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婴幼保健  > 37.3度要不要去医院啊?

      pic of user:chaochaodejia

      草草的家

      历史

      悬赏:10分

      回答:10

      37.3度要不要去医院啊?

      刚给宝宝量体温,37.3度要不要去医院啊?

        avatar of feifeimama20

        feifeimama20

        历史

         

        家庭实用物理降温法
        头部湿冷敷:将湿毛巾敷于发热宝宝的前额,2~3分钟换1次。
        冰枕:把冰块捣碎,与水一起装入冰袋(或热水袋)内,排出空气后,拧紧袋口,放在发热宝宝的枕颈部。
        温水浴:让发热宝宝在30℃左右的温水中沐浴20~30分钟。
        擦浴:用30%~50%的酒精或冷水浸湿纱布,洗擦发热宝宝的上肢、下肢、额部、颈部、腋下及腹股沟等处。

        2009-10-27 13:55:35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avatar of xiaochanba

          xiaochanba

          历史

          37.5度以下是不用去医院的,妈妈可以多给宝宝喝水,等一会再量一下,超过37.5再去医院。

          2009-10-27 13:54:21

            avatar of qiaoyixaiobao

            qiaoyixaiobao

            历史

            正常体温参考值
            口腔体温范围36。7℃~37。7℃之间
            腋窝温度范围36。0℃~37。4℃之间
            直肠温度范围36。9℃~37。9℃之间
            选择合适的降温方法
            宝宝发热,临床上常用的降温方法主要有两种:物理降温、药物降温。不管采用何种方法帮助宝宝降温,要根据宝宝的年龄、体质和发热程度来决定。
            新生儿期宝宝发热一般不宜采用药物降温;婴幼儿一般感染所致的发热最好先采用适当的物理降温措施。但对麻疹等出疹性疾病的患儿不宜采用冷敷和酒精擦浴降温,以免刺激皮肤,影响皮疹透发。
            如果使用药物降温,要注意剂量不要太大,以免使宝宝出汗过多而引起虚脱或电解质紊乱。儿科常用的退热药物种类很多,不管使用哪种退热剂,都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2009-10-27 13:55:03

              avatar of ninibao

              ninibao

              历史

              给宝宝位点小儿感冒颗粒就可以了,然后再观察看看

              2009-10-27 13:58:47

                avatar of 万牛牛

                万牛牛

                历史

                可以试试用手心捂住孩子的囟门至微微发汗,观察一下再量量体温,我是从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医生里面看到这个方法的,可以试试。

                2009-10-27 14:17:38

                    avatar of tongtong0503

                    tongtong0503

                    历史

                    要看多大的宝宝,一般来说小孩子的体温比大人要高一些,小宝宝的体温在37.3度,没有必要去医院,也不建议吃退烧的药,最好给孩子多喝水。如果体温在37.5度以上可以吃一点退烧的药,但要把握好药量。

                    2009-10-27 14:36:59

                      avatar of 佳豪妈妈

                      佳豪妈妈

                      历史

                      小孩子的基础体温是偏高的,多喝水,物理降温,如果还是少的话 ,要到医院去看,可能有炎症

                      2009-10-27 14:39:47

                          avatar of 开心小鱼

                          开心小鱼

                          历史

                          你好,不用去医院,记得多给宝宝喝水,增加排泄。
                          测量体温一般常用3个部位,即口腔、腋窝及肛门。正常体温在肛门处为36.5℃~37.5℃之间;在口腔处为36.2℃~37.3℃之间;在腋窝处为35.9℃~37.2℃之间。通过测量后,凡超过正常范围0.5℃以上时,称为发热。不超过38℃称为低热,超过39℃者为高热。
                          幼儿因体温调节中枢功能不稳定,新陈代谢较旺盛,体温较成年人稍高。一天中的体温也有波动,安静时体温较低,活动时体温较高,清晨2~6时体温最低,下午2~8时体温最高,波动幅度约为0.6℃左右.

