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婴幼期喂养  > 产后17天后奶水没有了

      pic of user:chenchen-sz

      chenchen-sz

      历史

      悬赏:30分

      回答:3

      产后17天后奶水没有了

      产后13天乳房发炎引起高烧,中间曾停止4天吃奶后用吸奶器辅助,由于胃口不好10月24日吃过两次用胡椒粉做的汤,25号突然没有奶水?为什么?有没有办法解决

        avatar of zhoukuifang

        zhoukuifang

        历史

         

        产妇何时下奶
          一般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女性一般在产后48小时内即可有奶水分泌。有些产妇甚至在胎盘娩出后就有少量乳汁分泌出来。
          
          产后的最初两周,妈咪的乳汁一般分泌较少,两周后乳汁量逐渐增多。虽然乳汁量的个体差异较大,但多数宝宝都能从妈妈那里获得足够的乳汁而健康成长。然而近年来真正乳汁缺乏的母亲数量呈上升趋势,母乳不足不仅给父母带来很大的麻烦,更重要的是影响婴儿的正常发育和身体健康。遇到这种情况,母亲应该改善喂奶方法,及时纠正处理,让你的婴儿吃饱、吃好。
          
          产后不下奶,原因何在
          导致产后不下奶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包括:
          母亲喂奶次数过少:妈咪产后长时间不哺乳或延长喂奶间隔,这样不仅不利于乳汁的分泌,还会导致乳汁不足。在产后第一周,大多数妈咪的奶水量较少。这时,许多妈咪不禁怀疑自己的奶水量不够,从而无法坚持母乳喂养。其实,只好坚持每天多喂宝宝几次奶,数天后乳汁就能增加分泌,婴儿的体重也会相应增加。
          
          婴儿吸吮时间不够:每次哺乳时,妈咪要使婴儿在两侧乳房的吸吮时间达到5-10分钟。如果宝宝没吃奶多久就睡着了,乐意轻拍宝宝两颊,把他唤醒。因为多数宝宝在哺乳一段时间后会因体力消耗较大而不自觉地睡着,妈咪们心痛宝宝的体力消耗,就让宝宝睡觉,则妈咪乳房内还有较多的乳汁残留,这样不利于乳汁的持续分泌,因而要避免。另外,吃奶的时候不应给宝宝裹太多的衣物。
          不适当地加辅食:有的母亲因乳汁分泌少给婴儿喂牛奶和糖水等,这样,由于婴儿对乳房吸吮过少,造成母乳更加减少。这样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乳汁吃得少,则增加辅食,而辅食增加后乳汁就吃得更少,长此以往乳汁的分泌也就越来越少。
          
          婴儿吸吮姿势不正确:不正确的吸吮姿势可导致婴儿吸吮不到妈咪的乳汁,也就不能刺激妈咪泌乳反射。纠正这种情况的关键是指导母亲喂奶时将婴儿放在一个正确的位置。关于正确的喂养知识,产科医院里医生护土一般都会详细地向产妇传授,妈咪在医院时就应掌握这方面的科普知识。
          
          母亲缺乏信心与热情:这时,家人应给予妈咪心理上的支持,比如让妈咪多了解母乳喂养的好处,这样可以增加母乳喂养的成功机率。
          
          母亲营养不良,休息不好:产妇休息不好,体力消耗过多会不利于泌乳反射,同时乳汁的质量也会受到影响。应改善母亲的营养,睡眠时去掉不必要的外界干扰。
          
          婴儿的口腔运动功能不良:如婴儿患有面部先天性畸形等缺陷,这些缺陷也可干扰母乳的喂养,影响乳汁的分泌。遇到这样的情况,妈咪可将奶水挤出。
          母亲乳腺发育不良:有些母亲因为乳腺发育不良而不能很好地分泌乳汁,这种情况较难纠正,需要进行人工喂养宝宝。
          
          母亲患有疾病:妈咪自身患有疾病或服用过影响分泌乳汁的药物,以及胎盘残留等原因,均可导致乳汁不足。
          母亲因多种原因导致暂时性乳汁不足,无法正常喂养宝宝,这样轻者可引起婴儿体重增长慢,重者将导致婴儿营养不良及所并发的各种疾病。因此,妈咪不仅要树立哺乳的信心,正确喂养宝宝,还要注意在哺乳期不要服用含有性激素类的药物,如避孕药等(这样的药物会减少乳汁的分泌)。
          
          
          产奶不足的对策
          了解了上述乳汁分泌较少的原因以后,我们就更容易理解以下增加乳汁分泌的方法。由于多数产奶不足是由于母亲喂养不得当而引起的,因此,改变这种局面的可能性很大,改变的原则是保持正确的哺乳方法,按时哺乳,并将乳汁吸尽。增加营养,调节饮食。
          
