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2-3岁  > 动不动就哭

      pic of user:yaoyingying

      yaoyingying

      历史

      悬赏:10分

      回答:4

      动不动就哭

      我儿子2岁半了,最近总是动不动就哭:积木没搭好大哭,衣服穿不上也哭,吃饭不合口味更要哭……我特别反感男孩子哭,一直希望他乐观开朗,笑口常开,可是他怎么全都跟我想的相反?真是让我郁闷不已!

        avatar of

        历史


        无论男孩女孩,哭都是正常的情绪表达方式。如果我们对孩子的哭总表现出反感,那么可能孩子的情绪会因紧张而得不到正常梳理,反而不利于他展现自己积极乐观的一面。 一般来说,接受孩子的情绪,不阻止他的哭泣,认真倾听,积极引导,是让孩子的情绪健康发展的关键。在不同的情况下我们具体该怎么做,可以参考2006年2期下半月刊《破解孩子的情绪密码》。 另外,孩子动不动就哭,应该是有原因的: 气质 有些孩子天生敏感爱哭,情绪偏消极,容易烦躁、生气,常为小事发脾气、抱怨,即使没有什么不愉快的事,想让他笑,也不容易。 孩子哭时,父母不应指责他,也不要自责,可以抱抱他,静静地等他哭完。也可以在对他表示理解之后,用一些平时能吸引他的事转移他的注意。重要的是平时要注意了解孩子表达积极态度的方式。比如,孩子表达同意,可能不会痛快地说“好”,仅会轻轻地点头。父母可以通过自己的积极情绪,把孩子的快乐放大、延长。暗示孩子:他是个快乐、友善的宝宝。 健康状态 身体状况欠佳的宝宝,自己说不清,父母又没有发现,很可能会动不动就发脾气。 不仅病中的宝宝容易哭,有些宝宝还因为在病中充分感受到了哭的“威力”,即使病好了,也不愿意轻易放弃“哭”这一有用的“工具”。 如果在宝宝发蔫、烦躁或面色不好时,就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治疗,并帮助孩子恰当地描述自己的状态,都会减少孩子依赖不恰当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不适行为。 另外,即使孩子在病中,也不必特别惯他,平常不让多吃糖,此时也不可为了让他少哭就多给糖吃;平常只让喝白开水,此时也不可不加限制地给孩子果汁。让孩子体会到什么是合理要求,对成人来说可能有点难,但非常必要。 挫折感 当孩子认知水平提高到一定程度,而动手能力又跟不上时,会出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觉。这时,如果我们急于帮助他,一方面会使他的动手能力受到抑制,另一方面又使他的愿望向更高难度的方向发展,结果就进入了愿望与能力间差异进一步增大的恶性循环。 因此,在孩子最初探索世界的过程中,成人一定要把握好自己,哪怕是他想够一个玩具,都不要把玩具轻易递给他,而让他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暂时的失败和失败后的成功,会给孩子以后的探索带来更大的动力。而这动力是教不来的。

        2010-07-06 10:25:21

          avatar of 钒仔妈咪

          钒仔妈咪

          历史

           

          嗯,我家这个也是闹哭虫,不顺心就给哼哼两句,有时还挺烦的,我觉得是因为不爱说话的缘故吧,钒仔三周岁多了,什么都会说,就是和他爸一样惜字如金,一急就哭了,我就一定让他说“为了什么哭的原因后”在递纸张给他自己擦泪,接下来就止住了。哎没办法,我自己小时候和老公小时候也是偏向爱哭型的,遗传吧。哭哭就好了就由他,好歹也有个发泄的方式,我就是这样想的

