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未准父母  > 刚结婚,怎样推算“安全期”避孕?

      pic of user:oeuywy

      明明的心

      历史

      悬赏:10分

      回答:2

      刚结婚,怎样推算“安全期”避孕?

      刚结婚,暂时还不想要宝宝,要使用“安全期”避孕,请问怎么推算“安全期”使用“安全期”避孕需要注意些什么?

        avatar of 咖啡龙

        咖啡龙

        历史

         

        一般的话就是所谓的前七后八是安全期。但也有的时候不新准的。还是采取安全措施好些。

        2011-08-12 17:16:51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avatar of qwoiryqr

          qwoiryqr

          历史

           1.基础体温测定法  每天晚上在临睡前把体温表准备好(甩至35℃以下并用酒精棉球擦干净),放在床边随手取的地方。第二天早晨醒后(至少要入睡3~4小时以上),在不讲话、不起床、不活动的情况下,立即将准备好的体温表放入舌下测量3~5分钟,这样将每次所测结果记录在图表中,不得间断。当体温出现高相期并连续超过3天,此时开始到下次月经来潮前的这段日期为排卵后的安全期,在排卵前的安全期比较难以推算。必须注意,有时外来因素也能影响到体温上升,要加以区别,以免造成错觉,如睡眠太少或前一天晚上过量饮酒,都可导致体温上升。
              2.排卵日程的推算法  妇女不管其月经周期的长短,排卵日一般都发生在下次月经来潮前的第12~16天(5天内)。因此在本次月经来潮后的第12~21天(大致为期1 0天)为易受孕期,其余为安全期。例如,一个月经期固定为30天的妇女,她的前一次月经周期的第一天为6月1日,下次月经周期的第一天应该是7月1日,那么大约在6月1 7日是排卵日,而在6月1 2日~2 1日这些天当中是容易怀孕的时期(危险期),应避免同房,除了月经日期和危险期以外的其他日期都可能是安全期。
              3.宫颈粘液观察法  此法是以辨别月经周期中宫颈粘液出现的不同性状来确定“易孕阶段”和“不易受孕阶段”,以达到避孕目的。
              宫颈粘液由颈管腺分泌,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变化规律,雌激素能刺激其分泌,孕激素能抑制其分泌,因此宫颈粘液的变化反映了雌激素和孕激素的优势状态。
              一般正常月经周期中,在月经干净后有一个外阴部“干燥期”,随之出现“湿润期”,其后又是“干燥期”和下次的月经期。所谓“湿润期”是指溢自阴道的宫颈粘液所产生的外阴部湿润感,其性状会随着月经周期中不同阶段的性激素水平而变化。在雌激素水平较低的月经周朝前后,粘液常稠厚而量少,呈白色或黄色,甚至毫无粘液,提示不易受孕。在月经周期中的中期,当雌激素水平逐步升高时,粘液也随之越来越薄,量亦越来越多,越接近排卵期,越变得透明清亮、润滑,而富弹性,直至其清澈度如同生蛋清状,拉丝度亦最高,且呈弱碱性。在出现这种粘液的最后一天(“高峰日”)的前后48小时间是排卵日,“高峰日”大多相当于排卵日或排卵前一天。这种排卵期的宫颈粘液对受孕颇为有利,因其呈弱碱性,能中和阴道内的酸性环境而保护精子,并能给精子以营养和活力,引导精子穿透而上游。因此,在出现这种粘液时就意味着受孕可能性大。
              这种方法可训练妇女自行观察外阴部的粘液性状,首先凭自身外阴部对湿润和滑腻的感觉,再以手指或卫生纸揩擦来辨认粘液的性状,并在指间或纸间观察其拉丝度,从而有效地掌握本人的排卵规律。需要避孕的妇女,则应在此期间禁欲或采取其他避孕工具(如避孕套)来避孕。
              在实际生活中,采用安全期避孕法的效果并不理想,因为妇女排卵的规律往往不能很精确地计算出来,故不容易被伤们所掌握。另外,妇女的月经周期也不一定准确,有的每次相差5天,也可能相差8天不等,所以按月经的日期来计算排卯时间是不可靠的。再有,人们常因精神刺激,情绪变化,生活环境的改变,身体健康状况或疾病等因素,对卵巢排卵产生影响,这些因素可使排卵提前或延后,也可能产生额外排卵(就是在一般排卯时间外的排卵),安全期同房如遇到了上述情况,精子、卵子有相遇结合的机会,自然就怀孕了。所以这种方法并不是鹰个人都能应用的,只有月经周期绝对规律,夫妇经常在一起生活,并能熟练掌握和严格遵守安全期的人才能使用。对于新婚夫妇,不经常在一起生活的夫妇,分娩或流产后的妇女,精神情绪、生活环境和健康情况有变化的妇女,以及不能掌握安全期的妇女,都不适合使用安全期避孕法。

          2011-08-12 17:1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