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rene99
问答历史
悬赏:10分
回答:3
|
1岁半小孩晚上总醒是怎么回事?
小孩1岁半了,每天晚上9点30分喂一遍牛奶,后睡觉,可是小孩每天晚上要醒2次,半夜1-2点和4-5点各一次 ,半夜还要再喝一次,请问有什么方法让孩子一觉睡到天亮,还有这样小孩的睡眠正常吗?
|
|
小天使诗琪
问答历史
|
我们可以看到,婴幼儿的睡眠远远比成人要多。
新生儿除了吃奶或尿布潮湿的时候醒着以外,几乎都在睡眠。
婴儿神经系统的发育还不健全,大脑容易疲劳,多睡眠正是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
婴幼儿的睡眠时间大体如下(小时): 初生 20 九个月 14-15 二岁 12.5 七岁 11
两个月 16-18 十二个月 13-14 三岁 12 七岁以上 9-10
四个月 15-16 十五个月 13 五岁 11.5
怎样观察小儿的睡眠?
不同月龄的小儿睡眠时间的长短不一样,下面介绍一下不同月龄小儿应睡眠时间及如何观察小儿睡眠。
(1)新生儿:一昼夜要有20小时为睡眠时间,睡眠时要观察小儿的姿势是否正确。
(2)2~3个月:每天除吃奶、大小便外均为睡眠时间,约18小时,观察同上。
(3)4~6个月:白天要睡眠3次,每次约需2小时,共约6小时,观察同上。
(4)7~12个月:白天睡眠2次,每次也在2小时左右,共约4小时,观察同上。
(5)13~18个月:白天睡眠2次,每次约1.5~2小时,共约3~4小时,观察同上。
(6)19~24个月:白天睡眠一次,约2~2.5小时,除观察睡眠姿势是否正确外,还要观察是否闭眼,睡得是否安静,是否睡够应睡的时间等。
(7)25~30个月:白天睡眠一次,约2.5小时,除观察睡眠姿势正确与否,还需看安静入睡否及醒后经成人提醒能否安静躺着,不影响别人,是否睡够应睡的时间及醒后精神是否饱满愉快等。
(8)31~36个月:白天睡眠一次,约2小时,除观察睡眠姿势是否正确,还要看是否主动躺好,是否安静入睡,醒后能否静卧、不哭不闹等。
(9)4岁以上:白天睡眠一次,约2小时,观察内容同上,同时成人应经常注意是否有不良习惯,如吃手,吃被子角、蒙头睡等,对睡眠不安的要仔细进行观察,找出原因,及时给予治疗处理。
通过仔细地观察婴幼儿睡眠状态,可以了解婴幼儿身体是否健康,或者是否已患疾痛,正常婴幼儿的睡眠是入睡后安静,呼吸轻而匀,头部略有微汗,面目舒展,时而有微笑的表情。如果出现下列睡眠异常现象,则往往是病患潜伏或发病的征兆:
(1)睡眠不实,时而哭闹乱动,睡眠不沉。
(2)全身皮肤干燥发烫,呼吸急促,脉搏加快超过正常次数。
(3)入睡后不安宁,头部多汗(湿了枕头),时常哭闹不安,摇头抓耳,睡眠易醒。睡后时有出现痛苦难受的表情或哭的表情。这些婴儿应去医院请医生检查一下并给予治疗。
有些小儿睡眠的异常现象是由于白天兴奋过度或饮食过量所致。有的异常如突然滚动或哭闹,则是排尿的表示。对这些现象可有针对性地处理。每个小孩有其独自的睡眠规律和睡眠表现,应该视具体情况而灵活处理。
要睡好,就要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白天要定时喂奶,睡前的一次奶可以稠一些、晚一点喂(21:00-22:00)。吃饱后夜里尽量不要再喂,不吃,一般不尿也就不要换尿布,任其熟睡至天亮。孩子要单独睡,不要和母亲合睡,这样空气新鲜,孩子也不致因为母亲离去而睡不着(熟),母子都能休息好。母亲睡得过沉,合睡有时会把孩子压着,甚至压死,单独睡就不会发生这种意外。
孩子盖的被要轻软、温暖、舒适,不宜太多。
睡前不要逗闹孩子或随便吓唬孩子,以免过于兴奋影响睡眠。也不要养成抱在怀中抖动,拍背或含着奶头才入睡的坏习惯,应该放在床上让孩子自己睡。
怎样哄婴幼儿睡觉?
