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婴幼保健  > 肚脐总鼓鼓的,有点透明,是怎么了?

      pic of user:zhangruitian

      zhangruitian

      历史

      悬赏:10分

      回答:2

      肚脐总鼓鼓的,有点透明,是怎么了?

      宝宝两个月了,在42天进行体检时医生说肚脐长好了,可是两个月时就发现肚脐鼓鼓的,且中间有点透明,是不是脐疝?怎么治?

        avatar of 梓锋妈妈

        梓锋妈妈

        历史

         

        以下是我查的一些资料,版权属别人所有,供参考:

        肚脐凸凸的小宝宝

          正常肚脐的形状应该是凹陷的,但是如果宝宝有一个凸凸的肚脐,除了可能有脐疝气的情形之外,也可能有其他合并症发生;若有其他异常情形,如发育迟缓、腹腔有肿块等,就必须尽快就医诊治。

          肚脐是每个人都曾经与自己的母亲血脉相连的珍贵证据,因此也延伸出不少有意思的传说--肚脐的形状及深浅系着个人的命运和财气。到底肚脐的真实面貌和功能是什么?如果小宝宝有个与众不同、不凹反凸的肚脐会不会有什么问题?该不该动手术加以矫正以绝后患?这些都是家长相当关心的问题,以下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肚脐情事。”

          脐带--联系母体与胎儿

          在胎儿早期,约怀孕五周左右,脐带即开始成形,先出现初始的结构,而后再逐渐形成独特的脐带,除了联结胚胎与附着在母体子宫壁上的胎盘,以接收由脐血管(一条脐静脉)输送来自母亲的养料与温情之外,同时也将胎儿体内的废物,如二氧化碳等,经由脐带中的血管(两条脐动脉)运回母体内,由妈妈代劳处理。这样母子相连的极亲密关系一直要持续到宝宝出生了为止。

          由于肚脐曾经是宝宝的命脉--脐带必经之处,因此原本就留有空间让脐带当中的重要构造一条脐静脉、两条脐动脉及周遭具保护及稳定作用的胶质组织毫无阻碍地通畅;为了维持脐带的通畅,在腹壁肚脐的部位形成一个相当具有弹性,由环状结缔组织组成的结构,并由四周的腹壁肌肉层及韧带等将其撑住,以保持畅通。不过肚脐的角色地位在宝宝出生之后便一落千丈,只成了见证母子曾经血脉相连的遗迹了,它会因为“结束营养”而逐渐结疤、萎缩成了小小的肚脐眼,似乎也是必然。

          脐疝气怎么办

          有些时候肚脐不甘心地位中落,会相当突兀地膨出在肚子的正中央,形成了让不少家长颇为担心的“脐疝气”状况。到底这种肚凸凸的情形要不要紧?需不需要检查或开刀?有人说,这可能是甲状腺功能有问题,是不是真的?其实宝宝的腹壁肌肉层较薄较松驰,肚子里因气体较多而形成较大的腹内压力,肚脐本身的环状结构缩紧关闭的力量也不够,因而很容易便会有脐疝气。

          只要宝宝的健康情况良好,成长发育顺利,并无任何并发症,肚疝气也不太大,其基部仍为敞开的环状结构,直径不超过一厘米,那么通常无伤大雅,等宝宝渐渐长大,身体的构造功能成熟之后,一般在一岁左右会自行缩小而消失的,少数大型的脐疝气,基部直径大于两厘米,在一两岁之前仍未能自动关闭不见的,则需照会小儿外科医师,排除肠子可能会自缺陷处溜出来卡死的危险性,必要时必须手术强制加以缝合,以绝后患。

          当脐疝气不单只是脐疝气,也就是说还合并其他不正常的症状时,家长可要提高警觉了,特别应注意的是有无外观的畸形?生长发育是否异常?新生儿筛检的报告是不是没问题?如此可以及早查出可能隐藏着会危害孩子健康的重大问题,尽快寻医求治,好让宝宝早日恢复健康。

