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网用户登录

 

母婴健康

早期教育

全程呵护

发育关键期

首页  >  婴幼保健  > 我的宝宝拉的大便总是干干的

      pic of user:hrj0425

      hrj0425

      历史

      悬赏:10分

      回答:5

      我的宝宝拉的大便总是干干的

      我的宝宝从刚一生下来就和别的宝宝不一样,在月子里时宝宝的便便就是决装的,而不是正常的粘稠装,现在每次拉便便的时候,调到盆里都能听见当当的响声,有经验的妈妈们帮帮我,怎样给我家的宝宝调理一下

        avatar of 森林宝贝

        森林宝贝

        历史

         

        学会透视宝宝的大便

          PART1:解读宝宝大便中的“问号”

          婴幼儿大便的次数和质地常常反映其消化功能的状况,家长若能重视对婴幼儿大便的质地、色样和次数的观察,正确地识别正常和异常的大便,有助于早期发现宝宝消化道的异常,为诊断疾病提供有价值的线索。

          正常大便的观察要点

          1、胎便 胎便的主要成分是水,大约占了72%,由胎儿肠道脱落的上皮细胞、胆汁、浓缩的消化液及吞入的羊水组成,出生后几小时内(一般10小时内)首次排出胎粪,呈墨绿色、有点发亮,很像夏天路面上被烈日晒溶了的柏油,无臭味,进食后2_3日内逐渐过渡为婴儿正常粪便。

          2、母乳喂养儿粪便 呈金黄色,多为均匀糊状,偶有细小乳凝块,有酸味,每日2_3次。即使每天大便达到3_5次,但大便不含太多的水分,呈糊状,也可视为正常。

          3、人工喂养儿粪便 以牛奶(包括奶粉)、羊奶喂养的婴儿,粪便呈淡黄色,大多成形,含乳凝块较多,为碱性或中性,量多、较臭,每日1_2次。

          4、混合喂养儿粪便 哺母乳加牛乳者粪便与喂牛乳者相似,但较黄、软。添加谷物、蛋、肉、蔬菜等辅食后,粪便性状接近成人,每日一次。

          形形色色的异常大便

          在没有改变食物量及种类的情况下,宝宝的大便次数突然增加,变稀应视为异常。

          1、 泡沫样大便

          偏食淀粉或糖类食物过多时,可使肠腔中食物增加发酵,产生的大便呈深棕色的水样便,并带有泡沫。

          2、 奇臭难闻大便

          偏食含蛋白质的食物过多时,这些蛋白质可中和胃里的胃酸,这样就降低了胃液的酸度,使蛋白质不能充分地消化吸收,再加上肠腔内细菌的分解代谢,这些宝宝的大便往往是奇臭难闻。

          3、 发亮大便 进食脂肪过多时,在肠腔内会产生过多的脂肪酸刺激肠粘膜,使肠子的蠕动增加,结果产生淡黄色液状和量较多的大便,有时大便发亮,甚至可以在便盆内滑动。

          4、 绿色大便 若大便呈绿色,粪便量少,黏液多,属饥饿性腹泻。

          此外,有些吃配方奶的孩子,排出的粪便呈暗绿色,其原因是一般配方奶中都加入了一定量的铁质,这些铁质经过消化道,并与空气接触之后,就呈现为暗绿色。

          5、蛋花汤样大便 病毒性肠炎和致病性大肠杆菌性肠炎的小病人常常出现蛋花汤样大便。

          6、豆腐渣样大便 则常常见于霉菌引起的肠炎。

          7、水样大便 多见于食物中毒和急性肠炎。

          8、灰白色大便 各种原因所致的胆道阻塞病人会排出灰白色的大便。医学上称陶土色大便。此外,进食牛奶过多或糖过少,产生的脂肪酸与食物中的矿物质钙和镁相结合,形成脂肪皂,粪便也可呈现灰白色,质硬,并伴有臭味。

          9、柏油样大便 由于上消化道或小肠出血并在肠内停留时间较长,因红细胞破坏后,血红蛋白在肠道内与硫化物结合形成硫化亚铁,故粪便呈黑色;又由于硫化亚铁刺激肠粘膜分泌较多的黏液,而使粪便黑而发亮,故称为柏油样便,多见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所致的出血。

          爱心提醒:正常人进食动物血、猪肝等含铁多的食物也可使粪便呈黑色,而服用铋剂、炭粉以及某些中药等药物也会使粪便变黑,但一般为灰黑色无光泽,做隐血试验阴性可帮助鉴别。

