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婴幼保健  > 宝宝长牙问题

      pic of user:zhangyajun

      zhangyajun

      历史

      悬赏:30分

      回答:6

      宝宝长牙问题

      宝宝1岁1个月,10个月的 时候就出了7个小牙,上4下3,剩余的那个下面的小牙至今没出,今天上面又出了一个尖牙。下面三个小牙两侧的尖牙位置也露白了,而且紧挨着小牙,根本没空隙出最后一个小牙,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哪位朋友能不能帮我解答不胜感激。

        avatar of qidaivsbaobei

        qidaivsbaobei

        历史

         

        宝宝开始长出第一颗小乳牙时,妈妈们都会特别惊喜,可这也意味着呵护宝宝牙齿的行动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这时,妈妈们可要多与牙医打交道,不让乳牙萌出发生意外。

        乳牙为恒牙打下基础

        人的一生中要长两副牙齿,即乳牙与恒牙。乳牙共20个,从第4~6个月开始萌出,到2岁半左右出齐。6岁开始,乳牙逐渐脱落,恒牙开始萌出,并逐渐替代乳牙。

        乳牙与恒牙存在不同

        乳牙呈白色,恒牙呈微黄色。

        因为恒牙釉质比乳牙釉质的钙化度高,透明度大,所以宝宝的乳牙更需要特别的呵护。

        乳牙的牙冠比同名恒牙的牙冠短小。

        从婴儿期到青少年时期,颌骨逐渐发育长大,口腔的容量也就相应地扩大了。因此,新萌出的恒牙牙冠比同名的乳牙要大。

        乳牙颈部比恒牙颈部细。

        乳牙牙冠与牙根的界限比恒牙要清晰得多,妈妈不要拿自己的牙齿特点与宝宝相比,以为宝宝牙齿出现什么问题。

        乳牙咬合面的磨耗较恒牙严重。

        因为恒牙刚萌出或萌出不久,有乳牙的保护,恒牙咬合面尚未磨损或磨损很少。乳牙比恒牙钙化度低、硬度也差,而使用时间又较长,因此磨损较严重。

        乳牙萌出要排队

        萌牙顺序
        牙齿名称
        萌牙时间
        萌牙总数

        1
        下中切牙
        4~10个月
        2

        2
        上中切牙
        4~10个月
        2

        3
        上侧切牙
        4~14个月
        2

        4
        下侧切牙
        6~14个月
        2

        5
        第一乳磨牙
        10~17个月
        4

        6
        尖牙
        16~24个月
        4

        7
        第二乳磨牙
        20~30个月
        4





        萌牙也有个体差异

        宝宝乳牙萌出时间一般从第6个月开始至2岁半全部出齐。但也有个体差异,有的宝宝出牙可早至出生后第4个月,亦有晚至13个月才萌出第1颗乳牙。这种差异可能是与遗传因素、宝宝的性别、出生体重有关。一般女宝宝比男宝宝牙齿发育早,出生体重重的宝宝出牙要早些。

        牙齿萌出晚:是指牙齿萌出期显著晚于正常。如果宝宝1周岁后仍迟迟未萌第一颗乳牙,就属于牙齿萌出过迟,需要查找原因,能与佝偻病、甲状腺功能低下以及营养缺乏等有关。

        萌牙期,妈妈要注意的生理现象

        乳牙萌出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多数宝宝没有特别的不适,但有的宝宝会出现局部牙龈发白或稍有充血红肿,即使出现这些现象,妈妈也不必为此担心,因这些表现都是暂时性的,在牙齿萌出后就会好转或消失的。

        不适反应

        个别宝宝出牙时会出现不适反应:如低热、腹泻、流口水、烦躁等。

        发热对策:只要体温不超过38℃,且精神好、食欲旺盛,就无需特殊处理,多给宝宝喝些开水就行了;如果体温超过38.5℃,并伴有烦躁哭闹、拒奶等现象,则应及时就诊。

        腹泻对策:当宝宝有腹泻,大便次数增多、但水分不多时,应暂时停止给宝宝添加其他辅食,以粥,细、烂面条等易消化食物为主,并注意餐具的消毒;若次数每天多于7次、且水分较多时,应及时就医。

        流涎对策:流口水是出牙期的暂时性表现,应为宝宝戴围兜,及时擦干流出的口水。

        烦躁对策:出牙前的宝宝出现啼哭、烦躁不安等症状时,一般只要让宝宝咬磨牙棒,转移其注意力,通常会安静下来。另外,还可以在宝宝出牙时给他做脸部按摩,以放松脸部肌肉,也可起达到较好的效果。

