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婴幼心理  > 一岁6个月的孩子经常跟父母犟嘴争辩

      pic of user:meloveme68

      68号爆头团

      历史

      悬赏:10分

      回答:3

      一岁6个月的孩子经常跟父母犟嘴争辩

      我儿子一岁6个月经常大喊大叫,我阻滞他的时候他就会 啊地对我吼叫,我批评他后他继续与我对抗,于是我不让步他突然不吼叫,等我软下来转头要离开时候他马上又继续对我吼叫。我转头过来他马上又不作声音。我一离开他马上又继续啊地吼叫 声音虽然小但是必须要啊的胜过我才行 于是我也不让步 战争就开始了 这么叛逆的孩子怎么教育阿

        avatar of    ♡宝宝beibei

        ♡宝宝beibei

        历史

         

        孩子的逆反心理可能伴随着整个的成长过程,但对大多数孩子来说,有两个高峰期,也就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的两个反抗期:

        第一反抗期:大约发生在三到四岁。在三岁之前孩子对成人比较依赖,在心理上他们把家人当成是自己的一部分,三岁以后,他们产生了自己与环境的区别意识,从而产生了独立行动的愿望。孩子为了争取自我的主张,获得活动自由,与家长形成对立。如“让我自己穿衣服”、“让我自己走路”等等,为了达到目的,孩子会哭闹、耍赖、发脾气。另一方面,三岁之前,家长主要关心的是孩子身体的成长,三岁后,家长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关心孩子能力的成长。这就会对孩子有一定的要求,这些要求和孩子的想法就会产生冲突。当孩子觉得自己的行动被限制时,就容易出现反抗的倾向。比如,“我不想这样做”、“我不想学习”、“我一定要买这个”等等,当家长强迫他接受的时候,孩子同样会哭闹、耍赖、发脾气。

        第二反抗期:大约发生在十二到十五岁。在这个年龄,孩子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剧烈变化的时期,他们初步形成了自己对事物的认识能力和自己的世界观,他们已经有了一种自己已经长大了的感觉。孩子的独立意识和成人意识开始觉醒,强烈渴望摆脱家长的束缚,按照自己的意图和想法独立行事,希望自己能够被理解、被尊重。孩子在这个时期的独立自主要求是全面性的。上小学的孩子,当家长去接他,孩子看到父母高兴得不得了,会跑过来与您亲热。孩子上了初中,家长再去接他,孩子大多不愿意搭理家长,或板着个脸,跟同学继续说话,觉得家长跟在旁边给他丢人。在这个期间,如果处理不当,孩子可能会作出很多出格的事情。比如,和家长中的某一位甚至全部,完全不说话。孩子的某些要求不能得到满足,采用离家出走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绪。逃课、和家长经常吵架可能是家常便饭。

        根据一般的观察,逆反心理表现的类型,大致可以分为主动型和被动型两种。主动型逆反心理的表现方式,一般是被教育者因对某些现象有片面的看法,而有意识地与教育者的意志相对抗。主动型逆反心理,带有一定的目的性,也带有较强的进攻性。这发生在孩子想做某事,家长不能答应的时候。被动型逆反心理,一般是在教育者言行的直接刺激下或其他外界条件的影响下,反映出来的违背教育者意志的心理状态,这发生在家长强迫孩子做某事的时候。比如,由于家长的公开批评,其自尊心受到了挫伤,虚荣心得不到满足,于是不甘示弱,无理也要争三分,与对方唱“对台戏”。又如,越是禁止读的书,他就越是要想办法找来看。被动型逆反心理带有一定的动摇性,只要我们注意教育的方式方法,是容易诊治的。

        如何能让孩子正确地度过“反抗期”是摆在所有家长面前的重大课题。过分严厉会压制孩子的上进心和独立意识,使性格变得柔弱,而过分放纵则不能提高孩子的自我约束能力和能力的提高,也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等到孩子长大后,有可能固定了这种性格,也有可能走向了反面。比如,长期被压制的孩子,当他感到翅膀硬了,通过离家出走等激烈行为,让家长感到恐惧而不敢再压制他时,他就会变得肆无忌惮。而那些从小没有受到约束的孩子,一旦走入社会被别人欺负而得不到保护时,他又可能恐惧和人打交道。

        原因分析:

        首先,我们要说的是,反抗心理的产生是孩子成长的正常过程,甚至具有一定反抗心理是健康发育的表现,逆反是孩子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没有逆反心理,小孩事事都听大人的,这个社会也不会有进步。心理学家在2-5岁的学龄前的儿童中挑选了100名反抗性比较强的孩子,以及100名几乎没有什么反抗的孩子,对他们进行追踪调查,一直到青春期。结果发现,那些反抗性强的孩子中,有84人表现独立、坚强、有主见、心理健康、喜欢自己评判事物并且自己做出决定。在反抗性较弱的孩子中,只有26人具有这些性格。其余的则不能独立地承担任务、优柔寡断、难以做出自己的决定。因此,当孩子出现反抗行为的时候,不要都从负面去思考,而应该更多地研究孩子反抗的原因、规律和应对办法。

