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2-3岁  > 宝宝老是粘着我 怎么办?急啊急

      pic of user:rouhan1106

      柔含

      历史

      悬赏:30分

      回答:5

      宝宝老是粘着我 怎么办?急啊急

      我家宝宝现在已经2周3了 之前一直是我带的 年前给她奶奶带白天 我带晚上 都很好的 最近不知道怎么了 宝宝很粘我 在外面玩可以 只要一看见我就要妈妈 回家就是哭着找妈妈 她现在只要我一个人 爷爷奶奶都不要 以前爷爷都要的 现在不要了 晚上睡觉都要我握着她的小手睡觉 晚上睡着了还要喊妈妈 抱抱我 一晚上说好几次 早晨我一起床 她就醒了 就要缠着我抱她 任何人都不要 什么都是妈妈可以 其他人不行 她动不动就哭 一说就哭 她性格也很好啊 嘴巴很甜
      见人就 阿姨 叔叔 姐姐 嘴巴很会说的 去早教中心也很乖的 自己上课 不要我陪的 和小朋友也玩的很好 可就是很粘我 真的很头大 最近跟她奶奶像有仇一样 什么都不准奶奶碰和摸 她奶奶说什么话 她就反着对嘴 她奶奶很疼她的 从来不打她 骂她 对她很好 现在我都急死了 希望有经验的姐妹们出出招 谢谢大家

        avatar of 爱夏

        爱夏

        历史

         

        孩子老粘人他分阶段的,我家宝宝也是这样,有段时间粘我,看不见我就找,像我不要他似的。这段时间又粘上他爸爸了哈哈不要在意

        2012-02-03 19:49:13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avatar of 鑫鑫-宜农

            鑫鑫-宜农

            历史

            孩子还小多这样,不必太在意,过段时间就会好转。这时倒是可以适当引导就是。

            2012-02-03 17:24:44

              avatar of ☆乐☆QQ

              ☆乐☆QQ

              历史

              一、鼓励孩子去尝试而不是制止,对孩子们进行赏识教育。

              首先是要鼓励孩子去尝试,即使家长知道结果也不要告诉孩子,要让孩子在实践中自己总结。家长武断地制止所带来的后果是孩子受好奇心的驱使,更会变本加厉偷偷地去尝试。即使孩子做错了,家长也不要大惊小怪,而是要夸奖一番后,再和孩子共同探讨原因和避免的措施。

              在国外,很少听到大人或老师训斥孩子,但总是能听到称赞的声音,有的时候孩子都被夸得不好意思。即使是孩子做错了(不是原则性问题),大人们也是先说:“Nice Try (很好的尝试)”,以鼓励孩子,然后再说:“如果你能够这样就更好了……”赏识教育对树立孩子的自信心起到了关键作用。久而久之,它能够培养孩子们有主见并坚持自己的观点的好习惯。

              二、让孩子们习惯多种选择。


              笔者有一个朋友,她的孩子差不多两岁。在家里,妈妈在询问孩子吃什么的时候,总是为孩子摆出两到三个选择。笔者很是不解,询问后才知道,这是家长在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意识。虽然刚开始的时候孩子还不懂得蓝色的“布丁”和红色的“布丁”的区别,但是久而久之,孩子就会由于好奇而主动去探求两种不同颜色的食品的区别了。
              另外,这种方式还为将来的教育奠定了基础当大人不同意孩子做某件事情的时候,大人就可以给孩子两个选择,一个是孩子做了这件事情以后就不能看电视了(要让孩子们懂得“付出代价”的含义),而不做这件事情就可以看电视,这样孩子自然就会衡量其中的利弊,转而选择对家长有利的答案

              要放手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就让他自己做,不要代替他。孩子只要愿意做,我们就鼓励他,使他获得自信。

              家长还应当注意培养孩子初步思考的能力。凡是孩子自己能够想的就应该让他自己去想,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

              另外,家长要培养孩子自己做决定的能力。凡是可以让孩子参加谈论作决定的事情一定要让孩子参加,比如双休日到哪儿玩,让孩子作为平等的一员参与意见,如果可行就采纳。

              最后,在培养孩子独立性的同时,还需要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品质。因为孩子在独立做事情的时候,很容易遇到困难,受到挫折而放弃努力,这时家长就要坚持,不能觉得孩子可怜而妥协。鼓励他,帮助他,要知道,孩子总是要长大的,未来的路要靠他们自己去走。如果我们爱孩子,就要从小培养他的独立性,让他自己去走路

              2012-02-07 11:08:53

                avatar of ☆乐☆QQ

                ☆乐☆QQ

                历史

                五种方法让宝宝戒掉粘人习惯
                在「婴幼儿发展测验」中,孩子看到生人会害羞是从五个月大开始的,到了十个月大的时候,90﹪的孩子都会有此情绪反应。一直要到快满五岁时,九成以上的孩子才能很容易的和父母亲分开。
                针对较粘人的宝宝,父母的教养态度及原则如下:
                1. 先建立自己坚定应对的心态
                父母与孩子分离时,要清楚知道并不是不爱孩子,而是现在不能和孩子玩,或有充分理由必须离开。不要在心里产生罪恶感,认为孩子哭闹是自己没有给予爱的安全感。
                2. 试着向孩子诉说自己正要去忙的事
                虽然只是一岁大的孩子,但如果常和他说话,他会明白你的意思。你可以告诉孩子:「妈咪正要煮晚餐,你要在娃娃床里玩玩具。等煮好了,我会陪你玩哦!」孩子渐渐明白父母要做的事,而你也确实去做你所说的事,这样可以培养互相信任的感受。
                3. 以游戏方式进行渐进式的分离。
                4. 不要因宝宝粘你而处罚他。
                5. 不要吓孩子说外面的人都是可怕的坏人、魔鬼或大野狼。
                适当的「粘」是必要的
                1940年代心理学家鲍尔贝专门研究「母亲与儿童分离对儿童以后行为的影响」。鲍尔贝提出结论是:「婴幼儿与母亲间温暖、亲密的连续不断的关系,适度的依恋(也就是粘人现象),幼儿既可找到满足,又可以找到愉快。安全的依恋将导致一个人的信赖、自我信任,并且成功地和自己的伴侣与后代和乐相处。」如此说来,宝宝的粘人状况如果不是太严重,就不必太忧虑,反而要以健康的心态来看待。
                TIPS:孩子总是粘人,会他影响他的社会化,使他难以和他人、其他小朋友交往了。减轻孩子粘人的问题,可以试试以下方法:

