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动作发育  > 我的宝宝有什么问题吗

      pic of user:xinlanbaobao

      xinlanbaobao

      历史

      悬赏:10分

      回答:6

      我的宝宝有什么问题吗

      我的女儿已经一岁七个月了,但总是觉得比别的孩子慢。到现在仍不会独立的行走,她抓住我的双手(一手一个)时可以走,但无法独自站立,我用一只手(让她只抓一只),她就吓得大叫。到现在也不会说话,只是在她高兴时候或生气时会发出“嗯、嗯”的声音,到现在,我们叫她的名字仍不能看到她明显的回应,多数情况下是不理睬,有时会看一下。我不知道是听见我在叫她,还是对声音的反应。刚生下来时一个月,医生说缺钙,我一直给她吃钙片,但是睡觉却一直不好,白天要睡一两次,每次一到两个小时,晚上也是这样,9点睡,12点左右醒,要玩一两个小时在睡,可是早上6点左右就醒,又不睡。我和爱人被搞得精疲力尽,却毫无办法。孩子吃东西也不好,到现在也不太会用牙齿咬东西。平时她会把我们的手指头放在牙齿上咬,可有一点固体的食物放在嘴里,嘴虽然会动,好久都没有吃下去,她妈妈平时给她吃的只有稀饭、炖蛋、奶粉。手拿东西很不稳,不像别的小孩那样灵活,抓一下就放手,然后在抓在放手。

        avatar of 小猪妈咪

        小猪妈咪

        历史

         

          在孩子出生后的第二个年头里,各方面的发育都会出现重大的转折,无论是走路,还是说话,都将经历一个飞速发展过程。而父母要做的,是提供适当的帮助,并且能够及时发现问题。

          有许多宝宝12个月大的时候,还只是一个喜欢在地上来回爬,呀呀学语的小宝宝,而且走路总是跌跌撞撞的,没走两步就坐地上了。但是,仅仅几个月之后,他就能步履轻快地走路,突然之间,好像变成一个大孩子了。

          在孩子出生后的第二个年头里,他的脑部发育和学习技能的进展都会大大超过其他成长阶段。这一时期,孩子们会逐渐学习语言,并且开始形成独立意识。

        值得父母注意的是,虽然所有的孩子都会有自己的发育进展和速度,但是,如果孩子看起来一直都没有任何进展,或者学到的技能又丧失了,那么就必须寻求医生的帮助了。

        下面的一览表,介绍的是孩子在1岁时变化最明显的几个方面。孩子在哪些方面有进展,父母该如何帮助他,何时该警惕。

          蹒跚学步。

          如果你的孩子还没迈出他人生的第一步,也不必着急,因为也许再1个月之后,他就可能摇摇摆摆地自己走路了。移动使孩子有一个全新的视角来观看整个世界。

        1岁以前,他只能对某个玩具大叫,或者伸手想去够这个玩具。现在,他学会走路了,就能自己走过去抓住玩具了。等孩子快满两岁的时候,肌肉就会变得更强壮,协调能力也增强了,多数孩子都能跑、跳、爬高,也能做举、拿、推、拉和扔这些动作了。

          这个时期,父母需要格外小心。因为孩子给自己制造麻烦之快常常使父母反应不过来。他能到处走了,危险也就增多了。所以要尽量消除家里所有的安全隐患,给孩子更多的活动空间,使孩子能够多多实践他学到的新技能-——行走。

          双手的灵活性

          一岁到两岁期间,孩子正在发育对细微行为的控制力。12个月大的时候,他还只会拿着蜡笔往嘴里放。等到1岁半以后,他就能牢牢地抓住蜡笔,使劲儿在纸上乱画出一些直线和曲线了。你还会注意到他开始喜欢用食指捅进小窟窿里,喜欢捡和捏地上的小东西。

          父母需要加倍关注自己的孩子,以免他把小东西放进嘴里或鼻子里引起窒息。父母应该给孩子准备一些简单的玩具或者物品让他玩,比如一些无毒的画笔,一个套一个的小杯子,或者积木和撕不坏的图画书。

          学习语言

          多数孩子15个月大的时候就能发出一个字的音了。一个字“水”常常代表一句话“我要喝水”或者“我把水弄洒了”。等到孩子长到18个月大的时候,他就开始学习把两个或者更多的字联在一起组成一句话,并且连接了两个概念,比如:“爸爸再见。”另外,1岁半到2岁期间,词汇量将会成倍增长。

        即便你的孩子在18个月大的时候还不会说话,你也能发现他对语言的理解力在突飞猛进。比如你说要去公园,他就可能抓起鞋扔在地上,以表示他准备出门了。因为1岁半左右,孩子就能够听从包含两个步骤的指令了,比如“拿着你的书,给爸爸送过去”。

          最好每天都和孩子说话,给孩子读书和唱歌,从而增强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智力发育的转折

