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未准父母  > 对于活动量大的宝宝该怎么办?

      pic of user:xftaoqi

      苹果还熟啦

      历史

      悬赏:10分

      回答:6

      对于活动量大的宝宝该怎么办?

      宝宝两岁半,特特别好动,每天只要在家里,每个房间都成了他的战场,东西被扔得乱七八糟的,而且电源插座也被拔得七零八落。一刻也不愿停下来,即使在外面也停不下来,全身弄得跟个泥鳅似的。我们都很头疼。请问对于活动量大的宝宝该怎么办?

        avatar of 李絔添

        李絔添

        历史

         

        (1)让宝宝有机会消耗精力
        既然宝宝好动,坐不住,爸妈应给予他活动的机会,否则他会焦躁不安。
        (2)适合1岁以下宝宝的活动
        可以在宝宝的床头放置玩具,让他可以玩或踢玩具,玩具若能发出声音,则可以给予宝宝听觉的刺激。当他会爬行,而且会捡东西后,可以试着丢东西让他捡。
        (3)适合1岁以上宝宝的活动
        宝宝会走、跑、跳之后,可让宝宝到户外进行活动量需求较高的活动,爸妈可设计一些活动,如踢球、玩球等,使宝宝的肌肉得到适度的活动。这一类较消耗体力的活动每天可进行半小时左右。
        另外,在宝宝1岁半以后,可使用毛巾或包巾包住宝宝,再打开包巾慢慢让宝宝翻滚出来。
        这个活动可以刺激宝宝脑部的前庭平衡发展,好动的宝宝特别喜欢这项活动。
        (4)宝宝走地垫或走直线
        将单色地垫排成直线或方格,让宝宝在地垫上爬行或走路,这虽是种动态活动,但因为宝宝必须在规定的范围内活动,可使宝宝专心。不过爸妈要注意,不要使用彩色的地垫,因为彩色会使宝宝心情高昂,而单色地垫,尤其是黑色或白色具有安定情绪的作用。
        等到宝宝两岁以后,再让他练习难度较高的走线活动,也就是将地垫改为胶带,用彩色胶带在地板上贴出直线或方格,让宝宝照着直线或方格走路,不要走到线外。
        (5)让宝宝玩积木或看书
        等到宝宝做完走地垫或走线运动后,他就比较容易进行静态活动了,例如玩积木或是看书,进行的时间不必过久,当宝宝表现出不耐烦后,可再让宝宝爬行或走线。
        (6)培养宝宝规律的作息习惯
        一般而言,宝宝在三个月大之后,睡眠习惯会跟大人一样:可利用音乐培养宝宝规律的作息习惯,例如在睡觉前听安静的音乐、做婴儿按摩,或是帮他洗澡,使他的情绪安静下来,有助于入眠。千万不要在睡前一个小时内让宝宝进行过于刺激的活动,如将他往空中抛,这样会使他精神兴奋,而睡不着觉。

        2012-06-21 01:00:23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avatar of liu16020219

          liu16020219

          历史

          让宝宝玩后养成随手收拾的习惯,不过不必着急,慢慢来宝宝就会懂的。我儿子也这样,慢慢的正在学习不玩了把东西收拾好再走,。

          2012-06-21 01:15:51

            avatar of 沐沐De妈

            沐沐De妈

            历史

            给宝宝看巧虎类的动画片,宝宝会跟着学习自己收拾什么的,效果不错,亲可以试试

            2012-06-21 02:26:55

              avatar of ♡沫晗妈妈

              ♡沫晗妈妈

              历史

              呵呵我家也是活动量太大,家长多留心,不要让她自己伤到自己,渐渐大了上幼儿园会好转的

              2012-06-21 11:21:56

                avatar of 航少妈

                航少妈

                历史

                只要不伤到自己就让他玩被,我们就负责给收拾就完事啦。

                2012-06-21 11:47:11

                  avatar of huan1020

                  huan1020

                  历史

                  可以尽量培养宝宝对某方面事物的兴趣爱好,比如画画,如果没有办法,建议去医院检查下,看看是否患有多动症

                  2012-06-21 17:5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