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婴幼心理  > 2岁的小男孩爱打人怎么办?

      pic of user:mqlzth

      小恶魔皓皓

      历史

      悬赏:10分

      回答:8

      2岁的小男孩爱打人怎么办?

      我的宝宝从小的时候开始,不管是高兴还是生气,都愿意打人或者咬人,请问这种情况我应该怎么做?

        avatar of mency520

        mency520

        历史

         

        打人是一种攻击性行为,往往是两岁左右的儿童,特别是男孩的常见行为,也可以说是这个年龄段儿童的特点。但是它并不能预测这个儿童未来的行为,比如早期爱打人的孩子,将来一定很凶残,暴虐。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为什么爱打人?原因是多方面的:

        * 自我意识开始萌发,事事都是“我”字当头。凡是不合我意的,我都不要,不干,于是动手“排除”我不要,我不喜欢的东西,这就是打。

        * 与小朋友交往的技能很差。想要个东西人家不给,他又不会“要”,于是就打人。

        * 语言表达能力差。自己的想法、要求说不清楚、别人没有照做,情绪不好,就打人。

        * 喜欢看别的小朋友被人打以后哭的样子,缺少同情心。

        * 看电影、电视上有大人的镜头,很好玩,于是就模仿。

        * 父母娇惯。开始打人的时候没有严厉制止,形成了习惯。

        * 寻求注意。在孩子做好事的时往往得不到足够的关注,而他有很希望被注意。得不到注意的时候,只好做一些比较强烈的“动作”:打,来引起注意。

        * 一些生理因素导致烦躁,比如在饿了,累了,生病,出牙不舒服等情况下,打人就比较多。

        * 生活变化大,不适应。比如,搬迁、换保姆、上幼儿园等。不知怎么回事,又不会表达,于是挥动手臂,无目的地乱打。

        专家的建议:有了打人的毛病必须重视,一旦形成习惯改起来就困难了,而且还会伤人。

        * 立规矩。这并不是一两天就有效的,但早立早好。告诉他打人不好,妈妈不喜欢打人的孩子,反复地讲,具体地讲,会有效果。

        * 避免自己出重拳,不要给他模仿的“榜样”。

        * 鼓励他说出打人的原因。也许他说不清楚,大人要帮助他表达清楚,然后帮他分析。比如:有的小朋友拿走他玩的积木,他要不回来,就打小朋友。这时打人可以和他一起有礼貌地向小朋友表示,请他还回来。

        * 关心他的病痛,疲倦,饥饿,尽量替他解决好。

        * 提高他的能力。由于能力差,做不好一件事,比如:拼图拼不上、踢球踢不准等。这时可以帮助他做好这些事情。并在以后着意训练。他能力强了,事情做好了,高兴了,自信心强了,也就不会去打人了。

        * 提高自信。经常注意表扬他好的行为,提高他的自信心,让他感到被爱,被注意,这就好了。



        以上内容转载自:http://ask.ci123.com/questions/show/54503



        「打人」是保护自己的本能反应

        两、三岁的孩子感到挫折或受到忽略时,紧张或愤怒的情绪就会油然而生。「这种紧张又不知如何适当宣泄的怒火,就是所谓的『发脾气』。」美国亲子教养专家珍妮波兰(Janet Poland)在《孩子难缠,怎么办?》(The Demanding Child,页155,新迪文化出版)书中指出:「孩子本来就不及成人成熟,比较不知道运用智慧及经验来应付紧张情绪,所以经常不当的表达愤怒。」打人,是孩子回应外在问题的最原始方法之一,也是保护自己的本能反应。

        了解「打人」的原因

        一、表达不当:

        精力充沛、体格强壮的孩子,和其他同伴玩球、溜滑梯时,常把别人压倒、撞倒或推倒,其他孩子认为这叫「打人」。其实,这是他「示好」的行为,他并不喜欢攻击别人,他还是喜欢和大家一起「玩」。

        二、不能自我控制:

        冲动易怒的孩子,疲倦、饥饿、想睡时,比较难以自我控制,需要爸爸、妈妈或其他成人从旁协助,及早安抚情绪,并再三提醒:「打人是很不好的行为」。

        三、遇到挫折,不知如何处置:

        坚持度较高的孩子遇到无法自我完成的事情时,常以打人表示其挫折感。例如:积木每次叠到第五块就垮下来,饮料罐怎么样也打不开,七巧板拼不回最后一片……,你必须在他失去耐心前帮助他。否则,孩子很容易因此发脾气。

        四、要对方服从:

        两、三岁的孩子与玩伴之间的游戏规则,常是「我懂我的玩法,不懂你的规则。想跟我玩,就要听我的。」双方一旦意见相左,就大打出手了。而打赢者,可以让对方「服从」,和他继续玩下去。手足之间几乎天天看到这类争执的画面。

        五、有样学样:

        「不快一点吃饭就打你喔!」「再哭,就打你。」孩子和玩偶的对话,也间接显示出生活中,成人与他的互动模式。要这孩子不打人,有点难喔!

        仔细观察孩子「打人」的原因,有时候是「表达不当」,有时候是「受到忽略,想吸引注意」、「遇到挫折,不知如何与人相处」,也有可能是「希望对方服从于他」,或者是「从生活中的成人身上学习而来」,所以为人父母,得多留意自己的言行啊!

        学习「克制脾气,不再打人」的技巧

        教导两、三岁的孩子克制脾气、不再打人是有技巧的,爸妈可以试试看:

        一、自言自语法:

        对两岁半以后的孩子而言,「自言自语」对理解讯息内容相当有帮助。你可以对孩子示范──用嘴巴说出来:「我很气维维,可是我不会对他大吼大叫,我不咬人,不踢人,也不打人。打人很痛,我最好不要这么做。」引导孩子学习健康的表达愤怒。

        二、危险动作绝不可以做:

        明白告诉孩子哪些是危险动作,例如:掐脖子、用力推撞、拿尖硬的东西戳人、砸人等,这些危险动作绝对不可以做,否则将受到严格处罚,如:禁止看卡通、几天不能玩玩具……。

        三、鼓励孩子认错:

        知道不可以打人,可是还是打了,当孩子在公共场所因为抢玩具而打人,可是问是谁打谁,孩子却不承认动手打人,直说:「不是我!」这时候建议让孩子「先道歉」,再把孩子带离现场;并严正的告诫孩子:出手打人将使他不能再到公共场所和其他小朋友玩,除非他能控制自己的脾气与行为。

        另外,鼓励孩子认错。唯有认错,才有改错的可能。告诉孩子,即使他犯错,只要改正,永远是爸妈的好孩子,爸妈还是永远爱他。

        四、把「对不起」、「没关系」挂在嘴边:

        不管和谁玩游戏,只要发现自己碰撞到别人的身体,一定要马上说:「对不起」;别人不小心碰撞到自己,就说:「没关系」。记得:不可以「举起拳头来打人」。同时告诉孩子,如果爸爸、妈妈发脾气,做出打人的动作,你也要提醒爸爸、妈妈:「不可以举起拳头打人」,而且「生气容易变老喔!」

        五、当个微笑爸妈:

        和孩子在一起,是天底下最快乐的事。进家门前,先整理一下情绪,把工作杂事抛在门外,把心交给孩子,全心全意当孩子的「微笑爸妈」!

        六、以拥抱传递关怀:

        多给孩子拥抱,不论他是一岁或已经十岁。拥抱传递的关怀,永远受用!

        七、亲子共读聊心事:

        上床前,共读一段温馨的故事;合上书,聊聊一天的欢乐与不快。这是一天中心情最平静的时刻。想想,今天是不是比昨天少发了几次脾气?打人次数是不是越来越少了?先让孩子检视爸妈这一整天的「脾气」,再请孩子说说自己这一天为什么发脾气?下一次如何不生气、不打人?