          1、勤吸吮:坚持哺喂婴儿是增加乳汁分泌的最有效方法。下奶正是靠孩子的有效的频繁的吸吮动作,反射性的刺激了妈妈丘脑下部促垂体释放催乳素,催乳素分泌增加了,乳量就增加了。等待下奶后再给孩子吃,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孩子吸吮次数越多,乳房越排空,妈妈产乳就越多,同时婴儿吸吮的姿势要正确。
          
          2、每次哺乳排空双乳:每次哺乳时,妈咪的双侧乳汁都要吸净,有剩余的也要全部挤出,这样可以多分泌乳汁。
          
          3、母亲的营养:营养好,食欲好,奶量就多,质量也好。有些妈妈为了产后多下奶,从产后第一顿起就开始进食油腻的事物。其实,产后的妈咪胃肠道蠕动能力较弱,产后最初几天应吃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在乳腺管畅通以后,可以通过食补来促进乳汁分泌。鸡汤、排骨汤、鱼汤对下奶是有效的,但说鸡汤比鸡肉还好,那就过分了。另外,乳母还要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为了保证泌乳的需要,晚上也可以再加一次半流质或点心一类的夜宵。
          
          4、母亲的心理因素:情绪好,精神愉快,睡眠好,乳汁分泌就多。忧愁,悲伤,紧张,情绪不好,抽烟,这些因素会使奶量减少。
          
          5、社会因素:丈夫及家庭成员支持、照顾,母亲心情愉快,奶量多;社会、单位支持,上班地点有哺乳室,母乳喂养成功率高。
          
          6、中医治疗:一直处于产奶不足状况的产妇可采用一些中医中药方法进行处理:气血虚弱者可采用补气养血,增液通络,中药可用通乳丹。肝气郁滞者可采用疏肝解郁,通络下乳,中药可用下乳涌泉散。还可采用针灸治疗,如体针取穴:膻中、乳根配少泽、天宗、合谷。
          另外,如果母乳始终分泌较少,在做各种努力后仍无气色,应仔细检查有无器质性病变,有无泌乳抑制因素,如胎盘残留、不适当的用药等,如存在上述因素,应作针对性处理。
          
          有几个偏方可以试试:
          
          1、米酒虾米汤
          虾米(或海米)含蛋白质、脂肪、钙、磷、铁、锌和多种维生素,有补肾和通乳功能;米酒能通血脉。每次放虾米100---200克,米酒3--4两,加清水煮汤饮用,每日一次,连服3---4次。
          
          2、花生煲猪脚
          据《陆川本草》记载,花生煲猪脚可治“乳汁少”。每次用花生150克,猪脚一只切块,加水适量,慢火炖烂为止。食时加少许食盐和味精调味,。
          
          3、莴苣子粥
          先将莴苣子10--15克捣碎与甘草3--5克同煎,取汁去渣,加糯米煮粥,每天服3次,连服5天,可使乳汁增加。
          
          4、鲶鱼煮蛋
          先将鸡蛋7个煮熟去壳,与鲶鱼250克加水500毫升同煮,每日1次,5 日见效。
          
          5、猪蹄粥
          猪啼1---2个,炖烂取浓汤,再用通草3---5克,漏芦40---45克煎取药汁。用两种汤汁加粳米100在煮粥,煮熟后加入葱白两条稍煮,每日2次,趁热服用。
          
          6、南瓜子泥
          取生南瓜子30克,去壳取俚仁捣成泥状,加白糖少许,早晚空腹开水冲服。
          
          7、豆腐米酒汤
          取豆腐4两,红糖1两,加水1碗,煮熟后加入米酒1两 ,温热时服食 。
          
          8、猪蹄药汤
          1)猪蹄一只加通草25--35克,炖烂服用。
          2)猪蹄一只加薜荔果(爬墙呆或木瓜)4个。炖烂后服用。
          3)猪蹄一只加土黄茂(金雀根)1两,炖服。
          
          9、中药方
          当归50克,黄芪40克,漏芦10克,甲珠15克,留行子5克,括萎10克,花粉5克,川芑10克,白芍10克,通草10克,木通15克。用猪足1对,多加水,用砂锅炖烂,去浮油,煎药服下。

        2007-10-25 23:05:53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avatar of wurixiong

          wurixiong

          历史

          怎么这么不小心呀?发烧就是你退奶的主要原因,很多人因此再也没有奶了,敢快喝猪脚汤或用红小豆煮粥喝,我挺管用,你试试.

          2007-10-25 23:35:37

            avatar of tale0401

            tale0401

            历史

            喝鲫鱼汤、猪脚汤,不要喝母鸡汤、鸽子汤,还有多让宝宝吸(没奶时可以试用一下吸奶器来多吸吸)。

            2007-10-27 15:4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