夜间婴幼儿入睡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孩子睡前玩个不停,想睡时,一躺到妈妈怀里就睡着了。有的睡前要吃奶,临睡时还要吮着空奶瓶。有的小儿按规定的时间上床入睡。有的孩子上床后则折腾好久才可入睡。那么,如何让婴幼儿按时入睡呢?
(1)若小儿在睡前精力充沛,不愿早睡,那么白天家长应有意识地增加他的活动量,让他玩得有点疲劳,但在入睡前则应让他静下来,不要过分兴奋,这样就有利于入睡。
(2)睡前不给婴儿吃得过饱或过少,以免因胃肠不适或饥饿而影响睡眠。也不要过分逗引小孩,使小儿睡前保持情绪安定,防止过度兴奋。上床后,不应给予玩具,以免小儿因贪玩而不肯入睡。
(3)对于半夜醒来的小儿,如果吃母奶能睡着,可以吃些母奶,或吃一些牛奶,使其安静入睡。这不必担心会养成不良习惯。因随着幼儿的长大,半夜醒来吃奶的习惯会渐渐消失。
(4)幼儿多数喜欢妈妈陪他一起上床入睡。这样孩子会十分安心、愉快;在妈妈甜美的催眠曲下,安安稳稳地睡去。但要注意,不要养成从小抱着入睡的习惯。要培养成1岁时愿意自己躺下入睡,2岁时能按时上床入睡,且不需父母陪伴,3岁后能自己上床盖被,醒后下床穿上拖鞋。
婴幼儿睡觉易醒是怎么回事?
年轻的父母都对宝宝的睡眠十分关心,希望孩子有香甜的睡眠。可有些婴幼儿特别容易于睡眠中醒来,这是怎么回事呢?一般说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因素:
(1)生理因素:由于婴幼儿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善,神经的兴奋与抑制功能不够协调,易兴奋,稍有外来的刺激则可能引起神经系统的兴奋导致婴儿惊醒,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随着婴儿的渐渐长大,神经系统的功能一步步完善,这种生理现象会自然消失。
(2)进食过饱:常言道:“胃不合,卧不安”。有的妈妈不管孩子饿不饿,睡前总要给加餐点心,致使小孩感到不舒服,影响睡眠质量;尤其是吃奶的婴儿,有些妈妈习惯于喂着母乳伴宝宝入睡,结果导致孩子睡时食奶过量,腹胀易醒,醒后年轻的母亲却又立即用奶去安抚,结果形成恶性循环。
(3)疾病因素:小孩肠寄生虫病是幼儿睡觉不稳的最常见的原因。如患寄生虫病会引起孩子消化不良与营养不足,出现贫血、易惊等症状,早期佝偻病的小孩也常睡觉易醒。
(4)环境因素:小孩在睡觉时,室内光线过强,家人在看电视及大声谈话说笑均会干扰幼儿的正常睡眠,易于惊醒;小儿夜间易踢被子,或被子盖得太厚太重,这都会造成孩子睡觉时过冷或过热,引起幼儿烦躁不安、手脚乱动,这亦是睡觉易醒的常见原因。
(5)兴奋过度:有的幼儿白天或睡前游戏玩耍过度,或听了、看了惊险故事、电视。常可造成幼儿入睡困难;即使睡着了,智力发育较好较快的孩子也会“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孩子常可在梦中惊醒。
哪些因素影响小儿睡眠?
影响小儿睡眠常见的因素有:
(1)不良睡眠习惯,睡眠时间无一定规律或睡前由人抱着走动、摇晃或唱催眠曲等。
(2)白天过度兴奋或紧张,受惊吓、太热、太闷,蚊虫咬或尿布潮湿等。
(3)小儿对梦中的一些可怕事情不能明辨真假,造成恐惧心理而影响睡眠。
(4)小儿肠道寄生虫病,如小儿蛲虫病,每晚蛲虫爬出肛门造成瘙痒,影响入睡。
(5)饥饱不适,被褥过暖,过厚,使小儿身体产热难以散发,或盖被过少,使小儿受凉。
(6)大一点的小儿睡眠不好,常与生活习惯改变和情绪的变化有关。例如睡眠场所的变化,或睡前听了怪诞的故事或看了惊险的电影,以致情绪久久安定不下来。
(7)各种疾病,也会影响睡眠。
如何安排幼儿白天睡觉?