        时时刻刻提醒自己鼓励孩子:不任意出手打人。叮咛再叮咛,或许三个礼拜,打人次数少一次,三个月少五次,改变虽慢,但是,孩子确实进步了,甚至三年后,根本忘了「打人」这行为。这是教养路上,亲子之间一把看不到,却永远约束言行的「尺」!

        孩子打人,是无意?还是有心?是习惯?还是模仿而来?还是得先了解孩子打人的动机,才能进一步有效的协助孩子克制脾气,改正动手的习惯,孩子打人的行为才会相对减少。

        2到3岁的宝宝发生咬人事件相当频繁,你的宝宝或许也被人咬过,或者你的宝宝也张口咬过别人。那么,宝宝是真的想攻击别人吗?他们真的野蛮吗?怎样的教育才能适当制止宝宝的咬人行为呢?

        美国明尼苏达州大学公共卫生系的教授朱迪恩·加勒德博士认为:2岁宝宝习惯用嘴去感觉事物,这是他们了解外部世界的一种途径,也是他们自我放松的一种方式。

        美国圣地亚哥市儿童医院的心理学家奥本·史达姆博士认为:“这个年龄的宝宝咬人并无恶意。”“这是刚刚学步的孩子还不懂得用语言表达他们的生活感受,所以常常喜欢通过咬人这种方式来表达他们的兴奋和激动。”

        原因分析:

        生理性原因

        1. 长牙发痒而引起的咬人行为。

        这个年龄段的宝宝处于生理发育的高峰期,这种快速增长的生理因素,有时会带来生理上的不适感,如关节痛、肌肉酸等。长牙时期会因为牙龈粘膜受到刺激而发生牙痒痒的现象,于是有不少孩子由于牙痒而咬人,他们有很强的咬东西的欲望而无法得到满足。

        对策:给宝宝一个可以满足咬的需要的替代品。

        如毛巾之类的软物。还可以采用让孩子吃磨干棒、五香豆、兰花豆和青苹果等方式,来缓解孩子们的这一特殊时期的特殊需要。同时应多给予一些纤维较丰富的新鲜蔬菜及水果,如白菜、菠菜、苹果、雪梨等,将这些蔬果切碎成丝或细粒状,也是让孩子有更多的咀嚼机会。

        2. 语言贫乏所致。

        2岁的宝宝在学会走路之后,随着他们活动能力的增强,活动范围的扩大,交往的需要快速的发展起来。但是,由于言语贫乏,又不懂得如何与人交往,所以他们常常用推、拉、咬等非常手段来引起同伴的注意,以此实现交往和表达意愿的目的。

        对策:应让宝宝学会使用语言。

        当你的宝宝因为心理不满而咬人时,要让你的宝宝明白,当他生气和不安时,有比咬人更好的表达方式。他可以说,“我不要。”如果,他不能把自己的意见表达清楚的话,可以向你求助。比如宝宝有时候咬人,其实是因为他很喜欢对方,想要和他做朋友而不知道如何表达,这时家长就要告诉他:“我很喜欢你,我们做朋友好吗?”并且可以和宝宝一起进行演示,这样宝宝就学会了用语言和别人交流,而不是用嘴和牙齿去和别人交流。

        心理性原因

        1. 咬人是一种发泄。

        2岁的宝宝往往表现出强烈的自我中心,当他的心理感到不满时,就要通过咬人来发泄出来。比如,有时父母外出,没有带宝宝一起出去,他就有一种不满的情绪要发泄。于是,当父母回家之后,他会用咬人来向爸爸妈妈宣泄。

        对策:让宝宝多玩安静的游戏,或者尽可能保证孩子睡眠的充分。

        研究证明:强度刺激是引起咬人的最常见的因素之一,一个拥有安静的睡眠,并且睡眠充足的宝宝一般较少用牙齿咬人。让宝宝玩安静的游戏,保证他充足的睡眠可以平静宝宝的情绪,当他们心理有不满时,也不至于极端地采取咬人行为。而且当宝宝出现不满情绪时,也可以用安静的游戏进行转移,让他们可以尽快忘记刚才的不快。

