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2-3岁  > 占有欲特别强的孩子应该怎么引导呀?

      pic of user:vnfk84k9a7

      vnfk84k9a7

      历史

      悬赏:10分

      回答:6

      占有欲特别强的孩子应该怎么引导呀?

      我女儿现在2岁,但是我感觉她占有欲特别强,比如在街上看到玩具,很多小孩都可以一起玩,我女儿就不行,就哭着一定要自己玩;还有有小伙伴来家里,自己的玩具也不让小伙伴碰,我应该怎么引导她,感觉都没什么效果的。

        avatar of 热柠啡QQ

        热柠啡QQ

        历史

         

        两三岁的孩子正是形成自我意识、占有欲最强的时候,这个时期的孩子能和其他孩子靠得很近玩,但不能一起玩,如果你已了解孩子在这个时期对所有物的重视,那么你应该接受他和其他孩子一起玩随时可能发生争执的后果,避免其他孩子去碰触他的玩具,是父母应提前准备的工作。

        这个时期的孩子本来就当把“我”、“我的”挂在嘴巴上,这并不表示他自私或主观意识强,别因此责怪自己的孩子,若有其他大人嘲弄或斥责他这种表现,你必须为孩子解释,说明孩子在培养自我意识的过程。当孩子哭闹时就对他妥协,这是完全错误的示范,你是在教他,只要哭闹,就可以得到任何想要的东西。下次,你将更难说服他。

        2012-10-08 12:14:33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avatar of youjie0818

          youjie0818

          历史

          分享可以理解为分而享之。如果分而痛之,孩子怎么可能乐意呢?每个孩子的家庭环境不同,个性特点不同,经历不同,他们在分享这件事情上的表现就会不一样。不要比较,允许孩子有权利自行支配他的物品,尊重他的物权,鼓励他从与最亲近的人开始分享,再到与外人分享他不太在意的物品,一点点过渡

          2012-10-08 12:00:44

            avatar of 铠铠博博

            铠铠博博

            历史

            要从她的生活环境等一点一滴教起的啦.这些不是一招半式能让他改变的,只能慢慢的,一点点教他哦.

            2012-10-08 12:05:00

              avatar of 航少妈

              航少妈

              历史

              其实这是正常的,你想想,别人要你的东西的话,你可能因为不好意思而给了,可是,你心里是不愿意的,不高兴的,孩子只是表达出来了,没必要引导,让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才是最重要的。

              2012-10-08 12:06:41

                avatar of 柏木由纪

                柏木由纪

                历史

                案例

                小明能说会道的,就是在和小朋友一起玩的时候嘴就没用了,凡是他想要的玩具,他就会一句话不说地从人家手里一把夺过来,为了这个家长没少说他,还给他编故事听,可是几乎都没有什么效果。一次,家长眼睁睁地看着他把人家搭在中间的积木拿走了,随着哗啦一声,弄得人家孩子伤心地哭了.小明的爸爸气得还打了他,但也无济于事。现在孩子已经满4岁了,家长很担心:再这样下去,怎么得了?有什么好办法吗?

                分析

                爱模仿是3-4岁幼儿的年龄特点,在游戏中他们经常会出现像小明那样,别人玩什么自己也想玩什么,看见别人有的,自己总是想要。不知家长是否注意到在幼儿园的小班里,同样的玩具会有很多,这就是为了能尽量满足幼儿喜欢模仿的这一需要。尽管如此,孩子们争抢玩具的现象仍时有发生。

                在品德中,以理服人本是我们应恪守的原则,讲故事也是幼儿常采用的方法。适当惩罚(不是体罚)也不为过。那么为什么会让我们感觉有的孩子似乎“屡教不改”呢?有这样一个实例,或许能够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孩子,让我们真正体会“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好的方法”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在一个新入园的小班里,一个孩子哭着想要别人手中的小鼓,教师一看小鼓没有了,就拿了个小铃,叮铃铃地摇着递了过去,这个孩子立刻破涕为笑,和老师一起高兴地玩着小铃。这时一个玩小鼓的孩子放下小鼓去拿小铃,紧跟着,玩小鼓的孩子纷纷换成了小铃。可以想像,在他们连自己究竟想要什么都搞不清楚的水平上,我们去给他们讲一些抽象的道理,他们自然是难以理解的。就像我曾经看到的那样:一位教师对一个抢玩具的孩子说“你把宝宝的玩具抢走了,他没有了怎么办?”老师想通过让他具体地看到“别人没有了”,从而知道“自己不对了”。而孩子却很坦然地说去那(指玩具架)拿一个。这就更清楚地说明此时孩子还不会进行“因为我抢了,所以他没有了”的逻辑推理,也还不具备换位思考的能力。因此,有时我们绞尽脑汁编的故事也往往会感到白费心机。对孩子的本来就不是一加一必然等于二的结果,因此不能在达不到自己预期的效果时就用惩罚来显示自己的权力,长期受惩罚的孩子要么因为反抗形成反叛性格,要么因为恐惧形成顺从的性格,都不是我们的初衷,那么应该怎么做呢?