        其次,我们要认识到教育的规律,正确认识和处理反抗心理,解决好和孩子的冲突,是孩子健康成长非常重要的步骤,处理不当可能导致一系列问题。在本网站在讨论孩子成长的规律中,有一篇文章《成长过程与我们的教育手段》,其中提到教育的五个时期:喂养期、教养期、鞭养期、圈养期和放养期。孩子的两个反抗期,出现在教养期和圈养期,这两个时期实际上是喂养期向鞭养期,鞭养期向放养期过渡时的适应过程。在这两个过程中,孩子逆反、反抗行为所形成的原因并不相同,处理方法也不相同。

        在教养期,我们要教会孩子一定要懂得他的行为必须受到一定的约束,这些约束包括:自己的行为和周围人的行为发生矛盾时,需要对个人的需求进行约束;为了长远的目标,需要对现在的需求进行约束;要想取得一定的成绩,就必须付出一定的劳动,就要对自己想要轻松的思想进行约束。这个时期,让孩子适应约束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家长不明白这个道理,对孩子的要求,能答应的尽量答应,没有对孩子进行受约束的教育,反而会使孩子不受约束的问题日益突出。

        在圈养期,我们要教会孩子一定要自己对负责,我们在教育手段上就要从直接约束转移到间接约束,最终引导孩子逐步走向完全独立。这些独立包括:思想独立、经济独立、行动独立。当家长没有明白这个道理,总是对孩子不放心,什么都想管,也会使大人和孩子之间的矛盾日突出。

        对这两个反抗期,就具体的事情来说,会有这样一些事情可以导致孩子的对抗和逆反心理:

        ·对孩子过分迁就和溺爱。很多情况下,孩子的对抗和叛逆心理和家长溺爱有关,孩子没有受到约束的教育,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会使他们缺乏约束,不懂礼貌,在长辈面前我行我素,而父母又未能及时纠正其这种行为,就容易产生不满情绪。孩子认为犯了错误不会受到批评,这种错误的信息让孩子不明是非,对于这样的孩子,虽然物质要求一再被满足,但欲望提高得更快。等到孩子的坏习惯已经形成,要纠正就比较困难了。一旦问题严重,家长想管教,或者孩子的要求无法再满足时,孩子就很不适应,出现逆反。

        ·家长式的作风。有些父母一味采用家长制的教育方式,容不得孩子有半点不同意见,这就容易不尊重孩子的人格。孩子虽小,也有自尊心,讽刺、挖苦、辱骂、体罚等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一些爸爸妈妈规定每天读多少单词、练几小时琴等,否则给予惩罚。这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对立情绪。孩子正玩得高兴的时候,让他立即停下来去做作业;孩子不愿弹钢琴,父母硬要他苦苦练习等,于是,冲突便在所难免。专横式的教育使孩子感到不舒畅、压抑,然而随着孩子的长大,孩子逐渐表现出自己的独立性,便会觉得父母对自己的行为干涉太多,就容易与父母发生顶嘴。

        ·遇事唠唠叨叨。有些爸爸妈妈认为孩子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一会儿说注意这,一会儿说注意那,唠叨没完,时间一长,孩子就会厌烦,产生逆反心理。很多孩子不是不知道家长所说的道理,仅仅是担心如果按照家长的意思做了,那么,家长就会更加唠叨。

        ·缺乏交流和情感。家长应多与孩子谈心,了解孩子想什么,喜欢什么。多与孩子沟通,就可以减少冲突的发生。不仅包括家长与孩子之间,也包括家长与家长之间。当父母感情不和使得孩子心理发生障碍。父母没有榜样作用而使孩子感到没有精神支柱而苦恼时,也会以逆反情绪作为发泄。

        ·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得不到满足。3岁后,孩子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什么都要摸摸、碰碰,这常会惹恼成人,轻则行动被限制,重则受到训斥、体罚。这样简单地对待孩子,势必引起孩子的反感。

        ·父母自己以身作则不够。父母平时在家中不注意自己的行为,对老人不尊重,往往为一些小事与家人发生口角,这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不良影响。

        [对策]

        我们首先要从年龄上大致区分孩子目前更接近于第一反抗期,还是第二反抗期,根据不同时期采取不同方法。如果属于第一反抗期,可以继续察看本版块有关第一反抗期的文章“对幼儿期人性、不听话、发脾气、耍赖的专家意见”,如果属于第二反抗期,可以继续察看本版块有关第二反抗期的文章“青春期叛逆、对抗、离家出走的专家意见”。有一点需要特别说明的,对于两个不同的时期,处理对抗和叛逆的做法有着本质的不同,在第一反抗期,具有强制接受的含义,只有让孩子强制接受,是避免过度对抗的最有效办法,这一时期最难做到的是家长不能对孩子进行严格要求。而在第二反抗期,是用孩子的独立愿望来激发孩子去提高他的独立能力,让孩子自己照顾自己,自己对自己负责是避免过度对抗最有效的办法,在这个时期最难做到的是家长不能着真正把生存的压力直接传递给孩子。

        2009-06-26 12:22:01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 ★ ★ ★ ★

            avatar of xin-tin

            xin-tin

            历史

            现在很多小孩都是这样,对待小孩要有耐心的正确认的教育引导

            2009-06-26 12: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