宝宝长到1周岁以后,会对周围的环境兴趣增加,学说话,还会做许多简单地动作,如“再见”、“谢谢”等,确实讨人喜欢。但随着一天天长大,宝宝越来越贪玩,白天难以入睡,有的一定要让奶奶抱着、拍着才能入睡。
大家都知道,充足的睡眠对宝宝的健康成长十分重要。生后1个月的小儿除吃奶外,其余时间都是睡眠,随着小儿月龄的增长,睡眠时间逐渐缩短。1岁之内白天睡2~3次,1~2岁白天睡1~2次,2岁以后睡1次即可。如果小儿的睡眠不足,就会出现食欲下降、烦躁不安、容易发脾气,还会影响小儿的长高。那么,家长应该怎样安排宝宝的白天的睡觉呢?
(1)创造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宝宝睡觉的房间要常开窗通风,以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要拉上窗帘,使室内光线略微暗淡些;不要在房间里大声谈话,要保持安静。
(2)要让宝宝从小养成白天独睡的习惯。在安排宝宝入睡前半小时,要设法让他安静下来,并和宝宝一起来到床前,将睡觉用的被褥准备好、并注意训练1岁以内宝宝到睡觉时愿意自己躺下睡,不要养成抱睡的习惯。培养2岁的宝宝能自动按时去睡,不需父母陪伴或拍着入睡。3岁以后能自己上床盖被睡觉,不需父母照管。有条件的最好与父母分床,让宝宝独睡小床上,较大的幼儿可睡在另一房间。
(3)睡觉时不要把玩具带到床上,也不要摇晃宝宝或轻拍其身体,更不要讲紧张、恐怖的故事,但可以低声唱一些催眠曲让宝宝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入睡。
(4)白天睡觉时间不宜太长,否则会影响晚上的睡眠效果。一般以1小时到2小时为宜。
为什么小儿爱踢被子,如何防止?
要回答这个问题,还需从睡眠谈起。
睡眠的目的是让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熟睡以后,人体大脑皮质处于抑制状态,外界的轻微刺激(例如走路、开门、关灯、谈话声音等)都不能传入大脑,人体暂时失去了对外界刺激的反应,使整个身心都得到休息。但是,在刚入睡还没有完全睡熟或刚要醒来还没有完全醒来的时候,大脑皮层处于局部的抑制状态,即大脑皮质的另一部分仍然保持着兴奋状态,只要外界稍有刺激,机体便会作出相应的反应。尤其是小儿的神经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兴奋后极易泛化,当外界条件稍有改变时,如白天小孩玩得过于兴奋、睡前家长过分逗引小儿、睡时被子盖得太厚、睡时衣服穿得太多、睡眠姿势不佳、患有疾病等,均可引起小儿睡眠不安、踢被子、讲梦话、哭吵等。
那么,如何防止小儿踢被子呢?
首先,睡眠时被子不要盖得太厚,尽量少穿衣裤,更不要以衣代被。否则,机体内多余的热量散发困难,小儿闷热难受,出汗较多,怎会睡得好呢?他就不得不采取“行动”把被子踢开。目前衣料种类繁多,一些家长喜欢用化纤面料给孩子做衣服,这是不科学的,因为化纤类衣料透气性差,不利机体散热。我们主张用柔软透气吸湿性好的棉织物给孩子(特别是婴儿)做衣服,被子也应选用轻而不厚的。
其次,在睡前不要过分逗引小孩,不要恐吓小孩,不讲恐惧故事,不看惊险电影或电视,白天也不要玩得过于疲劳。否则,小孩睡着后,大脑皮质的个别区域还保持着兴奋状态,极易发生踢被、讲梦话等睡眠不安的情况。
再则,要培养良好的睡眠姿势。头面部不要蒙在被子里,手不要放在胸前,最好让小孩向右侧睡。
另外,有些疾病也是引起小儿踢被、睡眠不安的原因,如蛲虫病。因为蛲虫喜欢在晚上活动,当小儿入睡后,肛门括约肌放松,蛲虫便从肛门口爬出,在会阴、肛门周围产卵。蛲虫爬行的刺激,小儿可感到肛门口奇痒,常常迷迷糊糊用手去抓,有的甚至踢被,大哭大闹。家长不妨留意观察小儿肛门附近,如找到像一小段棉纱线样的小虫爬行,那便是蛲虫,应请医生诊治。
如有可能的话,家长可以自行设计一个小睡袋,把小儿放在睡袋里。这样,家长可以安心休息,不必再担心小儿踢被子后着凉感冒。
小孩子睡觉时,都有一个坏习惯———喜欢踢被子。有时候一整夜要为孩子盖被几十次,严重影响了父母的正常休息。每年冬季更令父母不安,生怕小儿因踢被后着凉感冒。那么,怎样解决这一问题呢牵在此介绍一种简易的方法:
取一米长的橡皮筋(或松紧带),缝在棉被上端的两侧,缝制宽度与枕头相同,橡皮筋的两端固定在床头螺丝扣上。这样小孩睡着后,翻身依旧自如。即使将被子踢开,由于橡皮筋的弹性作用,棉被马上又回复原位,重新盖在小孩身上。年轻的父母们不妨一试。
不少宝宝站不会站,走不能走,但是,晚上踢起被子倒是动作干净利落。而1~2岁的宝宝,运动机能已经发育,踢起身上的被子更是没商量。
上海桃浦新村幼儿园亲子班的一位妈妈告诉我,她的宝宝好像孙悟空转世,晚上明明是头朝西睡下,早上起床,宝宝已经是180°的大调头,被子全压身下。这样能不感冒?她和老公只能夜里轮流“值班”,时不时地起来给儿子盖被子。好辛苦!