          10、鲜红色血便 血色鲜红不与粪便混合,仅黏附于粪便表面或于排便后有鲜血滴出或喷射出,提示为肛门或肛管疾病,如痔疮、肛裂、肠息肉和直肠肿瘤等引起的出血。

          11、果酱样大便 暗红色果酱样大便见于肠套叠;暗红色果酱样脓血便则见于阿米巴痢疾。

          12、黏液脓性鲜血便 常见于细菌性痢疾、空肠弯曲菌肠炎。

          13、洗肉水样血便 并有特殊的腥臭味 见于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

          PART2:夏秋季腹泻的预防要点

          明明从周一开始拉肚子,而且越拉身体越软,浑身没有精神,也不想吃东西。妈妈忙送他去医院,发现医院里同样拉肚子的宝宝还真不少。

          秋季腹泻是婴幼儿时期的常见病,其主要的病原是轮状病毒,这种病毒主要侵犯人体的小肠粘膜,使小肠壁绒毛萎缩,以致水电解质转运发生障碍而出现腹泻。

          其临状表现为,发病高峰在每年的8_11月份,9月份是发病的高峰;年龄多在6_18个月的婴幼儿;起病急,开始表现为发热、咳嗽等上呼吸道症状,常同时有呕吐和腹胀,宝宝不愿或拒绝吃奶;起病1_2日内出现腹泻,少则一天几次,多则数十次;大便稀薄,呈水样或蛋花汤样,有时呈白色米汤样,多无特殊腥臭味。

          爱心提醒:严重的腹泻往往造成宝宝机体内水和电介质紊乱,甚至发生脱水和休克。

          预防秋季腹泻,关键要做到以下几点:

          1、提倡母乳喂养 宝宝出生后应提倡母乳喂养,以使宝宝能得到大量的免疫抗体,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尤其是婴儿出生后的第一个夏秋季最为重要,尽量避免夏季断奶。

          2、合理喂养 做到饮食定时定量,按时添加辅食,切忌几种辅食一起添加。

          3、饮食卫生 平时应重视饮食卫生,最好每天上午喂奶前将全部餐具彻底煮沸消毒一次,分次使用,以防病从口入。

          4、增强体质 要加强小儿体质锻炼,多参加户外活动,增强体质。及早治疗小儿的营养不良、佝偻病等一些易致慢性腹泻的疾病。不要长期使用抗生素,以避免肠道菌群紊乱。

          5、 避免接触传染 一旦发现周围邻居或托儿所内孩子患了秋季腹泻,应注意隔离,以防传染而得病。

          PART3:宝宝经常便秘怎么办?

          便秘是宝宝常见的一种症状,由于便秘会引起腹胀、食欲不振和睡眠不安,影响身心健康,因此要采取措施,保持大便通畅,促进宝宝身心健康。

          策略一:调整饮食

          因母乳或牛奶量不足,应适当增加奶量。不满3~4个月的婴儿,可在牛奶中加些奶糕,有助于通便。5_6个月以上的婴儿可添加粥、面条、肉糜、鱼泥、碎菜和水果等辅食,这些食物含纤维素较多,有利于大便成形,刺激肠蠕动,从而达到通便的目的。

          策略二:训练定时排便

          对3个月以上的婴儿,可以训练其定时排便的习惯。幼儿可以在清晨或进食后定时坐盆,建立良好的排便条件反射。最好能做到每天定时排便一次,逐步养成每日定时排便的良好习惯。

          策略三:增加有助通便的食品

          经常便秘的宝宝,可让其每天清晨饮用蜂蜜水。蜂蜜具有润肺补中、润燥滑肠、清热解毒等功效,因此有良好的通便作用。饮用蜂蜜水每次不得少于60毫升,太少无效,若用温开水冲服效果更好。1岁以内宝宝不宜食用蜂蜜。

          香蕉也是治疗小儿便秘的良好食物。一般吃上一两根香蕉,短期内即能达到润肠通便的作用。如经以上方法均告无效,可将肥皂削成条状,塞入肛门,刺激直肠,或用涂油的肛温表插入肛门,轻轻转动几下,刺激直肠壁均会引起便意,以达到通便的目的

        消除宝宝便秘烦恼的招数

          宝宝便秘让您焦急、烦恼。其实,一些简单、有效的方法就可以帮到您,不妨向您支几招:

