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婴幼期喂养  > 1个月18天的宝宝便秘!急急急

      pic of user:zhuyuqiao

      zhuyuqiao

      历史

      悬赏:10分

      回答:4

      1个月18天的宝宝便秘!急急急

      我家宝宝是混合喂养的,目前1个月18天。在月子里的时候大便很正常,每天都有3-5次。但是第二个月(也就是这个月)开始,突然开始便秘了。最长的一次72小时没有大便,是用肛表通了一下肛门才大便的,大便成条状!此后,一两天里每天都有大便。后来不知什么缘故又开始便秘,去医院看了医生,医生给开了妈咪爱(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多维颗粒)。目前吃了两天,在48小时里有2次大便,大便黄中带青色,大便的量非常大(厚厚的堆满整个尿不湿)。现在又过了两天,宝宝还没有大便,但是屁很多,而且很臭。我一直找不到便秘的原因(用的奶粉和月子里的一样,由于宝宝的胃口变大了,所以奶量变大了)。在网上查说可能是开空调的原因,现在空调也不敢开,但是宝宝还是便秘。我非常着急,每天都盼星星盼月亮一下的等宝宝大便。请各位姐妹们帮帮我吧!!!!!

        avatar of 子祺妈

        子祺妈

        历史

         

         宝宝的粪便反映他的健康情况,假若宝宝数天没有大便,一定会吓坏妈妈。正常的新生婴儿,每吃一餐就大便一次。若婴儿的大便次数十分少,加上粪便较坚硬及排便时十分困难,那可能是便秘了。不想宝宝便秘,那便要注意宝宝的饮食。 

          宝宝进食过少,水分不足,就有可能会便秘。较大的幼儿,若少吃纤维质,常吃煎炸热气的食物,也会较容易便秘。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婴幼儿,改善便秘的饮食方法有所不同。 

          新生儿至4个月:每天一至两次,添加额外水分,可用葡萄糖水。很多妈妈恐怕葡萄糖水会惹风惹痰,其实这未必是对的,只要葡萄糖水浓度适中(浓度为5%,即约115g水配一平汤匙葡萄糖),便不用忧虑。 

          4个月以上:每天一至两次,添加额外水分,可给果汁、果糖水。如黑枣汁、西梅汁,均有软化粪便的功效,以1:1的比例稀释,喂给4个月以上的宝宝喝;或可将谷类食物调成糊状,喂给宝宝。 

          6个月以上:每天两次,添加额外水分,可给果汁、果糖水、麦芽糖水。另外可以为宝宝选择纤维质含量较高的蔬菜水果,做成果泥及菜泥;减少过量肉食、人工食物及高蛋白食物。 

          1岁以上:每天两至三次,添加额外水分,可给新鲜蔬菜、水果(尤其是不去皮的);减少零食,尤其是煎炸热气的。

        2008-01-30 23:19:05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 ★

          avatar of l20071206

          l20071206

          历史

          你可以让宝宝多喝水,你不要吃火气太大的东西,你也多喝水,多吃水果,这样试试

          2008-01-30 21:59:40

            avatar of 子祺妈

            子祺妈

            历史

            正常小儿的大便习惯有个体差异.大多数小儿常为每天1?2次或2天一次大便,如大便干燥硬结、不易排出即称为便秘。便秘的原因很多,首先要排除疾病引起的便秘,如巨结肠常在生后不久就有便秘、腹胀、呕吐,又如严重的佝偻病、营养不良和甲状腺功能低下等疾病,由于腹肌张力减低,肠蠕动减弱会引起便秘,更少见的如脑、脊髓神经系统和先天性的疾病也会便秘。但最常见的还是由于饮食因素引起,如食物摄入过少、过于精细,食物纤维素过少、水分不足或蛋白质摄入过多都会引起大便秘结。另外,缺乏良好的排便习惯,排便不定时或排便的环境和条件改变都会引起便秘。 

              除了由于疾病引起的便秘应治疗原发病外,最重要的是改变饮食习惯,多吃蔬菜、水果,如薯类、土豆等含纤维高的食物,多喝水,食物不要吃得过于精细,做到粗细粮搭配,小婴儿可适当添加些蜂蜜帮助排便。还要养成良好的定时排便习惯,如每天早餐后让孩子排便,每次5?10分种,排便时不使孩子分心,并注意厕所的环境安静舒适,不主张经常用开塞露或肥皂头通便。


            2008-01-30 23:17:55

              avatar of qinjingping

              qinjingping

              历史

              有放屁,便便不干颜色正常,2天一次是正常的,可以多喂点水

              2008-01-31 14:3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