宝宝为什么踢被子?
¡ 白天玩得太厉害了,或者临睡前玩了刺激的游戏之类,睡觉也不肯安宁喽;
¡ 晚饭蛋白质吃得过多,食物太腻太油,肠胃负担重,不舒服,孩子就睡不安稳了,不断翻身。
¡ 盖得太热太重。
¡ 有的宝宝天生睡相不佳。
¡ 宝宝的床太大。
妈妈的误区1——让宝宝穿衣睡觉。
“就算宝宝踢光被子,也还有衣服保护着,就不怕他着凉了。”大多数妈妈都有这样的想法。一位儿保医生曾告诉我,最厉害的一位妈妈竟让宝宝穿3件毛衣睡觉。
上海市儿童医院前院长孙惠女士,是我国著名儿科护理专家,曾长期担任该院的儿科护理部主任,她在接受本刊记者的采访时说:
“对待宝宝踢被子,妈妈有一个普遍存在的误区:让宝宝穿衣睡觉。据我的观察,越是让孩子穿衣睡,孩子越要踢被子,太热、不舒服是宝宝踢被子的第1原因。”
你想,且不说冷热,穿这么多衣服睡觉多不舒服,宝宝不会述说,只能本能地动来扭去,衣服是扭不掉的,倒把被子蹬掉!
穿衣睡觉不符合科学,弊端多多——
1. 非常不舒服,孩子会睡不安稳,不信的话,妈妈自己穿上睡一晚试试。
2. 穿厚衣、紧身衣、不合体的衣服睡觉,会影响血液循环,身体也得不到充分的休息,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宝宝的发育。
3. 容易使皮肤的抵抗力减弱,增加感染皮肤病和感冒的机会!
4. 不利于从小养成良好的卫生生活习惯。
关键词:应该让宝宝脱衣睡觉。
妈妈的误区2——被子盖太多,温度过热。
怕宝宝着凉,妈妈的心理状态总是宁可给孩子盖厚一点、盖暖一点。少盖会冒着凉的风险,妈妈不敢。而实际上,恰恰是因为被子又热又重,宝宝才踢被子。
中福会托儿所的沈一平老师,多年带寄宿制小班,对婴幼儿睡眠问题颇有研究心得,富有实际经验,她认为:
“孩子晚上踢被子的主要原因是太热。”
在中福会托儿所,寄宿制班的孩子们晚上踢被子的情况并不多见。因为老师都是根据季节气温决定孩子盖被的厚薄。在中福会托儿所,冬季晚上的室温一般保持在15℃左右,孩子们盖1条中厚被子,加1条薄的晴纶小被。为了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一般还开着窗。
不过,同样的被子、同样的室温,班上有2的孩子却还是要踢被子,老师手一摸,发现孩子满头是汗。这2个孩子白天也比其他孩子穿得少,容易出汗,原来他们是属于那种特别怕热的孩子。晚上就让他们比其他孩子盖得更少,问题马上解决,踢被子的情况不再发生了。
关键词:太热是孩子踢被子的主要原因。
不妨参考一下其他妈咪的心得
上海和田路王旭(宝宝3岁):大被窝套小被窝
我是老辈传授的经验。让宝宝睡在我身边!为了避免不卫生,我用一条小薄被子给宝宝准备一个小被窝,再盖我的大被子。和我睡在一起,宝宝一有风吹草低,我马上知道,照料起来很方便。
