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ki127906mama
问答历史
|
呕吐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食道、胃和肠管的逆蠕动,同时伴腹肌和隔肌的强烈痉挛收缩,迫使食管和胃肠道内容物从口中涌出的一种症状。呕吐,有时也是人体的一种本能防御机制,可将食入的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排出,从而起到保护作用。几乎任何感染或情绪紧张都可以引起呕吐。
呕吐的3种类型
1.溢乳
多见于6个月内的小婴儿,尤其是新生儿。这与水平胃、喷门括约肌松弛、幽门括约肌紧张及喂养不当有关,表现为少量的奶汁反流入口内或溢出口腔。一般改进喂养方法或者随年龄增长可自愈。
其次是反胃现象:由于下颌和咽部肌肉运动加强,使胃内容物反流入口腔,这种现象6个月以上的婴儿比较容易出现,同时还会伴精神状态异常的现象,导致营养不良和体格发育障碍。
2.普通呕吐
吐前常有恶心,以后吐一口或连吐几口。连吐或反复呕吐均是病态的,多见于胃肠道感染、过于饱食和再发性呕吐。
3.喷射性呕吐
吐前多无恶心,大量胃内容物突然经口腔或鼻腔喷出。多为幽门梗阻、胃扭转及颅内压增高等情况所导致。
新生儿呕吐
新生儿呕吐是新生儿期的常见症状之一:
1.呕吐物为露凝块:见于喂养不当;胃扭转;胃食道反流;幽门痉挛等。
2.呕吐物含胆汁:见于先天环状胰腺;肠旋转不良消化道重复畸形等。
3.呕吐并有伴腹胀:先天巨结肠;肛门和直肠畸形;胎粪性便秘和胎粪性腹膜炎;新生儿坏死性肠炎等。
4.呕吐并伴有囟门膨隆:脑积水;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等。
5.呕吐并伴有体格异常: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半乳糖血症等。
急性呕吐
急性胃或者肠炎,是由于病毒、有毒物质或者细菌侵袭所致,多伴有腹泻和腹痛。
周期性呕吐
又叫再发性呕吐,是一种反复发作的顽固性呕吐,常开始于2—4岁,青春期后不再发生。引发的病因一直没有定论,但普遍认为与体质因素有关,上呼吸道感染,情绪波动、疲劳,饮食不节是其诱因。其特点是反复的突然发作的频繁呕吐,持续1—3日才有缓解。
神经性呕吐
又称心因性呕吐。特点是反复发作的呕吐,是无器质性病变,常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因不愉快的环境或心理紧张而引起,呈反复不自主的呕吐发作,一般发生在进食完毕后,出现突然喷射状呕吐,无明显恶心及其它不适,不影响食欲,呕吐后可进食。
护理小常识
有些孩子经常发生呕吐,针对孩子的非器质性病变引起的呕吐,爸爸妈妈应该怎么护理,减少呕吐的再次发生?看看下面的小常识吧:
1.提倡抱起喂奶,必须卧位哺乳时,采用头高脚低位。母乳喂养者,每次哺乳前温开水擦洗乳头,并以四指托起乳房,拇指置于乳头上乳晕处,减慢乳汁的流出;人工喂养者每次哺乳前开水泡洗奶具,奶液充满奶头后在给予哺乳,乳头孔不易过大。哺乳后直立抱起并拍背,使新生儿将吞咽的空气排出,哺乳后不易短时间内抬起下肢更换尿布。
2.对经常呕吐的婴幼儿如果排除了器质病变、消化道炎症,那么大多是胃食道返流。可选择头高脚低侧卧位,以头部抬高15°为益;对胃食管返流患儿可取头侧俯卧位,每次20分钟,每日2—4次。但是俯卧期间一定有专人护理,防止呼吸暂停,这样可降低返流频率,减少呕吐次数,防止呕吐物误吸,避免吸入性肺炎及窒息的发生。
3.再发性呕吐和神经性呕吐:要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生活规律,切忌暴饮暴食,尽量保持身心安静,进食时不要过于勉强。此外一定不要给患儿增加任何压力,否则会加重呕吐。患儿应合理安排生活,包括饮食制度,加强体育锻炼和增加生理睡眠时间。周围人不要过分注意孩子的呕吐症状,应避免在孩子面前表现得紧张和顾虑,以提高其治疗的信心。同时保持环境清洁,患儿呕吐物及时处理,污染的衣服、床单、被子及时更换,以免继续刺激患儿。呕吐时,应守护在其身边,给予精神安慰;呕吐后,及时帮助漱口,勤给患儿洗澡,清除因呕吐留在身体上的异味。
