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2-3岁  > 突然口吃

      pic of user:kunkunmami2009

      焜焜妈妈

      历史

      悬赏:20分

      回答:2

      突然口吃

      孩子两岁了,平时说话还可以,最近突然说话结巴,很着急,有知道这方面情况的妈妈们多多指点。

        avatar of 田鑫

        田鑫

        历史

         

        有些小孩大点自然就好,有些孩子是因为大脑太快,显得语言太慢造成的,还有些小孩要用心去改--关键是不能太紧张,把孩子弄的特紧张,反倒不好。
        可以教孩子唱歌试试,口吃的人往往唱歌都没事;
        慢慢的和孩子说话,让他学会慢慢清楚的表达,
        注意不要让他受到耻笑,争取上小学之前改过来,不然以后受到同学讥笑和老师有意无意的提醒---别口吃,他压力大了,往往更口吃。

        口吃是儿童在发展过程中常见的一种行为,2岁半至4岁最多。纠正口吃,先应该知道为什么会口吃,因为知道了原因,就不会太紧张了。口吃的原因1、两岁的孩子思维迅速发展,说的技能赶不上思维的速度。往往孩子想用语言表达一种思想,但找不到合适的词藻,在“找合适词藻的过程”中就出现了口吃。这种口吃称之为阶段性的口吃,随着语言能力的进步,这种口吃现象会减少,终致消失,不必担心。2、积极的词藻表达不了他想说的内容,他要在脑子里“找”合适的词藻,因而说话不流畅。3、情绪紧张(受到强刺激,如严厉的批评,甚至打骂),在“追问”什么事的时候,用重复的字或拖长音来调整自己语言的表达方式,需要时间,说出来的话就有断续现象,也就是一种口吃。4、模仿、逗乐,形成了不良习惯,它不是一种病。5、由于你不愿听到孩子讲出“结巴的话”(过去讲话是流畅的),就很注意听他讲话,纠正他的发音,反而给孩子多听“结巴的话”的机会,说“这种话”也多了。6、两三岁的儿童语言机制还不完善,当他急于表达自己的思想时,容易出现言语流畅节奏的障碍。7、一般来说,两三岁儿童发生口吃现象与心理障碍没有直接关系,请放心,并不是有了心理障碍才口吃的。有了口吃怎么办呢?1、以常心对待。如果你紧张了,说话的计算所、语调会流露出来,孩子受到暗示,也会紧张,说话就更不流利了。2、绝对不要取笑、表示厌恶、恐吓、甚至打骂。3、有他在场时不要和别人议论他,不要模仿他的口吃,要保护他的自尊心。4、对他讲话要放慢,每个字说清楚,同时也要求他讲得慢,不要着急。但是,当他讲话有些拖长音或者重复,你就听着,不要重复学他,等他讲完,过一会儿让他再说一遍,有了每一次的经验,第二次再讲同一句话,就会好得多。5、让孩子在说话之前先唱歌,这是日本育儿之神内藤寿七郎博士提倡的矫治口吃的方法。孩子在结结巴巴开始说话后,对他说:“来呀,让我们唱那首歌!”并开始和孩子一起唱(母亲和孩子一起唱也可以),随便唱什么,只要是他熟悉的,都可以。唱完以后,再温和地问他:“你刚才想要说什么?”这时候,多数情况下,孩子都不会发生口吃,会流利地说出来。内藤博士还说,这种方法曾对许多孩子作过尝试,效果很好,孩子说话有了不口吃的体会,就会对说话产生自信,经过多次练习,就能治愈。6、当孩子有一点改进时,就大大表扬,这可增加他说正常话的信心。

        2011-06-22 16:10:37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