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婴幼期喂养  > 儿子不吃饭怎么办?

      pic of user:rabbit1192

      rabbit1192

      历史

      悬赏:10分

      回答:2

      儿子不吃饭怎么办?

      儿子近一段时间,每餐只吃4、5口饭,就不愿吃了,已经一个多星期,感觉人也廋了不少,不知该怎么办?

        avatar of 钒仔妈咪

        钒仔妈咪

        历史

         

        不妨先带宝宝去医院看看吧,看看是不是消化问题,如果不是消化问题而是心理问题,就是说是宝宝心理上排斥吃饭,不愿意吃饭,吃健胃消食片的效果当然不明显.如果是心理问题,就应该从生活习惯下手来慢慢引导宝宝养成定时定量吃饭的习惯.
        其实,医生说,有的孩子两岁以内都是以奶为主,如果你的宝宝爱吃奶,不爱吃别的食物,那就让他多喝奶,饭、粥等固体、半固体食物作为副食慢慢锻炼,一点点来。只要体重上升,精神好,宝宝就没问题
        以下提供几点以供参考:

        1.大人本身要养成正确的饮食习惯.小孩子的模仿能力极强,如果大人们本身的饮食习惯不正常,或者常常随便以零食裹腹,自然没有理由去要求孩子遵守定时吃饭习惯。

        2.固定的开饭时刻,尽量做到吃饭的时间一到,全家人一同在餐桌上用餐的习惯,并规定孩子须吃完自己的那一份餐,如果孩子不吃完,就算他等一下饿了,也不要再给他任何零食,久而久之,孩子便会养成定时、定量的习惯。

        3.减少正餐之外的食物,虽然零食的给予有其必要性,然而却不可过量,尤其垃圾食物尽量不要给予,才能避免孩子因多吃了一些零食,造成“本末倒置”吃不下正餐。

        4、促进孩子的食欲,孩子肚子不饿当然吃不下饭,若父母只一味地强迫孩子进食,反而会造成反效果,试着促进孩子的食欲,如:增加他的活动量,他的肚子真正感到饿了,自然不会抗拒吃饭。

        5、选购孩子喜爱的餐具,孩子都喜欢拥有属于自己独有的东西,替孩子买一些图案可爱的餐具,可提高孩子用餐的欲望,如能与孩子一起选购更能达到好效果。

        6、多花心思在菜色上做变化,在饮食均衡的条件下,父母可以多种类的食物取代平日所吃单纯的米饭、面条。例如:有时以马铃薯当成主菜,再配上一些蔬菜,也能拥有一顿既营养又丰盛的餐点。

        7、为吃饭增添趣味性.在喂孩子吃饭时,加入一些轻松、活泼的语气,让吃饭不再只是吃饭而已,将吃饭时刻与方式变成有趣的事情。

        2009-12-07 13:59:28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avatar of 汐汐妈咪

          汐汐妈咪

          历史

          baby吃饭难的N个问题

          问题一:边吃边玩

          原因分析:

          孩子边吃边玩的不良习惯的养成有很多原因,但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父母没有科学地喂养孩子,比如孩子早已吃饱了,父母却要求孩子一定要把定量完成或再添饭;还有的父母过分迁就孩子,孩子想怎么样就怎样;有的父母没有为孩子建立有节奏的生活习惯,孩子玩得正在兴头上的时候硬拉着孩子去吃饭;更有的家庭没有对孩子进行良好的餐桌礼仪教育等。

          对症下药:

          孩子到三岁左右,就引导他乖乖地坐着吃饭,不可边吃边玩。

          孩子吃饱了,就不要再硬塞给他吃。

          家庭成员都共同遵守餐桌规矩,例如大家关注谁还没坐到餐桌边,让孩子感受到不光是在用餐,还能愉快地享受用餐时光,围着餐桌边吃边交流情感。

          进餐时尽可能排除引发孩子玩的因素,并尽可能将看电视与吃饭时间错开。这也需要父母能以身作则。

          问题二:挑食

          原因分析:

          孩子挑食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孩子“自我意识”发展的一种表现,说明孩子开始学着自己作决定,想按照自己的喜好来选择食物。如果孩子因身体原因(不适或胃口不好),偶尔对某种食物有过反感或不良的体验,有可能会造成对某种食物的拒绝。成人如果在孩子饮食上过度迁就也会养成孩子的挑食。孩子的饮食习惯很大程度上是沿袭家庭的饮食习惯,所以当孩子挑食的时候,父母要想想自己是否挑食?

