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2-3岁  > 不爱理人

      pic of user:taiyangyo_6a5al

      我是洪太阳

      历史

      悬赏:100分

      回答:8

      不爱理人

      太阳现在两岁九个月了,从小时候开始只要天气好,几乎天天出去,但现在也不爱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他会强烈热情的邀请小朋友去他家,但去了以后,玩具也给小朋友玩,但是他永远是和别人自己玩自己的,也会出现争抢的局面,会出手打人,但也会因为小朋友要回家而哭,不让走。这是不合群吗,或者是认生吗?

        avatar of xiaolingt

        xiaolingt

        历史

         

        不是,正常的!

        幼儿虽然他们喜欢看着别的孩子玩耍,但是在大多数的情况下,他们都喜欢自己玩自己的玩具。他们的词典里并没有“分享”这个词。他们不会把自己的东西给任何人。而只会说:“这是我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需要费力去教一个2岁的孩子懂得“分享”,因为这样做违背了幼儿的天性。孩子在2岁时是否懂得与别人分享与他长大后能否成为一个慷慨的人并无任何关系。当然,即使幼儿还不懂得为什么自己从小伙伴那里抢玩具时爸爸妈妈认为是不对的.但这并不是说父母必须接受孩子的不良行为,相反.家长应该坚决而又和气地把玩具拿走.并还给它的小主人,同时还应文该马上用另一个使幼儿感兴趣的东西来分散他的注意力,如果为了让幼儿懂得什么叫“分享“而花费很长时间去对其说教,实际上是浪费口舌。只有在幼儿真正明白“分享”这个概念以后,他才能与他人分享。
        虽然现阶段他们还看起来不合群,但妈妈要给他们创造机会,多带他去别人家玩,去热闹的地方。这样才能锻炼他。

        2010-03-13 22:35:01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avatar of liu16020219

          liu16020219

          历史

          没关系的,宝宝都这样的。长大些就好了。

          2010-03-13 23:06:57

            avatar of 小猪不好惹

            小猪不好惹

            历史

            独生的儿童由于环境的特殊性,容易产生缠人、磨人的坏习惯。比如:吵着要你帮他找玩具,帮他找出来了,玩了不一会儿,他又丢下玩具拿起你手上的绒线当球踢;你写东西他也要写,给了纸、笔还不干,又要抢你手中的笔等等,很容易让家长恼火。

            儿童心理分析:

            是缺乏感情的表现。我们可以从婴儿的行为中清楚地看到这一点,婴儿啼哭,不光光是因为肚子饿的原故,有时看到大人从他身边走过来却不抱他,也会哇哇哭起来,目的是引起你的注意,要你赶快抱他。这是一种感情需要。儿童缠人也出于同样的道理,问你要东西、跟你捣乱都不是目的,目的是要你注意他,和他交流感情。这种心理在独生子女身上表现得更为突出。当有人陪、有事干的时候是不会磨人的,当他东张西望不只做什么的时候,就会来找你的麻烦了。

            是一种心理依赖。有个性、活动能力强、会玩的孩子较少磨人。相反,过于娇生惯养,样样都由父母安排停当,会使孩子养成离开父母就无法生活的习惯。这种依赖性反映在情绪上,就是围着父母胡搅蛮缠,甚至被父母骂了一通、打了一巴掌,反而安稳了。这种情况正是儿童行为不独立、内心情绪不安定而采取的一种发泄。挨骂挨打反而转移了焦虑,被动地稳定了情绪。这就是许多家长常说的"孩子是贱骨头,好说歹说不行,骂一顿到舒服了。同时越是自卑的儿童越容易缠磨大人。

            家庭成员的态度不一。请注意孩子专找宠爱他的人缠,也专找态度暧昧、容易妥协的人缠,因为经验证明,他们总是在责骂之后满足他的要求。所以要分清情况分别对待。

            要从根本上纠正还取决于对儿童个性的培养。缠人表示孩子缺乏自立、情绪不定,改变这种个性的根本出路,是不要过分保护孩子,而应培养孩子自立能力,多让孩子自己拿主意,尊重他的选择。这样孩子反而对自己的行为会作出负责的选择,再不会整天磨着你帮他干这干那,也不会不知深浅地提出无理要求。

            2010-03-14 09:28:34

              avatar of 我家的心尖尖

              我家的心尖尖

              历史

              正常的,孩子的心理师和大人一样的,你要多给他讲道理,教他怎么和小朋友们相处,每次邀请别的宝宝来的时候就和他说好,告诉他不然就不让别的宝宝和他玩!

              2010-03-14 10:36:17

                avatar of 萱萱宝贝儿909

                萱萱宝贝儿909

                历史

                如何让孤独的宝宝变合群
                【不合群的原原】
                已经上幼儿园小小班的原原不喜欢和小朋友玩。平时她不愿意出去,甚至不愿意走亲戚、逛公园;和妈妈外出时,也从来不与别人打招呼。

                像原原这种不论是在陌生还是熟悉的情境中表现出来的不愿意与人交往,独自一人消磨时光,而且不向旁人表达自己的需要和观点的孤独行为,被称之为儿童的社会退缩行为。

                原因解析
                1. 宝宝先天的气质类型造成的
                有的宝宝喜欢微笑,而有的宝宝更容易哭泣;有的宝宝容易害怕、害羞,而有的则不然。比较而言,先天胆小、谨慎、性格内向的宝宝会自觉表现出控制、抑制自己的行为,他在与人交往时容易退缩。
                除此之外,那些时常体验挫折与失败、对自己不够自信、经常说“我不会”或“我不行”、认为自己不能做好任何事情的宝宝也容易出现社会退缩行为。