          第1招:少量多餐

          宝宝的胃部容量很小,吃粗糙、大块或过量的食物,很容易阻塞肠胃,出现便秘的症状。所以,宝宝吃饭应该采取少量多餐的原则,您可以给他准备一个小碗,每次盛饭的份量约为大人的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就可以了,这样宝宝不会吃得过多和永远吃不完的感觉,有利于适量进食。

          第2招:巧补纤维素

          蔬菜和水果含有丰富的纤维素,纤维素可以刺激肠蠕动,促使排大便。

          除了蔬菜和水果,木耳、菇类、燕麦片、海苔、海带、果干等,也都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和矿物质,可以为宝宝多选用。

          第3招:汤汤水水疏通肠道

          现介绍几个食谱:绿豆薏仁汤:绿豆、薏仁富含纤维质,不但可以改善便秘的症状,还有清热退火的功效。红枣汤:红枣具有补中益气的作用,中医认为红枣也有通心腹祛邪气的功效,所以,宝宝便秘时,妈妈不妨试着用红枣熬汤给宝宝喝。

          第4招:适当运动

          适当加强腹肌的活动,有助于改善便秘的症状,如简单的蹲、身体往前后弯曲或转腰的动作,都可以扭转腰部肌肉加速肠蠕动。让小宝宝爬一爬,滚一滚也是很好的助肠的活动,这些活动简单、易掌握,可以让宝宝多做一些。

          第5招:亲子按摩

          睡前帮宝宝做做按摩,也可以促进肠蠕动,具体方法是:让宝宝仰着躺在床上,妈妈用右手掌根部按摩宝宝的腹部,按照右上腹—右下腹、左上腹—左下腹的方向边柔边推。但要注意手法不要过重,每次持续10分钟,每天做2—3次即可。

          第6招:按穴位

          您也可以试试按下面的穴位,一般在饭后1小时轻按数次,对促进肠蠕动也会有所帮助。足三里穴:让宝宝坐好,在他膝盖外下方凹陷的部位下3寸(约三四横指)的位置就是足三里穴,连续按压该穴位1—2分钟。支沟穴:位于手腕背部横纹上3寸处,尺、桡两骨之间,连续按压该穴位1—2分钟。

          第7招:良好排便习惯

          3—7岁的宝宝腹部及骨盆腔的肌肉正在发育,排便反射机能还不成熟,还不知道有便意就应该去洗手间,所以,您要经常提醒宝宝,帮助他养成每天固定排便的好习惯。您可以选择早餐后一小时,作为宝宝固定的排便时间,让宝宝在自己的坐便器上坐上10分钟,如果还没有便意,就让他起来,这样宝宝就会渐渐养成定时如厕的习惯。如厕前先给宝宝喝杯果汁或温蜂蜜水润润肠,也有助于排便的顺畅。

          第8招:注意口腔卫生

          口腔卫生是很多家长容易忽略的问题,但这也是造成宝宝便秘的原因之一。牙齿不好,宝宝就会变得挑食、食欲不振,这也会影响他排便的能力。所以,平时除了教育宝宝注意早晚和餐后正确刷牙外,也应定期(每3个月)带他到牙医诊所做检查。

          特别提示:如果你的宝宝经常便秘,或出现腹部剧痛、呕吐、精神不佳、尿量减少等状况,那很可能就是宝宝发生了其他疾病,一定要尽快带他就医诊治。

        2007-01-24 09:38:49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价(星): ★

        提问者对回答的评语:非常感谢

          avatar of 桐彤

          桐彤

          历史

          如果是吃奶粉正常,只要不发黑发臭就行了。

          2007-01-24 09:55:09

            avatar of 濱濱

            濱濱

            历史

            孩子便便的时候有没有很难受的样子啊?如果没有的话,就是正常的!有的话,就需要降降火了.多喝点水,加点金银花露,或者多喝点果汁(推荐苹果汁)

            2007-01-24 10:18:24

              avatar of wuyuhao

              wuyuhao

              历史

              食物一下肚,有进有出才会健康。还不会言语的宝宝,他的健康状况其实都表现在“臭臭”里,只要用心观察,我们就能对孩子的健康状况一清二楚。

                好“臭臭”成长记

                吃、喝、拉、撒、睡是刚出生婴儿的主要成长任务,每样都不能缺,都极其重要。我们今天要说的是宝宝“拉”的问题。食物被吃进人体后,营养会为人体吸收、利用,其余消化吸收不完全的废物、残渣,就会变成排泄物,借着粪便将毒素与废物排出去,形成正常、健康的身体循环。