                1、必须让孩子懂得你是爱他的。虽然有时你不在他身边,你还是爱他的,可以多抱他、亲他、和他说话。

                2、都在家时,你可以让他一个人玩,但常回来,他可以常看见你。这会使他在妈妈上班去不在家时,想到:“现在妈妈不在,过一会儿会在的,等着吧!”

                3、在你离开前让孩子处于愉快的状态。早上你早一点起来,做好上班的准备,再和他玩一玩他感兴趣的事,然后在他正玩得高兴时,和他再见,并说:“一会回来和你玩”。

                4、当孩子不冷静时,你要冷静。你要坚定地对他说:“妈妈一会儿就回来”,使离开、回来变得很自然,不要把自己的焦虑传给孩子,走时要微笑、声音要轻柔。

                5、在你回来时一定要对他说:“我回来了,你玩得高兴吗?”。老说同样的一句话,他会对你离开他了再回来,不那么在意,安全感不受影响。

                6、不要偷偷溜走。不和他说声再见就走,会显得你真的消失不见了。

                7、不要迟到。接送孩子要选择可以预测的可靠的路线。
                美国加州大学医学院精神学临床教授阿兰?斯格尔解释说,一岁到两岁的时期,是孩子出现粘人的最明现阶段,他们把母亲或看护人看作一个“安全基地”,当有安全需要时,就会返回看护人身边。造成孩子粘人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这个时候孩子的大脑处在关键性的发育阶段。这种成熟过程主要发生在大脑处理负面情绪的区域,于是孩子总会流露出不快乐的情绪;另一方面,与这种新的大脑活动一同出现的,还有另外一些令人激动发育,如学会走路和跑步,以及发展出强烈的自我意识。孩子正努力应付这些刚刚出现的强烈而又复杂的感觉,因此这时候,他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你;最后,这个年龄的宝宝可能会出现“分离焦虑”—离开看护人时感到不安,对陌生人采取谨慎与回避的态度,与亲人分离时常表现反抗、紧张、恐惧。所以粘人现象在这个年龄很常见。

                对某些孩子来说,离开妈妈的怀抱是件值得大闹一场的不幸事件,而这些戏剧化的过激反应又总是让父母束手无策。其实我们可以做个换位思考,你不妨试着看看深受分离焦虑折磨的孩子的内心世界,在此我们还提供了一些简单有效的方法,告诉你怎样让她安静下来。

                孩子的想法:也许妈妈把我忘掉了。

                你该怎么做:和孩子待在一起。要充分利用你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充分交流——和他一起玩耍,给他读故事,全心全意地关注他。美国依赖情感研究专家霍华德?斯蒂尔教授解释说:“这样做会让孩子知道:你多么可靠,多么愿意和他在一起,那么他的焦虑最终会慢慢平息。”

                孩子的想法:如果我在妈妈离开的时候大声哭,她就会多陪我一会儿。

                你该怎么做:告诉孩子:你会回来。孩子的想法是从经验中得到的,如果你被他的哭闹征服,并因此而留下来,那么等于你教给她眼泪能够留住你,也就教她每次在你离开的时候哭闹。相反,你应该立刻离开,但要在走以前告诉他:“一会儿见”或者“我下了班就回来”,这样做会让他意识到:你总会回来的。

                孩子的想法:和妈妈说再见就意味着世界末日。

                你该怎么做:记住,在你离开的时候要装作冷淡,即使这多么让你难受。你要让孩子意识到:你们两个偶尔分开是件很自然的事。另外,你也可以考虑让其他人接替你照顾孩子。有时候,把这个任务交给孩子的爸爸,把粘你一个人变成粘你们两个人,慢慢孩子就会和更多的人接近了。

                孩子的想法:爸爸妈妈把我放在婴儿床上,我得一辈子待在这儿了。

                你该怎么做:坐在孩子的床边等她睡着。专家解释说:独自睡觉是孩子建立健康的独处模式的第一步。你可以让孩子一点点的脱离你,每天晚上离她远一点,直到她看不到你,但能听到你的声音。如果孩子在半夜的时候喊你,开始的几次你要走过去,安抚他入睡。慢慢地,你只要答应一声就可以让他感到安全,消除他的焦虑,他便会开始自己睡觉。

                孩子的想法:如果我吵闹着不愿睡觉,妈妈也许就会过来陪我一起睡,还会陪我一起玩。

                你该怎么做:如果你不希望孩子和你一起睡,那么态度一定要坚决。试着不要在孩子的房间睡觉,也不要让他爬到你的床上睡,除非你愿意这种情况一直维持几年之久。如果你坚持和他分开睡,一定要让他明白,虽然他看不到你,但你一直在保护他。还要让他明白,家里的每个人都需要自己的时间和空间来休息。

                2012-02-07 11: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