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动作发育  > 什么叫多动症,得了多动症该怎么治?

      pic of user:zhuaina1

      zhuaina1

      历史

      悬赏:50分

      回答:1

      什么叫多动症,得了多动症该怎么治?

      我老公的表妹13岁,总是喜欢做某个动作,一开始是不停眨眼,说她之后又变成不停摇头,接着又搓鼻子,现在又是一下子摸嘴巴一下子摸鼻子。而且记忆力很不好,刚跟她说了,一转头就忘了,成绩也很差。去医院看了,医生说她是多动症,花了六七千块钱都没用。这是不是多动症呢?有什么办法能治好?

        avatar of ☆铭妈☆

        ☆铭妈☆

        历史

         

        近些年来,人们对“多动症”较前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但与此同时却出现了一个误区:似乎儿童多动就是得了多动症。其实,老来喜静,小儿好动,多动是儿童的共性。

        那么,如何区分儿童的多动(即顽皮)和病态的多动症呢?以下三点可供参考:

        一、多动症患儿兴趣爱好少,即使儿童通过喜欢的游戏机、少儿电视节目等,也不能使其专心致志;而顽皮儿童却截然不同,他们对感兴趣的活动不但能全神贯注,而且还讨厌别人的干扰和影响。

        二、多动症患儿的行动呈冲动性,且杂乱无章、有始无终;顽皮儿童的行为具有一定的目的,并有计划和安排。

        三、多动症患儿自控能力差,无论在什么场合,都是忙碌不停,胡乱吵闹,调皮捣蛋,令人“头疼”;顽皮儿童不是这样,他们在陌生的环境和严肃的场合中能安分守已,不敢胡闹,自我控制能力较强。

        所以,不要“见风就是雨”,见到幼儿多动,就以为得了多动症,给顽皮儿童戴上多症的“帽子”,给他们带来不必要的心理压力。如果自己无法区分,可去专科医院让医生鉴别。

        什么是多动症?MBD是什么意思?两者又是什么关系呢?早在1845年,德国医生霍夫曼第一次将儿童活动过度视作病症。此后,许多精神病学家、儿科专家、心理学家及教育家从不同的角度,对这类儿童行为问题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1947年,斯特劳斯等认为多动症是由脑损伤引起的,故将该症命名为“脑损伤综合症”。格塞尔和阿姆特鲁德在1949年对此提出了新的看法,认为这种症状是“脑轻微损伤”的结果。

        在之后的近二十年间,不少学者在对具有这一病症的患儿实施神经系统检查时发现,约有半数出现轻微动作不协调,以及平衡动作、共济运动和轮替动作等障碍,但没有发现瘫痪等脑损伤引起的其他体症,故认为多动症不是脑轻微损伤的结果,而是由脑功能轻微失调所引起的。于是,(1962年各国儿童神经科学工作者聚会牛津大学,决定在本病病因尚未搞清之前,暂时定名为“轻微脑功能失调”(Minimal Brain Dysfunction),MBD就是这种病症的英文缩写。1980年,美国公布的《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DSM---Ⅱ)中,将此命名为“注意缺失障碍”(Attentional Deficit Disorder),简称ADD。

        儿童多动症是一种较常见的儿童行为障碍。其主要特点为:注意力短暂,难以集中,活动过度,情绪不稳,冲动任性,常伴随学习困难,但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根据我们临床观察,这些儿童发育、智力均在正常范围之内,关键是自我控制能力差。有的可见动作不协调,平衡运动、共济运动障碍等。由于个别多动症的表现与正常活泼好动儿童分界线不明显,故对本病须采取慎重态度,切不可给正常活泼儿童乱贴“儿童多动症”的标签。

        由于诊断标准不一,各国对多动症发病率的统计结果也差异较大。美国报道儿童的发病率为20%,而我国的统计结果是患病率不超出10%,其中男孩大大多于女孩,两者比例约为9:1。

        世界卫生组织1978年公布的《国际疾病诊断分类手册》第9版,将本病命名为“儿童期多动综合征”,共分为4型:

        1型:单纯活动过多和注意障碍,以注意持续时间短暂和活动过多为主要表现,并无明显的行为障碍和发育迟延。

        2型:伴有发育迟延的多动症,伴有言语发育迟延,笨拙,阅读困难或其他特殊技能的发育迟延。

        3型:伴有行为障碍的多动症,伴有明显的行为障碍,但无发育迟延。

        4型:其他。

        美国精神病协会1980年出版的《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3版,把本病命名为“注意缺陷障碍”。共分为3型:

        1型:注意缺陷障碍伴有多动,表现出与实际年龄不相称智力水平的注意困难、冲动任性和活动过多。

        2型:注意缺陷障碍不伴多动,与上述症状相仿,但无活动过多,其他特征也较轻。

        3型:注意缺陷障碍残留型,是指过去一段时期,患儿出现的症状符合1型标准,即注意缺陷障碍伴有多动,但目前活动过多已不存在,而注意缺陷障碍和冲动行为持续存在,从未缓解。

