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2-3岁  > 早上起床经常流鼻涕是怎么回事?

      pic of user:yaoyingying

      yaoyingying

      历史

      悬赏:10分

      回答:4

      早上起床经常流鼻涕是怎么回事?

      我儿子现在两岁多了,大约从半年前开始,他每天早晨起床时都会流清鼻涕、打喷嚏,过一个小时左右就没事了。而且他有时夜里会鼻塞,老是用力吸鼻子。我有几次在晚上睡觉前给他吃半片扑尔敏,第二天早上症状会减轻些。这段时间他早晨流鼻涕减少了很多,但是夜间鼻塞仍然很严重。昨晚我给他吃了2/3片鼻炎药,感觉好了一点。我儿子平时身体很好,很少感冒,请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avatar of

        历史


        孩子体格发育正常,只是在夜间发生鼻塞,早晨起床后流鼻涕一小时左右就没事了,而且用了抗过敏药物后,症状明显减弱,这是较典型的过敏性鼻炎症状。孩子只是在睡眠时出现症状,首先应考虑是孩子睡觉的环境因素造成的过敏反应。常见的原因如下: 家里养了宠物,如猫、狗、鸟等。这些宠物脱落的毛屑会散布在空气中,孩子吸入后,会刺激鼻黏膜,产生过敏反应。 室内养了开花的植物。有些植物开花时,花粉会散布在室内空气中,有的孩子吸了这样的空气也会出现过敏反应。 尘螨或尘土。尘螨是一种肉眼看不清的微小虫体,多生存在室内角落、被褥、沙发等处。尘螨和尘土是家家都有而且成分十分复杂的物质,过敏体质的人接触这些物质,就会出现过敏反应。另外,如果家中喷洒了杀虫剂等,也可引起过敏反应。 你们应从上述原因中考虑,改变孩子的睡眠环境,使孩子免受过敏的痛苦。如果症状严重,可适当使用抗过敏药物。

        2010-05-27 08:55:07

          avatar of 雪薇

          雪薇

          历史

           

          LL要注意,宝宝会不会是想得鼻炎?

          2010-05-27 12:00:58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avatar of suxin666

              suxin666

              历史

              小孩儿感冒轻重程度相差很大,轻者,只是流清水鼻涕、鼻塞、喷嚏、或者伴有流泪、微咳,咽部不适。一般不用吃药,注意休息多喝水3~4天能自愈。

              有时也伴有发热、咽痛、扁桃体发炎以及淋巴结肿大。发热可持续2~3天至1周左右。小儿感冒时还常常伴有呕吐、腹泻。重者,体温高达39~40℃或更高,伴有畏寒、头痛、全身无力、食欲锐减,睡眠不安等全身症状。

              小儿感冒是极为普通的小毛病,但是来不得半点马虎,如果治疗不及时,或者治疗不当,常常可以引起许许多多并发症,常见的有鼻窦炎、口腔炎、喉炎、中耳炎及淋巴结炎。也可引起咽后壁脓肿、扁桃体周围脓肿、气管炎及肺炎等等。有时小儿感冒还会通过血液循环播散于全身,引起败血症、脓胸、脑膜炎等严重疾病危及生命。此外,还会引起免疫性疾病,如心肌炎、风湿热、急性肾炎等疾病。所以说,小儿发生感冒时,做家长的一定要做好以下家庭护理。

              其一、小儿感冒家庭护理重要的一条是要让孩子充分休息,病儿年龄越小,越是需要休息,待症状消失后才能恢复自由活动。

              其二、是按时服药。就大多数感冒而言,多数是由于病毒所致,抗菌药物无效,特别是早期病毒感染,抗生素非但无效,滥用抗生素反而会引起机体菌群失调,有利病菌繁殖,加重病情。服用“百服咛”能较好地解除感冒引起发热、鼻塞、咳嗽等不适,避免并发症发生,及早康复。

              其三、两岁的宝宝感冒发热期,应根据孩子食欲及消化能力现况,分别给予流质或面条,稀粥等食物。如孩子还在吃奶(粉)应暂时减少次数,以免发生吐泻等消化不良症状。

              其四、居室安静,空气新鲜,禁烟,温度宜恒定,不要太高,或太低、太湿,有喉炎症状时更应注意,这样才能让宝宝早早康复。

              如果发热持续不退,或者发生并发症时,应及时去医院诊治,以免发生意外。

              当然,除及时、适当治疗外,更应注重预防。应注意孩子的营养均衡,肉泥、蛋羹、鲜奶、谷类(粥)、水果&蔬菜汁等合理搭配,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少吃零食;避免过敏因素和被动吸烟;如果锌缺乏,则予补锌,经常户外运动,多晒太阳,参加“宝宝游泳”等有益活动。只有防治结合,小儿才能逐渐增强抵抗力,少发病。

              2010-05-26 12:3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