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2-3岁  > 我儿子性格撅怎么办!!

      pic of user:phph2426

      phph2426

      历史

      悬赏:10分

      回答:4

      我儿子性格撅怎么办!!

      我宝宝今年两岁2个月,性格很任性,只要不顺着他的意马上就躺在地上哭,而且不太跟其他小朋友玩,因为跟他玩的比较好的一个小朋友去学校了,现在他不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怎么办呢!

        avatar of 小宝贝儿1011

        小宝贝儿1011

        历史

         

        现在的孩子都是家里的宝,都是心疼的要命,孩子要什么给什么,不给就哭,哭了就给,这样就形成了一种习惯,孩子就会知道,如果想要的时候不给就哭,哭了你给了他,他会记住的,所以,无论做什么都要让他自己动手,或者要什么的时候,如果他说出意愿或者表现好才答应买给他,如果执意发脾气的话,就不要给买,不要心疼孩子哭,那样也是一种成长,让他知道,这是该买的那是不该买的,不要一味的惯孩子啦,适可而止吧,趁孩子还小,可以改的,如果孩子的爸小时候很犟的话,也有可能是遗传,那是本性改不了的,尽量顺从,不要事事都从他,那样等长大了,你就管不了了。希望你家宝宝能越来越懂事。可以选择比较知名的大幼儿园,有的幼儿园很不贴心的。

        2010-10-20 12:14:46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avatar of 若凡寶兒

          若凡寶兒

          历史

          有的孩子在家里处于绝对中心的地位,样样事情都要依从他,一切都由他说了算,由他来决定。诸如今天吃什么菜,穿什么衣服,看什么电视,星期天到哪里去玩,买些什么玩具,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睡觉,......都要由幼儿来决定,照他的心思办。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家长教子态度、方法失当。有的家长视独生子女为掌上明珠,家里的小太阳,唯恐宝宝不开心,只要宝宝开口,事事照办。久而久之,就形成幼儿强烈的"以我为中心"的心态和任性的性格,不考虑别人,不尊重别人,对自己的要求和主张"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如果孩子已经形成了"样样要依他"的习惯,家长就必须坚持原则,严格要求,并做耐心细致的教育。不要一遇到孩子哭闹心就软下来,只要持之以恒,孩子的性格是可以改变的。我们常说的幼儿的"可塑性",也就是这个意思。

          其次要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建立正常的作息时间。例如要求幼儿饭前洗手,天热洗澡,按时睡觉等,这些行为一旦成了习惯,孩子就会主动做到,变成孩子的合理意愿。

          其次是要在家庭中形成一种民主的气氛。既不能一切由父母决定,又不能一切听从孩子的。父母不要什么事都去征求孩子的意见,使孩子懂得不能以什么人为中心。

          2010-10-20 00:06:43

            avatar of ABCDEFFF

            ABCDEFFF

            历史

            在的孩子都是家里的宝,都是心疼的要命,孩子要什么给什么,不给就哭,哭了就给,这样就形成了一种习惯,孩子就会知道,如果想要的时候不给就哭,哭了你给了他,他会记住的,所以,无论做什么都要让他自己动手,或者要什么的时候,如果他说出意愿或者表现好才答应买给他,如果执意发脾气的话,就不要给买,不要心疼孩子哭,那样也是一种成长,让他知道,这是该买的那是不该买的,不要一味的惯孩子啦,适可而止吧,趁孩子还小,可以改的,如果孩子的爸小时候很犟的话,也有可能是遗传,那是本性改不了的,尽量顺从,不要事事都从他,那样等长大了,你就管不了了。希望你家宝宝能越来越懂事。可以选择比较知名的大幼儿园,有的幼儿园很不贴心的。