        中医目前对多动症的辨证分型可概括为以下几类:

        张永等辨证分为三个证型:①心气虚亏;② 心肾两虚;③心阴亏少。

        宋知行分为三个证型:①阳气不足;②阴精亏少;③湿热蕴结。

        张永华辨证为三个证型:①肝肾阴虚、神动智变;②心脾气虚、神浮智变;③痰热内扰、神躁智变。

        侯平玺辨证为二个证型:①肾阴不足、热扰心神;②脾气不足、痰浊上扰。

        综合报道,可归纳为以下10种证型:①肾阴不足、肝阳偏旺证;②心脾气虚证;③肾阴不足、热扰心神证;④心肾阳虚证;⑤心阴亏虚证;⑥痰热动风证;⑦胆虚痰热证;⑧湿热内蕴、痰火扰心证;⑨瘀血内阻证;⑩肝肾阴虚证。

        孩子的心理特征为好胜、好奇、好动、好模仿和富于想像,以好动更为突出。有些家长把孩子顽皮视为不老实,调皮,不遵守纪律,对好动的孩子加以种种限制。这种做法是违背儿童心理特性的。孩子好动,是精力旺盛、身心健康的表现。只有患有营养不良、重症贫血或有其他先天性疾病的孩子才不好动。好动也是孩子探索自然和社会的一种表现。他们看什么都要摸一摸、动一动、看一看,还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来,对周围的事物都新鲜、好奇和不理解。可是有些家长却把正常孩子的好动误认为是多动症。调皮的孩子和多动症儿童的表现是很相似的,不过如果仔细地观察,会发现他们有4点明显的区别。

        第一是注意力方面。顽皮的男孩虽然好奇、好动,但遇到感兴趣的新鲜事物时,不仅会聚精会神地去听、去看、去做,如顽皮儿童却不同,在看“小人书”、“动画片”时,能全神贯注,还讨厌其他孩子的干扰;而多动症儿童几乎没有什么注意力,玩什么都是心不在焉和无法有始有终。

        第二是自我控制能力方面。顽皮儿童在严肃的陌生的环境中,有自控能力,能安分守己,可以静坐等待,不再胡吵乱闹;而多动症儿童则没有这种自我控制的能力,坐不住,静不下来,常被指责为“不识相”。

        第三是行为活动方面。顽皮孩子作快速、反复和轮换动作时,表现得灵活自如,一般都是有原因、有目的的,而多动症儿童的行为多具有冲动性,缺乏目的性。

        第四是药物观察方面。顽皮的儿童服用镇静药物,可以产生催眠的作用。多动症儿童服用这类药物之后,不仅不会安静,反而更加兴奋和多动,这是两者最重要的区别。因此对被怀疑的孩子,不妨给他们喝些咖啡或浓茶,如果孩子没有突出表现时,希望家长不要随便带孩子到精神病院去就诊,否则会给孩子心理上不良的刺激,也不要随便对孩子说你是多动症,这样做,反而会影响孩子的智力发展,增加精神负担。

        此外,近年来随着多动症知识的普及,一些幼儿园老师,已能发现某些多动症儿童(7岁以下)的早期症状。如不守纪律、不睡午觉等,催促家长及早诊治,顽皮儿童虽活动亦多,但约束自己方面较多动症患儿好得多。

        儿童多动症的特征:

        1、学习、做事不注意细节、粗心大意。

        2、做事时难以集中精力。

        3、对别人的讲话经常似听非听。

        4、经常不能完全按要求做事。

        5、经常很难安排好日常学习和生活。

        6、经常不愿意或回避那些需要用脑的事情。

        7、经常丢一些常用的东西。

        8、经常容易因无关刺激而分心。

        9、经常忘事。

        如果在这九条当中,孩子出现的问题占了六条,那么我们就说这个孩子在注意力方面有问题。

        下面我来介绍一下多动的表现:

        1、经常在座位上扭来扭去,小动作多。

        2、经常离开座位。

        3、在一些不该动的场合乱跑乱爬。

        4、很难安安静静地玩。

        5、经常显得忙忙碌碌。

        6、经常话多,说起来没完。

        7、常在问题没说完时抢先回答。

        8、经常很难按顺序等待。

        9、经常打断别人或强使别人接受他。

        诊断儿童多动症首先应排除正常的顽皮儿童。因为儿童顽皮测试也是阳性,并非是多动症,但他的多动的行为是可以理解的,而多动症患儿的行为 则是比较唐突,容易冲动,破坏性大,令人讨厌,自我不能控制。不仅活 动量大于正常儿童,更重要的是质的差异。在主动注意力方面,多动症儿童上课时大部分注意力分散,精力不集中,作业潦草,边做边玩,拖拉时间, 学习成绩日渐下降;而正常顽皮儿童虽然有时注意力不集中,但大部分时间 能集中,为了贪玩,常常草率迅速完成作业,并不拖拉,随着年龄的增长, 学习成绩日趋上升。