                          发热(1)-婴儿护理

                          判断孩子是否在发热,测量体温是可靠而科学的方法。测量体温一般常用三个部位,即口腔、腋窝及肛门。正常体温在口腔处为36.2℃~37.3℃之间,在腋窝处为35.9℃~37.2℃之间,在肛门处为36.5℃~37.5℃之间。凡超过正常范围上限0.5℃时,均可称为发热。体温不超过38℃称为低热,超过39℃者为高热。

                          发热要经过三个阶段

                          上升期:该期体温迅速上升或缓慢上升,有时伴有寒战。

                          高峰期:指达到高热后维持一定时期,该期有面红肤热等表现。

                          退热期:发热常常是体内的病灶及病理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主要症状,可根据热型特点去探察病灶及病理过程的性质。

                          发热也是人体在疾病过程中和适应内外环境温度异常时的保护性反应,有利于调节人体免疫防御系统以消除病原体。但如果高热持续过久,使体内调节功能失常,可造成许多不良反应,如氧耗量增加、大脑皮层兴奋过度、惊厥等,进而导致人体免疫功能下降;另外,发热会使消化道分泌及酶活力降低,胃肠运动减慢。

                          护理

                          孩子发热可见于多种疾病,例如感冒、扁桃体炎、肺炎、麻疹、脑炎、肠伤寒、结核病、风湿病及胶原性疾病。发热可使孩子全身不适、烦躁,如果发热时间太久,会使氧耗量增加而影响孩子健康。因此遇到孩子发热,一般都需要采取适当的退烧措施,尤其是高热,它会引起抽风甚至威胁孩子的生命安全。

                          对于发热的处理,首先应查明发烧的原因,作出明确的诊断。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从根本上控制发烧。但在诊断发烧的前后,父母对发烧的孩子可作如下的临床处理:

                          一般护理

                          孩子发烧时新陈代谢加快,消耗多,进食少,身体虚弱,此时应使其卧床休息,保持室内安静,避免各种刺激,衣被要适当减少。室内温度要适当,室温过高不利于人体散热,且会使孩子烦躁;过低则易使孩子受寒。一般室内温度以20℃左右为宜,并且防止空气对流直吹患者。

                          高热时,唾液分泌减少,口腔黏膜干燥,口腔自我清除能力大大减退,使得食物残渣滞留于口腔,利于细菌繁殖而引起口腔炎、齿龈炎等口腔疾病。所以,对发热孩子还应作好口腔护理,可用消毒棉蘸3%硼酸水轻轻擦洗口腔或用淡盐水含漱,早晚各一次。

                          发热时人体营养和体液消耗较大,必须注意适当补充。要多喝水,饮食给流质(牛奶、豆浆、蛋花汤)或半流质(如面汤、粥、蛋羹)食物为主,以清淡为宜。适当吃些新鲜水果及饮用果汁等,水果以梨、西瓜、荸荠、藕等为好。避免吃油腻、辛辣及生冷食物。如孩子食欲减退,不能保证营养和液体的摄入,必要时要及时到医院输液。

                          降温措施

                          如体温超过38.5℃,应采取降温措施。家庭可采用物理降温,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降温。
                          发热
                          发热(2)-----婴儿护理
                          一、物理降温

                          1.温水浴:温水擦澡,主要在颈、胸、背及四肢等处多擦洗。

                          2.冷敷:用冰袋或冷湿毛巾置于额部或枕部大血管部位。

                          3.酒精擦浴:用30%~50%浓度的酒精(或二锅头加一倍水),以纱布或小毛巾蘸湿酒精擦浴,力量要均匀。擦四肢及背部各3~5分钟,全部擦浴时间要20分钟左右。擦至腋窝、肘窝、腹股沟等血管丰富处,停留时间要稍长。禁擦前胸、后颈和腹部,这些部位对冷刺激敏感。擦浴时如发生寒战,神色、呼吸、脉搏异常,应立即停止擦浴。

                          4.冷盐水灌肠:婴儿用100~300毫升的盐水,儿童用100~500毫升的盐水(水温约20℃)灌肠,既可降温又可取大便送化验以确定诊断。(无经验者易伤害孩子的肠道,所以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二、药物降温

                          家庭应用以上办法后,及时将发热孩子抱送医院。父母不宜自行使用退烧药,应由医生检查诊断,以利于进一步治疗。

                          流感期间高热不退怎么办

                          每当冬春季节或气候骤变时,常有流感发生。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发病突然,传播迅速,容易流行。主要表现为突发高热、头痛、疲乏和呼吸道症状,以孩子发病为多。

                          对于流感,西医无有效的治疗药物,所以,不必抱孩子反复去医院。而应该着重加强护理,如适当休息,合理饮用清淡饮料,适当、适时地应用退热药等 。若无其他并发症,一般3~5天体温就会逐渐减退。如果一天数次去医院,反倒容易并发细菌感染而加重孩子病情。

                          在流感的治疗上,中药有一定的疗效。

                          发热(1)-婴儿护理

                          判断孩子是否在发热,测量体温是可靠而科学的方法。测量体温一般常用三个部位,即口腔、腋窝及肛门。正常体温在口腔处为36.2℃~37.3℃之间,在腋窝处为35.9℃~37.2℃之间,在肛门处为36.5℃~37.5℃之间。凡超过正常范围上限0.5℃时,均可称为发热。体温不超过38℃称为低热,超过39℃者为高热。

