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孕期保健  > 孕期产后打嗝

      pic of user:qian11

      qian11

      历史

      悬赏:10分

      回答:3

      孕期产后打嗝

      我从怀孕三个多月的时候开始打嗝,整个孕期一直都打,有时候一天打的特别厉害.
      现在宝宝已经快三个月了,我还是有点打嗝,好像忍不住,不打出来不舒服.
      怀孕的时候问过医生也没说出什么名堂来,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原因啊,有没有问题啊?

        avatar of ☆铭妈☆

        ☆铭妈☆

        历史

         

        打嗝是当横膈膜受到刺激后快速推动空气而发出的异常响声。引起横膈膜受刺激并让人开始打嗝的原因有:胃部在进食、饮酒或吸进空气后膨胀,胃部温度骤然变化或过量饮酒及吸烟等。大多数打嗝只会持续几分钟,有些会时间较长,往往是部位病变的征兆,诸如食管裂孔疝、胃食管逆流(GERD),当然这种情况十分罕见。打嗝长于一个月的被称为顽固性呃逆。医生有时会使用抗精神病药盐酸氯丙嗪(一种可以引起昏睡状态的强效安定药,可以减弱兴奋性和过度情绪反应)来治疗顽固性打嗝。当然一般只需要简单的方法:1.对着纸袋呼气;2.从杯子的另一边(离嘴巴远的一侧)喝水;3.屏住呼吸;4.吃一勺糖;5.吮吸一瓣青柠或柠檬;6.用吸管喝水,同时用手指堵住耳朵;7.使劲拉舌头;8.把头顶的头发向上拉一到两分钟.
        俄罗斯科学家列出了引起打嗝的几种情况,并提供了一些建议,不知道是否对你有帮助呢?

        情况一进餐时,你还会喝矿泉水、果汁或其他饮料么?
        如果你喝了很多饮料,把胃塞得满满的,就冲淡了消化液,消化液浓度越低,打嗝就会越重。
        建议:吃饭时最好不要喝水或者其他饮料。

        情况二头痛时,你是否服用过治头痛的“冒泡”药片?
        有些药片,例如阿司匹林,溶解在水里会冒出碳酸气。这种碳酸气会引起打嗝。
        建议:在服用阿司匹林等易冒泡的药物的同时服用凝胶,它能击碎大的碳酸气泡使其变成小泡,容易被血液吸收,并迅速在胃里破灭。

        情况三喜欢充气饮料吗?
        从香槟酒瓶或者可乐罐里冲出来的压缩气体以同样的力量从消化系统冒出来。
        建议:忘掉这类饮料吧,不要喝用吸管的饮料,不嚼口香糖。这些东西让消化系统充满过量空气,从而引起打嗝。

        情况四有什么事让你焦虑不安吗?
        当你处于精神压力大的状态,身体对氧气的需求就会增加。结果,就会像鱼那样机械地用嘴吸进很多空气,引起打嗝。
        建议:来一杯含氧鸡尾酒或充氧矿泉水补充氧。

        情况五刚刚喝过热咖啡或热茶吗?
        美国盐湖城大学的科学家证明,热汤热饮料的蒸汽会随大量空气一起吸入体内,并且为了让热的东西很快冷却,你就吹气,这样也会把大量空气吸入体内。
        建议:等热汤热饮料稍凉再喝。

        情况六吃饭吃得太快了?
        在快餐店用餐后常会打嗝。匆匆忙忙进食的时候,会吸入很多空气。
        建议:不要一下子就把盘里的食物消灭了——小块小块地吃,细嚼慢咽。保证足够的用餐时间,不要急于赶路。

        情况七吃饭时是不是说话太多?
        这种情况也会引起打嗝。
        建议:吃饭时,最好安静地吃。如果已出现打嗝,可以尽量地憋气,在你觉得下一个嗝来临时,把食物吞下。如此2—3次,然后,深呼吸一下,接着再重复前述动作。

        情况八打嗝时发出异味?
        伴随打嗝,胃里发出咕噜咕噜声。如果异味是酸味,表明胃酸过强;如果是苦味,表明胆汁剧增;如果是腐烂(臭鸡蛋)味,则和硫化氢有关,食物糊状物长时间阻留在胃里形成硫化氢。
        建议:找医生求治。这样的嗝和胃病、肠病、肝病、胆囊等疾病有关。

        此外,还有一些方法,或许可帮你尽早结束打嗝。比如,吃一茶匙糖,干吞(不配水),是有效方法。可以在数分钟后止住打嗝。因为糖在口腔里会改变了原来的神经冲动,以阻挠横膈膜的肌肉作间歇性地收缩。再有,打嗝时可用拇指按压中指第二个关节处约10秒钟,对治打嗝也很有帮助。

        2008-08-13 12:03:54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avatar of rainbow5288

          rainbow5288

          历史

          是不是你冷热不均啊 导致打嗝

          2008-08-12 17: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