4.对于容易呕吐的孩子尤其是感冒后或者咳嗽后呕吐的:应当在平时加强营养和体育锻炼以提高机体免疫力,或者服用牛初乳、转移因子以预防感冒;饮食要定时定量;不要太饱;食物一定要新鲜卫生;不要给患儿吃过于辛辣、熏烤和肥腻的食物。
5.小儿服药时也容易引起呕吐者:在喂药液时,药液不要太热,太冷;难喂药的小儿也可采用少量多次服用法;必要时也可服一口停一会儿然后再服用。呕吐后及时清洁口腔、面部、颈部皮肤,更换被污染的衣物、床单。
6.有些孩子先天咽反射比较敏感,容易引起呕吐;表现为一有感冒就容易出现呕吐,所以在看医生的时候应当与医生讲明,这时候应当吃容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的实物,吃得不要太饱,一般是平时饮食的一半左右。
特别提醒
呕吐大部分是胃炎、肠炎引起的,家长要注意孩子大便的情况和形状,及时看医生,按照医生的医嘱来做,此外还要让孩子多喝淡盐水。如果孩子呕吐情况比较轻,可给他吃一些容易消化的流质饮食,少量多次进食;如果孩子呕吐情况比较严重则应当暂时禁食。呕吐时让孩子取侧卧位,或者头低下,以防止呕吐物吸入气管。
此外对于孩子的呕吐还应该注意呕吐的方式、次数,呕吐物的形状、气味与进食的关系、精神状态、食欲、大小便情况及呕吐时的伴随症状,及时向医生讲明,有助于医生的诊断和治疗。
吐奶是婴儿时期十分常见的症状。有些宝宝经常吐奶,甚至刚吃完奶就全部吐出,人也渐渐消瘦。孩子出现这种现象,可能患有医学上所称的胃食管返流症。
正常情况下,食管下端括约肌保持一定的张力,形成一个高压带,将胃和食管分隔开来,阻止胃内容物返流入食管,而且食管的蠕动波还能将返流物推回胃中。刚出生不久的婴儿食管下端括约肌还未发育完善,张力较低,待到5~7个星期后才能建立起有效的抗返流屏障,并随年龄增长逐渐完善。此外,婴儿的食管下端括约肌到咽部的距离相对成人为短,卧位时间又较长,哭闹时腹压大升高。如果喂养不当,吞气过多,引起胃扩张,就容易发生胃食管返流。
婴儿胃食管返流症有四大症状,即吐奶、体重不增、出血和肺部症状,其中以吐奶最常见。据统计,几乎有2/3的病孩出生后不久即出现反复呕吐,随年龄增大而加重,发展到后来,甚至每次喂奶后都呕吐。呕吐多不费力,非喷射性,但也有部分病孩为喷射性呕吐,平卧位和嗳气时更容易发生。有的孩子不喂奶时也常吐奶。
反复吐奶,会引起营养不量,体重不增或下降。由于胃食管返流,胃酸等腐蚀食管黏膜,还可造成食管炎,甚至引起食管黏膜血管破损、出血。此外,胃食管返流时,若胃内容物误入气管则可引起肺部反复感染,严重危害孩子的健康。因此,应根据婴儿胃食管返流的不同程度采取相应措施。
◆饮食控制 饮食宜少量多次,选择质地柔软而热量丰富的食物。避免吃过热或过冷的食物。由于胃食管返流与胃的充盈度关系较大,所以,食品应做得稠厚些,以减少容量。
◆体位疗法对轻、中度的胃食管返流婴儿,喂奶时应将婴儿抱在半直立位,喂奶后维持半卧位1小时左右,睡眠时床头抬高20~30厘米,保持头高脚低位。通常在2星期内就可使呕吐减轻。重度患儿应24小时持续维持体位治疗,可让患儿睡在倾斜30°的床板上(头高脚低),取俯卧位(趴着睡),以背带固定,或抬高床头 20~30厘米。
◆药物疗法 目前用于胃食管返流的药物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抗酸剂,不仅能中和胃酸,还可促进幽门窦胃泌素的产生,升高血清胃泌素的浓度,从而增加食管下端括约肌的压力;另一类是H2受体拮抗剂,如西咪替丁,其机理是抑制胃酸分泌,减少胃酸返流如食管,从而减轻症状。
◆手术 据统计,新生儿、婴儿胃食管返流经内科治疗绝大部分数月后可明显改善。若经上述治疗6个月后仍有吐奶或其他症状是,可考虑手术治疗。
你知道引起小儿呕吐的常见原因吗
