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婴幼期喂养  > 儿子吐奶

      pic of user:qiuli2226

      qiuli2226

      历史

      悬赏:10分

      回答:3

      儿子吐奶

      我儿子刚出生12天,有时喂完奶后爱吐奶,每次喂完奶后我也让他爬在我的肩膀上拍了几下啊,可是还是吐奶,吐的多了甚至是从鼻子里面吐,挺吓人的,希望有经验的妈咪指点一下,

        avatar of 菲菲小公主

        菲菲小公主

        历史

         

        不知道这个小孩子每天吃奶是什么样的频率,呛奶是每次都有还是什么状况下比较容易发生,通常奶胀或者间隔时间长的时候给孩子吃奶流速会快,呛奶主要是妈妈的奶流速快引起的,这一口还没咽下去下一口又来了,容易呛奶。

        不知道这位妈妈是按需哺乳还是定时的,最关键的一点不要在奶特别胀的时候给孩子吃奶,如果奶胀可以稍微先吸掉一点点然后给孩子吃奶。

        让宝宝吃几口把奶头拔出来,但宝宝不松口,这个时候千万不要跟孩子争,争执当中乳头可能会受伤。

        我觉得最好的建议,一个是缩短喂奶的间隔时间,稍频一点每次给孩子吃的稍微少一点,特别胀奶的时候,如果孩子睡午觉起来三五个小时没有吃奶,通常这种情况下呛奶比较多。可以用吸奶器吸出来一些,减慢奶流速度后再喂宝宝,可能会减少呛奶的出现机会。

        针对吐奶的情况:

        怎样帮助吐奶的宝宝

        尽管很多妈妈都知道新生儿由于生理原因才容易导致吐奶,但一看到自家宝宝吐奶时,还是紧张得不知所措。这里,我们将向你详细介绍有关导致婴儿吐奶的具体原因、吐奶时我们可以做哪些护理,以及有哪些办法可以预防孩子吐奶。婴儿发生吐奶,不仅仅是因为吃奶后改变抱姿引起的,更主要的原因还在于婴儿生理上的特点。首先,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婴儿的胃部构造以及他们吃奶方式上的特点婴儿容易吐奶的原因在于他们的胃部和喉部还没有发育成熟婴儿的胃部,从正面看是横躺着的,呈不稳定状态,同时贲门部位(胃部入口)还比较松。也就是说,大人吃饭时,当食物进入胃部后,贲门会通过收缩来防止食物逆流回食道;但由于婴儿的胃贲门部位还不能很好地进行收缩,从而导致进入胃部的奶汁等能比较容易地流回食道。另外,与大人相比,婴儿的喉头位置要高一些,再加上他们含乳头的方式比较笨拙,从而导致吃奶时空气容易与奶汁一起吸入胃部,所以当孩子打嗝或身体晃动时,吃进去的奶也就比较容易被吐出来了。

        防止吐奶的最好办法就是帮助孩子拍嗝

        孩子在3-4个月大之后,不仅可以很好地掌握吸吮技巧,而且贲门的收缩功能也已发育成熟,所以吐奶的次数也就会明显减少了。而在此之前,每次喂奶后我们最好还是要帮助孩子拍嗝。

        帮助孩子拍嗝的方法:竖着抱起孩子,轻轻拍打后背竖着抱起孩子后轻轻拍打后背5分钟以上,是帮助孩子拍嗝的基本方法。如果孩子还是不能打嗝的话,也可以试试用手掌按摩孩子的后背。

        支起孩子的下巴,让孩子坐起来让孩子坐在自己的腿上,然后再轻拍后背的方法也可以。因为孩子坐着的时候,胃部入口是朝上的,因此打嗝也就比较容易了。

        注意:只要不是很痛苦的有外力的那种吐奶,只是什么事情都没有吐出一口奶来,吐完其它的情绪都是很正常良好的不用太担心。唯一要担心的就是你的衣服,可以在肩上搭一个毛巾或者不用穿太高级太昂贵的衣服,其它的倒不用太担心。如果孩子的月龄大一点的孩子,这种情况慢慢会好,包括吐奶也都会好的。

        2008-12-14 16:51:30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avatar of Timamaa

          Timamaa

          历史

          初生儿胃浅,吐奶是很正常的事,不用担心。
          喂奶注意别喂太饱了;喂饱后竖抱宝宝轻拍其背部,放下还是吐奶的话,可以抱久一点。

          2008-12-14 16:49:43

            avatar of 三宝妈妈

            三宝妈妈

            历史

            婴儿吐奶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首先要弄清楚宝宝是吐奶、还是溢奶,这两者的含意不同,原因和处理方法也不一样。吐奶的量比较多,可发生在喂奶后不久,或半小时以后,吐奶前孩子有张口伸脖、痛苦难受的表情。溢奶则量少,多发生在刚吃完奶时,一般吐出一、两口即止。

            吐奶是婴儿常见的现象,有两方面的原因所致:一是全身性或胃肠道疾病时的一个症状;二是婴儿胃肠首的解剖生理特点容易发生吐奶。总的来看,由于第二种原因引起的吐奶比较常见。


            由口腔吃进去的奶,先经过一条管道叫食管,然后进入胃内。胃有两个门,一个是与食管相连接的叫贲门,即胃的入口,另一个是与肠道相接的叫幽门,即胃的出口。婴幼儿食管肌肉的张力较低,容易引起扩张,同时蠕动比较慢,故而食物容易淤积。贲门比较松驰,关闭不紧,易被食物冲开。当胃内食物稍多时,可以冲开贲门而倒流回食管。幽门关闭较紧,容易受食物的刺激而发生痉挛,使出口阻力更大,食物通过缓慢或难以通过,食物则由幽门处反流到贲门处,破门而出。

            另外,婴儿的胃不像大孩子和成人那样垂向下方,而是呈水平位。这样可使胃的容量变小,存放食物少,同时也容易返回到贲门处。由于上述种种因素的存在,即使在正常情况下,因进食过多,吃奶后立即平卧,乳汁也容易冲开贲门,经食管返至口腔,造成吐奶。孩子偶尔吐一次奶,精神也很好,不一定是有病。如连续吐几次,每次喂奶时均吐,应注意孩子是否有发热,大便情况如何,精神有无改变等等。可能胃肠道本身有问题,也可能其他系统有病变存在,应带孩子去医院检查。

            漾奶多半是由于婴儿在吃奶时吸进了空气。空气进入胃后,因气体较液体轻而位于上方,容易冲开贲门而出,同时也会带出一些乳汁,这样就引起漾奶。所以,在喂奶时,要让孩子的嘴裹住整个奶头,不要留有空隙,以防空气乘虚而入。用奶瓶喂时,还应让奶汁完全充满奶头,不要怕奶太冲而只到奶头的一半,这样就容易吸进空气。喂完奶后,最好让孩子趴在大人肩上,用手轻拍孩子背部,可使吸进去的空气跑出来。喂完奶后,抱起和放下孩子时动作要轻,活动度要小些。摇晃太厉害,就容易漾奶或吐奶。漾奶时的量一般较少,对孩子生长发育不会有多大影响。随着月龄的增长,自然就好了。

            2008-12-14 2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