          2010-07-05 18:13:41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 ★ ★

            avatar of 汐汐妈咪

            汐汐妈咪

            历史

            许多父母都有这种体会:孩子到了两三岁就开始不听话,经常和父母顶嘴、说反话、发脾气。在三岁左右,
            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会出现持续半年至一年的"反抗期",这个反抗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必经阶段,心理
            学上称为"第一反抗期"。突出表现为:心理发展出现独立的萌芽,自我意识开始发展,好奇心强,有了自
            主的愿望,喜欢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希望别人来干涉自己的行动,一旦遭到父母的反对和制止,就容易
            产生说反话、顶嘴的现象。
            反抗不一定是坏毛病
            曾有专家做过这样的研究:将两岁至五岁的幼儿分成两组,一组反抗性较强,另一组反抗性较弱。结果
            发现,反抗性较强的幼儿中,有80%长大以后独立判断能力较强;反抗性较弱的幼儿中,只有24%长大以后能
            够自我行事,但是独立判断事情的能力仍比较弱,常常依赖他人。因此,专家认为,反抗行为有时候意味着
            孩子有其独立自主的想法,不受干预也不受支配,这正是孩子发展判断力的良好时机,值得父母重视。若只
            一味要求孩子服从你,那么他的判断力自然就难以发展。
            所以,对于两三岁至六岁的孩子,反抗不是什么坏毛病。但是做家长的为何不能突破传统的束缚,勇于
            接受孩子的想法,甚至容许他反对你的做法呢?大概是因为所谓的自尊、面子问题吧!如果这时候你能够想
            到:孩子的反抗并非反叛,而是一种表达他自己的方式,你是不是会放下你的虚伪的自尊,接受孩子的想法呢?
            所以,可别小看这个不讨人喜欢的反抗期,它是孩子个性形成的关键期,父母教养态度正确与否,直接
            影响到孩子良好的个性品质的形成。因此父母应该做到:
            1.理解孩子、尊重孩子。
            孩子到了两三岁,喜欢跟父母说"不",这是建立自我和自尊的第一步,他们意识到自己的存在,要求有
            和大人一样的平等地位,对成人的指挥和安排表现出越来越大的选择性。此时的父母对他们的行动不要轻易
            加以干涉,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如果孩子必须顺从你的意愿,也不要用命令的口气"要这样"或"不许那样",
            而要以平等的姿态,征询孩子的意见,给孩子留出选择的余地。如"等你看完这个动画片就去洗澡,好不好?"
            "你是先玩积木,还是先看图书?"既维护了孩子的自尊,孩子又乐意听你的话,就不会轻易跟你说反话了。
            2.提出的要求要合情合理,符合孩子的实际情况。
            例如,有些事是孩子必须做到的,而且又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如什么时候吃饭,什么时候睡觉,爸爸
            妈妈最好不要给孩子有选择的余地,必须严格执行。有些事是孩子可做可不做的,而且又是孩子不愿意去
            做的,那就干脆不要求。孩子正玩得兴致勃勃的时候,爸爸妈妈必须尊重孩子,征求意见,给孩子留思考
            时间,或让他玩完,或许诺他做完事再玩,让他能够逐步接受。爸爸妈妈切不可先强制压服,引起孩子
            大哭大闹,然后又让步依顺,不然会养成孩不服从成人要求的习惯。至于什么时候要求、管教孩子,
            应该"以不危及生命、健康和道德为原则"。当你本能地要拒绝孩子的要求,或准备降服孩子的反抗行为时,
            劝你"不"字缓出口,想一想孩子的要求和行为是否危及生命、健康和道德,如若不是且放他一马,这样也
            许会给大人添些麻烦,但想想你的耐心将得到孩子人格健康发展的回报,这是多么值得!
            3.相信孩子,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合理要求。
            父母过度保护,往往也是导致孩子说反话的原因。好奇心的驱使,强烈的自主愿望使孩子什么都想去
            试,什么都想去做。过度的包办代替,会使孩子失去许多学习探索的机会;而一味斥责、制止,又会发生
            顶牛现象。父母要相信孩子的能力,满足他的好奇心。比如他想到雨地里去玩,你就给他穿上雨衣、胶靴
            去玩吧;他要自己穿鞋,就让他去穿,等他鞋和脚对不号时再去帮他;要洗衣服,给他一块肥皂,随他去
            洗自己的手帕、袜子;想扫地,让他扫,哪怕越扫越脏……当然,父母的帮忙是必不可少的,给他理理袖
            子、系系鞋带、扒掉垃圾等。充分相信孩子,让他们在满足合理要求、亲自实践的同时积累经验,体会成
            功的欢乐,这样孩子就不容易养成和父母说反话的习惯了。
            4.不能娇惯、放纵孩子。
            孩子喜欢跟父母说"不",本是一种正常现象,但如果听之任之或百依百顺,就会形成孩子任性、骄横
            的性格。因此作为父母,对那些总是用说反话来达到自己不合理要求的任性的孩子应该:
            (1)心平气和地讲道理,介绍有关知识,说明不能满足他的要求的原因,抑制任性、执拗行为的发生。
            (2)设法转移孩子的注意,用另一种使他更感兴趣的事来吸引他,从而使他放弃那个不正当的要求。
            (3)在劝说无效的情况下,明确表示父母的态度:不合理的要求,再闹也不能满足,然后立即走开,
            用冷处理的方法来终止孩子不合理的要求。

            2010-07-05 20:06:58

              avatar of suyafei

              suyafei

              历史

              小孩子么,他现在是介于懂事与不懂事之间,稍微有点不顺心就发脾气所以就哭了。我姐姐家的孩子也是那样的。

              2010-07-05 20:4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