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n思聪326
问答历史
|
从小培养宝宝的同情心可以为助人、分享、谦让等良好的社会行为奠定了重要基础,使他们成为具有高尚道德情感和良好道德行为的人。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同情行为在家庭里在社会里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美德。若家庭里没有同情行为,那父不父,母不母,子不子,家庭就不成为家庭;若社会里没有同情行为,尔虞我诈,人人自利,社会也不成社会了。”家长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呵护培养宝宝的同情心: 制胜绝招一:家长做榜样,施以潜移默化的影响 培养同情心的过程需要在孩子的生长环境中营造一种富有人情味的家庭氛围、幼儿园的生活氛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要想使孩子有好的品质,首要的是家长应该提高自身素养,更新家教观念。托尔斯泰说:“在一个家庭里,只有父亲能自己教育自己时,在那里才能产生孩子的自我教育。没有父亲的先锋榜样,一切有关孩子进行自我教育的谈话都将变成空谈。”家长孝敬老人,孩子才可能孝敬你:家长关心邻居,孩子也会与人为善。那些能够真诚地深切地关心他人、对别人尊重并施以同情的父母养育出的孩子,也会拥有这样的品质。 制胜绝招二:引导孩子关爱大自然 悲天悯人是同情心的表现,培养孩子关心同情他人时,也要引导孩子关爱大自然,珍爱大自然的花花草草,关心保护大自然的小动物。常陪孩子到大自然中,享受阳光、雨露,欣赏花草、虫鱼。一方面让孩子感受大自然的美和神奇,让他学会珍惜。另一方面孩子会看到城市里的臭水沟、垃圾堆等,通过与大自然美的对比,让孩子感到了肆意破坏大自然给人类带来的危害,从而懂得保护环境。关爱大自然,培养孩子的同情心、爱心,进而将这种情感迁移到对社会、对更多人的关爱。 制胜绝招三:利用媒介和角色扮演,让孩子推己及人 孩子讨厌沉闷的说教,听故事、看图画书、看动画片的情感体验更适合孩子的理解。家长给孩子讲故事、陪伴孩子看图画书和动画片时,在角色人物遭遇“不幸”时停下来,听听孩子此刻的心理感受,引导激发孩子的同情心。还可以问宝宝:假如你是故事里的人,你会怎么办?这种角色扮演,让孩子站在他人角度上感受事情,让孩子抛开自己去考虑他人,也是培养同情心的一种好办法。如果在这些媒介中有负面的东西,家长要及时疏导。 制胜绝招四:随时随地启发保护孩子同情心 孩子的同情心在早期只是一种朴素的情感和需要,但这情感和需要就像刚刚露头的绿芽儿.并不能等同于行为,要将这种情感和需要转化为行为,需要家长启发和引导,让宝宝的同情心成长起来,变成行为习惯。在宝宝的成长环境中,要制造同情心的氛围,引导宝宝主动关心弱者,帮助他人,伸张正义。若宝宝做得很好,家长要赞扬,鼓励宝宝继续保持。家长生病了,不要跟孩子说“没事”,而要告诉孩子你不舒服.引导孩子关心你,给孩子提供恰当的机会来表达同情心。千万不能打击孩子刚露头的同情心.比如在公交车上孩子给老人让座,家长担心孩子受苦就制止孩子让座。类似这样的行为在不知不觉中窒息了孩子心中同情和善良的生长。但引导培养孩子同情心时,要教孩子什么是正义的,可以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