        乳牙清洗

        宝宝长出第一颗乳牙时,就要用干净的纱布帮其洗牙。每次哺乳后、喂食后以及晚上都应让妈妈用纱布缠在手指上帮助宝宝擦洗牙龈和刚刚露出的小牙。两岁后要帮宝宝准备一支头小毛软的幼儿牙刷,早晚两次教宝宝刷牙。

        妈妈也可以在进食后可给喂点温开水,以起到冲洗口腔的作用,还可以在每天晚餐后用2%的苏打水清洗口腔,防止细菌繁殖而发生龋齿或口腔感染。

        牙医检查别忽略

        乳牙全部萌出后,最好每半年给宝宝作一次口腔检查。定期检查,可以尽早发现口腔和牙齿疾患。对一些发育异常,通过早期发现,可以找到治疗的最佳时机,避免延误治疗。通过检查,妈妈可以了解一些牙齿保健常识,也能从小培养宝宝的正确护牙习惯,减少龋齿的发生。

        如果发现乳牙无光泽、颜色灰暗,甚至可以看见黑色龋洞,表明宝宝已经有牙齿遭遇龋蚀,应该去医院就诊。

        有益乳牙健康的食物

        乳牙的牙釉质较薄,容易发生龋齿,要维持坚固的乳牙,必须保证充足的营养,尤其与骨骼发育有关的维生素D、钙、磷的供给,尤为重要。

        维生素D、钙和磷是牙齿发育必不可少的营养素。

        “日光浴”可以促进维生素D合成。0~2岁的宝宝一般常规使用维生素AD制剂来预防佝偻病。母乳和婴儿奶粉含有丰富的钙和磷,是宝宝牙齿发育不可缺少的营养来源。

        合理喂养

        及时给宝宝添加辅食,如饼干、馒头、蔬菜、水果等,既补充营养,又有助于乳牙的发育。

        饮食防龋

        多食纤维性食物,适量地补充蛋白质、维生素A、D及钙、磷等,能提高牙齿的抗龋能力,预防龋病的发生。

        牙床锻炼

        给宝宝吃些较硬的食物,如饼干、面包干、苹果、梨等,既可锻炼牙齿又可增加营养。可以使用由硅胶制成的牙齿训练器,让宝宝放在口中咀嚼,以锻炼宝宝的颌骨和牙床,使牙齿萌出后排列整齐。

        2009-11-17 01:11:26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avatar of 小小帅哥俊杰

          小小帅哥俊杰

          历史

          没事的!各个孩子长牙有早晚的!不要太担心了!可以去医院看看,是不是缺什么元素!

          2009-11-17 07:55:27

            avatar of aspenyang

            aspenyang

            历史

            我们八个月了还没出呢。

            2009-11-17 08:31:40

              avatar of 开心小鱼

              开心小鱼

              历史

              小儿乳牙开始萌出的时间大部分在6~8个月时,最早可在4个月,晚的则到一周岁才长。如果小儿超过1岁仍未长出第一颗乳牙,才称为乳牙晚出。

              乳牙萌出前几天孩子可能会有一些异常的表现,如哭闹、口涎增多、喜欢咬手指和硬的东西、睡眠不好、食欲减退等表现,有的还有低热、轻度腹泻、局部牙龈可能充血、肿大。一般来说,以上现象持续3~4天,乳牙就穿破牙龈萌出了。有的孩子出牙晚一点,并不说明身体有什么问题。刚长出的乳牙还不能吃饭用,因此不能给孩子硬食,妈妈也不要让孩子含着乳头睡觉。

              小儿乳牙萌出的数目可用公式计算:月龄减去4~6,一周岁的宝宝一般出牙的数目就是12-(4~6)=6~8。

              2009-11-17 11:02:07

                avatar of xiaolilifang

                xiaolilifang

                历史

                这方面的我也说不好,我家宝宝4个月开始长牙,现在16颗了,还在长,又发现新的磨牙了。也祝愿你的宝宝。

                2009-11-17 14:35:10

                  avatar of 妍妈妈

                  妍妈妈

                  历史

                  小宝宝出牙是有早晚的。我觉得你们家宝宝还好的。你担心小牙没地方长了?我想到时候它会钻出来的。多给宝宝吃些能咀嚼的食物,但也不要太硬了,磨牙棒也挺不错的。到时如果真是你担心的这样,那就去医院看看吧。

                  2009-11-17 14: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