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6675pj
问答历史
|
孤僻是我们常说的不合群,指不能与人保持正常关系、经常离群索居的心理状态。孩子有孤僻心理,其表现就是沉默寡言,不合群。孩子孤僻心理很有可能引起孤独症,也就是自闭症,成为孩子心理健康的一大杀手。有心理学家曾预言:“21世纪心理疾病将成为人类一大祸害,性格孤僻的幼儿很可能导致孤独症、自闭症等心理疾病,严重影响幼儿将来一生的发展。” 2001年,我国卫生部、公安部、中国残联和国家统计局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支持下,组织了0-6岁残疾儿童的抽样调查,包括听力、视力、智力、肢体、精神等五类残疾。调查结果表明,孤独症、不典型孤独症、脑器质疾病和癫痫,是精神残疾儿童致残原因。中国每年新增0-6岁精神残疾儿童约为1.5万人,其中孤独症为10万人。 孩子孤僻性格都有一定的原因,遗传是一个因素,但遗传的只是内向的性格,内向性格并不是孤僻心理的直接诱因。孩子孤僻心理大都是后天环境中形成的,有的是受了家庭环境影响,有的是不当教养方式导致,有的是因为受过刺激、伤害等等。心理学上把引起孩子孤僻性格的原因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1.内向型心理家长忽视“听话”宝宝心理发展 幼儿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是同等重要的问题,但是,在幼儿教育过程中.人们往往只重视生理健康而忽视了心理健康。很多家长觉得孩子能吃能喝,身体健康成长,觉得万事无忧,忽视孩子的心理。尤其是一些内向“听话”的宝宝,平时表现得比较安静、胆小,大人们觉得这样的宝宝不会给他们惹事,平时很少关注。反而是那些性格外向活泼的孩子因为不高兴了就哭、心情好的时候大笑、该闹的时候闹、不满意的时候就反抗,家长觉得这样的孩子不听话,总会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关注。这样一来,听话型宝宝就在家长的忽视下成长。他们表现很安静,但内心一些波澜表现不出来,家长就看不到,无法了解孩子内心的痛苦和孤独,孩子的性格逐渐更加孤僻,形成心理障碍。 2.缺失型心理消极的家庭氛围弱化孩子的心理 孩子的性格会变得孤僻,家庭环境影响很大。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摇篮,但是很多孩子都没能在一个和谐充满爱的家庭中成长。有的父母感情不和,或在家成天争吵不休,或成天板着面孔对待孩子,让孩子得不到应有的关怀和爱。有的父母性格暴躁,动不动因一点小事斥责打骂孩子,使孩子对父母望而生畏,心情总处于紧张状态,导致孩子更加不愿说话。还有的父母离婚或病故,生活在单亲家庭,缺少应有的家庭温暖,过早接受了人世间的烦恼、郁闷、焦虑的不良体验,幼小的心灵上留下一道很深的伤痕。没有爱的家庭环境,家长很少与孩子进行心灵的沟通,使得孩子心理压抑,精神紧张,惶恐不安,久而久之变得沉默寡言,难以合众,出现悲观、孤僻、冷漠、自卑等心理。 3.封闭型心理封闭式环境造成“喜旧厌新” 任何人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中成长的,儿童的发展离不开其生活的环境。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居民住宅从平面发展到空间、由开放的平房条件发展到封闭的高层单元房,给独生子女带来了闭塞式的生活环境。加上家长对孩子过分保护与溺爱,担心孩子出去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将孩子的生活空间局限在小小的一扇门后面,让他们与玩具、书刊、画报、电视等为伴,使孩子和社会接触减少。这种封闭式生活环境,一方面让孩子缺少了交往动机,不愿意与他人交往;另一方面,让孩子形成“喜旧厌新”的性格,在熟悉的环境里待太久了,到陌生的环境中就很难适应。尤其是幼儿园,一切都发生了变化,让孩子很难接“受这种变化,出现诸如大哭等抗拒心理,在抗拒无效后,慢慢变得心理自卑、行为退缩,不会主动与父母、教师、小伙伴交流思想感情,害怕参加集体活动。 4.电视孤独症从电视媒体中获得依赖和满足 大众传媒对于孩子的性格也有一定的影响。自从电视这一强势媒体问世后,就以不可抗拒之势渗透到社会,孩子一出生后就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对电视里的声、色、画面渐渐产生了兴趣。而大都市的父母大多忙于工作,看到孩子看电视就很安静,不闹事,就渐渐地把电视当成了孩子的“保姆’’。或者请保姆来带孩子,不负责任的保姆不会关注孩子到底玩什么,就让孩子长期在电视机旁。孩子是非观念差,并不知道看电视对自己有哪些危害,久而久之对电视的依赖程度越来越深。长期依赖电视,造成孩子缺乏一定的人际交流,逐渐变得孤僻、不愿意与人交往,不愿意参加活动,只从电视媒体中获得依赖和满足.造成“电视孤独症”,妨碍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