          常见脐疝气的情形

          造成脐疝气常见的情况有:

          (一) 生理性脐疝气,为良性状况,通常在一两岁之间自行消失。

          (二) 合并有脐膨出的脐疝气,腹腔的肠子等器官由肚脐缺陷处冒出来,必须立即开刀治疗。

          (三)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不足,必须补充甲状腺素。

          (四) 先天性代谢异常,特别是粘多醣累积症,高雪氏综合症等。

          (五) 染色体疾病,如唐氏综合症;

          (六) 肌肉张力不足的疾病,如脑性麻痹,肌肉萎缩症等。

          (七) 其他会造成腹内压力增加的疾病或状况:如腹腔肿瘤、肝脾肿大、肠道后段阻





        塞造成的肿胀、接受腹膜透析的孩子等,不一而足。

          不要听信偏方

          以上各项有的为良性,有的则需赶快看医生,如果没有把握的话,还是在发现宝宝有“肚脐凸凸”的情况时,就立刻请教小儿科医师,绝不要自作主张找偏方,或听信老一辈的说法,用个大铜板贴住肚脐,寄望会压平突出的大肚脐,这样反而会弄巧成拙,造成孩子不必要的伤害。


        祝宝宝健康!

        2008-01-24 15:28:25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语:谢谢

          avatar of niki-ai

          niki-ai

          历史

          是脐炎:胎儿出生后,脐带被结扎、切断后通常3-7天干瘪脱落。脐带初落时创面发红,稍湿润,数日后愈合。如断脐时消毒处理不当或被大小便残渍污染,脐部就变成细菌入侵的“门户”。

            脐炎初发时,脐周微红,潮湿伴有少量粘液或脓汁,婴儿精神尚好,能吸乳。重时,脐部红肿明显,有溃烂及较多脓汁分泌,甚至脓包形成,婴儿拒乳、发烧、精神不振。严重时,脐部大量脓液蔓延到腹壁并发腹膜炎,还可通过脐血管达肝静脉入肝脏引起肝脓肿或败血症。一旦进入脑膜即形成化脓性脑膜炎,婴儿出现高烧、呕吐、抽风、神志不清甚至死亡。

            发生脐炎后,轻者局部可用3%双氧水清洗,75%酒精消毒后涂以2%紫药水,已化脓者应用呋喃西林或雷佛奴尔纱布外敷,也可用中药金黄散、龙骨散外敷;形成脓肿者要送医院治疗,切开脓肿引流,及时使用抗生素。

            措施是十分必要的:在婴儿初生24小时后,即应检查脐部并开始每日用75%酒精消毒,湿润者涂以2%紫药水使其干燥至脐带脱落愈合;平时应及时更换婴儿尿布,减少大小便浸泡防止细菌感染。
          少数新生儿可出现肚脐突出,并有时大有时小,有时在突出部分变小时还可听到“咕噜”声,这在医学上称为脐疝。脐疝主要是由于脐周腹壁组织发育尚未完全、腹肌力量较弱或腹壁发育缺陷引起,早产儿更易出现。脐疝多为出生后就存在,也可在新生儿哭闹或用力大小便时突然出现。突出部分的内容物轻者可仅为少许腹腔液体,重者可为肠体突入其中。如果肚脐突出不严重则可先观察一段时间,多数在生后 1 年内自愈;如果肚脐突出较大或时间较长仍未愈合则要请医生诊治。

          新生儿有脐疝时,家长应注意新生儿的反应,如发现新生儿突然出现哭闹等不舒服的表现,应马上检查一下新生儿的脐部,如发现脐部异常增大且短时内消不了,应考虑有脐疝嵌顿(即肠体突出后被卡住而不能自行回腹腔),应立即到医院检查治疗 .医生也用土方法,就是消毒过的钱币.用纱布包好,压在肚脐上,一段时间不好,还是要看医生的.
          不放心最好去医院,不容忽视.

          2008-01-24 15:2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