            2010-10-20 16:53:36

              avatar of 汐汐妈咪

              汐汐妈咪

              历史

              许多父母都有这种体会:孩子到了两三岁就开始不听话,经常和父母顶嘴、说反话、发脾气。在三岁左右,
              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会出现持续半年至一年的"反抗期",这个反抗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必经阶段,心理
              学上称为"第一反抗期"。突出表现为:心理发展出现独立的萌芽,自我意识开始发展,好奇心强,有了自
              主的愿望,喜欢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希望别人来干涉自己的行动,一旦遭到父母的反对和制止,就容易
              产生说反话、顶嘴的现象。
              反抗不一定是坏毛病
              曾有专家做过这样的研究:将两岁至五岁的幼儿分成两组,一组反抗性较强,另一组反抗性较弱。结果
              发现,反抗性较强的幼儿中,有80%长大以后独立判断能力较强;反抗性较弱的幼儿中,只有24%长大以后能
              够自我行事,但是独立判断事情的能力仍比较弱,常常依赖他人。因此,专家认为,反抗行为有时候意味着
              孩子有其独立自主的想法,不受干预也不受支配,这正是孩子发展判断力的良好时机,值得父母重视。若只
              一味要求孩子服从你,那么他的判断力自然就难以发展。
              所以,对于两三岁至六岁的孩子,反抗不是什么坏毛病。但是做家长的为何不能突破传统的束缚,勇于
              接受孩子的想法,甚至容许他反对你的做法呢?大概是因为所谓的自尊、面子问题吧!如果这时候你能够想
              到:孩子的反抗并非反叛,而是一种表达他自己的方式,你是不是会放下你的虚伪的自尊,接受孩子的想法呢?
              所以,可别小看这个不讨人喜欢的反抗期,它是孩子个性形成的关键期,父母教养态度正确与否,直接
              影响到孩子良好的个性品质的形成。因此父母应该做到:
              1.理解孩子、尊重孩子。
              孩子到了两三岁,喜欢跟父母说"不",这是建立自我和自尊的第一步,他们意识到自己的存在,要求有
              和大人一样的平等地位,对成人的指挥和安排表现出越来越大的选择性。此时的父母对他们的行动不要轻易
              加以干涉,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如果孩子必须顺从你的意愿,也不要用命令的口气"要这样"或"不许那样",
              而要以平等的姿态,征询孩子的意见,给孩子留出选择的余地。如"等你看完这个动画片就去洗澡,好不好?"
              "你是先玩积木,还是先看图书?"既维护了孩子的自尊,孩子又乐意听你的话,就不会轻易跟你说反话了。
              2.提出的要求要合情合理,符合孩子的实际情况。
              例如,有些事是孩子必须做到的,而且又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如什么时候吃饭,什么时候睡觉,爸爸
              妈妈最好不要给孩子有选择的余地,必须严格执行。有些事是孩子可做可不做的,而且又是孩子不愿意去
              做的,那就干脆不要求。孩子正玩得兴致勃勃的时候,爸爸妈妈必须尊重孩子,征求意见,给孩子留思考
              时间,或让他玩完,或许诺他做完事再玩,让他能够逐步接受。爸爸妈妈切不可先强制压服,引起孩子
              大哭大闹,然后又让步依顺,不然会养成孩不服从成人要求的习惯。至于什么时候要求、管教孩子,
              应该"以不危及生命、健康和道德为原则"。当你本能地要拒绝孩子的要求,或准备降服孩子的反抗行为时,
              劝你"不"字缓出口,想一想孩子的要求和行为是否危及生命、健康和道德,如若不是且放他一马,这样也
              许会给大人添些麻烦,但想想你的耐心将得到孩子人格健康发展的回报,这是多么值得!
              3.相信孩子,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合理要求。
              父母过度保护,往往也是导致孩子说反话的原因。好奇心的驱使,强烈的自主愿望使孩子什么都想去
              试,什么都想去做。过度的包办代替,会使孩子失去许多学习探索的机会;而一味斥责、制止,又会发生
              顶牛现象。父母要相信孩子的能力,满足他的好奇心。比如他想到雨地里去玩,你就给他穿上雨衣、胶靴
              去玩吧;他要自己穿鞋,就让他去穿,等他鞋和脚对不号时再去帮他;要洗衣服,给他一块肥皂,随他去
              洗自己的手帕、袜子;想扫地,让他扫,哪怕越扫越脏……当然,父母的帮忙是必不可少的,给他理理袖
              子、系系鞋带、扒掉垃圾等。充分相信孩子,让他们在满足合理要求、亲自实践的同时积累经验,体会成
              功的欢乐,这样孩子就不容易养成和父母说反话的习惯了。
              4.不能娇惯、放纵孩子。
              孩子喜欢跟父母说"不",本是一种正常现象,但如果听之任之或百依百顺,就会形成孩子任性、骄横
              的性格。因此作为父母,对那些总是用说反话来达到自己不合理要求的任性的孩子应该:
              (1)心平气和地讲道理,介绍有关知识,说明不能满足他的要求的原因,抑制任性、执拗行为的发生。
              (2)设法转移孩子的注意,用另一种使他更感兴趣的事来吸引他,从而使他放弃那个不正当的要求。
              (3)在劝说无效的情况下,明确表示父母的态度:不合理的要求,再闹也不能满足,然后立即走开,
              用冷处理的方法来终止孩子不合理的要求。

              2010-10-20 17: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