上海建德花园钟蜜(宝宝2岁):开空调睡
我的办法很简单,晚上开空调睡觉。屋子暖和,宝宝盖不盖被子没有太大的关系。当然也有另外的麻烦,空气太干燥了,宝宝大便成问题。无奈之下,我只能再开一个增湿机,平时注意给宝宝多饮水,多吃蔬菜水果。家人老是拿这事讽刺我,可是,我觉得,只要大人孩子能睡安稳,别的也顾不多了。
上海永嘉路黄翎纹(宝宝5岁):大人宝宝睡一个被窝
惭愧,我没有更好的办法,就让宝宝和我睡一个被窝。省事,简单,还其乐融融。2岁以后孩子很自然就自己睡了。现在孩子大了,好像也没有因此而变得粘人,老师也夸她挺独立的。
上海宜山路庄晓娴(宝宝2岁):小床边塞枕头
先声明,这不是我的发明,是同事教我的。在宝宝的小床边放上1~2个枕头,一来宝宝不能在里面打转翻跟斗,不容易踢掉被子,二来就算踢了被子,还有一层保护,不至于太冷。另外,宝宝的小床最好紧靠着妈妈。
专家推荐:给爱踢被子的宝宝用睡袋!
选择或自制宝宝睡袋的要诀——
¡ 宝宝睡着舒服,能舒展双手;
¡ 大人照料方便,上下要有开口;
¡ 面料轻软,宽松适当,翻身自如;
¡ 避免过厚,薄睡袋外加1条薄被子比较合适。
市售宝宝睡袋的种类
1. 脱卸式:袖子可拆,随时改装成背心式睡袋以适应各种睡眠习惯的宝宝使用。
2. 背心式:符合宝宝的心理和习惯,能让宝宝舒展双手,同时保护了腹部。
3. 前开拉链:领口有很细致的小护垫,避免拉链小扣接触皮肤引起不适。
一直以为自己对宝宝无以复加的细致和关爱,可以让他始终健康无疾。六个月之前,他也确实令我满意甚至得意,从未有过什么大大小小的病痛。但六个月之后,烦恼来了。自满六个月起,先是旷日持久的感冒咳嗽,还未痊愈,又是幼儿急疹高烧,再过一个月,感冒又来了。虽然这几次病都不算严重,都在我的对症下药和家庭护理下康复了,没有去医院忍受针扎之苦。但到了最后一次感冒时,我也是很沮丧甚至灰心了。为什么如此精心护理、小心翼翼,他依然小病不断?
从八个月感冒之后,在灰心之余,我也反省自己。于是,调整了部分日常护理方式。我想这些调整可能的确有效。自八个月至现在,宝宝10个多月了,没有再发生过以往一个月至少要出现1-2次的感冒之类的状况。
在此,对于如何提高宝宝的抵抗力,尽力地去减少感冒的次数,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疾病多发阶段提高警惕
不要因为宝宝自出生以来还未生过病而洋洋自得地认为宝宝的抵抗力很强,也不要以为自已坚持母乳喂养就可以保证宝宝不生病。六个月之前的宝宝,确实还没有到疾病的高发阶段。一旦过了六个月,婴儿体内的母体免疫球蛋白彻底耗尽,疾病的高发期从此开始。
母乳喂养的宝宝可能抵抗力会相对强一些,但也是根据不同体质因人而异。有些宝宝可能是人工喂养,一样得病不多,有些是母乳喂养,反而经常生病。并不能因为这个而怪罪母乳。要相信母乳永远是婴儿最好的食品。只是个体差异和护理方法不同而已。你要想一想,如果你的宝宝不吃母乳,也许得病的几率会更高。话题扯远了。