          1岁多的孩子就开始对数字有基本的理解了,包括数字的顺序、分类和计算。孩子对形状和颜色也有更多的认识,并且还可能说出一些颜色和形状的名称呢。

          每天一有时间和机会就教孩子学习数字、颜色和形状。比如,你们一起爬楼梯的时候,可以一边爬,一边数楼梯数;或者给他穿衣服的时候,告诉他现在穿的是红色上衣、黄色袜子;吃饭的时候,告诉孩子豌豆是圆的,饼干是方的。

          长到2岁半,多数孩子都能说出颜色,或者数出一件物品了。所以,如果你的孩子仍然还需要一段时间来掌握这些概念,那么就有问题了。

          与人交往的技能

          孩子1岁以后,就开始喜欢和同样大的小朋友一起了。虽然他们还太小,还不能在一起玩游戏,但是,他们能够相互看着对方,相互笑,相互做手势,以此来代替语言,表达他们的感受。而且,父母看哪儿,他就会也看哪儿,也就是说,对外界事物做出的反应,孩子会效仿父母。两岁大的孩子也逐渐开始关注其他人了,看到别人用拥抱的方式来安慰哭闹的小宝宝,他也会如法炮制。

          父母应该温和、亲切地对待自己的孩子,而且要有耐心。

          孩子的想象力

        在1岁到2岁之间,你会发现孩子在玩装扮游戏方面有很大的进步。他能把一个物品完全创新地想象成另外一样东西。比如他拿着一把勺,却假装拿着一个香蕉或者电话。

        18个月大的孩子,当他看着图片里的饼干时,他会假装捏起一块美味的饼干放进嘴里。装扮游戏表面看着简单,然而却需要复杂的智力。因为这表明孩子能够使用一个物体来象征其他东西,他已经懂得可以用一个东西代表另一个东西,比如,他知道画的饼干可以代表一个真的饼干。

          给孩子提供一些“道具”——模拟电话、模拟塑料餐具、玩具娃娃,或者一些小衣服。并且在孩子想象的世界里,装扮角色和孩子一起玩,告诉他你正在做什么,也问问他想要求你做什么。

        2006-12-24 02:03:20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avatar of 桐彤

          桐彤

          历史

          宝宝胆子小,要多练习才行,语言方面要和宝宝多沟通。

          2006-12-24 09:07:34

            avatar of 蝌蚪妈妈

            蝌蚪妈妈

            历史

            有点麻烦!
            以下内容最后一句参考!!!
            性急的父母莫让婴儿超前锻练


            娃娃来到世界后,生长发育很快,一声啼哭开始了自主呼吸,2个月就能微笑,1周岁时就能站立行走,掌握各种运动的基本动作。

              但有些性急的大人,还觉得太慢,总希望自己的宝宝动作发育快点,过早的开始了锻炼,3~4个月就让宝宝“学坐”,甚至“站立”。 殊不知,这样不但没有好处,反而有害。

              母体内的胎儿受到子宫空间的限制,以及为了日后顺利从产道娩出,全身的许多骨骼是软骨,出生后,逐渐变粗变长,演化成硬骨,这个过程一般要持续到22~25岁才最后完成。

              因而,婴幼儿的骨骼硬度差弹性大,容易变形;同时肌肉的力量不足,不能耐受过强的运动。过早学坐,可影响脊柱的发育,引起畸形,过早学走,可能导致下肢弯曲畸形,牵手向上走路,由于孩子肘部桡骨小头的环状韧带薄弱,还可能发生桡骨小头半脱位。

              有人听说患软骨病(佝偻病)的孩子走路迟,便认为早些让孩子走路就可以预防这种病。其实,软骨病是由于体内缺少维生素D和钙质所引起的,只要注意从饮食中补充钙、适当晒太阳就可以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如果效果不好,可以服用鱼肝油和钙片。患软骨病的孩子,骨质更加软,站立时负重,更容易引起畸形,尤其要避免勉强多坐、多站或行走。

              孩子生长发育有一定的规律,一般出生后3个月俯卧时,能用手臂撑住抬起头;4~6个月会翻身;7~8个月会爬;1周岁时会站立或独立行走。帮助孩子锻炼,要按此规律顺其自然。

              还要指出的是,尽管年龄、月份相同,由于孩子所处的环境、抚养方式等不同,有的动作发育快些,有的则慢些。冬天出生的婴儿走路迟些,因为他们1周岁左右正值冬季,穿着臃肿的棉袄、棉裤,活动不方便。对于智力、骨骼和肌肉发育正常的婴儿,只要经常户外活动,到一定年龄自然会坐、会走,父母不必过于担心。

              当然,如果动作发育与正常婴儿相差太多的话,例如1周岁半还不会走,要注意是否发育有问题,可去医院检查。


            2006-12-24 12:19:41

              avatar of 蝌蚪妈妈

              蝌蚪妈妈

              历史

              建议去医院,另外我觉得睡觉也很有问题,你应该早就注意了,以下参考:
              宝宝睡觉不踏实的原因和对策
              1、缺微量元素,血钙降低引起大脑及植物性神经兴奋性增设导致宝宝晚上睡不安稳,需要补充钙和维生素D,如果缺钙,宝宝的卤门就闭合得不好;如果缺锌,一般嘴角都会溃烂。