                建议

                ● 摆正孩子在家中的位置,注意随机引导。孩子的不良习惯许多是在自小的养育中就开始了。现代独生子女家庭中,成人对孩子的爱往往是单向的。这种单向的爱,使孩子只会享受家人的关怀、照顾,而不知道还要去关心别人,再加上家长无意识的迁就顺从,使孩子形成了随心所欲“自我中心”的定式。在我们认为该的时候,这种“众人为我”的优势,便会给我们的引导和培养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我们要根据幼儿自我中心的特点,在日常中耐心持久地加以引导,如引导幼儿能将好吃的、好玩的与他人分享,让幼儿逐渐体验到除自己以外还有他人的存在,家长也无须“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地为孩子提供一个脱离现实的“安乐窝”,这样会延迟幼儿摆脱“自我中心”。可以利用幼儿对成人依恋的情感特点,让幼儿知道成人也有高兴、生气、着急、伤心……并通过外部情感的变化,让幼儿为了争取被爱来约束自己的不良行为,从而减少不良行为的重复的机会,使之得到慢慢的控制。

                ●在中教给孩子简单的交往语言,喜欢听故事是学前幼儿的共同特点,但对于小年龄的孩子认识水平低、理解能力差的特点,如果我们把想的内容含在故事情节当中,他们仍然不能理解,我们还可以把解决实际问题的具体方法反复地讲在故事当中,如:小鸡对小鸭说:“你的大皮球让我玩一会儿好吗?”小鸡对小猴说:”你的小汽车让我玩一会儿好吗?”让孩子知道说这样一句话,对方就能够高兴地把玩具给自己玩,然后在中,成人要提醒孩子去使用这样的语言,并帮助他感受成功,让幼儿在潜意识中产生抢玩具不对的印象。

                ●成人有意识地为幼儿树立模仿的榜样。模仿是幼儿阶段主要的学习方式,特别是行为习惯方面。成人有意识地为幼儿树立榜样是有效的方法,比如当有的孩子听了对方的请求仍然不能把玩具给同伴玩时,成人则应以和幼儿平等的身份,去帮助幼儿进一步商量共同游戏的方法,如:“咱俩一起玩吧?”“你先玩,过一会儿再给我们玩。”等等,让幼儿从简单地进行模仿,逐渐变为自己成功交往经验的一部分。与此同时,孩子负面的行为自然会得到相应的改善。

                2012-10-08 12:19:53

                  avatar of 艾未石

                  艾未石

                  历史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会面临“自我发展”与“社会性发展”两大主题。
                  “自我发展”让孩子在他人交往中理解“我是谁”、学会“维护自己的东西”、学会“捍卫自我的界限”等。
                  “社会性发展”带给孩子社交必须的技巧与能力,让其能更好地理解他人、与他人相处。
                  两个方面的发展共同协助孩子更好地适应社会。

                  您孩子的“占有欲特别强”是其自我发展的呈现,它表现的是孩子自身的力量感和界限感。
                  其实,力量感和界限感是人际交往中很重要的两个品质。
                  只是,孩子需要通过“分享”等社会认可的方式在人际交往中展现自己的力量感和界限感。
                  那么,在更合理表现方式上,我们家长可以提供给孩子如下帮助,
                  1. 日常生活中,留给孩子足够的空间,让孩子有权决定想干什么,不想干什么,保障其自我的发展。
                  2. 通过与孩子一起阅读“分享”等相关社交的书籍,让孩子接触到不同的人际交往的技巧。
                  3. 通过角色扮演、家长示范等方式,让孩子体会到“分享”带给自己及他人的快乐体验。
                  4. 家长以身作则,通过给孩子呈现一个愿意与他人交往、愿意与他人分享的状态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学习榜样。
                  5. 在孩子与您状态都比较好的情况下,与孩子制定“分享”规则,并坚持实施规则。
                  6. 您还可以看一些“如何制定规则”、“孩子同伴交往”等方面的资料,及时把握孩子的发展,助力孩子的发展。

                  2012-10-08 16: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