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婴幼保健  > 烧得越高,代表宝宝病得越严重吗?

      pic of user:fiona6

      henghao7dk

      历史

      悬赏:10分

      回答:2

      烧得越高,代表宝宝病得越严重吗?

      我家宝宝出生刚满九个月大,最近宝宝突然发高烧,家里老人说烧得越高,代表宝宝病得越严重,那么这是真的吗?

        avatar of 多仔朵妹

        多仔朵妹

        历史

         

        宝妈你好!宝宝发烧都是病毒性的!发烧高是能说病情比较重或者体温调节能力好坏。

        2016-03-19 06:25:00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avatar of 育网专家团

          育网专家团

          历史

          小儿发热是种自我的保护机制,通过调动全身免疫系统来对抗疾病的一种症状。体温高低与患儿体质、营养状况、时间(如早晚、四季)等密切相关,但与病情的严重程度不相关,即并不是体温越高,病情越严重,有时反复高热3-5天很常见,因此在退热的过程中,我们应积极寻找治疗原发病,不要单纯一味退热。 一、何时应用退烧药? 腋下超过37.3°C(或37.5℃),定义为发热。又分为低热37.4~38℃;中热38.1~39℃;高热39.1~41℃;超高热:41℃以上。≤1周的发热为急性发热。对于温度38.5°C以下的患者,如果精神状态好,可暂不使用退烧药,通过物理降温即可。对于超过38.5°C的患者,则需应用退烧药,来减少能量的消耗,避免高热惊厥等并发症。 二、儿科常用退热药物的使用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安全性高的儿科适用的退烧药是两个经典口服老药:“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 1、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泰诺林):首选,适用于3月龄以上的儿童。儿童常规用量:口服,10-15mg/kg/次,4-6h1次;3-12岁小儿每24h应用小于5次,疗程不超过5d。直肠给药已经不推荐在儿科应用。对乙酰氨基酚合理剂量下安全性高,偶见恶心、呕吐、出汗、腹痛等,少数可出现皮炎、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过量会造成肝损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对于肝病或病毒性肝炎、肝肾功能不全、严重心肺疾患、G-6-PD缺乏的患儿慎用。一些复方制剂中往往含有“对乙酰氨基酚”这个成分,如氨酚烷胺颗粒、氨酚黄那敏颗粒、氨酚麻美糖浆、酚麻美敏混悬液等,但扑热息痛、泰诺林则是单一的制剂。服用时一定要避免重复用药。 2、布洛芬(美林):适用于6月龄以上的儿童。单一的制剂包括美林、芬必得等。布洛芬儿童的推荐用量为每6小时一次,每次5-10mg/kg,每24h最多4次。 布洛芬退烧作用比较强,退烧过程中可能会导致人体大量出汗,因此使用布洛芬退烧时需注意患儿是否有脱水、入量不足等,必要时可通过静脉补液。同时,布洛芬通过肾脏排泄,对于肾脏功能不好的患者也要谨慎使用。布洛芬按照推荐剂量使用比较安全,常见不良反应为消化道不良反应。G-6-PD缺乏的患儿可使用“布洛芬”。

          2016-03-19 07: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