所以,六个月之后的宝宝,要比以往的日常护理提高警惕。以往不会生病的情况,现在可不一定,千万不能大意。尤其到春季、冷热交替的季节,都是感冒及各种疾病的高发季节,要特别注意,从思想上重视起来。
二、少穿衣、少盖被
其实我在宝宝八个月之后调整的护理方式中最主要的就是减少他的穿衣、盖被,让他不再始终处于温暖出汗的环境包围中。
宝宝奶奶家暖气很热,室温在22度以上,中午更高。前几个月刚来奶奶家,一直穿着保暖内衣裤,有时甚至再加一件春秋衣。宝宝经常手心热热的。宝宝爷爷奶奶就怕冻到孙子,有时抱着还会拿个小褥子裹一裹呢。晚上睡觉,宝宝奶奶给做了棉睡袋,柔软暖和,可怜宝宝睡前总是满头汗呵。在我的请求下,又改做了一个薄棉的,好歹不太出汗了,但我估计还是比较“温暖”。就是这几个月,宝宝频繁生病。
八个月之后,我坚决去掉了宝宝身上的保暖衣。在家,只穿一件春秋衣,一个薄马甲。当然,刚睡醒时,要再加一件外套或用毛巾被包裹一下,等活动开了暖和了再去掉。(刚睡醒时宝宝身体热量少,这时要特别注意宝宝不要着凉)到中午阳光明媚时,会连马甲也去掉。只穿一件单衫的宝宝,无比利索,小手渐渐变得温润、潮湿。这才是健康的体温表现。
晚上睡觉,我也忍痛摒弃了那件柔软的薄棉睡袋,改为一套春秋衣裤。原来盖在身上的薄棉褥子也改成了毛巾被。宝宝睡觉时的汗消失了,睡眠也踏实了许多。
其实为宝宝减衣减被也需要勇气和正确的判断,MM们总是担心宝宝会着凉的。标准就是,减衣减被后,摸摸宝宝的小手,温温的就是温度适宜。熟睡时,脚也是温暖的,但不出汗,就是最舒适的温度。宝宝自身的散热和排汗功能还不够完善,大人如果穿衣多了,会觉得热、出汗、不舒服,而宝宝就不一定。他又不会说话,只能这样热着。如果宝宝长期穿衣过多,手心经常是热热的,尤其是干热,不出汗,就不是一件好事。这样过不了多久,宝宝就会肺胃蕴热,降低抵抗力,引发呼吸道感染。
三、宁可少吃不要多吃
做妈妈的,都是无比疼爱宝宝的,喜欢看宝宝多吃饭,恨不得天下的美食让宝宝都吃尽。我也一样走入了这个误区。
随着宝宝的长大,辅食吃得渐渐多起来。我也生怕自己的宝宝少吃到哪样美食,担心缺乏哪种营养。每天努力地为他安排着各种各样的食谱,各种各样的营养搭配。这种方式肯定是没有错误的,但关键是量一定要掌握好。
回想宝宝在前几月的饮食,吃饭总量是偏多的。因为他不爱喝奶粉,我总担心他缺营养,想方设法想让他多吃点,尤其是荤菜。宝宝倒也好喂,食欲还不错,一般给他准备的饭都可以喂下去。有一段时间他吃三顿饭,每一顿都是大半碗稠粥或面条,再加上好几种鱼/虾/肉/肝/蔬菜等,还一定要用小勺每天灌他300CC以上的奶粉(他同时还吃母乳)。现在想来那时真是鬼迷心窍了,才七八个月的孩子,要给他那么多东西吃,身体负担能不重吗?