              “臭臭”是否正常,是宝宝是否健康的晴雨表。

                1.新生儿胎便(墨绿色)

                估计孩子来到人世的第一次大便没少吓着父母,墨绿墨绿的一大堆,吓得爸爸们跑去叫医生。

                刚生下来的宝宝,即使没吃一点东西,出生后6~12小时也会拉出墨绿色胎便。

                不知道是宝宝体惜自己的妈妈,还是他们不愿意把自己每天周而复始吞咽的羊水弄脏,反正宝宝一定要从妈妈肚里出来后才肯拉自己人生第一次大便。积存了9个月的胎便必须借着频繁的排便才能清除干净,一般需要延续2~3天,每天3~5次,浓重的墨绿色才能消失。

                胎便通常没有臭味、状态黏稠、颜色近墨绿色,主要由孩子在胎内吞入的羊水和胎儿脱落的上皮细胞、毳毛、皮脂以及胆汁、肠道分泌物等组成。这些与生俱来的东西很难洗净,有经验的老人会告诉孩子的父母,头几天一定要包纸尿裤而不是尿布。

                专家提醒—这不是坏“臭臭”:早产儿排胎便的时间有时会有所推迟,这主要和早产儿肠蠕动功能较差或孩子进食延迟有关。

                2.过渡期大便(黄绿色)

                胎便排出的那几日,喂奶也开始进行,待排净胎便,向正常大便过渡时的大便呈黄绿色。多数新生儿在吃奶2~3天后大便呈现这一阶段,然后逐渐进入黄色的正常阶段(母乳喂养的宝宝)。

                专家提醒——这不是坏“臭臭”:新生儿喂养开始的时间和摄入奶量会直接影响过渡便出现和持续的时间。若开奶延迟,或摄入奶量太少,过渡便出现的时间也会推迟。

                3.哺乳期大便

                a.母乳喂养的宝宝(金黄色的软糊便)

                由于母奶中含有丰富的寡糖,能够充分地刺激肠胃蠕动,因此大部分宝宝不会有硬便的情形,也不会有明显臭味,呈金黄色,偶尔会微带绿色且比较稀;或呈软膏样,均匀一致,带有酸味且没有泡沫。母乳喂养宝宝的解便次数很弹性,通常新生儿期次数较多,一天2~5次,随着孩子月龄的增长,大便次数会逐渐减少,2~3个月的孩子大便次数会减少到每天1~2次。因此,吃母乳的婴儿如果出现大便较稀、次数较多等情况,只要婴儿精神及吃奶情况良好,体重增加正常,没有解便困难、腹痛、胀气的情形,就都是正常的,家长没有必要担忧。

                专家提醒—这不是坏“臭臭”:母乳喂养的新生儿甚至会发生一天排便7~8次的状况,父母不必担心,这叫做生理性腹泻,属于正常现象,到宝宝长到一定时期这种腹泻会自动消失。

                b.人工喂养的宝宝(土黄色的硬膏便)

                用配方奶喂养的宝宝大便较少,通常会干燥、粗糙一些,稍硬如硬膏,但也是只要不难解,不似羊便,就没关系。如果消化没问题,通常会是土黄或金黄色,略带一些酸臭味,每天约

                1~2次。

                专家提醒—这不是坏“臭臭”:喝配方奶的孩子有时大便会黄中带绿或青绿,这是因为配方奶铁质含量都很高,当宝宝对奶粉中的铁质吸收不完全时,多余的铁质就会使大便带绿色,这情形是正常的。并不是老辈人说的孩子大便呈绿色。就是受到惊吓引起肠胃不适。

                4.吃辅食以后的大便(颜色较暗)

                宝宝从4个月开始添加辅食,随着宝宝辅食数量和种类的增多,宝宝便性开始慢慢接近成人,开始变得颜色较暗。

                专家提醒——这不是坏“臭臭”:吃较多蔬菜、水果的宝宝,大便会较蓬松。如果是鱼、肉、奶、蛋类吃得较多的孩子,因为蛋白质消化使然,大便就会比较臭。

                坏“臭臭”擒拿记

               熟悉了上述宝宝的正常“臭臭”,就很容易辨认不正常的大便了。总的说来,排便次数和颜色的变化不能表示出什么问题,但是气味和粪便中的含水量则可能会说明很多问题,比如下面这些藏着隐患、预示着疾病的坏“臭臭”。