        (1)7岁以前起病,病程持续半年以上。

        (2)主要症状为注意力涣散,活动过多,学习成绩不稳定,冲动任性,行为改变。

        (3)体格检查动作不协调,如翻手试验、指鼻和指指试验、对指试验、跟膝试验阳性可作为辅助诊断。

        (4)脑电图检查约半数以上有异常,多表现为慢波活动增多。脑地形图多数有慢波增多,大脑皮层功能调节差等改变。

        (5)乙酰胆碱皮内试验、酚妥拉明皮内试验可作参考,前者阳性率较高。

        (6)排除其他精神发育障碍性疾病。

        其次诊断儿童多动症必须排除其他神经、精神障碍性疾病。因此疑有多动症儿童的家长 和教师必须带患儿到专科医院,请医生详细检查,排除其他神经、精神疾病,至少要和以下几种疾病鉴别:

        1、抽动-秽语综合征;

        2、小舞蹈症;

        3、癫痫;

        4、儿童精神分裂症;

        5、孤独症;

        6、儿童过度焦虑;

        7、精神或大脑发育不全;

        8、亚急性脑炎;

        9、听觉障碍;

        10、头小畸形等。

        因为这些疾病均有其本身的特点和诊断标准,让医生检查排除。

        【诊断】

        因无明确的病理变化作为诊断依据,所以目前仍主要是以患儿的家长和老师提供的病史,临床表现特征,体格检查(包括神经系统检查)精神检查为主要依据:

        1.症状标准:与同龄的大多数儿童相比下列症状更常见,需具备下列行为中的八条。

        (1)常常手或脚动个不停或在坐位上不停扭动。(年长儿或少年仅限於主观感到坐位不安)。

        (2)要其静坐时难以安静坐。

        (3)容易受外界刺激而分散注意力。

        (4)在游戏或集体活动中不能耐心地排队等待轮换上场。

        (5)常常别人问话未完即抢着回答。

        (6)难于按别人的指示去做事(不是由于违抗行为或未能理解所致),如不做完家务事。 (7)在作业或游戏中难以保持注意力集中。

        (8)常常一件事未做完又换另一件事。

        (9)难以安静地玩。

        (10)经常话多。

        (11)常打断或干扰扰乱别人的活动,如干扰其他儿童的游戏。

        (12)别人和他/她说话时常常听非听。

        (13)常常丢失在学校或家中学习和活动要用的物品,(如玩具,铅笔,书和作业本)。

        (14)常常参与对身体有危险的活动而不考虑可能导致的后果(不是为了寻求刺激)。

        2.病程标准:通常于7岁前起病,病程持续6个月以上。

        3.排除标准:不是由于广泛性发育障碍、精神发育迟滞、儿童期精神障碍、器质性精神障碍 神经精神系统疾病和药物副反应等引起。

        4.严重程度分类:

        (1)轻度:症状符合或稍微超过诊断标准所需症状,仅有微小的或没有学校和社会功能的损害

        (2)中等:症状和损害在轻度和重度之间。

        (3)重度:超过诊断标准所需症状很多,有明显广泛的学校、家庭和伙伴关系的社会功能的损害。

        【临床表现】

        多数患儿自婴幼儿时期即易兴奋、多哭闹、睡眠差、喂食较困难、不容易养成大小便定时习 惯、随年龄的增长,除活动增多外,有动作不协调,注意力不集中或集中时间很短,知为无目的,情绪易冲动而缺乏控制能力,上课不守纪律和学习困难。患儿智能正常,但因精神集中,听觉辨别能力差和语言表达能力差,学习能力较一般低。

        临床症状以学龄儿童较为突出:上课时话多、小动作多、激动、好与人争吵;行为目的不明确,如拿人东西,有时不避危险;在集体活动中不合群;在家长面前倔强、不听话、冒失、无礼貌。有些患儿采取回避困难的态度,变得被动、退缩。年龄增长后,不少儿童出现学习困难,虽然多动症儿童的智力水平大都正常 或接近正常。然而由于以上症状,仍给学习带来一定困难。

        部分多动症儿童存在知觉活动障碍,如在临摹图画时,他们往往分不青主体与背景的关系,不能分析图形的组合,也不能将图形中各部分综合成一整体。

        有些多幼儿童将“6”读成“9”,或把“d”读成“b”,甚至分不清左或右。

        前者的改变,属于综合分析障碍,后者属于空间定位障碍。他们还有诵读、拼音、书写或语言表达等方面的困难,多动症儿童未经认真思考就回答,认识欠完整,也是造成学习困难的原因之一。此外多动患儿常显示一些固定的神经系统软症状,如翻掌、对指试验等呈阳性。