        2.出于好奇的模仿。

        有时候宝宝咬人是一种社会性模仿。宝宝的好奇心总是特别强烈,当他们看到其他小朋友咬人时,会觉得是件很新奇的事,于是自己也会尝试着去咬人。由于这阶段的宝宝模仿能力特别强,就会导致群体中的咬人事件频繁发生。

        对策:

        明确地告诉宝宝,咬是不好的行为。宝宝缺乏一定的是非观念,而由着自己的好奇心随意模仿,这时候就需要家长的帮助,明确告诉你的宝宝:咬人是一种很不好的行为,爸爸妈妈,老师和同伴都不喜欢,还会伤害到别人,不是一个好宝宝的行为,应该对宝宝反复强调这种思想。当看到宝宝有咬人的倾向时,就要用话语或眼神严厉地制止,让他明白,爸爸妈妈不希望他这样做。

        特别注意:

        如果是由于品德上的某些原因而引起的咬人,如小气、霸道、过强的表现欲等,就要引起特别的关注,以免影响宝宝的性格形成。

        如果发现宝宝习惯性咬人,还是请儿科医生加以诊断为好。有的幼儿是由于药物治疗引起情绪不稳,可以通过调整药物进行改善。

        你的态度:

        1. 反思,先预防。

        如果你家的宝宝遭遇被咬,不要以为只是因为小孩子之间发生的小争执所引起的,而忽略了此事,应当立即对他进行认真教育。根据宝宝的切身感受和体验来分析,让他知道咬人是一种错误行为,咬人会伤害别人,带给别人疼痛,不应该去模仿。这样就可以达到预防的目的。

        2. 耐心,重教育。

        宝宝发生咬人事件后,也不要过于担忧而去责怪孩子,应该认识到宝宝咬人大多是属于婴幼儿生理和心理发展上的阶段性问题,还不属于攻击性行为。家长要耐心对待,帮助宝宝分析原因,然后进行认真的教育,以免向不良的行为习惯转化。如果有可能,要带着他去向被咬的小朋友道歉,创造一个直观的氛围让他了解咬人带来的后果。

        3. 缓解,多关心。

        防止宝宝咬人的措施要在日常生活中做起。平时给宝宝吃些面麺、饼干之类,以满足他的咀嚼欲的需要。还可以给宝宝吃甘蔗之类的水果,让他缓解牙痒的需要。宝宝在牙痒时,还可以咬咬其它织物。平时缓解了宝宝在特殊时期的特殊需要,咬人行为就会减少。



        2009-08-17 16:27:12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avatar of 小豆腐的妈妈

          小豆腐的妈妈

          历史

          小宝宝好打人,无论出自何种原因,成人都应引起高度重视。既不能认为宝宝还小,打人也不会造成什么后果,就不予制止,也不能一看到宝宝打人,就一味训斥、打骂,使其在成人的放纵或适得其反的教育下,越变越坏,养成恶习,最后变成一个专门欺侮弱小、蛮不讲理、只用拳头说话的人。

          那么,为了宝宝能尽快改掉好打人的毛病,我们该怎么做呢?

          1、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对宝宝所产生的影响,并注意为宝宝选择品行好的小伙伴在一起玩耍和游戏,以消除不利因素对宝宝潜移默化的影响。

          2、注意利用故事、儿歌及其他形式向宝宝灌输道理行为标准。使宝宝慢慢知道,什么叫好,什么叫不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3、看到宝宝动手打人,不要着急,要保持冷静。先严厉地告诉宝宝“不许这样做。”再耐心细致地向宝宝讲明道理:“有事可以找老师或爸爸妈妈帮助解决,打是没有用的,打人不是好孩子。”然后领宝宝一起向被打人先表示歉意和慰问。再让宝宝主动承认错误,保证以后不再打人。

