方式,而非总是被动和忍让。如果孩子一直不能选择新方式有效地应对“强横”,也就意味着丧失了学习人际交往中适应性行为的机会。

            从天性的角度看,胆小孩子的气质特点是:安静、温和、腼腆、顺从、忍让、谨慎、软弱,少有主动要求。这些特点发展下去都属于内向性格,其中很大成分是遗传而来,天性不容易改变。对这样的孩子,要多一些宽容和接受,凡事多加鼓励,肯定其做事有独立性,勇敢有为。只有实践过程带给孩子真切感受,才是属于他自己的经验“资本”。

            从后天的角度说,胆小只是一种表面现象,其本质说明孩子的独立性欠缺。对这样的孩子,切忌简单粗暴、严加管束、过度保护、批评贬低、包办代替。父母莫要表现得过于“强大”,否则会造成孩子“窝囊”无能。

            千万不要批评孩子是“胆小鬼”。因为幼儿尚不能自我评价,自己好不好全由大人说。如果孩子感觉自己被人视为“胆小鬼”,有可能就不愿再去尝试那些“胆大”的做法而维持“胆小”的状态。父母不要不断地责怪孩子表现不佳,允许各种各样的弱点贯穿于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才是理性的父母。

            不要忽略孩子的感受。一是以大人经验看似简单的事,在幼小心灵中“非同小可”,您应该耐心讲解。或许孩子不一定听得懂你讲的知识,但是讲解本身会让他感觉危险的程度在减弱,起码在这个时刻是安全的。二是支持,当孩子真的处于恐惧中时,他需要你实际的支持和陪伴,不仅限于口头安慰,最好在行动上让孩子感到你理解他。对于幼童来说,父母就是依靠,和父母在一起是绝对安全的。

            2009-09-01 19:5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