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2-3岁  > 宝宝大便不叫总是站着

      pic of user:ysy080227

      易贝贝

      历史

      悬赏:10分

      回答:9

      宝宝大便不叫总是站着

      我家宝宝2岁1个月了,平时尿尿会叫,语言运动能力都发展的很不错,可唯有一件事就是屎巴巴不会叫,喜欢站着流在裤子里,我打算今年9月送她去上学,现在急着想给她纠正,请问有什么好的方法?谢谢各位。

        avatar of 小恺宝贝

        小恺宝贝

        历史

         

        平时要多观察,看见宝宝有大便的意思,要抓准时机教他!

        2010-04-09 14:44:57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语:谢谢,平时我妈妈带,周未我带就是这样,可我妈妈一带又没连续性了,只有慢慢来。谢谢

            avatar of 汐汐妈咪

            汐汐妈咪

            历史

            让宝宝学会控制大小便,看似一件小事,但每个孩子的发育进度并不相同,父母如果操之过急,会给孩子心理和生理的正常成熟带来不利因素,影响训练成功。


            教宝宝控制大小便的时机

            研究发现,许多在18个月以前便开始接受训练的宝宝,直到4足岁后才学会自己大小便;相反,那些在2足岁开始训练的,到3足岁时几乎都能自己上卫生间了。

            年轻父母如何选择最佳时机呢?

            首先,要确认孩子已处在所谓的“膀胱准备”阶段,也就是说,一次排出的尿量比较多,尿后可保持尿布数小时不湿。

            另外,以下这些迹象(一般出现在18个月~2岁半的孩子中)也提示孩子已能接受训练:

            .已能行走,并乐意坐下(具备坐便器的基础);

            .能将自己的裤子拉上和拉下;

            .能模仿父母的动作;

            .显出对控制大小便的兴趣,例如会跟随父母进入卫生间等;

            .对自己在尿布里解尿屙屎有所表示;

            .会将东西放回原处(显示能教会孩子大小便到应该去的“去处”);

            .会说“不”,显现独立意识。

            有下述情况者,训练不宜开始:

            孩子生病;发生迁居等重大生活事件。此外,父母也不要迫于外界压力而强制孩子接受训练,如果父母对孩子未能摆脱尿布感到焦虑的话,这种情绪也会影响孩子,有时还会引起括约肌功能失调以及便秘而妨碍训练正常进行。如果孩子不配合,必须要等待数月后才作再一次试验。

            宝宝要排大便的信号

            3个月内的孩子很可能会在吃奶时或吃奶后马上大便。孩子的这种现象是单纯的胃肠道刺激反射,是因为进食刺激了肠道。

            当孩子能把内部感觉与排便的生理现象结合起来后,对孩子的帮助才能生效。

            你会分辨出孩子是否能够注意到自己在排便,例如孩子突然停下正在做的事情、指着尿布或者哭喊以引起你的注意。

            孩子能够意识到直肠和膀胱胀满几乎是同时实现的,但处理大小便时,方式有很大的不同。

            对大便的控制比小便的控制相对容易一些,孩子可能会先实现对大便的控制,所以可以让孩子先坐便盆也是有道理的。

            从大人的角度来讲,预测大便比预测小便要容易些。

            当孩子发出特殊的声音或动作时,就是在表示自已需要坐便盆。


            训练应先从大便开始可配合使用下列技巧:

            .将适用于孩子个体的拉屎坐椅(座上开圆孔,下置容器)或便器放在儿童活动地点附近,告诉孩子什么时候使用它,或当着孩子的面将尿布上的屎抖入便器,以便让孩子明白它的用途,避免以后屙屎时粪便涌入便器而使孩子产生异样感觉而不知所措;

            .开始几天让孩子不脱裤子坐在上面,当孩子习惯后,再试着抽去尿布;

            .根据观察到的迹象提醒孩子是否有便意,例如孩子脸部显出怪相或摆出大便的姿势等;