          4、如果宝宝好打人的毛病通过教育一时还难以改正,还可以采取短时间地剥夺其游戏权利或将好吃的食品、好玩的玩具暂时没收的方法,使宝宝认识到打人对自己对别人都是不好的,大家不喜欢,只有不打人了,小朋友们才乐意和他玩,以帮助他改正缺点。

          5、对于宝宝行为转变过程中的点滴进步,成人都应及时给予鼓励,使宝宝明白打人不是好孩子,大人不喜欢,有错就改大人才喜欢。

          有句话说得好:没有不好的娃娃,只有不好的教育方法。只要成人坚持正确的教育方法并不怕繁琐,相信宝宝就一定会改掉好打人的毛病,重新成为一个好宝宝。


          关于咬人
          如果你的宝宝喜欢咬东西,咬人,妈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注意:

          提醒孩子用语言或其他方式表达自己的意愿。让宝宝知道他不开心可以告诉妈妈,让大人帮他,不一定非咬东西不可。

          在充足的休息之后,才安排比较令人兴奋的活动。过度刺激也会使宝宝咬人。

          给宝宝一样东西,让他咬咬。如干净的手帕之类的,宝宝要发脾气时,可以给他一点暗示,他会咬手帕而不是同伴或者父母了。

          寻找原因。看看宝宝到底为什么爱咬人。有位妈妈发现,在小朋友在动宝宝的新玩具时,宝宝就气得咬起牙齿来。这时,妈妈可以一面安抚他,一面给他拿来了另一个玩具。不过,当咬人成为一种长期的习惯时,原因就不那么简单了。大人有必要带宝宝去看看医生。有个3岁宝宝爱咬人,妈妈怎么安抚说服都没用,只好带他去看医生。医生发现是由于药物过敏的缘故,医生调整了宝宝的药物,他咬人的毛病就慢慢改掉了。长期地经常地咬人,还意味着宝宝可能处于一种不快的情绪中,环境的突然改变等因素都会造成这种状况,有时候只要爸爸妈妈多赋予一点关心,这类情形就会改变。

          托儿所里宝宝咬人或者有时被小朋友咬的情形都可能发生,那么宝宝被咬伤之后,该怎么处理呢

          用肥皂和水清洗伤处,止血之后可用冷敷法;

          如果咬破了皮肤,该请儿科医生看看,因为被人咬伤也会引起感染的。当然你如果按规定打过白百破针,就不必太担心了。

          如果被咬伤后伤口红肿,还伴有发烧,得立即去看医生。

          2009-08-17 15:31:28

            avatar of pybknxy

            pybknxy

            历史

            我家宝宝也是这样!

            2009-08-17 15:45:48

                avatar of wangnana0219

                wangnana0219

                历史

                我家宝也喜欢打人,自己玩的挺好的就会打你一下,我感觉像是讨JIAN呢(这个字不会写),把我妈咬的胳膊上都是青,也挺愁,看见小朋友就会跑去摸人家呢

                2009-08-17 15:47:19

                  avatar of miaomiao_mother

                  miaomiao_mother

                  历史

                  我的也是哦,会不会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啊?

                  2009-08-17 16:01:33

                    avatar of binbinkeai

                    binbinkeai

                    历史

                    我也应该早点学习一些这方面的知识。

                    2009-08-17 16:20:16

                      avatar of mency520

                      mency520

                      历史

                      孩子的这种现象其实挺正常的要正确对待,不要一味的打压,反而对心理发育不好。
                      儿童的第一反抗期

                      小儿的乳牙出齐之后,说明小儿的生理发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时,儿童几乎可以 和成年人一样吃各种各样的食物。由于生理和心理的成熟发育,儿童在2岁半以后会表现出 一种明显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什么事都想自己干,喜欢模仿成年人或同龄小伙伴所干的事情 ,你要是不让他干,他会以哭闹或其他形式进行反抗。例如,3岁左右的儿童愿意自己使用勺子或筷子吃饭,不愿意让他人喂饭,如果强行喂饭,孩子会产生反抗情绪——不好好吃饭 。儿童在出生后表出现来的这种独立性一般出现在2岁半至4岁时,故这一时期称为儿童发育过程中的第一反抗期。