                2.家庭因素深深影响着宝宝成长的方方面面
                宝宝最善于通过观察而学习,你的性格特征、社会交往行为很容易成为宝宝模仿的榜样。如果你比较内向退缩,不爱与人交往,不会与人沟通交流,宝宝就容易出现社会退缩的行为。此外,亲子依恋类型、你的教养方式也会影响宝宝的社会交往行为。
                如果你与宝宝没有形成安全的依恋关系,在陌生环境时不论你是和他在一起,或者你短暂离开后又和他在一起,宝宝显得精神比较紧张,这样的宝宝容易出现社会退缩行为。
                如果你对宝宝要求很高,追求完美,态度粗暴;或者基本没有要求,过度保护,任何事情都包办代替,宝宝也会不知道该如何与他人相处,同样容易出现社会退缩行为。

                3.环境因素影响宝宝的社会交往能力发展
                对于刚上幼儿园的宝宝来说,老师的作用尤其重要
                被老师重视、信任并交流多、支持多的宝宝更自信,不容易出现社会退缩行为。而那些被老师忽视、冷漠的宝宝,经常处于压抑、孤独中,久而久之,就会对自己失去信心,在集体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没有集体归属感,对老师、同伴及他人失去兴趣,社会交往行为就会变得退缩。
                小伙伴是宝宝社会化的重要因素
                一个有好朋友的宝宝会在交往中学会与朋友交流,社会交往能力越来越强,朋友会越来越多,走到哪里都不会害怕。而一个没有朋友或者总是在同伴交往中受欺负的宝宝则会越来越封闭和退缩。

                教养3策略孤独宝宝变合群
                策略1:爸爸妈妈重视亲子关系和教养方式
                良好的亲子关系能够使宝宝建立起与人交往时最初的安全感和归属感。宝宝与你们之间安全的依恋关系能够为宝宝的社会交往活动提供最安全、最强有力的支持。
                对于害羞、内向的宝宝,多鼓励他,多支持他,允许他的探索行为,引导他与周围不同年龄人的接触、交往。如见到邻居家的奶奶、爷爷主动打招呼,看到邻居家的小姐姐在骑车,鼓励宝宝也去试试。
                对宝宝要尊重,关爱而不溺爱;多鼓励和表扬,但不过分夸耀。参与宝宝的成长过程,和宝宝一起体验成长的快乐。对宝宝提出具体的合理的要求,要积极满足并加强指导,帮助宝宝实现目标,增强他的自信心。

                策略2:创设条件,支持、引导宝宝与同伴交往
                婴儿期的宝宝就已经会主动与其他宝宝交流,他会盯着对方看、朝对方微笑并“咿咿呀呀”地说话,吸引对方注意。一岁左右,宝宝就出现同伴交往行为,如微笑、打手势、彼此互相模仿对方的行为等。这些都是最初积极的同伴交往行为,对后来的社会交往能力起着重要作用。
                多带宝宝走出家门,给宝宝创造多与小朋友见面、交往的机会,扩大宝宝的人际交往圈,增加宝宝的社交经验。
                帮助宝宝选择合适的小伙伴。经常带宝宝出去和小朋友玩或者请小朋友来家里玩,引导宝宝与人交往,使宝宝体验到人际交往的乐趣,形成积极主动的交往态度。
                适当教给宝宝一些社交经验和技巧,帮助宝宝有效解决同伴交往间的矛盾,帮助宝宝学会和谐地与同伴相处。

                策略3:积极调整、改善幼儿园老师与宝宝之间的关系
                年龄越小的宝宝,老师所起的作用就越大。
                如果宝宝已经上了幼儿园,那就要注意观察宝宝与老师之间的关系是不是良性的、积极的。老师是否能敏感地注意到宝宝的需要,经常与宝宝交流,照顾好宝宝。而宝宝又是否喜欢他的老师和幼儿园。
                一旦发现宝宝不喜欢老师,不喜欢幼儿园,就要积极的与老师沟通交流,使老师多注意宝宝,鼓励宝宝,并指导宝宝的社会交往行为,增强宝宝的自信心。这样,宝宝才会越来越喜欢老师,越来越喜欢幼儿园,变得不再退缩了。

                备注:摘子亲子杂志2010年02月刊

                2010-03-14 10:57:22

                  avatar of 钒仔妈咪

                  钒仔妈咪

                  历史

                  1、一般来说,二岁以后的小儿是喜欢和小朋友一起玩的。但由于二岁前环境因素很少接触小朋友,时间长了,就不敢接触别的孩子,一旦环境变了,她就不适当了,于是就表现为总爱一个人玩,不爱理人了。2、应让好多接触小朋友,多接触社会,她们玩时,最好大人不在身边,只要没什么危险,让他们自由地玩,争吵、打闹、跑跳去吧,她会在小朋友的玩耍中学么很多东西。

                  2010-03-14 13:42:14

                    avatar of 小铜豌豆

                    小铜豌豆

                    历史

                    我觉得是孩子的好奇心使得她对周围的新鲜事物产生了兴趣,所以他把注意力都转向周围的人和物,同时也对外界的陌生人或物有一种戒备心理,所以有陌生人逗他便本能地自我保护---拒绝接近.时间会消除这种过度戒备.

                    2010-03-14 17:49:44

                      avatar of 王丹乖乖

                      王丹乖乖

                      历史

                      我觉得小孩走这样,慢慢长大一些都好了

                      2010-03-14 22:2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