最近一段时间,虽然依然是三顿辅食,但我已经把量大大减少了。在保证各种营养种类的前提下,我时刻告诫自己:宁愿少吃,不能多吃。每顿饭都严格控制,稠的食物不可超过半小碗,很稀的食物可以稍多一些;每天的蔬菜量略有增加,但荤菜类少吃,坚决不超过1大匙,哪天感觉他消化不太好时就不吃。荤菜类多吃鱼,少吃肉。必要的情况下,可以减掉一顿辅食,但牛奶和水果不减。这样即易消化,还保证了营养。
经过一段时间的饮食调整,宝宝的消化系统和代谢系统得到了休息,最近明显感觉到他的食欲大大增强。每次无论吃什么饭都会急得吱哇叫,迫不及待地用手去抢食物和小勺往嘴里塞。这在以前是很少有过的。
其实宝宝的消化系统与他的免疫系统也是密切相关的。如果摄入食物过多,必然造成消化系统、代谢系统的超负荷运转,肾脏、肝脏负担过重。不久就会食积成滞热,留阻体内,防碍正常循环,降低抵抗力,引发疾病。
还是那句老话:“要得小儿安,三分饥和寒”。确是多少代人抚育儿女流传下来的真理啊。
四、水是健康之源
众所周知,水是个好东西,水能治百病。但到了小宝宝身上,有时喝水变成了一件很困难的任务。许多妈妈会想,喝水太费劲了,不爱喝就算了,反正喝那么奶,也算水了。此言差矣。水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添加辅食后的宝宝,一定要每天加水。稍大一点的婴儿,由于吃的食物成分已逐渐接近成人,每天一定要喝水。一般150CC是婴儿的一天需水量
|
2008-06-13 13:14:46
|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
小天使诗琪
问答历史
|
婴儿晚上睡不安的原因很多,往往与睡眠条件不好引起不适或身体有病有关,也有可能是缺钙的表现。其他原因如饥饿、被子盖得太多、尿布湿了或尿裤太紧等;幼儿睡眠不好也可与睡前过度兴奋或紧张、日常生活的变化,如出门、睡不定时、搬新屋有新的保姆和陌生人来有关;例如老的保姆走了会引起婴儿晚上睡眠不安。经常更换抚养人也使孩子睡眠障碍的发生率明显升高。白天睡的太多也可影响晚上的睡眠。调查发现父亲的情绪也是儿童睡眠障碍的重要影响因素。情绪易激动,平时家长娇惯的儿童更容易发生睡眠障碍,调查表明平时脾气暴躁经常无端发火的儿童,其睡眠障碍的发生率是温顺、听话孩子的1.73倍,原因是这些儿童神经系统兴奋性较高。晚上睡眠差,早晨不易唤醒的儿童相对神经系统成熟较晚更易出现睡眠障碍。
此外小儿的内在因素对睡眠也有影响:大脑神经发育尚未成熟;孩子生理上尚未建立固定的作息时间表;宝宝生物时钟日夜规律的调整,要倚赖宝宝生理成熟度的配合。
儿童天生的气质,倾向过度敏感、无规律、反应强度高或低反应。不但要花长时间来建立自己生理时钟的规律性,也较难适应环境的变化。
解除了引起睡眠不好的因素后,有时每隔2~3小时还会出现轻度哭闹或烦躁不安时可采取轻拍或抚摸孩子,可使宝宝重新入睡。不要马上又抱又哄,或给他喂奶和喝水,这样会养成孩子夜间经常醒来的不良习惯。某些神经类型的正常小儿晚上睡眠很差,但只要吃、发育增长没问题就不必太担心。
此外,应安排个安静、舒适的睡眠场所,室温适宜、空气清新、被褥厚薄合适、灯光可暗些;培育良好的睡觉习惯,睡前不过于兴奋或做大运动量的运动,不宜训斥孩子。每天晚上到9点就关灯,大家都睡觉或到另外的房间去活动,创造一个安静的环境,让他睡。婴儿最好侧睡,尤其是吃饱后应向右侧睡,俯卧易压住口鼻影响呼吸,仰卧会因吐奶引起呛咳。并逐渐让这成为一个习惯,不轻易破坏这种习惯。晚上不要逗她玩,喂饱后就让她自已入睡,哭也不要管,几天后自然会形成习惯。
睡前给孩子适量进食一些食物会促进睡眠如牛奶以及一些富含碳酸化合物的食物,加强体育锻炼,有利于儿童夜间深睡眠,专家建议,在晚上6点以前的固定时间安排锻炼是孩子睡眠保健的一个良好措施。
宝宝睡觉为什么容易惊醒?
睡前是否吃得过饱,或饥饿、口渴,尿床、内衣太紧、太硬以致躯体不适,以及肠道寄生虫或其他原因导致的腹痛、呼吸道感染导致的鼻塞等,给予针对性的处理。
建议宝宝白天和夜间所处的环境有“显著区别”,到了晚上房间光线要暗下来,尽量少吵闹,营造一个安静的氛围,这样宝宝就会把这种环境和“睡觉”联系起来,“到时就睡”,当孩子长大时,夜里醒来,妈妈不要马上喂奶,而是要“有意”地用换尿布或其他事情分散孩子进食注意力,这样孩子就不会认为“醒了马上就能吃奶”,慢慢地即使夜里醒了,也能比较容易地重新回到睡眠状态。
|
2008-06-13 13:13:58
|
|
shizhiheng
问答历史
|
你好!你的孩子是不是断奶了,你让孩子晚饭时吃饱,到睡时再给他喝点奶粉,给孩子补点钙!
|
2008-06-13 13:21:3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