                      据医学研究,儿童的乳牙发育最能体现儿童的生理发育情况。儿童有20颗乳牙,大约在2岁半时出齐。乳牙一旦全部萌出,儿童必然会出现上述的反抗行为。需要人们知道的是, 反抗现象是儿童成长进步的标志,是儿童发展自主性、独立性、自信心、意志力、想象力、 安全感等行为品质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只要儿童的行为不具伤害性,成年人就不要过分干 涉和束缚孩子的行为。如果成年人仍然用2岁以前的养育方式对待3~4岁的儿童,强迫儿童按成人的意志去做,或采取打骂、恐吓手段对待儿童,那这些儿童就会丧失自信,并产生自我否定的观念,国内外的医学心理学研究表明,对孩子反抗现象过分抑制,会影响孩子的心身发育。例如,不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孩子长大后的依赖性就异常严重;过分干涉和限制孩子的独立,孩子长大后的性格就非常软弱,独立生活能力极差。总之,幼儿期没有经过或表现反抗的儿童是不正常的,成年人过分束缚儿童的反抗行为也是不正常的。

                      成年人应该多了解一些儿童心身发育的正常过程,3~4岁的儿童想显示自己或处处逞能是正常现象,当然对于儿童的不合理反抗也要坚决纠正,例如,绝不能让3~4岁的孩子模仿成年人摆弄电器开关,也不允许他们玩弄打火机、开煤气灶等等。在儿童反抗期,要和孩子打成一片,引导和教育孩子认识他们尚不熟悉的世界,要学会表扬儿童和善意批评和童,使儿童的心身得以正常发育。


                      帮宝宝度过人生第一反抗期

                      发脾气时

                      可以允许宝宝尽量地喊叫,来发泄气愤。若住在郊外,还可让他到屋外面去叫,让他把胸中的闷气吐出来,他很快就好了。

                      说些傻话,做些奇怪的举止,或者突然把电灯关掉又打开,以此来转移宝宝的脾气便发不起来了。

                      如果宝宝哭闹太久,你担心他会哭得发绀(一种脑部缺氧现象),可以轻轻吹宝宝的脸颊,在他脸上拍一些冷水,或用冰毛巾擦脸。

                      带宝宝外出时,如果他突然发脾气吵闹,你就静静的把他带到车子里或洗手间去,等吵闹平息后,再带回原处,

                      当宝宝因你未让他随自己的意愿行动而发脾气时,你可按他的方式给他一个机会,比如你给他一个协议,什么事你来做,什么事归他做,然后鼓励他把一件事从头到尾完成,即使成果不佳,也要赞扬他。由此宝宝会兴致大激,不再和你对着干了。

                      有些事你告诉宝宝做不成但他不信,结果真的是不行,宝宝对此会动肝火,比如没有大小概念的他,硬要把一个玩具塞进一个没有可能装进的小盒子里,在他因装不进而发脾气时,你可试着往里装,结果当然会与他一样,你马上对他说:“妈妈也放不进去嘛!”宝宝会因此而平息怒气,因为他在把自己和大人做比较。

                      胡闹过度时

                      孩子做出了你不喜欢的举动时,先要看他做的程度如何?如果只是无理取闹,或者不会伤害到身体四肢,就不要理他,等他自然平息。你若想控制自己对孩子吼叫,可以和他面对面的站着,就叫不出来了。

                      孩子太吵的时候,你压低声音和他说悄悄话,他就会停下来听。

                      规定一个最后期限,用计时器来计算,时间一到就不准再吵;或者宣布等你数到几的时候,就不能再闹,然后大声的从一开始数。在期限到了以后,你要说到做到,开始一些新的行为,如取消他喜欢做的事情,光是头威胁是没有用的。