              2、太热、太冷

              3、太干燥,有鼻屎

              4、睡眠前玩得太兴奋,按时睡觉:在宝宝入睡前0.5~1小时,应让宝宝安静下来,睡前不要玩得太兴奋,更不要过分逗弄宝宝。免得宝宝因过于兴奋、紧张而难以入睡。不看刺激性的电视节目,不讲紧张可怕的故事,也不玩新玩具。要给宝宝创造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室温适宜、安静,光线较暗。盖的东西要轻、软、干燥。睡前应先让宝宝排尿。

              5、注意肛门外有无蛲虫。

              6、很多妈妈看到宝宝晚上哭醒会以为孩子饿了,然后就给孩子喂奶,其实这是一个很不好的习惯,这样做反而会造成孩子有晚上睡醒了要吃奶的习惯。

              7、积食、消化不良,上火或者晚上吃的太饱也会导致睡眠不安。建议喂粥、面等固体食物应在临睡前至少两三小时喂,睡前再喝一点奶。

              8、母乳宝宝的恋奶。(这个很多母乳宝宝都存在的情况)

              9、晚上一定要喂奶的话,要注意:
              尽量保持安静的环境。当晚上喂奶或换尿布时,不要让孩子醒透(最好处于半睡眠状态)。这样,当喂完奶会换完尿布后,会容易入睡。
              逐渐减少喂奶的次数,不要让孩子产生夜间吃奶的习惯。

              10、如果宝宝因为夜里想尿尿就醒,本人觉得应该给他用尿不湿,这样不至于因为把尿影响宝宝睡觉。如果有用尿不湿的话,一定是尿不湿包得太紧。

              11、发现孩子有睡意时,及时放到婴儿床里。最好是让孩子自己入睡,如果你每次都抱着或摇着他入睡。那么每当晚上醒来时,他就会让你抱起来或摇着他才能入睡。

              12、不要让婴儿含着奶嘴入睡,奶嘴是让孩子吸奶用的,不是睡觉用的,若干孩子含着奶嘴睡着了,在放到床上前,请轻轻将奶嘴抽出。

              13、对4~6个月的婴儿哭闹,不要及时做出反应,等待几分钟,因为多数小孩夜间醒来几分钟后又会自然入睡。如果不停地哭闹,父母应过去安慰一下,但不要亮灯,也不应逗孩子玩、抱起来或摇晃他。如果越哭越甚,等两分钟再检查一遍,并考虑是否饿了,尿了,有没有发烧等病兆等。
              如果宝宝没有其他不适的原因,夜里常醒的原因很大一部份是习惯了,如果他每次醒来你都立刻抱他或给他喂东西的话,就会形成恶性循环。建议宝宝夜里醒来时(应该都是迷迷糊糊的),不要立刻抱他,更不要逗他,应该立刻拍拍他,安抚着想办法让他睡去。一般如果处在迷糊状态的宝宝都会慢慢睡去。
              大了,有时候夜里也醒,还哼哼唧唧的。一开始老要去抱他,然后他就完全醒了,要好久才重新入睡。后来想是不是做梦呢,于是就在旁边看着他,不去惊扰他,果然,一会儿,没声了,继续睡了。

              14、被子或者睡觉姿势不舒服

              15、分离焦虑(大家常说的"怕生",英文叫 separation
              anxiety).这个在宝宝9-18个月最严重,除了表现在依恋/不愿分开父母和非常熟悉的人,怕见生人,在陌生环境中自我保护意识强(我儿子的表现:在家里活跃的很,一刻不停,又笑又叫,是个小霸王;一到外边就表情严肃,不苟言笑,陌生人一逗就撇嘴要哭)外,就表现在晚上睡眠醒得多,睡得轻,对外界警醒(我儿子除了经常半夜啼哭(但并不醒来)之外,有时在刚睡着后不久或早晨4,5点快真正醒来之前会翻身坐起来,看不到大人就哭,我一般抱起来哄哄拍拍,不到1分钟放到床上能接着睡。但半夜他如果迷糊中哭起来,这一招没用,只能等他自己闹累了自己睡去)。书上也没说什么有效的办法,因为这是宝宝成长发育的一个阶段(当然宝宝都有个体差异,有的宝宝就没什么问题),只是提了一些建议,希望有帮助:1。睡前哄,拍宝宝不要时间太长,在宝宝睡着之前离开,让宝宝自己睡着。不要大人抱着睡着。2。白天要有一定长的时间和宝宝亲密得玩,让他/她意识到爸爸妈妈很爱她,会给他充足的关爱。3。和宝宝玩捉迷藏,让ta意识到即便ta看不到爸爸妈妈,爸爸妈妈其实也在ta周围。4。经常带到外边看看,不要天天闷在家里,只熟悉家里的环境。

              2006-12-24 12:21:07

                avatar of 蝌蚪妈妈

                蝌蚪妈妈

                历史

                饮食也有问题,不知道怎么更你讲了,快点去医院看看把!
                别因为...耽误孩子的一声啊!!!

                2006-12-24 12: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