          对症下药:

          1.让孩子有选择的自由,与大人一样,选择食物也有好恶之分。可以允许孩子有一定的选择权。如何让孩子选择呢?在此提供几个小绝招:

          营造温馨用餐气氛,共同布置餐桌,让孩子选择安排餐具、座位。进餐时有轻松的交流。

          对某一食物挑食,母亲可以采用一些建议的口吻或说话技巧(例:先吃什么后吃什么,吃三口或两口,可以和某种菜混在一起吃),但是允许选择决不是迎合孩子的挑食。有些父母常常事先征求孩子的意见,问他想吃什么好菜,这无疑是教他学会挑食。允许选择一般是在孩子自己提出不愿吃的时候。

          2.如果孩子因身体的原因引起食欲和胃口的变化,千万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过分担心和着急,细心观察,调整饮食,过一阶段自然会好的。

          3.时常启发孩子对食物的兴趣。可以用小故事启发孩子,例:某某就是吃了什么,才长得高,成了冠军;某某动画明星,很喜欢吃鸡蛋才有本事。或者父母用赞赏的表情诱发孩子食欲。

          4.细心的母亲在食物设计和烹饪技巧上要尽可能有变化。当孩子不喜欢某种食物时要分析烹饪中是否有问题,例如,不要一连几天重复同一种食物,食物一定要有变化,可以将孩子喜欢的食物和不喜欢的食物搭配起来。

          5.因人而异、因势利导、及时鼓励。在孩子食欲好的时候纠正挑食。

          问题三:吃饭少

          原因分析:

          运动量不足,消耗少,缺乏饥饿感。

          零食和饮料吃得过多,对正餐没有兴趣。

          确实是胃口小,同时,孩子在生长中也存在着阶段性的调整,例如三岁孩子会出现一段时期的食欲较小,属生理性的调整。

          对症下药:

          1.让孩子决定自己的饭量,不要硬逼着孩子完成母亲规定的标准定量。让孩子独立用餐,稍大些的孩子允许他用自己的方式选择就餐时间,或自己规定饭量。

          2.可以请孩子的同伴来聚餐。

          3.限制零食,一是数量上,二是时间上(进餐前一小时不吃零食)。

          4.每天必须给孩子一定的运动量(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消化)。

          5.对于突然饭量减少的孩子,母亲要细心观察,是否有胃部不舒服,还是情绪问题。分析原因,有针对地解决。

          问题四:吃饭慢

          对症下药:

          1.孩子生来就是“慢郎中”性格,生性如此,父母不必一再催促。

          2.进餐细嚼慢咽是好事,有助于孩子健康。

          3.孩子没有食欲,吃吃停停,注意力转移,或是碰到不喜欢吃的食物。

          对症下药:

          1.前两类情况不是问题,但要注意不要使食物凉了,可以采取少盛再添的方法。

          2.没有食欲就让孩子少吃。

          3.要注意烹饪的食物使孩子喜欢,易于孩子咀嚼。

          友情提醒:

          一、尽量保持进餐时轻松愉快的气氛,这是增进孩子食欲的基本条件。孩子拒绝进食,绝对不能强逼他,不妨让他走开,孩子是不会让自己每一顿都饿着的,只要坚决不给他吃零食,等他下一顿饭再回到餐桌边就会大吃一顿,这比唠唠叨叨数落而后没有效果要强得多,如果不起作用,则要进行原因分析,参照以上的几种进餐状况研究特定的解决方法。

          二、幼小的孩子需要父母的帮助指导,但不要给予过多的建议、提醒和催促,不要忙着给孩子喂饭和夹菜,不要令孩子知道饭桌上任性能引人注意。

          三、不要期望孩子每一顿的食量一样,成人也会因心情不同而吃多吃少,应给予孩子一定的自由度。

          四、不要拿着饭碗跟着迁就孩子,要让他们知道吃饭就必须到餐桌上,但切勿把气氛搞得严肃可怕。

          五、进餐时要关注孩子的咀嚼能力,既有利于消化,同时咀嚼也是促进儿童智力发展的一个因素。研究认为,咀嚼时咬肌反复收缩、弛张可以促进大脑血液循环,咀嚼运动使口腔各种感觉器官兴奋,促进智力发育。另外,咀嚼促使消化道的一些分必物增加,可以刺激支配学习和记忆的海马神经元。

          2009-12-07 13: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