                坏“臭臭”擒拿记

                熟悉了上述宝宝的正常“臭臭”,就很容易辨认不正常的大便了。总的说来,排便次数和颜色的变化不能表示出什么问题,但是气味和粪便中的含水量则可能会说明很多问题,比如下面这些藏着隐患、预示着疾病的坏“臭臭”。

                坏“臭臭” 1妈妈肚子里的异常羊水

                B超显示妈妈腹中羊水浑浊,抽样显示有浊体。说明胎儿将胎便排在了羊水中,这可不是什么好事,最大可能是胎儿缺氧窒息造成的。

                应对措施:定期检查,临产前关注胎儿异常胎动。

                坏“臭臭”2 新生儿24小时不排便

                足月的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都没有排出胎便。

                应对措施:请医生检查孩子是否有消化道先天畸形。

                坏“臭臭”3 新生儿灰白便

                宝宝从出生拉的就是灰白色或陶土色大便,一直没有黄色,但小便呈黄色。

                应对措施:赶紧通知医生,很有可能是先天性胆道梗阻所致。延误诊断和治疗会导致永久性肝脏损伤。

                坏“臭臭”4 豆腐渣便

                大便稀,呈黄绿色且带有黏液,有时呈豆腐渣样。

                应对措施:这可能是霉菌性肠炎,患有霉菌性肠炎的宝宝同时还会患有鹅口疮,如果孩子有上述的症状,需到医院就诊。

                坏“臭臭”5 蛋花汤样大便

                每天大便5~10次,含有较多未消化的奶块,一般无黏液。

                应对措施:多见于吃牛奶或奶粉的小儿。如为母乳喂养则应继续,不必改变喂养方式,也不必减少奶量及次数,多能自然恢复正常。如为混合或人工喂养,需适当调整饮食结构。可在奶粉里多加一些水将奶配稀些,还可适当喂些含糖盐水,也可适当减少每次的喂奶量而增加喂奶次数。如果2~3天大便仍不正常,则应请医生诊治。

                坏“臭臭”6 绿色稀便

                粪便量少,次数多,呈绿色黏液状。

                应对措施:这种情况往往是因为喂养不足引起的,这种大便也称“饥饿性大便” —你的宝宝没吃饱,这时只要给足营养,大便就可以转为正常。

                坏“臭臭”7 泡沫状便

                大便稀,大便中有大量泡沫,带有明显酸味。

                应对措施:适当调整饮食结构就能恢复正常。未添加辅食前的婴儿出现黄色泡沫便,表明奶中糖量多了,应适当减少糖量,增加奶量。已经开始添加辅食的宝宝出现棕色泡沫便,则是食物中淀粉类过多所致,如米糊、乳儿糕等,对食物中的糖类不消化所引起的,减少或停止这些食物即可。

                坏“臭臭”8 臭鸡蛋便

                大便闻起来像臭鸡蛋一样。

                应对措施:这是提示宝宝蛋白质摄入过量,或蛋白质消化不良。应注意配奶浓度是否过高,进食是否过量,可适当稀释奶液或限制奶量1~2天。如果已经给孩子添加蛋黄、鱼肉等辅食,可以考虑暂时停止添加此类辅食,等宝宝大便恢复正常后再逐步添加。还可以给宝宝用点多种维生素制剂,以帮助消化。

                坏“臭臭”9 油性大便

                粪便呈淡黄色,液状,量多,像油一样发亮,在尿布上或便盆中如油珠一样可以滑动。

                应对措施:这表示食物中脂肪过多,多见于人工喂养的婴儿,需要适当增加糖分或暂时改服低脂奶等(但要注意,低脂奶不能作为正常饮食长期吃)。

                坏“臭臭”10 水便分离

                粪便中水分增多,呈汤样,水与粪便分离,而且排便的次数和量有所增多。

                应对措施:这是病态的表现,多见于肠炎、秋季腹泻等疾病。丢失大量的水分和电解质会引起孩子脱水或电解质紊乱,应该立即带孩子到医院就诊,并应注意宝宝用具的消毒。

                坏“臭臭” 11血便

                血便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通常大便呈红色或黑褐色,或者夹带有血丝、血块、血黏膜等。

