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天使诗琪
问答历史
|
回奶与打嗝都是小宝宝中极为常见的现象,特别是新生宝宝,发生的频率尤其高。对此,爸爸妈妈往往不知所措。因为,大人发生这样的情况后,憋气拍巴掌都是常用的土方法,可是面对小宝宝们,爸爸妈妈哪里舍得用这些法子来解决呢。为此,我们专门收集了爸爸妈妈针对宝宝溢奶与打嗝的各个疑问,并一一请专家来解析。为了便于大家查找,我们分门别类做了总结,相信看了本期宝宝版后,爸爸妈妈都能轻松应对。
疑问一 宝宝爱回奶是因为没发育好吗?
宝宝刚一呱呱坠地,就会哭着张口讨奶喝。但是往往在宝宝吃完奶几分钟后,就有一两口奶水从宝宝嘴里吐出,或是反流从口角边上流出来。这在医学上叫“回奶”,俗称“漾奶”,多见于生后1—2个月的新生儿。
新生儿爱回奶,的确与发育很有关系。但是爸爸妈妈不用担心,并不是你的宝宝发育迟缓,而是每个宝宝都是如此。因为,新生宝宝的胃容量小,每次仅能容纳一二两奶。同时,此时宝宝的食管发育比较松弛,胃又呈水平位,再加上食道连接处的肌肉发育较差等原因,很容易造成奶水反流。
因此,宝宝的回奶情况会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好转。到了宝宝三个月大时,回奶就会明显减轻,一般大约到生后6个月时便自然消失,不必用止吐药治疗。
关键答案:1~2个月的宝宝回奶很正常
疑问二 大宝宝回奶是因为厌食吗?
6个月以上的宝宝,有时也会发生回奶的情况。此时宝宝的相关机能已经发育较好了,爸爸妈妈就应辨别宝宝回奶的原因了。此时宝宝出现回奶,与奶水好不好喝或是厌食没有关系,主要还是因为大人的喂养方法和护理方法不当。
具体如,宝宝喝奶前哭闹、吃奶时吸入过多的空气、吮吸空奶头、嗳气等,都可以造成大量吞气而引起回奶。另外,爸爸妈妈喂奶后,让宝宝立刻平卧或抱小孩来回摇晃,奶后洗澡或换尿布动作强硬,体位变动等,这些护理不当也容易造成回奶。
关键答案:6个月以上的宝宝回奶,大多是人为因素导致。
疑问三 宝宝是吃多了还是吃少了?
宝宝回奶后,很多爸爸妈妈都担心宝宝可能吃不饱,而想当然地再给宝宝吃一些东西。有的爸爸妈妈,更是强迫宝宝把瓶子里剩的牛奶都喝光。
其实,爸爸妈妈大可不必按照书本上写的“宝宝每天喂奶量”来硬性规定,你有肚子不舒服的时候,宝宝也有啊,闹个情绪、犯困等,都是宝宝暂时不想喝奶的原因。因此,此时浪费一点奶,比强迫宝宝硬喝要好。
当宝宝出现回奶后,爸爸妈妈试探着再把奶嘴再放在宝宝嘴边,如果宝宝不想吃,就不要强迫。对于大多数的宝宝来说,回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吃得过多。因此,从这个角度讲,宝宝把不需要的奶水吐出来了,更有利于健康。
关键答案:回奶有可能是宝宝吃得过多。
疑问四 回奶对宝宝来说危险吗?
轻微的回奶,宝宝自己会调适呼吸及吞咽动作,不会吸入气管,只要密切观察宝宝的呼吸状况及肤色即可。 但是,如果宝宝经常回奶且护理不当,就容易出现严重的后果。
最怕的是奶水由食道逆流到咽喉部时,在吸气的瞬间误入气管,即呛奶。而婴儿的神经系统刚刚发育,一些反射还很薄弱,他们不能把呛入呼吸道的奶咳出。于是,常因奶液对气道机械性阻塞而发生窒息。同时婴儿的大脑细胞对氧气十分敏感,若停止供氧5分钟,即可死亡。
如果宝宝回奶严重,爸爸妈妈还需要区别宝
宝是生理性回奶?还是病理性呕吐?如果宝宝出生2~3周后,回奶越来越严重。具体表现为,喝奶后几十分钟即出现呕吐,这样就有可能是患有幽门痉挛或先天性幽门狭窄。
另一方面,溢出的奶也会流入咽鼓管,引起宝宝得中耳炎。如果宝宝的回奶还伴随发烧、吐泻,那么这时就要考虑胃肠炎、脑膜炎等疾病造成的病理性呕吐。此时,宝宝溢出的奶多伴有奶块、绿色胆汁。这就需要爸爸妈妈带宝宝及时就医,明确诊断,给予相应治疗了。
关键答案:回奶状况解决不当,也会导致宝宝死亡。当宝宝因回奶引发呛奶时,首先,爸爸妈妈应迅速将宝宝脸侧向一边,以免吐出物向后流入咽喉及气管。然后,把手帕缠在手指伸入宝宝口腔中,甚至到达咽喉处,将吐、溢出的奶水食物快速清理出来,以保持呼吸道顺畅,然后用小棉花棒清理鼻孔。
一旦宝宝出现脸色变暗时,表示溢出的奶块可能已进入气管了。这时,爸爸可以拎起宝宝的腿,或是让宝宝俯卧在爸爸的大腿上,用力拍打宝宝背部四五次,迫使奶块咳出。如果仍无效,就马上扭宝宝的脚底板,让宝宝因疼痛而大哭,加大呼吸量。因为,此时最重要的是让宝宝吸氧入肺,稍作迟疑便会浪费抢救时间。
疑问五 如何防止宝宝回奶呢?
防止宝宝回奶,爸爸妈妈要从以下的护理细节做起。在给宝宝喂奶时最好将宝宝抱起,使之躺在妈妈怀里,妈妈将食指和中指分开,轻轻压住乳房可以防止奶水流得太急;使用奶瓶时,奶头孔不要太大、奶嘴要充满奶液以免宝宝吸入空气。
宝宝躺下入睡时,头要稍抬高,身体向右侧卧。这样不但可以使奶汁更容易经胃进入十二指肠,同进,也可以防止溢出的奶误吸入气管或肺内发生窒息。
帮宝宝拍背也是防止回奶的好办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