                          发热要经过三个阶段

                          上升期:该期体温迅速上升或缓慢上升,有时伴有寒战。

                          高峰期:指达到高热后维持一定时期,该期有面红肤热等表现。

                          退热期:发热常常是体内的病灶及病理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主要症状,可根据热型特点去探察病灶及病理过程的性质。

                          发热也是人体在疾病过程中和适应内外环境温度异常时的保护性反应,有利于调节人体免疫防御系统以消除病原体。但如果高热持续过久,使体内调节功能失常,可造成许多不良反应,如氧耗量增加、大脑皮层兴奋过度、惊厥等,进而导致人体免疫功能下降;另外,发热会使消化道分泌及酶活力降低,胃肠运动减慢。

                          护理

                          孩子发热可见于多种疾病,例如感冒、扁桃体炎、肺炎、麻疹、脑炎、肠伤寒、结核病、风湿病及胶原性疾病。发热可使孩子全身不适、烦躁,如果发热时间太久,会使氧耗量增加而影响孩子健康。因此遇到孩子发热,一般都需要采取适当的退烧措施,尤其是高热,它会引起抽风甚至威胁孩子的生命安全。

                          对于发热的处理,首先应查明发烧的原因,作出明确的诊断。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从根本上控制发烧。但在诊断发烧的前后,父母对发烧的孩子可作如下的临床处理:

                          一般护理

                          孩子发烧时新陈代谢加快,消耗多,进食少,身体虚弱,此时应使其卧床休息,保持室内安静,避免各种刺激,衣被要适当减少。室内温度要适当,室温过高不利于人体散热,且会使孩子烦躁;过低则易使孩子受寒。一般室内温度以20℃左右为宜,并且防止空气对流直吹患者。

                          高热时,唾液分泌减少,口腔黏膜干燥,口腔自我清除能力大大减退,使得食物残渣滞留于口腔,利于细菌繁殖而引起口腔炎、齿龈炎等口腔疾病。所以,对发热孩子还应作好口腔护理,可用消毒棉蘸3%硼酸水轻轻擦洗口腔或用淡盐水含漱,早晚各一次。

                          发热时人体营养和体液消耗较大,必须注意适当补充。要多喝水,饮食给流质(牛奶、豆浆、蛋花汤)或半流质(如面汤、粥、蛋羹)食物为主,以清淡为宜。适当吃些新鲜水果及饮用果汁等,水果以梨、西瓜、荸荠、藕等为好。避免吃油腻、辛辣及生冷食物。如孩子食欲减退,不能保证营养和液体的摄入,必要时要及时到医院输液。

                          降温措施

                          如体温超过38.5℃,应采取降温措施。家庭可采用物理降温,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降温。
                          发热
                          发热(2)-----婴儿护理
                          一、物理降温

                          1.温水浴:温水擦澡,主要在颈、胸、背及四肢等处多擦洗。

                          2.冷敷:用冰袋或冷湿毛巾置于额部或枕部大血管部位。

                          3.酒精擦浴:用30%~50%浓度的酒精(或二锅头加一倍水),以纱布或小毛巾蘸湿酒精擦浴,力量要均匀。擦四肢及背部各3~5分钟,全部擦浴时间要20分钟左右。擦至腋窝、肘窝、腹股沟等血管丰富处,停留时间要稍长。禁擦前胸、后颈和腹部,这些部位对冷刺激敏感。擦浴时如发生寒战,神色、呼吸、脉搏异常,应立即停止擦浴。

                          4.冷盐水灌肠:婴儿用100~300毫升的盐水,儿童用100~500毫升的盐水(水温约20℃)灌肠,既可降温又可取大便送化验以确定诊断。(无经验者易伤害孩子的肠道,所以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二、药物降温

                          家庭应用以上办法后,及时将发热孩子抱送医院。父母不宜自行使用退烧药,应由医生检查诊断,以利于进一步治疗。

                          流感期间高热不退怎么办

                          每当冬春季节或气候骤变时,常有流感发生。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发病突然,传播迅速,容易流行。主要表现为突发高热、头痛、疲乏和呼吸道症状,以孩子发病为多。

                          对于流感,西医无有效的治疗药物,所以,不必抱孩子反复去医院。而应该着重加强护理,如适当休息,合理饮用清淡饮料,适当、适时地应用退热药等 。若无其他并发症,一般3~5天体温就会逐渐减退。如果一天数次去医院,反倒容易并发细菌感染而加重孩子病情。

                          2009-10-27 15: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