        一般来讲,多动儿童的临床症状波动有时与儿童所处场合不同,从事的活动不同有关。多动儿童在做作业,从事重复性或需巨大努力的活动及做不新奇的事情时,其注意力的维持最困难。有吸收力、新的情况五或不熟悉的环境中多动症的症状可减轻。在连续而直接的强化程度下比局部的和延迟的强化程序,注意力的维持情况明显好些。在指导与经常重复的情况下,儿童多动症完成任务,其注意力的维持问题不大。在没有特别严格的规范和严格的纪律要求遵守的地方,多动儿童与正常儿童区别不大。其症状随情景而波动的现象说明了多动儿童表现的症状。严重程度受环境的影响,并与其有高度的相互作用。

        注意力涣散,活动过度,出现激烈的冲动行为,儿童多动症患儿全国共有近2000万人,成为家庭、学校和社会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但精神卫生中心专家近日透露,更忧虑的是家长、老师、甚至一些医护人员分不清儿童调皮爱动与多动症患儿的区别。多动症患儿应是儿童精神障碍却多在儿科诊治,误诊率高达40%。

        有的学生从小就特别好动,上课总喜欢做小动作、抢着发言。老师们觉得他又是“多动症”,便要求学生家长带去看心理门诊。然而,“有多动症状的孩子并不一定是多动症患儿。”专家介绍,儿童天性活泼、调皮爱动与多动症有着明显区别。正常活泼儿童能够根据环境的要求来调整自己的行为,而多动症儿童从活动量上较正常儿童显著增多,多动不分场合,且行为常具有冲动性、破坏性、行为不计后果。

        多动症三招快速鉴别法

        如何鉴别孩子是比较顽皮,活动太多,还是患有多动症呢?专家介绍三招对多动症的快速鉴别法:

        1、看注意力是否集中。多动症儿童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能较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包括看电视、电影、连环画等。精神涣散,易分心,好做小动作,常丢三落四;正常多动儿童能全神贯注于某一件事,而且讨厌别人的干涉。

        2、看活动是否有目的性。多动症儿童的行动常没有明确目的,表现为幼稚、任性、克制力差、一点小事就喊叫哭闹,脾气暴燥,做事易冲动而不顾后果。自控能力差,爱冲动,情绪不稳定,性情急躁,不合群,与同学相处困难,做事不考虑后果,对一件事情不能完成容易灰心丧气,性格倔强,要求的东西必须立即得到满足,经常出现激烈的情绪波动和冲动行为。而正常多动的儿童做事有目的性,有计划性,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不胡乱吵闹。

        3、看学习是否困难。多动症儿童一般表现为:文字书写潦草难认,分不清左右、颜色、地点的方向,把词、字、句子念错或念倒,如上海读成海上,把“+”写成“-”,将“6”读成“9”,或把“d”读成“b”,甚至分不清左或右。存在知觉活动障碍,如在临摹图画时,他们往往分不清主体与背景的关系,不能分析图形的组合,也不能将图形中各部分综合成一整体。思路不严密,注意力不集中。而正常儿童没有上述症状,可以集中思想完成某件事。

        在多动症儿童的体格检查中,多动症患儿一般并无明显异常的阳性体征,在临床中,也可出现一些轻微的神经体征,这些神经体征又有别于麻木、瘫痪等“硬性”体征,因此,对一些无定性或定位价值的轻微神经体征,称为“软性”神经体征。

        在临床中常用的,并且对多动症患儿有参考价值的,有以下几种方法:

        翻手试验:令被检查儿童将双手并置于桌上,手心向下,拇指置于掌心,余四指均并拢,并将两手的食指靠紧并拢,然后,把双手都翻过来,将两食指两小指靠紧并拢,此后将双手翻过来,就这样限定在原位反复翻动双手,并渐渐加快速度,这时,要观察肘部摆动的幅度、双手翻动时的姿势及双手是否还能并拢等。肘部摆动超过一个肘部的宽度,而且翻手姿势笨拙,不协调者为阳性。

        指鼻试验:让受检儿童先用左手食指,后用右手食指,指自己的鼻尖,睁眼和闭眼各指鼻5次,此时,观察患儿在指鼻过程中的协调性和速度,多动症儿童往往动作过重,笨拙,错误次数多,尤其闭眼时,错误更明显。

        点指试验:让受试者一手握拳,另一只手用拇指依次接触其它手指指端,然后,另一只手重复上述同样的动作,亦可正反两方向接触其他手指(即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或小指-无名指-中指-食指)。此时,观察受试儿童点指动作的协调性,如不能快速灵活地完成此项试验,即为阳性。

        2008-11-01 15:04:11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