                      对宝宝令人讨厌的表现干脆不理他,也不做出任何反应,既不看他也不理他,装作正在干自已的事情,一副什么都没看见的样子,这样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当宝宝在你拒绝了你的要求后纠缠不休时,你不要没完没了地说服他,你可坚持用一句简单的话重复回答他,直到他听话为止。

                      在宝宝改正他的行为后,你应立即注意他,并及时表扬。

                      闹得太不像话时,罚他面壁坐几分钟,或罚他站一会儿,就可让他静下来,停止吵闹。

                      安抚怒气

                      把宝宝紧紧抱在怀里,一边摇晃一边哼些歌使他平静,然后打些比方来表示你有多么喜欢他,例如说:“我好喜欢你哦,我的喜欢有花那么大……有房子那么大……有天空那么大……”你要越说越大,还要孩子一起帮忙想出更大的东西。

                      对着宝宝的耳朵说悄悄话,通常可使他停止哭叫;若你能想出一些更好的话来,说不定孩子听了心情会变得很愉快。

                      告诉宝宝,他肚子里面装有一个叫做“笑”的东西,如果让它跑出来就会转变成格格的笑。这招通常会使他忘了发怒,真的格格地笑出声来(这方法是先无视他的怒气,等他气消了以后,再和他谈谈刚才到底为什么发脾气)。

                      帮他发泄怒气

                      鼓励宝宝从事体能上的活动,来发泄愤怒。要他到跑步,捶打一大团玩具油土,或用棍子打一棵树。

                      要宝宝用很愤怒的声音,大声地从1数到5;或在玩具乐器上奏出一首很生气的歌;或是跳一生气的舞。

                      或是你和宝宝一起大声叫,让你的声音越来越低,越来越小,终于没有声音。

                      让愤怒中的宝宝画张图,来表示他的感受,这是具有创作性的发泄感情方法。

                      和宝宝讨论他为何生气的原因,若只是因为不能称心如意而生气,就要劝他要忍耐,要宽宏大量,肯为别人着想。

                      在公平的原则下,表示出你很同情他的处境:“我晓得你为什么生小华的气。”设法让宝宝说出使他生气的事情,并建议他牟一遇到这种情形该怎么办。

                      鼓励宝宝用语言来表达他的愤怒,譬如教他说一些你认为可以接受的表示愤怒的字眼。

                      平息争吵局面

                      限制打架宝宝最想做的活动,如为看电视兰目而争执,那么就告诉他们,不结束这种局面,这一天就不允许他们看电视。

                      让争吵的宝宝们做深呼吸,并让每个宝宝心平气和地说明争吵理由,然后请他们提出解决方法,他们会很乐于接受这个建议。

                      孩子们吵个不休时,就找个事情给他们做。

                      看到大孩子想去欺负小孩子时,设法把他贫开,你可以说:“快来,帮我一个忙。”

                      让两个生气的宝宝干一件共同的事,如给每人一块干抹布,要他们擦玻璃,一个人擦里面,一个人擦外面,还没等玻璃擦干净,他们又会笑颜逐开了。

                      罚两个打架的宝宝相互拥抱对方。这样他们再想打架时就会多考虑一下,因为没有人喜欢去抱住正在跟他呕气的人。

                      宝宝打架时,你可以走出屋子,或到浴室去避开一下,跟处理发脾气的宝宝一样。没有观众往往就没有劲再打下去。

                      要宝宝自己说说有什么解决纷争的办法,即使他们的办法行不通,也可以缓和一下局面,让他们去考虑下一步的行动。

                      要两个吵架的宝宝,面对面地坐在房间相对的两个角落里,没有得到对方的允许,就得一直坐下去,谁都不准离开。让他们互相商量,通常能使他们讲和。

                      或要每个宝宝说出一项他认为对方具有的长处,互相称赞一番便能结束争吵。

                      把引起争执的东西拿走或把宝宝分开,也能强迫他们和解。

                      2009-08-17 16:2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