            .不要故意将尿湿的尿布让孩子继续兜着作为对孩子的惩罚;

            .待孩子一日内能数次使用便器时才取消尿布;

            .当孩子对训练已有准备时,可给孩子穿能自己随意脱下拉上的裤子;

            .睡前和醒后应即提醒孩子上厕所;

            .睡眠时大小便控制的训练可以晚一年开始,当然也可以同期进行。

            教宝宝排大便的注意事项

            .脱去孩子多余的衣物或尿布,可以简化很多问题。

            .大便后,给孩子用卫生纸把屁股擦净,女孩子一定从前向后擦。

            .把卫生纸放在便盆里,再用水把他们一起冲干净。

            .擦净便盆上的粪迹,然后用水冲净,最后用消毒水冲洗。

            .不要忘记洗手。

            .不要强迫使孩子坐便盆,这只能起到相反的效果,下—次要求孩子坐便盆时,孩子公然反对或是大发脾气。

            不要强迫,过几天等孩子忘记此事后,很自然地要求他坐便盆。


            如何教孩子学会控制小便

            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成功的基础是孩子能够在膀胱内憋住一定量的尿液,而不是自然的排空。

            标志着孩子达到成熟的迹象是孩子能够在较长的—段时间里保持尿布干燥,例如午睡后没有尿湿等。如果孩子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午睡后都没有尿湿,你就可以在午睡时取下孩子的尿布。

            在孩子上床睡觉前,鼓励孩子上厕所,小便一次。如果孩子这样办了,一定要表扬他;如果孩子不愿意,也不必大惊小怪,等以后有机会再说。

            当孩子成功地完成这—步后,孩子能够表示出自已要坐便盆时,你可以在白天里取下孩子的尿布。这样做必须有一个前提,即孩子有尿时,必须能在脱下裤子前憋—会儿。

            孩子有时会有意外,所以要做好准备,要对孩子表示同情,不要责怪孩子,因为这不是他的错误;孩子可能在开始时候说不清楚自己要小便,所以,如果你不能及时理解孩子的需要,孩子别无选择,等不及坐便盆就把尿尿出来了。出这种事的时候,马上把孩子的尿擦了,给孩子脱下裤子,不必大惊小怪。

            教孩子排便必看的常识

            .让孩子自己发育,你没办法加快这个过程,你只能给孩子以帮助。

            .让孩子自已决定是否需要坐便盆,你可以建议孩子坐便盆,但不能强迫孩子。

            .对待孩子的粪便要采取理智的态度,不要表现出恶心或是厌恶,粪便是孩子自然的部分,应该是你自豪的东西。

            .如果孩子表示出要大小便,可不要耽误,因为孩子坚持不了多久。

            .把孩子能够控制大小便理解成孩子的一个进步,应该表扬孩子。

            2010-04-09 14:32:38

              avatar of 宝贝征

              宝贝征

              历史

              看来我家的宝宝到教的时候了,现在还不会叫呢。路慢慢而长也

              2010-04-09 14:41:37

                avatar of ㊣安妮宝贝㊣

                ㊣安妮宝贝㊣

                历史

                有个建议啊,
                有时候大人给她做示范,很管用的。

                2010-04-09 14:55:43

                  avatar of 笨妈开团啦

                  笨妈开团啦

                  历史

                  我家宝宝就是不说尿尿,拉臭臭就会说,每次还自己跑去厕所,大人要慢慢教,平时也要多提醒才行,宝宝便便前脸部表情都不一样,要注意观察。

                  2010-04-09 15:18:30

                    avatar of jalili_521

                    jalili_521

                    历史

                    呵呵,这个只有大人慢慢教了!但也不能操之过急,什么都要循序渐进嘛!

                    2010-04-09 15:36:51

                      avatar of  ☆小果果☆

                       ☆小果果☆

                      历史

                      孩子毕竟还小,宝妈多留点心,提醒宝宝.慢慢来吧.

                      2010-04-11 17: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