                应对措施:首先应该看看是否给孩子服用过铁剂或大量含铁的食物,如动物肝、血所引起的假性便血。如果大便变稀,含较多黏液或混有血液,且排便时婴儿哭闹不安,应该考虑是不是因为细菌性痢疾或其他病原菌而引起的感染性腹泻,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如果大便呈赤豆汤样,颜色为暗红色并伴有恶臭,可能为出血性坏死性肠炎;如果大便呈果酱色可能为肠套迭;如果大便呈柏油样黑,可能是上消化道出血;如果是鲜红色血便,大多表明血液来源于直肠或肛门。总之,血便不容忽视,以上状况均需立即到医院诊治。

                擒拿坏“臭臭”12 羊便

                宝宝大便干燥呈颗粒状。

                应对措施:一般来说,人工喂养的婴儿比母乳喂养的婴儿更容易发生便秘。我们不以几天拉一次或者一天拉几次来断定孩子是否便秘,一个最重要指标是—宝宝大便是否硬结,就是俗称的羊便。是,就是便秘。

                便秘要视情况处理:对于母乳喂养的便秘宝宝,可给糖水或橘子汁(但母乳喂养的宝宝很少患便秘);如果孩子吃的是配方奶粉,在两次喂奶期间,适当多喂点白开水,可以加点果汁或者米汤,以刺激肠蠕动(选用含低聚糖的配方奶粉也有助于预防便秘发生);4个月大的婴儿可以添加一些菜泥、果泥;对那些年龄更大点的便秘宝宝,生活中父母应鼓励他们多吃富含纤维素的蔬菜、谷类食品。

                除了通过饮食疗法来纠正便秘,还可结合按摩:以宝宝的肚脐为中心,用手掌由左向右旋转轻轻摩擦宝宝的腹部,10圈休息5分钟,再按摩10圈,反复进行3回。

                还可以协助宝宝做助便操:让宝宝仰卧,抓住宝宝双腿做屈伸运动,即伸一下屈一下,共10次,然后单腿屈伸10次。增加户外活动,多运动可以促进肠蠕动,能使大便通畅。

                如果婴儿存在顽固性便秘,经上述处理均无效,就需要请医生进一步检查和治疗。因为便秘还有可能是其他疾病的表现,例如先天性巨肠症、肛门疾病、甲状腺功能不全等。

                怎样让好“臭臭”跟上宝宝?

                1. 养成宝宝定时大便的习惯。

                健康成长的宝宝一般每天都能准时排便,其中以早晨吃奶后排便的居多。这时孩子情绪平稳,容易集中注意力排便,因此,每天一到这个时间父母可以通过“嗯嗯”的形象化语言帮助宝宝辨别要他大便的信息,形成条件反射。到宝宝1岁左右,就能教他早餐半小时后坐盆了。

                2.宝宝排不出大便时,不要长时间坐盆,更不能让他边坐盆边玩或看书。

                因为在注意力分散的情况下,孩子不易排便,而且长时间坐盆,易造成个别体弱的孩子脱肛。每次坐盆5~10分钟为宜,每天次数也不宜过多。只要精神和食欲都很好,体重增加也正常,大便不干结,那么就算孩子2~3天排便1次,也不用特殊处理。

                3.给宝宝时间。

                宝宝真正能自己控制大小便得到一岁半至两岁。之前的反射性排便排尿时期不能硬来,如果宝宝哭闹着不拉或过了5分钟还不肯拉,就转移你的视线,也转移他的视线,让这段不愉快很快过去。下次再来。

                4.让孩子接受,而不是排斥。

                帮助孩子了解自己的身体,让他觉得自己身体的每个部分都是好的有用的,自己的生理功能也是很自然正常的,有利于孩子一生的身心健康。而不是用

                “今天又没拉屎”、“不拉屎,细菌、脏东西都留在你肚子里了”之类的话来导致宝宝不良心理暗示:我拉不出屎,我不健康。如果因此让孩子对自己的身体和生理功能产生排斥感,会影响到长大后的身体观念甚至性观念。

                5.关注需要技巧。

                儿童专家指出,如果对孩子的大便问题给予超过其他事情的特别关注,孩子就会利用这个机会来叛逆、消极抵抗,或糊弄周围的人。越自然、越没有压力的方法对孩子身心健康越好。

              2007-01-24 10:27:38

                avatar of 萌~~

                萌~~

                历史

                呵呵,上面好多内容了!

                2007-01-24 11:06:40