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婴幼保健  > 母乳喂养性黄疸发生的原因有哪些啊?

      pic of user:fvanessa

      ai0920

      历史

      悬赏:10分

      回答:2

      母乳喂养性黄疸发生的原因有哪些啊?

      我家宝宝出生快满半个月了,可是黄疸一直没有消退,去医院医生诊断为母乳喂养性黄疸,那么这种病发生的原因有哪些啊?

        avatar of 育网专家团

        育网专家团

        历史

         

        母乳性黄疸可分为早发型和迟发型,发病原因是由于此种母乳中β-葡萄糖醛酸苷酶含量多、活性高,使婴儿胆红素在肠道中重吸收增加而引起黄疸。当新生儿开奶迟,摄入量不足,肠蠕动减少时,β-葡萄糖醛酸苷酶在肠道中分解结合胆红素,还原为未结合胆红素,后者易被小肠重吸收进入血循环,加重黄疸。 母乳性黄疸婴儿停止母乳喂养2~3天后,黄疸即明显下降,借此可确定诊断,3天无明显降低者可排除母乳性黄疸。再恢复母乳喂养,胆红素可轻度上升,但不会比以前高。婴儿除黄疸外,一般状态良好,生长发育正常。诊断母乳性黄疸要排除溶血、感染、肝炎综合征及胆道闭锁等其它原因引起的黄疸。 母乳性黄疸轻者无需特殊处理,黄疸明显,当胆红素高达256.5μmol/L(15mg/dl)以上时,可暂停母乳喂养2~3天,改用其他乳制品,必要时可以与光疗配合。暂停期间,宜用吸奶器将母乳吸出,以保持乳汁分泌,待黄疸减轻或消退后,再继续母乳喂养,此后,即使有轻度黄疸,也不必再停母乳。

        2016-01-22 10:08:36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avatar of 雪儿kitelee

          雪儿kitelee

          历史

          因为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肠-肝循环增加有关,由于母乳本身造成,在生理性黄疸期间,即出生后2天-2周发生,但不随生理性黄疸的消失而消失。

          2016-01-22 09:4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