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婴幼心理  > 孩子胆小

      pic of user:zhangyoumei0903

      zhangyoumei0903

      历史

      悬赏:10分

      回答:3

      孩子胆小

      我家的宝贝有两岁四个月了,由于我们都很忙,又没有老人帮忙带孩子,所以我们在她两岁时就已经送她上幼儿园了.四个月来,老师对她的评价是聪明有礼貌,而且很乖.但是,上个星期,幼儿园开运动会,我去了.结果她在表演节目时从头哭到尾,一个动作也不愿意做.到教室里玩游戏时,不管别的小朋友玩得有多开心,她也不愿意玩,只是拉着我的手要我陪她,要我抱她.老师说我们家长不在时她最听话,最活跃了,可只要我们家长一在她就开始别扭了.请问一下,这是因为她胆小还是因为孩子太小了,有家长在时她就想粘着我们?

        avatar of ☆颢颢宝贝

        ☆颢颢宝贝

        历史

         

        那时因为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孩子都没有安全感,所以大人到了她会粘着,这是一种心理上的需要,不要担心,多和小朋友接触就好了,你可以和孩子谈谈,她听的懂的
        父母要分析孩子胆小的原因,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婴儿生来惧怕两样东西:一是怪而大的声音,二是身体失去支持和跌倒,其它的惧怕心理都是后来养成的。成人恐吓或父母遇事大惊小怪都会影响孩子,使他们产生惧怕心理。其次,要设法消除诱因,不吓唬孩子,不讲恐怖故事,经常带孩子与他所害怕的东西接触,便于孩子了解、熟悉和习惯对方。让孩子学习克服惧怕心理去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可教给孩子周围生活中的一些常识,使孩子知道什么是危险可怕的,什么是不可怕的。同时,父母自己应克服惧怕心理,这对改变孩子胆小是十分重要的。
        我认为宝宝胆小是缺乏自信心的表现,所以自信心的培养十分重要。

        首先,为宝宝多创造一些交往和沟通的条件和机会。现在的独生子女,父母总是呵护有加,孩子势必少了与人交往的经验,也就缺乏交往的自信,甚至不知道该如何与小朋友相处,显得比较被动。父母要带着孩子多串串门,多参加一些聚会,孩子会在观察父母与别人交往的过程中学到不少东西。同时,在熟悉的环境中孩子会比较放松,胆子会大起来,逐步产生自信。

        其次,宝宝自己的交往圈子也很重要。父母在适当的时候放手,让他单独和不同年龄的小朋友一起玩。跟大孩子玩,能学会遵守规则;跟小孩子玩,可以学会照顾别人。待他交到几个好朋友之后,胆子自然就大了。当然,年幼的孩子之间往往会发生一些出乎意料的小“纠纷”,最好试着先让他们自己解决,实在解决不了了,大人再出面。

        通过适当的体能锻炼,让宝宝掌握一定的运动技巧也是不错的,不但可以发展宝宝肢体的协调能力,促进大脑思维发育,更可以直接增强宝宝的自信心。
        在家里,父母有意识地让宝宝自己在另外的房间玩耍。你要时不时地和他说几句话,让他放心。和宝宝一起玩的时候,有意识地给宝宝设计一些情境,比如让他单独去另一个房间给你取书或是他的玩具,锻炼宝宝的胆量。

        宝宝胆量大小的原因大体可以分为先天和后天两种。就先天因素来说,我的感受特别深。我儿子对鞭炮声就表现出特别的恐惧,每每周边放爆竹他就大哭,甚至全身发抖。此外,他也不像邻居家的孩子那样,很高的台阶都敢跳,他对高度敏感性特别强。像这类的胆小,只能给孩子时间,慢慢适应。

        从后天因素来看,我认为与成长的家庭环境关系很大。长辈对孩子的过度呵护、做错事时不当的指责,都可能导致孩子胆小。但我想这方面归根到底由父母的举止言行决定,胆小怕事的双亲必然养出胆小怕事的孩子。

        能否解决宝宝胆小的问题关键在于父母,而且基本上是顺其自然的事情。当然,要缩短孩子适应环境的时间,主观努力也有一定的作用。

        关于胆小,我想做一个简单划分:

        一类胆小属于本能反应。所有人面对未知危险、“强大”对手时都会表现出胆怯、恐惧、退缩、无所适从。这类情况不能定性为胆小,不一定会成为日后性格发展中的问题。

        另一类胆小属于相对固定的行为方式,通常是在孩子先天气质的基础上,再加上成长中多次遇到“威胁”刺激,而逐渐形成了一种反射性的行为。比如说:被厉害的小朋友欺负时不能采取适当的反应方式来保护自己。如此“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于是孩子的行为呈现出固定化模式。

        后一种胆小是需要父母关注的,其道理是:

        ·孩子最初采取的对应行为多是自然反应,如果不加以干预,就会成为行为习惯。

        ·一个刺激下的反应有可能泛化到其他情景中。假如一个孩子在外面对其他小朋友“抢玩具”的行为听之任之,那么在家中也会对前来串门的“霸道”小客人一让再让。

        ·即便是天性懦弱的孩子,也可以在教育下尝试新的应对方式,而非总是被动和忍让。如果孩子一直不能选择新方式有效地应对“强横”,也就意味着丧失了学习人际交往中适应性行为的机会。

        从天性的角度看,胆小孩子的气质特点是:安静、温和、腼腆、顺从、忍让、谨慎、软弱,少有主动要求。这些特点发展下去都属于内向性格,其中很大成分是遗传而来,天性不容易改变。对这样的孩子,要多一些宽容和接受,凡事多加鼓励,肯定其做事有独立性,勇敢有为。只有实践过程带给孩子真切感受,才是属于他自己的经验“资本”。

        从后天的角度说,胆小只是一种表面现象,其本质说明孩子的独立性欠缺。对这样的孩子,切忌简单粗暴、严加管束、过度保护、批评贬低、包办代替。父母莫要表现得过于“强大”,否则会造成孩子“窝囊”无能。

        千万不要批评孩子是“胆小鬼”。因为幼儿尚不能自我评价,自己好不好全由大人说。如果孩子感觉自己被人视为“胆小鬼”,有可能就不愿再去尝试那些“胆大”的做法而维持“胆小”的状态。父母不要不断地责怪孩子表现不佳,允许各种各样的弱点贯穿于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才是理性的父母。

        不要忽略孩子的感受。一是以大人经验看似简单的事,在幼小心灵中“非同小可”,您应该耐心讲解。或许孩子不一定听得懂你讲的知识,但是讲解本身会让他感觉危险的程度在减弱,起码在这个时刻是安全的。二是支持,当孩子真的处于恐惧中时,他需要你实际的支持和陪伴,不仅限于口头安慰,最好在行动上让孩子感到你理解他。对于幼童来说,父母就是依靠,和父母在一起是绝对安全的。
        祝你开心宝宝健康成长

        2009-01-03 10:29:18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avatar of 三宝妈妈

          三宝妈妈

          历史

          宝宝胆子小怎么办

          第一,允许孩子怕,千万不能讥笑孩子“是个胆小鬼”,而要千方百计解除他的恐惧。例如晚上孩子见到黑影很恐惧,就应对孩子说这是树的影子,就像人的影子一样,是很自然的事。别把孩子推向害怕处,不可说:“别怕,孩子!冲过去啊!去了你就会看到没什麽可怕的”。 第二,要有意识地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获取有益的经验。例如孩子害怕蟹,不妨教给他捉蟹的办法,只要捉住蟹的身体的两侧就不会被蟹钳住了。有的孩子怕猫,家长可以告诉他,只要不去拉它的尾巴,猫是不会咬人的。怕狗吗?它喜欢跑、追,我们不靠近它就是了”。 第三,家长的榜样也很重要。父母自己不该无缘无故地什麽都怕。什麽都惊,如:打雷时,倒是母亲先喊起来。不要遇到一点点事就大惊小怪。例如家长有时不当心划破了手,就不声不响地擦上一些红药水。孩子看到妈妈一点也不在乎,他遇到类似的事,也就不害怕了。 第四,家长要深入了解孩子产生恐惧心理的原因,有的孩子由于家长常常大声对他训斥,他一听到家长叫他就害怕,有的孩子在洗澡时被烫痛了,他就害怕洗澡等等。家长在孩子遇到一些他预料不到的事时,要对他讲明道理,讲清楚凡事都要当心一点,没有什么可以害怕的。劝慰的语言,孩子害怕时抱紧他;孩子怕滑滑梯,先抱孩子滑下来;孩子怕雷声,您就静静地抱着孩子,告诉他:“妈妈知道你怕雷声,雷只是声音而已,不会伤害你。”



          2009-01-03 16:4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