孩子患病时呕吐是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呕吐不仅使孩子非常痛苦还会影响孩子进食,家长也会为此十分紧张,因此家长应该学会初步判断引起呕吐的原因。在各种原因中最主要的有:
1、 喂养或进食不当:新生儿期喂奶过多,奶的配方不当,吃奶时吞入大量空气;婴儿及幼儿一次进食量较多或食物不易消化。
2、消化功能异常:全身感染性疾病,如果患有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及败血症等疾病时,在高烧、恶心、食欲减退的同时,常伴有呕吐。
3、消化道感染性疾病:胃炎、肠炎、痢疾、阑尾炎等疾病,由于局部刺激可引起反射性呕吐,此时多会伴有恶心、腹痛及腹泻等其它消化系统症状。
4、神经系统疾病:脑炎、脑膜炎、头颅内的出血或肿瘤以及颅脑外伤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也能引起呕吐,以呕吐前无恶心并呈喷射性为特点,但往往同时伴有神经系统的其它症状,如头痛、精神萎靡、嗜睡、甚至抽风、昏迷等。
5、精神因素:有些孩子可能会因为某些原因造成的精神过度紧张或焦虑引发呕吐,再发性呕吐这种病有时也与精神因素有关。
6、中毒:包括各种中毒,如食物中毒、有毒动物、植物中毒及药物、农药中毒等,几乎都有呕吐症状,但不同的毒物中毒又有其各自的临床特点,可供鉴别。
7、其他:内耳的前庭功能失调或美尼尔氏病(内耳膜迷路积水)呕吐比较剧烈,但多伴有眩晕、视物旋转;小儿先天性消化道畸形,如胃扭转、肥大性幽门梗阻等,此外,肠蛔虫症病儿发生肠梗阻或胆道蛔虫时呕吐也比较严重。
家长了解了上述各种引起呕吐的原因,即可结合自己孩子的表现进行分析,心中有了数,也就可以遇“吐”不慌了。
呕吐患儿如何护理
呕吐患儿如何护理?
呕吐可见于很多疾病,如脑子有病、胃肠道有病、上呼吸道感染、吃的东西不合适等。孩子呕吐时,家长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①要让孩子坐起,把头侧向一边,以免呕吐物呛入气管。
②呕吐后要用温开水漱口,清洁口腔,去除臭味。婴儿可通过勤喂水,清洁口腔。
③勤喂水,少量多饮,保证水分供应,以防失水过多,发生脱水。水温应冬季偏热,夏季偏凉,温水易引起吐。
④注意饮食,不要吃得太多,尽量少食多餐。不要吃油腻酸辣食品,以免刺激胃肠。吐后应先用流食、半流食(如大米粥或面条),逐渐过渡到普通饮食。
⑤注意观察呕吐情况,呕吐与饮食及咳嗽的关系,呕吐次数,吐出的胃内容等。
⑥尽量卧床休息,不要经常变动体位,否则容易再次引起呕吐。
小儿的呕吐常见于消化功能紊乱,所以当小儿出现呕吐时,首先要暂时禁食,让消化道有一个休息的时间,可先给些淡糖盐水或淡茶水,过几个小时或1~2天也就好了。
如果乳儿偶于吃奶后有吐,可能是吞咽了空气,下次喂食时应将奶头塞没,不让吞咽空气,吮完后可抱起小孩轻拍背部,让空气排出后取右侧卧位,并略抬高上半身。如经常在吮奶后呕吐,但一般情况正常,可能有幽门痉挛,应在医生指导下,让小儿吃些解痉药;如果仍不见好转,当
一般营养情况受到影响时,要防幽门肥大,应请医生检查。
如果反复剧烈呕吐,吐出黄水,一般护理仍不见好转,要防肠梗阻。如果同时伴有其他发热等情况,应该把详细情况向医生介绍。如发现呕吐物异常时,应将呕吐物一并带给医生,以便参考分析呕吐原因,及时正确处理。
儿童出现周期性呕吐怎么办?
周期性呕吐多发生于3~10岁的儿童,诱发原因往往有饮食不规律,食后过度活动或精神刺激等。如果周期性呕吐不出现严重合并症,一般没有什么危险,随着孩子年龄增长,呕吐会逐渐趋于痊愈。
当孩子呕吐时,应少量饮些果汁、糖盐水,并禁食4~5小时。平时父母应教育孩子饮食有规律,饭后不要剧烈运动,在饭桌上不要训斥孩子,这对减少孩子周期性呕吐是有益的。以上几点你不妨参考一下,祝宝宝健康快乐! 以上几点你不妨参考一下,祝宝宝健康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