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婴幼心理  > 宝宝心情不好就爱打妈妈

      pic of user:a24820945

      a24820945

      历史

      悬赏:10分

      回答:4

      宝宝心情不好就爱打妈妈

      我家姑娘都一岁十个月了,有时候很喜欢我,但烦起来的时候就不停的打我,不要我,而且还反映出不怕我的样子,真是烦人?是怎么回事啊?

        avatar of 大牛妈妈

        大牛妈妈

        历史

         

        孩子是天下所有母亲的心头肉,我们爱他(她)们胜过爱自己,在对待孩子的一些小的坏毛病方面,选择合适机会,使用有效的方法,用耐心、语言和行动来慢慢的开导、教育就会有满意的的收获。

        2009-06-25 09:19:48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avatar of 子宁宝宝

          子宁宝宝

          历史

          呵呵,我宝宝是高兴的时候如果我抱着他的话,就会两只手猛拍我的头

          2009-06-24 17:30:29

              avatar of 汐汐妈咪

              汐汐妈咪

              历史

              宝宝脾气大怎么办

              宝宝显得脾气大、个性强,这既可能是其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也可能是先天的行为倾向,还可能是父母和孩子互动不良的反映。

              从儿童发展的角度看,2岁左右孩子开始逐步意识到自己的需要和主张,进入第一个“反抗期”。这个阶段的孩子往往让父母觉得特别有主意,好发脾气。如果父母此时能够认识到孩子寻求自我权利的需要,根据特定的情况给予孩子适当的自由,同时制定明确而合理的行为规则,那么反抗期就会顺利结束,孩子的自我意识与独立能力顺利发展,亲子关系也进入新的格局。如果在这个时候,父母仍然时时事事控制,而不给予儿童自主活动的机会或者因为害怕孩子发脾气而放任儿童的行为,都可能导致儿童行为发展的异常。

              另一方面,有些孩子由于先天神经系统的反应存在冲动、易激怒、活动水平高、不易转移等特点,因此也往往显得比别的孩子更易发脾气或脾气大。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和父母的交往容易出现消极循环,导致孩子的行为更加难以控制。由于孩子本身对自己行为的评价和有意控制能力相对较低,因此,家长对自身与孩子交往行为的控制尤为关键。

              引导孩子逐步发展行为控制能力,家长首先要为自己设定一个控制孩子行为的范围,既避免放任,也要避免控制过多、过频,适当给予孩子决定自己行为的机会。其次,父母与家人一起共同为孩子的日常行为制定明确、合理的规则,严格、一致地执行,当孩子有正确、积极的行为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而当孩子出现消极行为则予以冷处理或适当处罚。第三,为孩子制订明确的每日活动计划,提供足够的认知与社会性刺激的活动机会,减少孩子无所事事、闲晃悠的时间,也同时减少了孩子违反规则或与家长发生冲突的机会,避免亲子消极互动的重复。在孩子行为的调控过程中,家长始终需要保持耐心、信心、恒心与一致性。

              2009-06-24 18:1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